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躯体形式障碍疾病英文名称: somatoform disorders疾病概述: 躯体形式...
养生
疾病名称: 躯体形式障碍
疾病英文名称: somatoform disorders
疾病概述:
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患者因这些躯体不适症状反复就医,即使各种医学检查都是正常的结果,或者医生反复解释,均不能打消患者疑虑。有些患者可能确实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其严重程度也远不足以解释患者感受到的痛苦和焦虑。尽管患者症状的发生、发展与负性生活事件、艰难处境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但患者常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本组障碍的确切病因不明。目前研究结果显示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及生物学因素等。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打嗝、腹痛、泛酸、呕吐、恶心、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窘迫、胸闷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问诊、体格检查、常规化验
重要提醒: 平时要选择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心理压力,尽量不要憋在心里,例如可以通过和身边的好友谈心或运动的方式来缓解,以免长时间压力过大诱发精神障碍。
临床分类:
在ICD-10中,躯体形式障碍主要包括躯体化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其他躯体形式障碍及未特定的躯体形式障碍等。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一般认为,躯体化障碍患者以女性多见,女性人口中的患病率约1%,起病多在30岁之前。
病因-总述:
本组障碍的确切病因不明。目前研究结果显示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及生物学因素等。
病因-基本病因:
1、心理社会因素
(1)幼时受到父母过度的照顾,儿童期患病经历、创伤、长期与慢性疾病患者共同生活、生活中存在的现实冲突等可能是易患因素。继发性获益可能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这类躯体症状可以在潜意识中为患者变相发泄、缓解情绪冲突,也可因病而回避社会责任,并获得更多的关心、保护和照顾。部分患者的起病为医源性。
(2)躯体症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可以有多重象征意义并具备某些社会功能。由于环境、人口、医疗设备的限制,患者在繁忙拥挤的医疗机构中常常隐藏情绪症状,而以一些直接的易被接受的躯体症状为主诉。由于我们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行为准则鼓励躯体症状的表达,这种表达可以寻求别人的注意和同情,可以支配人际关系,逃避某种责任和义务,躯体化成为患者应对心理社会各方面困难处境的一种方式。
(3)许多研究发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多具有“神经质”的个性,其特点为敏感、多疑、固执,过度关注躯体不适的症状和自身的健康状况。由于过分关注自身的感受和健康,导致感觉阈值降低,躯体感觉的敏感性增加。因而,他们更容易感觉到各种躯体症状。
2、生物学因素
躯体形式障碍可有家族聚集性,约20%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女性一级亲属也符合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躯体形式障碍的家族聚集性可以受遗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的影响。有研究认为,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可能存在脑干网状结构滤过功能失调。脑干网状结构维持意识状态,保持正常的注意和唤醒功能,过滤不必要的信息。当滤过功能失调后,过去不被患者感知的内脏器官活动被感知,致使注意力由外转向身体内部,加之情绪焦虑紧张时体内各种生理变化加剧(如神经内分泌、血液生化等改变),这些生理变化信息不断上传并被感受,就可能被患者感知为躯体不适或症状。
症状-总述:
躯体形式障碍的症状包括了躯体化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自主功能紊乱、疼痛障碍等。
症状-典型症状:
1、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的特点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精神障碍。症状可涉及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打嗝、腹痛、泛酸、呕吐、恶心等,常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
(1)胃肠道症状,如胃部灼热感、胃胀、胃痛、恶心、呕吐等。
(2)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如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窘迫、胸闷等。
(3)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4)皮肤症状或疼痛症状,如骚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
2、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
如果躯体主诉具有多样性、变异性和持续性,但又不足以构成躯体化障碍的典型临床相,则应考虑本诊断。例如,不存在戏剧性的有力的主诉形式,主诉的症状相对较少,或完全不伴发社会和家庭功能损害。假定的心理原因的根据可有可无,但籍以作出精神科诊断的症状必须没有躯体基础。包括未分化的心身障碍。
3、疑病障碍
