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乳腺癌肉瘤疾病英文名称: carcino sarcoma of breast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乳腺癌肉瘤
疾病英文名称: carcino sarcoma of breast
疾病概述:
乳腺癌肉瘤(carcino sarcoma of breast)是指既来源于乳腺上皮的癌,又来源于乳房间叶组织肉瘤的一种恶性的混合瘤,主要病因尚不明确。本病十分罕见,约占乳腺癌的0.08%~0.2%。常见临床表现有乳房肿块、淋巴结肿大、皮肤“橘皮样”改变,通常很难与乳腺癌区别。一旦确诊,宜行手术及放化疗等方法进行医治。早期治疗预后尚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本病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乳房
常见症状: 乳房肿块、皮肤溃疡及坏死、淋巴结转移
主要病因: 主要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乳房B超、钼靶X射线、动态增强MRI、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组织切片检查
重要提醒: 乳腺癌肉瘤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早期治疗预后尚佳,故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相关中医疾病: 乳岩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乳腺癌肉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约占乳腺癌的0.08%~0.2%。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尤其是绝经后的老年人。
病因-总述:
本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对于组织来源看法尚不一致,可能是在叶状囊肉瘤的基础上,由腺上皮恶变而来;也可能是在管内纤维瘤的基础上,上皮和间质成分同时恶变而来;也可以从乳腺直接发生,即来自同一起源的干细胞。
病因-危险因素:
有乳腺恶性肿瘤家族史。
症状-总述:
乳腺癌肉瘤的临床表现与乳腺癌类似,常有乳房肿块、淋巴结肿大、皮肤“橘皮样”改变等。
症状-典型症状:
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圆形结节或肿块,发病部位无特殊。 肿块质硬、边界欠清,同侧腋淋巴结肿大。肿物早期可以推动,当与皮肤和胸大肌筋膜粘连时,活动度差,甚至完全固定。肉瘤部分生长速度较快,肿瘤侵犯皮肤时,出现“橘皮样”改变,有时还可发生乳头内陷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随着病情的发展,乳腺癌肉瘤可发生淋巴结和血行转移,常见转移部位有肺、肝、颅脑、骨等。
就医-门诊指征:
1、 乳房可触及一个或多个不明肿块。
2、 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
3、伴乳头凹陷等表现。
4、出现其它危急病症。
以上情况者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乳房可触及不明肿块,建议及时去乳腺外科就诊,如明确肿瘤病变,可转诊肿瘤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胸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胸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平时工作生活压力大吗?
4、您有乳腺癌的家族史吗?
5、您之前进行过相关治疗吗?治疗方案是什么?
6、您每年会进行乳房检查吗?检查哪些项目?
7、您是否婚育?有没有流产过?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患病?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做乳房X 线检查吗?会有辐射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我需要手术治疗吗?术前要注意什么?
7、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8、我平时应该如何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10、这个病会遗传吗?
