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妊娠合并弓形虫病疾病英文名称: toxoplasmosis in pregnancy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妊娠合并弓形虫病
疾病英文名称: toxoplasmosis in pregnancy
疾病别名: 妊娠合并弓形虫感染
疾病概述:
妊娠合并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 in pregnancy)是指孕妇感染弓形虫,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呈世界性分布的寄生原虫疾病。当孕妇感染弓形虫时,弓形虫可通过胎盘引起宫内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及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也可增加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通常选择乙酰螺旋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还要注意患者是否也有感染。当孕妇免疫功能正常时通常预后较好,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产科、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通常无症状,或有轻微不适、疲乏无力、低烧、肌肉痛、头痛
主要病因: 直接或间接接触猫、吃生或不熟的肉
检查项目: 病原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重要提醒: 吃生肉、蛋或是亲密接触宠物猫都有感染弓形虫的可能,孕妇应注意这些因素。妊娠合并弓形虫病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感染,因此孕妇一旦出现可疑症状,请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相关中医疾病: 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传染性:
弓形虫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传染源:
有弓形虫的哺乳动物有141种,对人来说,感染弓形虫的畜、禽是弓形虫病的重要传染源,尤其是感染弓形虫的猫及猫科动物,在传播本病上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弓形虫病的传播途径有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种,
1、先天性
先天性是指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病,在母体子宫内可经胎盘传播至胎儿。
2、获得性
获得性是指出生后主要经口感染,可食入未煮熟的含弓形虫的肉制品、蛋品、奶类等而获得的感染。经损伤的皮肤及黏膜亦是一种传播途径。此外,接触被卵囊污染的土壤、水源也为重要的途径。人经输血、器官移植是医源性传播的重要途径。节肢动物携带卵囊亦具有一定的传播意义。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免疫缺陷者,如肿瘤及艾滋病(AIDS)患者等。
2、动物饲养员、屠宰人员、肉类加工工人及弓形虫病实验室研究人员等均为易感人群。
3、少数民族的发病率高于汉族。
病因-总述:
弓形虫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的原虫,可由母体经过胎盘直接传染给胎儿,也可因食入被弓形虫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还可在与宠物亲密接触的过程中,通过黏膜及损伤的皮肤进入人体,从而引起感染。
病因-基本病因:
1、先天性传播
母亲患有弓形虫病,经过胎盘途径直接传染给胎儿。
2、获得性传播
(1)食入被猫粪中感染性卵囊污染的食物和水,或未煮熟的含有包囊和假包囊的肉、蛋或未消毒的奶等。
(2)猫、狗等宠物痰和唾液中的弓形虫可通过逗玩、被舔等密切接触,经黏膜及损伤的皮肤进入人体,从而导致感染。
症状-总述:
妊娠合并弓形虫病通常无症状,或有轻微不适,孕妇感到疲乏无力、低烧、肌肉痛、头痛,有时有淋巴结肿大。免疫缺陷者可出现高热、呕吐、关节疼痛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孕妇感染弓形虫,通常病情轻微,症状不显著。局限型者以淋巴结肿大最常见,触之较硬、无粘连和有压痛,常伴有疲倦无力、长时期低热、咽喉肿痛等,在肿大的淋巴结中能找到弓形虫。全身感染型多见于免疫缺陷者,全身症状较严重,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关节痛、皮肤一过性斑丘疹等,部分孕妇有一过性脾肿大。
症状-并发症:
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宫缩乏力、死胎等。
症状-伴随症状:
若弓形虫侵犯其他器官,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肺炎、心肌炎、肝炎、脑膜脑炎、脉络膜视网膜炎。
就医-门诊指征:
1、有轻微不适、疲乏无力;
2、出现发热、肌肉痛、头痛;
3、家中饲养猫。
如果您有第3种情况并出现1、2中的症状,请您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通常选择妇产科就诊即可。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不舒服吗?
2、您是否按时进行了孕期的检查?结果正常吗?
3、您的症状是何时出现的?病情有哪些变化?
4、您的家中养猫吗?
5、您是否有食用生肉的经历?
6、您出现症状后进行过治疗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疾病是如何引起的?
2、我的疾病会影响继续妊娠吗?
3、疾病对胎儿是否有影响?会引起畸形吗?
4、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5、在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吗?
