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疾病英文名称: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养生
疾病名称: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
疾病英文名称: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pregnancy
疾病概述: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pregnancy)是孕妇在妊娠期间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孕妇大多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发热、疲劳、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感冒样症状,本病可以传染给胎儿,对胎儿危害极大,造成流产、早产、新生儿先天缺陷或智力发育不全等。
是否医保: 部分药材、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产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发热、疲劳、乏力、肌肉酸痛、头痛
主要病因: 巨细胞病毒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细胞学检查、病毒分离、病毒DNA检查、血清学检查、胎儿超声检查、胎儿磁共振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对孕妇无明显影响,但可以传染给胎儿,造成流产、早产、新生儿先天缺陷或智力发育不全等。
临床分类:
基于感染类型分类
1、原发感染
为孕前不久或孕期初次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前孕妇体内无巨细胞病毒IgG抗体。
2、再激活
孕妇之前已经感染了巨细胞病毒,但病毒潜伏在孕妇体内,体内有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妊娠时,潜伏的病毒被重新激活。
3、再感染
孕妇之前已经感染了巨细胞病毒,但病毒潜伏在孕妇体内,体内有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妊娠时,孕妇再次感染外源性病毒。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尿液和性接触感染,也可经输血、人工透析和器官移植感染,母亲可垂直传播给胎儿。
流行病学-传染源:
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和潜伏感染者为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
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尿液、阴道分泌物、精液、乳汁等传染,通过性交可以传染。
2、医源性传播
可以通过输血、人工透析和器官移植等医疗措施传染。
3、母儿垂直传播
(1)宫内感染:孕妇血中的病毒可直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孕妇生殖道内的病毒可上行进入羊膜腔或沿胎膜外再经胎盘感染胎儿。
(2)产道感染: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经过孕妇的软产道,软产道内的病毒可以引起胎儿感染。
(3)出生后感染:病毒可以通过母亲的乳汁、唾液和血液等感染新生儿。
流行病学-发病率:
不同国家本病的发病率差异较大。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以分为原发感染、再激活和再感染,我国育龄妇女中原发感染的易感者占5%~10%,但我国现缺乏全国性的统计资料。美国再激活和再感染的发病率高达约13.5%。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体内无巨细胞病毒抗体的孕妇。
2、进行过器官移植、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孕妇。
3、经常接触幼儿的孕妇。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本病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卫生状况等密切相关,发展落后、卫生状况较差的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
病因-总述:
本病的主要原因为孕妇在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体内无抗体、经常接触幼儿的孕妇易原发感染病毒,免疫功能低下的孕妇易再发感染病毒。
病因-基本病因:
巨细胞病毒感染为本病的主要原因,孕妇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性接触感染病毒。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毒会在细胞内生成巨大的包涵体,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症状-总述:
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大多数无明显症状,仅有少数表现为发热、疲劳、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但孕妇在感染期间,可以通过唾液、尿液、乳汁、阴道分泌物排出巨细胞病毒,从而感染其他人。
症状-并发症:
1、原发感染的孕妇对胎儿的影响
原发感染的孕妇的胎儿先天性感染的发生率为30%~50%,且病情严重。其中,随孕妇的孕龄增长,胎儿先天性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但致畸风险降低。主要为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流产、早产、死胎、溶血性贫血、黄疸、肝炎、紫癜、先天畸形等。10%~15%的受累胎儿可出现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耳聋、脉络膜视网膜炎、癫痫等。
2、再激活或再感染的孕妇对胎儿的影响
再激活或再感染的孕妇的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为0.2%~2%,且病情较轻,严重的后遗症少见。可出现的后遗症为耳聋、脉络膜视网膜炎、小头畸形等,基本不会导致死亡。
就医-门诊指征:
孕妇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头痛乏力、肌肉酸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于产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穿着宽松的衣服,方便医生检查。
3、若就诊前进行过检查,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最好在家属陪同下就医。
5、怀孕前服用过的药物,或近期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不舒服什么时候会加重?什么时候会缓解?
3、除了您之前说的不舒服外,还有什么其他地方不舒服吗?
4、您之前还做过什么检查吗?检查结果怎么样?
5、您从事什么职业?会经常接触小孩子吗?
6、您家里有小孩吗?您的家人有人有相同的症状吗?
7、您怀孕之前做过器官移植吗?您还患有其他什么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严重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会有疼痛吗?
3、我需要住院吗?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多久可以治好?
4、这个病的治疗费用高吗?医保报销吗?
5、这个病对我的孩子有影响吗?严重吗?
6、我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7、我需要来复查吗?多久来复查?