11、这个病会影响夫妻生活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乳房肿块后,应及时就医。医生在详细询问完病情后,会对乳房部分进行体格检查,查看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组织切片检查、钼靶X线检查、动态增强MRI检查等,以帮助明确诊断并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主要观察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皮肤有无发红、水肿、破溃、“橘皮样”变、静脉曲张等情况,同时还需注意乳头是否有回缩凹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脱屑等。
2、触诊
医生会在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侧依次触诊是否有结节、肿块等表现。必要时还会对腋窝、锁骨下等部位的淋巴结进行检查,来了解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触痛等异常体征。
检查-病理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切片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见癌细胞与肉瘤成分混合存在,为本病的特征。病理表现以浸润性导管癌多见,肉瘤多为纤维肉瘤,其次为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和骨肉瘤。肉瘤与癌间无分界,或见纤维组织分隔,临床上与乳腺癌很难区别。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钼靶X线检查
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和最简便、最可靠的检测手段,它的特点是可以检测出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肿块,同时还有助于鉴别乳腺的良、恶性质。
(1)表现为具体乳腺癌特征的癌肉瘤,X线检查呈不规则致密浸润或肿块,边界不清,边缘毛糙,血运丰富,其内亦可见多发细小钙化。
(2)表现为肉瘤特征的,肿块较大,轮廓可呈分叶状,密度均匀,大部分边缘光滑,缺乏典型乳腺癌的毛刺表现。
2、动态增强MRI
肿瘤信号强度表现为快速明显增高且快速减低的恶性特征。同时此检查还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诊断疾病和指导治疗可起到一定作用。
3、 乳腺超声
具有简便易行、灵活直观、无创无辐射等特点。常规超声检查可以早期、敏感的检出乳腺内可疑病变,通过对病变形态、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改变等特征的观察,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病变内血流情况,确定病变性质。超声造影可以显示病灶内微血管分布、走形、血流动力学差异以及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对于良恶性病灶的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本病的临床症状与体格检查均无特异性,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切片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同时医生还会根据钼靶X线检查和动态增强MRI检查的结果,将本病与乳腺癌和乳腺肉瘤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乳腺癌
乳腺癌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乳腺恶性肿瘤,临床多表现为多发、质硬、边缘欠规则的肿块,并伴有典型的“橘皮样”皮肤改变,与乳腺癌肉瘤很难区分。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切片检查可以鉴别。
2、乳腺肉瘤
乳腺肉瘤是指发生于乳腺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多表现为无痛性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质硬,但边界清,淋巴结转移较为少见。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切片检查有助于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目前乳腺癌肉瘤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因本病可发生血液和淋巴转移,故一旦明确为癌肉瘤者,应及早做根治性手术;若为早期病灶小而边界清楚,可考虑行改良根治术或全乳房切除术。晚期患者,有淋巴结及血道播散者,可在根治术前加化疗与放疗。
治疗-药物治疗:
通常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药物辅助治疗,即化疗。常用治疗药物包括:
1、蒽环类
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及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
2、紫杉类
紫杉醇、多西他赛及白蛋白结合紫杉醇。
3、抗代谢药
卡培他滨、吉西他滨。
4、非紫杉类微管形成抑制剂
长春瑞滨、艾立布林。
5、其他
环磷酰胺、卡铂、顺铂、依托泊苷、长春花碱、米托蒽醌、氟尿嘧啶、奥拉帕尼等。
治疗-相关药品:
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紫杉醇、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紫杉醇、卡培他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艾立布林、环磷酰胺、卡铂、顺铂、依托泊苷、长春花碱、米托蒽醌、氟尿嘧啶、奥拉帕尼
治疗-手术治疗: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若为早期病灶小而边界清楚,可考虑行改良根治术或全乳房切除术。该手术要求整块切除全部乳房及其周围脂肪组织、胸大肌筋膜、胸肌间淋巴脂肪组织、腋下淋巴脂肪组织,保留胸大肌、胸小肌或只保留胸大肌的功能。若选择行改良根治术患者追求美观,可行即刻乳房重建,包括背阔肌或腹直肌转移皮瓣重建、植入假体等。
2、乳腺癌根治术
乳腺癌根治术是切除全部乳房及周围脂肪组织、切除胸大肌、胸小肌,清除腋窝和锁骨下淋巴结及脂肪组织。
治疗-放化疗:
晚期患者,有淋巴结及血道播散者,可在根治术前加化疗与放疗。具体放、化疗方案须结合患者的病情来确定。
1、化疗
可通过化学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抑制肿瘤细胞DNA或RNA合成,干扰细胞分裂,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2、放疗
