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弱精子症疾病英文名称: asthenospermia疾病别名: 精子活力低下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弱精子症
疾病英文名称: asthenospermia
疾病别名: 精子活力低下
疾病概述:
根据WHO定义,弱精子症(asthenospermia)是指患者有正常的精子浓度,但精子活动力下降,即射精后1h内,前向运动精子占比(PR)少于32%,或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非前向运动,PR+NP)少于40%[1]。弱精子症的病因复杂,可能与感染、内分泌、遗传、精索静脉曲张、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男性不育。本病预后较好,通过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提高精子质量,改善不育情况。少数疗效不佳的患者,也能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满足生育需求。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缺失对精子数量和精子活力有显著影响。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男科、生殖医学科
发病部位: 生殖部位
常见症状: 多无明显症状,以长期备孕而无法自然受孕就诊。
主要病因: 感染、精液液化异常、抗精子抗体、Kartagener’s综合征、染色体异常、精索静脉曲张
检查项目: 精液检查、内分泌激素检查、遗传检查、阴囊超声、精囊镜
重要提醒: 弱精症可造成男性不育,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应尽早就诊,配合治疗,尽可能恢复生育能力。
相关中医疾病: 精寒、精冷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据统计[2],在世界范围内,约有15%~20%的育龄夫妇存在生育问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人群中至少50%存在男性精子问题,而约70%的男性不育是由弱精子症引起的。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的人群。
2、长期暴露在热辐射、X射线、重金属环境、化学毒品等污染环境的人群。
病因-总述:
弱精子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复杂结果,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常见病因包括生殖系统感染、内分泌激素紊乱、精索静脉曲张、遗传或先天性疾病、自身免疫反应等。
病因-基本病因:
1、感染因素
精子由睾丸生成,在附睾中成熟和贮存,睾丸和附睾结构和功能正常是精子获得足够的运动能力的必备条件。当前列腺炎、睾丸炎、精囊炎等感染性疾病,必然会影响精子的生成和获能,引起弱精子症。比如有研究显示[3],男性不育症患者中,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2、内分泌因素
生殖活动与垂体-下丘脑-性腺密切相关,精子活力低下与该轴功能紊乱及各种激素异常有关。研究发现,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睾酮降低等激素紊乱与精子生成减少和活力下降密切相关[4]。
3、精索静脉曲张
若男性患有精索静脉曲张,曲张静脉内的血液淤积造成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同时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使得睾丸的生精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精子活力下降。
4、遗传因素
相关文献显示[3],常染色体异常和先天发育不足,比如睾丸先天性不发育、发育不全、隐睾等,都可能导致弱精子症。
5、免疫因素
当机体受到损害,如血睾屏障受损、细菌入侵等,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会产生抗精子抗体,抑制精子的活动能力,引起弱精子症。
症状-总述:
弱精子症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通常在进行生育前检查或不孕不育症病因的筛查过程中意外检查发现。如果弱精子症由感染、精索静脉曲张等原发病引起,则患者可能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如睾丸局部疼痛或触及肿块、血精、勃起功能障碍、性欲低下等。
症状-并发症:
弱精子症一般无明显并发症,但其造成的男性生育困难可能并发一定的心理问题,引起弱精子症的原发病也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
1、心理问题
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由于精子运动能力下降,无法与卵子接触形成受精卵,所以生育困难。不育会对男性及其配偶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长期备孕的失败可能导致沮丧、焦虑、自尊心下降以及夫妻间的紧张关系。
2、原发病的并发症
弱精子症可有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引起,这些疾病若不及时得到治疗,病情加重会引起并发症。比如严重的感染可导致长期的睾丸、附睾等器官损伤,长期精索静脉曲张会导致睾丸缺血坏死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婚后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但持续1年以上配偶未孕。
2、外生殖器局部的疼痛、肿胀、畸形等。
3、性功能异常。
4、男性特征不明显,甚至女性化。
5、出现焦虑、抑郁、易怒、失眠等。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常因不育就诊,首诊科室为男科、泌尿外科。一些辅助生殖治疗可能需要带专门的生殖医学科室进行。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做好外生殖器的清洁工作,穿易穿脱的衣物就诊。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7、患者应做好一些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在未使用避孕措施的情况下,从尝试生育孩子至今有多长时间了?
2、您的妻子既往是否有过孕产经历?
