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少精症疾病英文名称: oligospermia疾病别名: 精子减少症疾病概述: 少精症(...
养生
疾病名称: 少精症
疾病英文名称: oligospermia
疾病别名: 精子减少症
疾病概述:
少精症(oligospermia)是指连续、间断3次取精行精液分析,精液参数中精子密度<20×10^6/ml,其他参数正常或基本正常的病症。但临床上少精子症常常与精子活率低下、前向运动能力差以及精子畸形率高同时存在,此时称之为少弱精子症或少弱畸精子症。少精子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男性不育的病症,与内分泌异常、感染、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隐睾、滥用药物、营养缺乏有关,主要表现为不育、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
就诊科室: 男科
发病部位: 生殖部位、睾丸
常见症状: 不育、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
主要病因: 内分泌异常、感染、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隐睾、滥用药物、营养缺乏
检查项目: 精液分析、精液培养、激素测定、染色体检查、抗精子抗体(AsAb)检查、超声、CT、MRI
重要提醒: 该病可严重影响男性生育能力,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
相关中医疾病: 精少、精薄
临床分类:
少精子症分为特发性少精症、原发性少精症和继发性少精症。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IT行业者、慢性疾病患者、有生殖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吸烟人群、高温作业人群、长期饮食失衡的男性、隐睾的男性。
病因-总述:
从人的精原细胞到成熟的精子大约在生精小管内经历64~74天。每天睾丸能产生12000万个精子,射出的精子浓度约在20~250×106/ml。在精子形成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任何影响生精功能的因素均将导致精子数目减少,如内分泌异常、感染、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等。部分患者病因未明,称之为特发性少精症。
病因-基本病因:
1、内分泌因素
人体内分泌紊乱,特别是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功能紊乱常导致睾丸生精功能障碍,表现为少精子甚至无精子。如原发性促性腺激素不足性腺功能低下症、继发性促性腺激素不足性腺功能低下症、高泌乳素血症、肾皮质增生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等可导致少精子症。
2、感染因素
(1)生殖系统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均可以影响精子的发生,如急慢性附睾炎、附睾结核、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可导致精液成分发生改变,导致精子数目减少、畸精子增多等。
(2)细菌性附睾-睾丸炎可出现生精功能下降或生精停滞。含菌的精液可引起精子分解、中毒、精子凝集、死精子。
(3)病毒感染如青春期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继发性睾丸炎后,睾丸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破坏,约5%的患者双侧睾丸萎缩,生精功能低下,出现少精子或无精子。
3、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占男性不育患者的23%~39%,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男性不育和睾丸功能受损。精索静脉曲张常常导致精液多个参数异常,精索静脉曲张的男性不育患者中90%精子活力降低,65%精子浓度降低。
4、遗传因素
体细胞核型异常有5%~6%为少精子症,约15%为无精子症。近10多年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是精子发生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率在原发性无精子症患者中为15%~20%、严重原发性少精子症男性为7%~10%。
5、免疫因素
男性不育患者抗精子抗体阳性者有20%~50%表现出少精。
6、隐睾
根据组织学研究,1岁内未降睾丸与正常睾丸没有多大区别,然而2岁以后未降睾丸的生精细胞数目比正常睾丸明显减少。隐睾如不早期手术可出现少精子或无精子,单侧隐睾青春期后接受手术,术后仍有约83%的患者精子密度低于正常人。在青春期前不同年龄段进行睾丸固定术治疗的患者,约有75%的双侧隐睾患者和50%的单侧隐睾患者,术后精子数目低于正常人。
7、鞘膜积液
无论原发还是继发性鞘膜积液,均可因睾丸局部温度升高而致生精障碍,可出现少精子。
8、营养因素
生精所需营养物质如精氨酸等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等和微量元素如锌的缺乏都可致生精功能低下,表现为少精子,重者可出现无精子。
9、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高温、从事放射职业、接触化学毒物等均可以导致生精功能低下,少精子甚至无精子。
10、药物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暂时或永久性损害精子的生成。大剂量皮质类固醇、雄激素、雄激素拮抗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利舍平、呋喃类药物、西米替定、柳氮磺胺吡啶、螺内酯、秋水仙碱和部分抗生素,以及癌症化疗药物中一些烷基化合物可导致生殖功能不可逆的损害。
病因-危险因素:
1、长期嗜好烟酒、常穿紧身裤和常洗桑拿浴等都有可能造成少精子。
2、年龄对于人类生育能力是有影响的。
症状-总述:
一般无明显不适,患者多因不育而就诊。因不育产生精神压力较大者可诱导性功能减退、阳痿及早泄等。
症状-典型症状:
一般无不适,多因不育而就诊,或有原发症状。因不育产生精神压力较大者可诱导性功能减退、阳痿及早泄等。
症状-并发症:
不育等。
就医-门诊指征:
发现少精症,或伴以下情况,均须及时就医:
1、伴有长期不育;
2、伴性功能障碍;
3、伴有阴囊肿胀、疼痛不适,睾丸萎缩等;
4、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夜尿次数增多、盆骶疼痛等;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与体征。
就医-就诊科室:
少精症患者应及时到男科、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做精液常规检查,检查前一般要禁欲3~7天。
3、检查前,不要吸烟、喝酒,不要熬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少精症的?严重程度如何?
2、您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吗?