6、我还能继续养猫吗?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通常选择病原学检测以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来判断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弓形虫。病原检测主要是采集患者或是胎儿部分组织并进行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则是检测患者血中的抗体。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病原检测
取孕妇血液、阴道分泌物,或通过羊膜腔穿刺及脐带穿刺采集胎儿标本,然后应用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反应等检测病原,若检测到弓形虫滋养体或包囊即可确诊。
2、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M抗体,若IgM抗体阳性则表示近期感染,可确诊为弓形体病。
诊断-诊断原则:
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情况,再结合病原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产前诊断
孕妇有症状和体征或猫接触史,确诊有赖于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为尽早发现孕妇患弓形虫感染,应分别在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行ELISA检测血清弓形虫sIgG、sIgM抗体。此法简便、灵敏且特异,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若弓形虫sIgG、sIgM抗体均为阴性,提示孕妇未感染过弓形虫,体内对弓形虫无免疫力,应列为在妊娠期严密监测对象。若弓形虫IgG、IgM抗体均为阳性,提示孕妇近期感染弓形虫。若仅弓形虫IgM抗体为阳性,提示孕妇此时为急性弓形虫感染。若仅弓形虫sIgG抗体为阳性,提示孕妇曾感染弓形虫并已产生免疫力,先天性感染可能性极小。
2、新生儿诊断
(1)检出弓形虫:可作为确诊根据。直接证明是在病儿脑脊液离心沉渣中查到弓形虫滋养体,淋巴结活检查到弓形虫滋养体或包囊。间接证明是将脑脊液离心沉渣或病变组织研磨后进行组织培养,或接种小白鼠腹腔内,半个月后待小白鼠发病时取腹腔液涂片查到弓形虫,即可确诊。仅找到弓形虫包囊不应排除急性感染。
(2)皮内试验:以小白鼠腹腔液或组织培养液弓形虫抗原行皮内试验,于24~48小时局部出现红斑和水肿,直径1cm及以上者为阳性,0.5~0.9cm者为可疑阳性,0.4cm及以下者为阴性。通常弓形虫感染2~3个月出现持续阳性,主要用于隐性型弓形虫病的诊断。
(3)血清学检查:既往有染色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近年已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新生儿脐血清弓形虫sIgM抗体所取代。
(4)新生儿眼底检查:及时发现脉络膜视网膜炎,有助于确诊。
(5)新生儿头部X线摄片:及时发现脑内钙化,有助于确诊。
治疗-治疗原则:
妊娠合并弓形虫病的治疗主要选择乙酰螺旋霉素等药物,同时判断胎儿是否发生感染,结合孕期早晚决定是否终止妊娠。患弓形虫病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出生后也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在病人知情原则下,选择继续观察或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在妊娠中、晚期患病应排除胎儿感染及畸形后,方能继续妊娠。对无胎儿畸形的孕妇按常规产科处理,应在条件较好的综合医院分娩。
治疗-药物治疗:
1、弓形虫病尚无特效药物,孕期多选用乙酰螺旋霉素。该药在胎盘等组织中浓度高、毒性小、无致畸作用,副作用轻,仅有胃肠道反应。妊娠晚期患病,可选用克林霉素。孕妇忌用乙胺嘧啶(具有致畸作用)及磺胺类药物。
2、患弓形虫病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即使胎儿外观正常,也应口服乙酰螺旋霉素。
治疗-相关药品:
乙酰螺旋霉素、乙胺嘧啶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2~6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以及受累的组织及器官。孕妇有免疫功能缺损,如AIDS、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弓形虫病易呈全身播散性、预后差。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达到较好效果。
预后-危害性:
1、弓形虫在细胞内反复增殖,破坏细胞,引起组织炎症和水肿,孕妇感染后可发生淋巴结炎,还可能出现脑膜炎、脊髓炎、急性肝衰竭等。
2、妊娠早期感染可引起胎儿死亡、流产或发育缺陷,多不能生存,幸存者智力低下;妊娠中期感染可发生广泛性病变,引起死胎、早产或胎儿脑内钙化、脑积水、小眼球等严重损害;晚期感染可致胎儿肝脾肿大、黄疸、心肌炎,或在生后数十年出现智力发育不全、听力障碍、白内障及视网膜脉络膜炎。
预后-自愈性:
通常患者无法自行清除体内的弓形虫。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症状通常可以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结果,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多数症状可以消失。
预后-根治性:
成人眼部弓形虫病常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及时调节孕期中出现的烦躁、紧张等情绪。在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帮助身体恢复,有利于妊娠安全。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在孕期可能由于各种因素出现烦躁、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需要及时调节心态,可以多和家人、朋友或是医务人员诉说自身的想法,尽量消除不良情绪。部分患者可能会过分担心疾病会传染给婴儿或是家人,产生焦虑等情绪,可以多在网上查阅资料、多和医务人员沟通,了解疾病的规律,消除内心的忧虑。家属也要多关心、陪伴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支持与鼓励,帮助其度过这段时间。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或重体力劳动,避免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
2、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排解压力。
饮食调理:
患者要注意补充孕期所需营养,同时避免吃生或不熟的肉,选择健康、均衡的饮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有利于身体恢复;少吃过于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少饮酒。
饮食建议:
1、保证每日热量摄入,不要过度节食。
2、摄入足量的蛋白质,选择瘦肉、鱼肉等脂肪含量少的食物作为蛋白质来源。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4、肉类要烹饪全熟再食用。
饮食禁忌:
1、不吃生肉。
2、少吃辛辣刺激、过于油腻的食物,少吃腌制、熏烤的食物。
3、少饮酒,不要一次性大量饮酒。
4、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规律的进食习惯。
预防措施:
1、进行孕前筛查或是孕期筛查。
2、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煮熟,生熟分开。
3、削皮或彻底洗干净水果和蔬菜。
4、清洁烹饪设备的表面和盛肉类的炊具。
5、整理猫的废弃物时戴上手套或请别人处理。
6、避免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饲养猫,避免让猫停留室内。
7、对农牧业生产者、皮毛加工者、屠宰者、肉制品加工者、实验动物饲养及使用者等,应加强预防知识的培训。
相关疫苗:
尚无预防弓形虫病的疫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