本病基本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先占观念,认为可能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进行性的躯体障碍。突出的表现是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过分关注,认为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主诉与症状可只限于某一部位、器官或系统,也可涉及全身。症状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患者对症状的感知极为具体,描述鲜明、逼真,表现为定位清楚的病感,如肝脏肿胀的感觉,胃肠扭转的体验,脑部充血的感受、咽喉异物堵塞感等。有的患者则体验到定位不清楚的病感,性质模糊,难以言表,只认为自己体虚有病,状态不佳。
4、躯体形式的自主功能紊乱
患者在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的基础上,又发生了非特异的,但更具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的症状,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紧束感。经检查均不能证明这些症状确系相关的器官或系统发生障碍所致。因此,本障碍的特征在于明显的自主神经紊乱症状,非特异性的症状上附加了主观的主诉,以及坚持将症状归咎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统这三者的结合。
5、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的特点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以持续、严重的疼痛为主的精神障碍。情绪冲突或社会心理因素直接导致了疼痛的发生,患者自诉疼痛剧烈,但可能缺少器质性疼痛时所伴有的那些生理反应。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患者主诉最多的是头痛、腰背痛及不典型的面部疼痛。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常常变化,镇痛剂、镇静剂往往无效,而抗抑郁剂可能获得意外的疗效。病程迁延,通常会持续6个月以上,并使社会功能受损。
6、其他躯体形式障碍
临床常见有肿胀感,皮肤蚁行感以及感觉异常(脸刺感和(或)麻木感)等症状。此外,以下障碍也属本类:
(1)“癔症球”(咽喉部哽咽感引起吞咽困难)以及其他形式的吞咽困难。
(2)心因性斜颈及其他痉挛性障碍(不包括Tourett综合征)。
(3)心因性瘙痒症(不包括特殊皮肤损害,如斑秃、皮炎、湿疹或心因性等麻疹)。
(4)心因性痛经(不包括性交疼痛和性冷淡)。
(5)磨牙。
症状-并发症:
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等。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打嗝、腹痛、泛酸、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病史、所述症状,选择相应的检查以排除一些疾病,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心理学量表测试。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着重对患者主诉不适的系统进行检查,如检查皮肤是否出现损害,淋巴结是否肿大,腹部是否有肿块、压痛、反跳痛等,以排除躯体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心理学量表:对合作的病人评定HA-MA、HAMD、SAS、SDS、SCL-90、MMPI及神经心理测验,有助于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以各种躯体症状作为这类疾病的共同特征,不同临床类型虽各有其相应的突出表现,但经医学检查不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证据,或虽有躯体症状存在,却与其症状的持续和严重程度很不相称。患者对其躯体疾病深感关注和痛苦,社会功能常受到损害。有证据表明,其躯体症状的发生、持续和加剧与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可考虑相应的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有许多躯体症状没法用医学解释,或这些不适体验要比存在的病理改变可引起的(这点必须是由本身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所决定的)要严重得多。
2、过分地关心躯体疾病。
3、各种医学检查均为阴性,临床上找不到与患者倍感痛苦的躯体症状相应的阳性检查证据。
4、尽管屡次检查未见器质性病症,仍有频繁的就医史。
5、坚持不顾医师说明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或异常的劝告。患者仍坚持相信有一种严重疾病存在,并表现出症状。具备这两个条件,应怀疑疑病障碍。
诊断-鉴别诊断:
主要是各种类型躯体形式障碍的鉴别。其中躯体化障碍和疑病障碍还需要做以下鉴别。
1、躯体化障碍的鉴别诊断
(1)躯体疾病:患者有主诉多、症状变化多、累及的器官多等特点,常常难用某种内科疾病进行一元化的解释。但是,与躯体疾病的鉴别主要取决于躯体疾病的特殊体征、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的阳性发现。当然,躯体化障碍患者对躯体疾病并无天然免疫的能力,完全可能集躯体化障碍与躯体疾病于一身。这种情况下,往往易将内科疾病漏诊,尤其是在内科疾病的症状尚未充分表现时。长期患躯体化障碍的患者与其同龄人一样有同等机会发生其他独立的躯体疾病,如果患者躯体主诉的重点和稳定性发生转化,这提示可能的躯体疾病,应考虑进一步检查和排除。
(2)抑郁障碍:躯体化障碍通常伴以程度不等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如果抑郁和焦虑本身在严重度和持续时间上不足以诊断,则不需分开诊断。40岁以后发病的多种躯体症状可能是原发性抑郁障碍的早期表现。
(3)疑病障碍:躯体化障碍患者关注的重点是症状本身及症状的个别影响;而在疑病障碍,注意更多地指向潜在进行性的严重疾病过程及其致残后果。疑病障碍患者倾向于要求进行检查以确定或证实潜在疾病的性质,而躯体化障碍患者要求治疗以消除症状。在躯体化障碍中,常有药物过度使用,同时也存在长期不遵医嘱的情况;而疑病障碍患者害怕药物及其副作用,常频繁更换医生寻求保证。
(4)妄想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的躯体妄想、抑郁障碍中的疑病妄想):妄想障碍最典型的表现是信念具有怪异性质,躯体症状较少,较为恒定。