即放射疗法,是使用辐射性的高能量束,杀死癌细胞。方法包括体外或体内放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乳腺癌肉瘤虽含癌与肉瘤两种成分,但由于肉瘤成分生长迅速,易于引起患者的注意而能早期就诊,故一般来说其预后比较好。癌肉瘤临床病期和早期进行彻底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预后-危害性:
乳腺癌肉瘤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血道转移,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不可自愈,须尽早就医。
预后-治愈性:
乳腺癌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的乳腺肿瘤,很难治愈。
预后-复发性:
容易发生局部复发。
日常-总述:
乳腺癌肉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恐惧心理:大多数患者认为乳腺癌肉瘤恶性程度高,不可治愈,并且放化疗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如脱发、皮肤坏死等更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恐惧。
(2)焦虑心理:一般患者在被诊断为乳腺癌肉瘤后都会产生心情烦躁、忧心忡忡等焦虑情绪。
(3)猜疑心理:乳腺癌肉瘤患者一旦确诊,开始多持否认或怀疑态度,抱有侥幸心理,企图以否认的心理方式达到心理平衡。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还会对医护人员和家属抱有猜疑心理,怀疑他们隐瞒病情。
(4)失控心理:一旦证实乳腺癌肉瘤的诊断,患者会感到无限的愤怒和不平,有种被生活遗弃、被命运捉弄的感觉,并把这种愤怒向周围人发泄。
(5)自卑心理:乳腺癌手术后乳房的缺损以及放化疗导致的脱发、皮肤粗糙、消瘦等,很容易使女性患者产生自卑情绪。
(6)绝望心理:病情的恶化以及放化疗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等,会使患者意识到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到头来只会人财两空,而产生绝望心理。
2、护理措施
(1)患者的家属尤其是丈夫,应该多陪在患者身边支持与鼓励她,家人应该多给予患者心灵上的安慰和温暖,让患者不恐惧,不忧虑,让她觉得自己并不是被社会抛弃的人。
(2)家属可以多给患者将一些成功治愈的案例,让患者重拾治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治疗。
(3)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可以佩戴义乳、施行乳房重建术等,弥补乳腺癌手术造成的外观缺损,使患者重拾美丽与自信。
日常-用药护理:
1、用药要严格遵医嘱,不能私自停药、换药或增减药物剂量,以防影响治疗效果。
2、化疗药物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肝肾毒性(肝肾功能损害)、黏膜皮肤毒性(色素沉着、脱发)等不良反应。因此患者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出现频率和药物疗效,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随访,及时与医生沟通用药反应及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心情舒畅,培养自信、乐观的心态。
2、病情允许情况下可合理运动,适当锻炼身体,有助于增强体质。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4、不吸烟、饮酒,同时远离二手烟环境,以防对机体恢复产生不良影响。
日常-病情监测:
手术后要密切关注手术切口愈合和机体恢复的情况,出现异常须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日常-复诊须知:
乳腺癌肉瘤患者应根据医嘱按时进行复诊,复诊时可能会进行乳房B超、CT、PET-CT、肿瘤标记物等检查,以明确病情阶段,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日常-术后护理:
1、日常注意
手术后避免患侧卧位,以防压迫患处;保持患侧皮肤清洁;不要穿紧身衣,着宽松衣物;术后避免上肢负重,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渐恢复体力活动,但短期内尽量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较剧烈的体育活动。
2、严密观察病情
术后家属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出现生命体征异常、高热等要及时呼叫医护人员。
3、疼痛护理
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切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做切口张力加大的动作。可以通过聊天、听音乐,使患者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或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等来缓解疼痛。
饮食调理:
乳腺癌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乳腺肿瘤,术后切口的恢复和患肢功能的恢复都需要补充充分的营养。因此在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疾病的康复以及术后伤口的恢复。
饮食建议:
1、饮食摄入要多样化,五谷、肉、蛋、奶、新鲜果蔬都要适当食用。
2、规律进餐,细嚼慢咽, 必要时可少食多餐,以保证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
3、多吃时令蔬菜水果,膳食营养要均衡。
饮食禁忌:
1、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芥末等,以免影响切口恢复。
2、少吃腌制、油炸食品,如腌菜、烧烤等,以防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3、避免暴饮暴食,以防对胃肠道产生负担。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可定期检查,从而早发现,早治疗,对改善疾病预后有一定作用。
1、一般人群
40~70岁女性应每年进行乳腺恶性肿瘤的筛查,1~2年进行一次乳房X线检查或超声检查。
2、高风险人群
有明显的乳腺恶性肿瘤家族史、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者,推荐起始年龄更早(<40岁)开展乳腺筛查,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每6~12个月1次乳腺体检,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MRI。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