3、您平常性生活是否正常?频率如何?
4、您是否曾有诸如睾丸萎缩、性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等?
5、您既往是否接受过盆腔、腹股沟部位的手术?
6、您既往盆腔、腹股沟部位是否受过较严重的创伤?
7、您是否伴有先天性疾病?或某种慢性病?
8、您是否有长期服药?服用的是什么药物?
9、您抽烟吗?抽多久了?每天抽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不育?
2、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3、我最好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4、一定要手术吗?
5、治疗后能否恢复正常的生育功能?
6、我能通过什么方法有孩子?
7、治疗费用多少?
8、治疗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9、治疗会有什么风险和副作用?
10、日常应注意哪些事项?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与配偶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未采取避孕措施,而女方无法受孕时,或存在生殖系统疾病,怀疑影响生育情况时,可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之后可能建议其做精液、内分泌激素、遗传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精囊镜等其他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生殖器官的局部检查。
1、全身检查
主要观察是否存在明显的特殊体征,来辅助判断弱精的原因。比如肥胖可导致激素紊乱,引起弱精子症,又比如男性身材高大、四肢较长、胡须及阴毛稀少、体征女性化,则可能患有Klinefelter综合征,也就是先天性的睾丸发育不全。
2、生殖器官检查
需检查生殖器外形有无畸形,睾丸的位置、大小及质地,附睾是否缺如、是否饱满、有无结节及其部位,输精管有无串珠样结节或者缺如,阴囊内有无精索静脉曲张、精索或者睾丸鞘膜积液、腹股沟疝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精液检查
精子活力的检查,主要包含在精液常规检查的项目中,收集精液后使用CASA(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通过机器自带的显微镜检查精子形态、密度等指标,然后通过计算机分析,得出精子活力、存活率等指标。还可进行精液生化、细胞学、病原学等其他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疾病,有助于病因诊断。
2、激素检查
检测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等,帮助判断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的功能异常。
3、遗传检查
进行核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帮助发现和诊断是否存在先天染色体的异常,如Y染色体微缺失或者Klinefelter综合征等染色体的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精囊镜检查是将内镜沿射精管置入精囊,依次检查精囊和射精管病变,除了检查外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比如发现了炎性改变,可在镜下对炎性黏膜给予热灼,对积血进行冲洗等治疗。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
阴囊超声主要检测双侧睾丸、附睾、精索静脉和近端输精管等结构,并测量睾丸的体积;经直肠超声主要检查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和射精管等结构。
2、头颅CT、MRI等
如果怀疑垂体病变引起激素异常,继而造成弱精子症,可进行头颅CT、MRI等检查来发现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弱精子症主要根据精液检查结果和病史询问作岀诊断。要求禁欲3~7天后手淫取精,经连续、间断3次取精进行精液常规分析提示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非前向运动精子)<40% ,或前向运动精子<32% ,其他参数正常或基本正常可诊断为弱精子症。
治疗-治疗原则:
弱精子症的治疗主要根据病因进行,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多种治疗措施。治疗目的是尽可能地恢复精子质量,满足患者的生育需求。
治疗-一般治疗:
患者应改善生活方式,纠正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避免高温作业,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远离电离辐射。
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激素类药物、抗感染药物、L-肉毒碱和抗氧化剂。
1、激素类药物
激素制剂作用于生殖轴,促进精子活力,主要用于诊断明确的由激素紊乱引起的弱精子症患者。常用治疗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疗法、促性腺激素替代疗法、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2]、口服小剂量雄激素等。
2、抗感染药物
有明确生殖道感染证据时,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比如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淋球菌)感染可应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可选用卡那霉素、丁卡霉素类;滴虫感染可选用甲硝唑等药物;淋病奈瑟菌感染用头孢菌素类联合阿奇霉素。
3、L-肉毒碱
L-肉毒碱在人体内参与精子的获能过程,服用左卡尼汀等药物可以明显提升精子活力。
4、抗氧化剂。
应用维生素A、C、E等抗氧化剂能够防止细胞膜被氧化,保存精子的活动能力,其中维生素E还能促进性激素分泌,提升精子活力。
治疗-相关药品: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雄激素、生长激素、青霉素、头孢菌素、卡那霉素、丁卡霉素、甲硝唑、阿奇霉素、左卡尼汀、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
治疗-手术治疗:
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弱精症,需采取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另外,垂体肿瘤、睾丸肿瘤等疾病,也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辅助生殖技术在近十年来不断发展,绝大部分男性不育症患者均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达到配偶受孕的目的,常见的有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弱精子症,主要以补益肾精为辨证论治基础, 或从五脏论治,或分型论治,或以法论治[5]。针对个体的病因、病情、体质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具有补肾、活血、清热、健脾、疏肝等作用的中药汤剂。
如果难以寻求到专业的中医师,也可以服用有补肾作用的中成药,如五子衍宗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的泛用性更强,但疗效会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的中药汤剂稍差一些。
预后-一般预后:
弱精子症患者,若能明确病因,通常可通过相应治疗改善精子质量,完成自然生育。如果病因不明,或治疗效果不佳,多数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来满足生育需求。所以,弱精子症的整体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弱精子症的主要危害为男性生育困难。
弱精子症患者的整体精子的活动力较差,能到达卵子附近并与之结合的精子也就相对较少,造成生育困难。这种影响是相对的,只要仍存在能前向运动的精子,就有可能完成自然受孕。但是,精子活力低意味着精子的成活率低、活动力差,有能力完成受精过程的精子少,所以自然受孕的几率比较低,仍需要积极治疗。
另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生育困难会对男性及其配偶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长期备孕的失败可能导致沮丧、焦虑、自尊心下降以及夫妻间的紧张关系。
预后-治愈性:
弱精子症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完全明确并根除病因较为困难, 很少有患者可达到完全治愈。但大部分患者可经由治疗提高生育能力,满足生育需求。
日常-总述:
弱精子症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避免接触损害精子健康的因素,避免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以及性传播疾病等。同时要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来自社会、家庭和自身的压力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困扰,科学的心理护理格外重要。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自责:患者认为自己原因导致不孕,产生深刻自责感。加之配偶及双方父母的不理解和指责,更易焦虑不安。
(2)逃避:由于没有孩子,患者感到生活中缺少一部分,担心朋友问及此事,无兴趣参加社交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情感压抑,甚至对家人、朋友隐瞒病情。
(3)压抑:身边缺乏思想观念、态度相一致的人,缺少亲密朋友,造成苦闷孤独,情绪不能宣泄,达不到心理平衡,情绪压抑,心理得不到放松,深感无助,表现为抑郁状态。
(4)期望过高:对生育的渴望程度高,长时间求治过程中对治愈期望值更高,同时治疗的次数相对较多,多次失败的结果易对患者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使患者对能否治愈疾病丧失了信心,故焦虑、抑郁情绪加重,甚至有患者产生无助、无望、轻生的念头,对不育的内疚以及负罪感强烈。
2、护理要点
(1)破除旧观念,亲人好友应对无精症患者多一些宽容和关怀,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患者。
(2)鼓励患者来医院学习和认识无精症,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制定治疗方案。
(3)患者应对自己的生育状况有比较客观正确的认识,并做好正确心理准备,应对任何可能的治疗结果。
(4)心理症状明显者可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或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对症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导致弱精子症的原发病。
2、保持生殖部位清洁卫生,讲究性生活安全卫生。
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维持正常体重,保证睡眠充足。
4、适量的体育运动。
5、不宜进行桑拿、熏蒸等。
日常-病情监测:
日常应根据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同时应注意检测配偶的怀孕情况,有助于病情的判断。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饮食宜丰富,营养宜均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吃含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物,如青菜、菠菜、猕猴桃、苹果等。
2、注意微量元素锌、硒的补充,可适当多进食坚果、牛奶、玉米、黑米等。
3、注意适当饮食,控制体重。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
2、避免食用粗制棉籽油。
3、尽量远离食品添加剂、着色剂、防腐剂。
4、不胡乱食用保健品、含有雌激素及其类似物的食品。
预防措施:
弱精子症的病因复杂多样,无法做到彻底预防。日常中正常人可以通过控制一些危险因素来降低发病风险。
1、注意个人卫生和安全,避免生殖系统发生感染和创伤,避免感染性传播疾病。
2、如已患则应积极治疗,以防病久不愈而致本病。
3、除非医生允许,否则不得自行过度使用一些特殊药物。
4、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5、戒烟限酒。
6、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
7、节制性生活,不要房事过度,以免伤肾。
8、生活应有规律,勿长期熬夜,勿过度疲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