(5)短期存在的(如不足2年)和不太显著的症状模式最好归于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
2、疑病障碍的鉴别诊断
(1)躯体疾病:在临床上,躯体疾病继发疑病症状的情况较为多见。有研究显示,冠心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患者常有一种夸大症状的趋势,使得躯体症状与疑病症状的区分颇为困难,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根据病史、体征或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
(2)躯体化障碍:疑病障碍患者注意的重点是疾病本身及其将来的后果;在躯体化障碍中,重点放在个别的症状上。此外,疑病障碍的先占观念仅涉及一种或两种躯体疾病,患者诉及的病名前后一致,而在躯体化障碍,诉及的疾病数量较多,且经常变化。疑病障碍的发病率无性别差异,也没有特殊的家庭特点。
(3)抑郁障碍:如果抑郁症状特别突出并先于疑病观念出现,抑郁障碍可能为原发。疾病以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相,觉得生活痛苦、厌倦、疲劳,也可伴有疑病症状,但根据症状的主次及其出现的先后与本病鉴别并不困难。
(4)精神分裂症:疑病障碍患者的信念与精神分裂症的躯体妄想固定程度不同,如果患者坚信他或她外观令人不快或躯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应归于妄想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可出现疑病观念,并可发展成为疑病妄想。疑病妄想是一种病态的信念,虽与现实不符,患者却坚信不疑,并常常与被害妄想相纠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疑病症状表现古怪,如感觉到口腔内充满了头发或半边脑子已融化成水,其内容可变化不定,且无求治要求。此外,精神分裂症一般还存在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情感不协调、病后明显人格改变、无自知力等。
(5)焦虑和惊恐障碍:焦虑时的躯体症状有时被患者解释为严重躯体疾病的征象,但在这些障碍中,患者通常能因给出生理学解释而放心,不再认为自己患有躯体疾病。
治疗-治疗原则:
目前该病的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减少或减轻症状、减少心理社会应激、减少或减轻日常功能损害以及减少不合理医疗资源的使用。可通过药物及相关心理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症状,选择抗抑郁或抗焦虑治疗。常用的有抗焦虑药物及SSRI、SNRI类等抗抑郁药物治疗。
1、SNRI、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镇痛药
此类药物主要针对慢性疼痛的患者,可选择对症处理。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主要适用于有偏执倾向以及确实难以治疗的患者,可以慎重使用小剂量治疗,如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氨磺必利等,以提高疗效。
治疗-相关药品:
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氨磺必利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频谱治疗及按摩治疗等在临床上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
治疗-治疗周期: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周期一般为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通常认为有明显精神诱发因素、急性起病者预后良好。若起病缓慢、病程持续2年以上者,则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正规有效治疗后通常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预后-治愈率:
多数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改善症状。
预后-根治性:
本病较难彻底治愈。
日常-总述:
家属应多给予患者关心与陪伴,帮助患者克服疾患;用药时应按时按量,谨遵医嘱;日常应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出院一段时间后,应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日常-心理护理:
1、家属要以积极和肯定的态度去鼓励患者,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和督促患者多与外界交往,在社交和工作学习中找到乐趣。
2、对患者多给予积极正性的肯定、鼓励,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鼓励患者多参加工娱活动,比如听音乐、打球、看书、做游戏等等,以转移其自我中心观念,松驰其焦虑、恐惧、紧张情绪。
日常-用药护理:
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己随意加减药物用量,以免影响疗效,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加强安全护理,避免环境中的危险品及其他不安全因素。
2、帮助患者学会放松。如慢跑、静坐、太极拳及利用生物反馈仪训练肌肉放松。
日常-复诊须知:
严格遵医嘱复诊,复诊时需携带病历及相关的资料。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合理搭配饮食,可以选择少吃多餐的方式,多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蔬菜水果及全谷物。
饮食禁忌:
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忌烟酒、浓茶、咖啡等。
预防措施:
1、平时可以多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下棋、画画、写毛笔字、打羽毛球等。
2、若感到自我压力较大时,要及时与身边的人沟通,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