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热带口炎性腹泻疾病英文名称: tropical sprue疾病概述: 热带口炎性腹泻(t...
养生
疾病名称: 热带口炎性腹泻
疾病英文名称: tropical sprue
疾病概述:
热带口炎性腹泻(tropical sprue)是一种进行性慢性吸收不良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现认为可能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慢性小肠感染。病变主要位于小肠,与成人乳糜泻相似,但病变程度较轻,更常累及回肠。主要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体重下降、贫血等。若不及时治疗,病程可迁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乏力、腹痛、腹泻、脂肪泻、体重下降、贫血
主要病因: 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慢性小肠感染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铁离子、钙离子、蛋白、血脂、大便常规及培养、吸收试验、小肠气钡造影、小肠镜检查及活检
重要提醒: 患者出现腹泻、腹痛、脂肪泻、体重下降、贫血时,需及时就医,避免病程迁延及复发。
流行病学-传染性:
暂不明确是否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热带地区居民和在热带停留超过1个月的访客。
2、成人为主,儿童少见。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多发生于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非洲以及印度、东南亚等地区。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发病高峰发生在非雨季。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近年来发病率有所降低,可能与卫生状况改善以及应用抗生素预防治疗有关。
病因-总述:
热带口炎性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现在的学者对于热带口炎性腹泻病因的猜测归类于以下几种:由一种或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慢性小肠感染,主要为肺炎克雷白杆菌、阴沟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在空肠内过度繁殖引起;一些患者在感染性肠炎典型的急性腹泻后发病,考虑有可能属于传染病的一种。
病因-危险因素:
1、患有感染性肠炎。
2、长期居住于热带地区。
3、在热带停留超过1个月。
症状-总述:
热带口炎性腹泻通常发生在热带地区居民或停留超过1个月的旅客,典型的临床症状有急慢性的腹泻、腹痛、腹胀、脂肪泻、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通常以急性腹泻起病,水样泻,伴腹痛、恶心、食欲减退,可有短暂发热。一周后症状减轻并转为慢性,主要以脂肪泻、消瘦、乏力、贫血、周围神经病变等症状为主。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腹泻、腹痛
急性腹泻,呈水样泻,可伴有发热,通常持续时间较为短暂,伴有腹痛、恶心、食欲减退。
2、脂肪泻
典型症状为脂肪泻、体重下降、乏力、衰弱,由于小肠黏膜刷状缘双糖酶减少,发生乳糖酶缺乏,出现乳糖不耐受。约1/3患者发生脂肪泻,便色淡呈油泡状,量多,有恶臭味。
3、贫血及营养养缺乏
以营养养缺乏为特征,常有舌炎、口炎、皮质过度角化、周围性水肿等。因叶酸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后期可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和严重贫血引起的心功能不全。
症状-并发症:
腹泻频繁者可能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腹泻,伴有腹痛。
2、体重逐渐减轻。
3、慢性贫血(日渐虚弱、乏力、口唇颜面苍白)。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当患者出现慢性的腹泻、体重下降、贫血时建议去消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肠镜检查,需要准备换洗衣物、提前按医嘱服药进行肠道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您的这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3、您的症状持续多久了?
4、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5、您去过热带地区旅游吗?
6、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腹泻、腹痛、脂肪泻、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首先行体格检查,并行血液检查、大便常规及培养、吸收试验,甚至有可能建议做小肠气钡造影、小肠镜检查及活检。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可有皮肤黏膜的苍白及水肿等营养不良表现。
2、腹部触诊
部分患者会有腹部的压痛。
3、腹部听诊
腹部听诊可能发现肠鸣音亢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通常能反映出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后续疾病的辅助治疗。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本病的特点。血清维生素B12和脂溶性维生素A、K、D水平降低,但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不常见。也可见低钙血症、低蛋白血症和低胆固醇血症。
2、粪便检查
脂肪泻常见,24小时粪脂肪测定异常增高。
3、吸收试验
D-木糖吸收试验木糖的尿排出量减少,乳糖氢呼气试验阳性,葡萄糖耐量试验低于正常。维生素B12吸收试验异常,但在抗生素治疗后迅速恢复正常。
检查-病理检查:
小肠镜检查及活检:可见小肠绒毛扁平和黏膜呈花斑样等炎症改变,活检可见固有层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
检查-影像学检查:
小肠气钡造影:可见空肠和回肠壁粗糙、不规则,钡剂存留,黏膜增厚、凸出。这些变化均非特异性,但累及空肠是热带口炎性腹泻具有特征性的表现。Whipple病或其他小肠疾病很少累及空肠。
诊断-诊断原则:
主要根据热带地区的居住、旅行史以及典型的腹泻、腹痛、脂肪泻、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结合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测定、大便常规及培养、吸收试验、小肠气钡造影、小肠镜检查及活检,多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肠道寄生虫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乳糜泻等。
