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桡神经损伤疾病英文名称: radial nerve injury疾病概述: 桡神经损伤(...
养生
疾病名称: 桡神经损伤
疾病英文名称: radial nerve injury
疾病概述:
桡神经损伤(radial nerve injury)是指由于肱骨骨折、骨痂生长过多、桡骨头前脱位、手术等损伤压迫桡神经,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减退、腕下垂、掌指关节不能背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一旦出现损伤,应及时就医治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者手术修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上肢
常见症状: 感觉异常、腕下垂
主要病因: 骨折、外伤、牵拉压迫
检查项目: 超声、X线、MRI、神经-肌电图检查
重要提醒: 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自身防护,避免手臂局部受压,防范创伤。
临床分类:
桡神经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可分为:
1、位于前臂的桡神经损伤
拇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以及其他4个手指的掌指关节不能伸直。
2、位于肱骨中、下段的桡神经损伤
手指、手掌、手腕乏力,最终形成垂腕、垂指、垂拇畸形,手背感觉障碍。
3、位于肱骨上段的桡神经损伤
病情最为严重,除上述症状外,还有肘部无力致使伸肘障碍,以及上臂和前部出现部分感觉障碍,此类损伤较少见。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外伤多见。
病因-总述:
暴力直接创伤、骨折、手术操作不当等均可能损伤神经。除此之外,睡姿不正确、腋杖使用方式不当、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增加患病的风险。
病因-基本病因:
1、骨折
由于桡神经在上臂贴近肱骨,在前臂也较靠近桡骨,因而骨折时常同时受伤;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也常被埋于骨痂中。
2、牵拉或压迫
例如上肢外展过久或头枕上臂入睡等可能使其受伤。
3、外伤
枪弹伤,切割伤。如在战时或角斗时直接致伤。
4、手术损伤
例如桡骨头切除术或肱骨手术时致伤。
病因-危险因素:
1、运动员、军警、消防人员,受损的风险相对较高。
2、热衷参与对抗性运动的人员,容易发生损伤。
3、腋杖使用方式不当、酗酒等可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
症状-总述:
患者由于神经受损位置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功能障碍,还可出现感觉异常、腕下垂等症状。此外,还可出现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背伸和桡侧外展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感觉异常
在手背桡侧有皮肤感觉缺失区,但因邻近神经的代偿关系,感觉缺失常不明显,或仅为感觉减退。
2、腕下垂
桡神经断伤后,腕关节不能背伸致腕下垂,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背伸和桡侧外展。
3、其他
如果桡神经断伤部位在前臂,临床上不出现腕下垂,其症状主要是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背伸和桡侧外展。
症状-并发症: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手指/腕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感觉异常、腕下垂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同时可进行超声、X线、MRI、神经-肌电图等检查来帮助评估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可发现患者皮肤感觉和活动异常。
检查-其他检查:
神经-肌电图检查:神经电图对周围神经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肌电图的异常只能证明神经源性损害,而神经电图改变则使损害定位更为明显。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高频超声
该对于神经损伤具有很高的分辨率,有利于早期、准确诊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2、X线平片
部分病例X线平片检查显示桡神经的行径附近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或其他骨性异常。
3、MRI检查
MRI可观察到损伤部位的具体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和症状(感觉异常、腕下垂),同时辅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般可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除外尺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尺神经损伤
尺神经受伤后,除手部尺侧皮肤感觉消失外,环、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呈爪形。拇指不能内收,其他四指不能外展及内收。
2、正中神经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偶可引起正中神经挤压性损伤,骨折复位后往往能自行恢复。受伤后可出现拇、示、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外展和对掌,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障碍。
治疗-治疗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桡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一般来讲,如果患者的桡神经部分或完全断裂,或受到内固定和周围瘢痕、增生组织的卡压,需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以帮助恢复神经功能。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神经松解术
损伤的桡神经连续性常存在,多数情况需进行神经松解,去除压迫的因素,神经功能恢复较满意。
2、切除修复
少数病例为神经断裂,或神经虽有连续性但损伤部位已瘢痕化,需重新切除修复。
3、神经移植
神经缺损较多者,可行神经电缆式移植或神经束间移植术。近年来,对于高位桡神经损伤,或其他原因导致桡神经近端难于修复者,有人采用正中神经肘部的肌支移位重建其运动功能获得了良好效果。
4、肌腱移位术
桡神经损伤后由于失去神经修复时机,或神经修复后恢复不理想,为了改进患肢功能,应行肌腱移位术。桡神经麻痹常用的肌腱移位方法是:旋前圆肌移至桡侧腕长、短伸肌;尺侧腕屈肌移(或桡侧腕屈肌)至指总伸肌;掌长肌移至拇长伸肌。
治疗-其他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进行适当的理疗及功能康复训练。
治疗-治疗周期:
桡神经损伤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0-3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由于桡神经支配的肌肉不涉及精细动作,因此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神经修复效果较好。
预后-危害性:
未经积极治疗或损伤严重治疗不彻底可影响正常功能。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要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视具体损伤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来讲积极治疗神经修复效果较好。
预后-治愈率:
部分患者神经修复可治愈。
预后-根治性:
部分神经受损轻微的患者不适症状可以根治。
预后-复发性:
当外伤等因素再次损伤桡神经时,可复发。
预后-后遗症:
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将形成垂腕、垂指、垂拇畸形,并致使其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
预后-生存周期:
单纯桡神经受损一般不会影响寿命。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以营养丰富的饮食为主,同时可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保护好患肢,避免发生新的损伤。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遭受病痛的折磨,可能会出现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家属要注意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帮助其解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术后遵医嘱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可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日常-生活管理:
1、神经损伤后,肢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指导患者保护患肢的皮肤,避免碰伤或烫伤,防止加重肢体损害。可用三角巾或吊带悬吊患肢,以减轻疼痛。
2、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为主,帮助身体提高免疫力,加快伤口恢复。
3、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康复训练。
日常-病情监测:
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注意患肢手指的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情况,检查肢体是否肿胀。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由专业医师评估疾病的转归。
日常-术后护理:
平卧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滲血情况,患肢置于功能位,可适度垫高使其高于心脏,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肢体肿胀,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该病无特殊的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多吃温补食物,多吃营养神经的食物,如燕麦等。
2、多吃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食物,帮助身体恢复。
饮食禁忌:
1、患者少吃寒凉食物,治疗期间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不喝酒。
预防措施:
1、运动中注意做好自我保护,避免上肢发生严重的损伤,必要时使用防护用具。
2、养成良好的睡姿。
3、不幸发生损伤的患者,如骨折时要由专业医师尽早复位,以免自行活动损伤神经。在进行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时,要避免包扎过紧,以免过度压迫神经。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