8、这个病会复发吗?有没有后遗症?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发热、疲劳、肌肉酸痛等感冒样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有异常体征,其次会建议做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细胞学检查、病毒分离、病毒DNA检查、血清学检查、胎儿超声检查、胎儿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心率、呼吸,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然后通过查体了解患者有无异常体征,大多数患者无异常体征,少数患者会有体温升高、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体征。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患者的血常规中淋巴细胞会增多。
2、肝功能检查
患者的肝功能检查中会有轻度的转氨酶升高。
3、血清学检查
检测孕妇血清中巨细胞病毒IgG和IgM抗体,了解孕妇的感染情况。
4、细胞学检查
可以采集孕妇的血、尿、乳汁、羊水等,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在检查细胞中发现巨细胞病毒包涵体。
5、病毒分离
可以从孕妇的血、尿,及乳汁、羊水、脐血、新生儿血、新生儿尿等中分离得到巨细胞病毒,可以直接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
6、病毒DNA检查
是通过设计出与巨细胞病毒DNA互补的分子探针,并进行荧光标记,使其与病毒DNA发生配对,从而检出病毒DNA。孕妇妊娠21周后且距首次感染6周后,检测羊水中的病毒DNA,是诊断胎儿宫内感染的首选方法。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胎儿超声检查
妊娠中晚期胎儿超声检查可以敏感地发现胎儿的异常表现,如胎儿生长受限、肝脏钙化点、小头畸形、胎儿室管膜下囊肿等。
2、胎儿磁共振检查
可以准确判断胎儿神经系统结构的异常表现,判断胎儿脑室和脑实质的发育情况,常用于胎儿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后的进一步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当妊娠期妇女存在流感样症状(如发热、疲劳和头痛),参考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诊断。医生在诊断该病时需要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及临床表现
(1)反复自然流产史、死胎、死产史及无法解释的新生儿缺陷或死亡史。
(2)孕妇患单核细胞增多症,曾行器官移植或有多次输血史。
(3)孕期有发热、乏力、头痛等流感样症状。
2、细胞学检查、病毒DNA检查、血清学检查等提示巨细胞病毒感染。
3、影像学检查提示胎儿有巨细胞病毒感染。
诊断-鉴别诊断:
1、妊娠合并弓形虫病
孕妇孕期有接触猫、狗,吃生肉和未洗过的瓜果史,常有淋巴结肿大,对胎儿的影响与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相似,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两者。
2、妊娠合并风疹病毒感染
孕妇有耳后或枕部淋巴结肿大,皮肤上有浅红色斑丘疹,传染途径与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相似,对胎儿的影响不同,实验室检查和胎儿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两者。
3、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
孕妇有生殖器、肛门及腰以下皮肤疱疹,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两者对胎儿的影响相似,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以预防为主,目前无疫苗,尚无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的抗病毒药物,仅供酌情使用。妊娠早期确诊患者应评估胎儿情况后考虑治疗性流产,妊娠中期确诊、胎儿严重畸形者应终止妊娠。
治疗-药物治疗:
因为抗病毒治疗对预防和减轻胎儿感染均无效,通常不推荐抗病毒治疗,仅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器官移植后的孕妇使用,目的是减轻病毒感染对孕妇的损害,保护孕妇自身。常用的药物有丙氧鸟苷,该药对骨髓有明显抑制作用。也可酌情使用阿糖胞苷、阿糖腺苷、干扰素等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丙氧鸟苷、阿糖胞苷、阿糖腺苷、干扰素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治疗性流产
妊娠早期确诊患者应评估胎儿受累风险,必要时行治疗性流产,妊娠中期确诊、胎儿严重畸形者应终止妊娠。
2、分娩方式
无剖宫产手术指征、生殖道病原体检测阴性的孕妇,应尽量经阴道分娩。生殖道病原体检测阳性的孕妇,建议选择剖宫产分娩,以减少对新生儿的感染。
3、产后处理
由于巨细胞病毒可经乳汁传播,孕妇产后不宜哺乳。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大多数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孕妇自身预后良好,胎儿的预后与孕妇的感染类型有关,原发感染孕妇的胎儿预后差,再感染和再激活孕妇的胎儿大多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对孕妇无明显影响,但对胎儿危害极大,可以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先天缺陷或智力发育不全等。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患者需积极接受治疗。
预后-治愈性:
本病通过积极治疗后,患者的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胎儿的预后与患者的感染情况有关。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可能出现再次感染。
预后-后遗症:
孕妇自身无后遗症,但先天性感染的胎儿可以出现长期后遗症,如耳聋、智力低下、癫痫、脉络膜视网膜炎、小头畸形等。
日常-总述: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注意休息,保持适当的锻炼,按时去医院产检监测病情。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孕妇可能担心胎儿生长发育不良,恐惧流产、早产、死胎、死产等,害怕胎儿先天畸形。
(2)由于怀孕早期建议治疗性流产,怀孕中期胎儿畸形者也建议终止妊娠,孕妇可能有悲哀、失落的情绪。
(3)孕妇可能担心治疗费用昂贵,担心治疗周期过长,担心治疗效果不好。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与患者足够的支持、理解、关爱和包容,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帮助转移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与适合于患者休息的环境,避免刺激患者。
(2)患者应向亲人朋友倾诉心里的不悦,通过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学会排解不良情绪。
(3)患者应尽早了解疾病的治疗措施、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预后等,做好心理准备,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日常-用药护理:
1、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私自过量或少量,不可私自停药、换药,否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2、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丙氧鸟苷有明显的骨髓抑制作用,患者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和骨髓检查,发现结果异常应及时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按时去医院进行病情监测。
2、保持心情愉悦,学会排解不良情绪。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
4、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裤。
5、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生活作息规律,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
日常-复诊须知:
母亲和婴儿均需要定期复查,以减少母婴传播,主要进行血清抗体检查,以判断母亲是否治愈,婴儿是否有先天性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能为孕妇和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可以提高抵抗力,有利于控制病情,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饮食建议:
孕妇应增加营养,多吃含优质蛋白质、含高能量、含维生素、钙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牛奶、鸡肉、鱼肉、坚果、新鲜水果、蔬菜等。
饮食禁忌:
1、孕妇不应挑食,否则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2、孕妇要少吃辛辣、煎炸、冷、刺激性食物。
3、孕妇应戒烟忌酒。
预防措施:
1、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阴性的孕妇应减少与病毒接触的机会,尽量不要从事接触幼儿的职业,避免或减少与婴幼儿接触。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或手消毒。
3、孕期注意休息,生活作息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行适当的锻炼,提高抵抗力。
4、避免危险的性行为,做好个人保护。
相关疫苗:
本病尚无有效的疫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