诊断-鉴别诊断:
1、肠道寄生虫病
如贾弟鞭毛虫、阿米巴等,这些寄生虫感染也多在热带发生,临床症状也与热带口炎性腹泻相似,需要注意鉴别,大便虫卵检查及寄生虫检查有助于鉴别。
2、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均可出现吸收不良,但它们均有各自的特点。克罗恩病腹痛多以右侧为主,很少伴有血便,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肛周病变;内镜下特点包括:局灶性溃疡周围黏膜外观正常,或有鹅卵石形息肉样改变。溃疡性结肠炎通常有黏液脓血便、伴有明显的里急后重,内镜下炎症局限在黏膜,病变连续。
3、维生素12缺乏
维生素12缺乏也可以导致木糖吸收不良并引起空肠黏膜的不正常。治疗后可使吸收功能恢复,纠正贫血有助于鉴別。
4、乳糜泻
其部分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和组织学改变与热带口炎性腹泻相同,除乳糜泻特异性血清学检测外,尚无单个诊断性特征可以区分乳糜泻与热带性口炎性腹泻。热带口炎性腹泻患者没有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和抗肌内膜抗体,但乳糜泻患者存在这些抗体。有时,由于两种疾病存在重叠,可能需对HLADQ-2和DQ-8进行基因分型。乳糜泻患者几乎都有HLADQ-2或DQ-8,若其缺失则可排除乳糜泻。
治疗-治疗原则:
热带口炎性腹泻的主要治疗目的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的复发。药物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叶酸与广谱抗生素联合用最为有效。
治疗-一般治疗:
首先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适当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
治疗-药物治疗:
1、止泻药
若患者腹泻次数较多,可给予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减轻肠道液体分泌及蠕动。
2、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可加速症状的缓解,可给予四环素口服持续5~11个月。肠道不吸收者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有同样的效果。
3、叶酸及维生素B12
叶酸和维生素B12有较好疗效,可缩短病程,一般治疗剂量可使贫血及舌炎迅速恢复,食欲旺盛、体重增加,肠黏膜病变亦有改善,肠黏膜(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也增加。虽然如此,但肠道症状及吸收不良情况还要持续很长时间,因此还要持续给药。最佳的疗法为叶酸与一种抗生素联合用。单用叶酸治疗不能解决肠壁结构的改变,而单用抗生素则延迟维生素缺乏的纠正,直至结构的完整性恢复。
治疗-相关药品:
地芬诺酯、洛哌丁胺、四环素、叶酸、维生素B12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须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热带口炎性腹泻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热带口炎性腹泻经积极治疗后,一般可以在几周内明显的改善症状。
预后-危害性:
1、热带口炎性腹泻病程迁延,治疗周期长,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心理。
2、若未接受治疗,可能引起营养不良和贫血。
预后-治愈性:
本病早期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明显的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
预后-复发性:
治疗后移居温带地区一般不会复发。若继续居住在热带流行区,则仍有复发机会。
日常-总述:
热带口炎性腹泻通常急性起病后转为慢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遵医嘱用药、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因热带口炎性腹泻的病程较长、迁延,患者往往会产生烦躁、愤怒等情绪。
2、护理要点
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及时安慰患者,尽量满足患者所需,使其情绪稳定,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需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滥用药物,且注意有无出现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大便次数频者应加强肛周皮肤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擦干。
6、发热患者出汗多时,用温水擦洗皮肤并及时更换湿衣服及被褥。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饮食调理:
热带口炎性腹泻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并且合理的饮食对于疾病的恢复有很大作用,腹泻通常从急性会转为慢性,导致营养不良及体重下降,因此饮食上主要以高热量和高蛋白质食物为主,以预防营养不良。
饮食建议:
1、慢性腹泻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会造成体内储存的热量消耗。为改善营养状况,应进食高蛋白、高热能食物,并逐渐加量,可使营养完全被吸收,避免加重胃肠负担。香蕉是富于热量和蛋白质的食品,建议多食。
2、急性腹泻禁食期可给予患者静脉输液,以防失水过多导致身体脱水。
3、不需禁食者,发病初期宜进食清淡、流质食物。如蛋白水、果汁、米汤、薄面汤等,以咸为主。
4、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等。
5、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6、补充维生素。注意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补充,如鲜橙汁、番茄汁、菜汤等。
饮食禁忌:
1、禁酒,忌肥肉、坚硬及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以及含油脂多的点心等。
2、禁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不明,目前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去热带地区旅游及停留时间、注意饮食及饮水安全可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