3、您既往是否有生殖系统感染、内分泌疾病?治疗过吗?
4、您的职业是什么?是否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是否经常接触有毒化学或放射性物质?
5、您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
6、您有服用某些药物吗?
7、您平时饮食怎么样,营养搭配均衡吗?
8、您经常穿紧身裤和洗桑拿浴吗?
9、您的婚育状况如何?
10、您在别的医院进行过治疗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导致我少精症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其他别的原因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这些检查能报销吗?
3、严重吗?影响我以后要孩子吗?
4、我要吃哪些药?中成药或者中药效果如何?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5、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别的治疗方法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7、平时我该注意什么?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对患者生殖器进行仔细的检查,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液常规分析、激素测定、染色体检查、抗精子抗体(AsAb)检查、精液培养、超声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阴茎阴囊进行相应的检查,判断是否有异常,如怀疑为精索静脉曲张导致少精的病人,医生会重点对阴囊及其内容物等进行检查,包括站立位和平卧位检查,嘱患者取站立位,深吸气后紧闭声门,再用力做呼气动作,通过增加腹压,了解患者的阴囊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精液常规分析
患者精子数低于20×106/ml。WHO(世界卫生组织)第5版正常参考值为,精子浓度>15x106/ml或精子总数>39x 106/ml。
2、激素测定
实验室检测的生殖内分泌激素主要有: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睾酮(T)等。
3、染色体检查
实验室对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判断是否有染色体的异常。
4、抗精子抗体(AsAb)检查
该项检查用来判断患者是否为抗精子抗体免疫所导致的少精子。
5、精液培养
生殖道感染不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而且无症状的生殖道感染是否影响生育还有争议。该检查可评估是否发生感染。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索静脉曲张。
2、CT、MRI
一般不推荐,但对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寻找病因有用。
诊断-诊断原则: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实验室辅助检查(遗传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内分泌激素测定、微生物学检查、抗精子抗体、微量元素测定等)大多能发现引起少精子症的病因。
1、连续、间断3次取精行精液分析,精液参数中精子密度<20×106/ml,其他参数正常或基本正常可诊断为少精症。对查不出任何病因,可考虑为特发性少精子症。当精子密度≤5×106/ml时,可诊断为严重少精子症。
2、精液分析精子数目低于20×106/ml并同时伴有引起少精子的疾病病因时,可诊断为继发性少精子症。
3、伴弱精时诊断为少弱精子症,同时伴弱精和畸精时诊断为少弱畸精子症。
诊断-诊断依据:
WHO第5版标准为:
1、轻度少精子症:10≤精子浓度<15x 106/ml。
2、中度少精子症:5≤ 精子浓度<10x 106/ml。
3、严重少精子症:1≤精子浓度<5x 106/ml。
4、极度少精子症:精子浓度< 1x106/ml。
5、隐匿精子症:新鲜精液制备的玻片中没有精子,但在离心沉淀团中可发现精子。
诊断-鉴别诊断:
少精子症和精液过多症需要鉴别,精液过多症一次排精液量过多,大于6ml时,由于精浆的稀释作用,可能出现精子密度降低,表现为少精子现象。同时还要注意取精时精液是否有前一部分丢失,由于前一部分精液中精子的密度较高,丢失后可能造成精子密度偏低或假性少精。
治疗-治疗原则:
临床上一般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针对病因使用药物、手术治疗鞘膜积液、辅助生育技术等。
治疗-一般治疗:
注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忌烟、不能酗酒、不要洗桑拿等。注意避免接触重金属(如铅、镉等)、内分泌干扰物等。尽量避免高温环境工作、接触放射线的工作等。
治疗-药物治疗:
1、激素疗法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激素检查结果,选择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雄激素等。
2、芳香酶抑制剂
过多的使用雌激素对生精上皮有直接损害作用,还能使睾酮的生物合成降低。使用芳香酶抑制剂能明显改善精子的发生和生育力。睾内脂可以增加精子的计数和妊娠率。
3、抗感染药物
患者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抗菌消炎药,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者可选用其中一种抗生素,如米诺环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和红霉素,淋球菌感染可选用头孢曲松钠等先锋类抗生素。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用药时间以10~14天为宜,要求夫妻俩同时服药。由于某些抗生素在杀菌的同时,对精子活力也造成影响,建议遵医嘱使用。
4、营养素
遵医嘱使用维生素E、维生素A。此外,还可以选用肉碱、精氨酸、抗氧化剂、维生素C、谷胱甘肽、硒、辅酶Q-10、维生素B12、叶酸和复方氨基酸。
5、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的药物
此类药物主要有左卡尼汀、辅酶Q-10和己酮可可碱等。该类药物参与细胞能量代谢,对精子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6、改善生殖系统微循环药物
这类药物有七叶皂苷类和胰激肽原酶。七叶皂苷类药物能改善部分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精液质量。激肽原酶通过刺激前列腺素E2,从而改善微循环,增强睾丸的生精作用及有助于附睾内的精子成熟。
治疗-相关药品: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雄激素、米诺环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红霉素、维生素E、维生素A、肉碱、精氨酸、抗氧化剂、维生素C、谷胱甘肽、硒、辅酶Q-10、维生素B12、叶酸、复方氨基酸、左卡尼汀、辅酶Q-10、己酮可可碱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隐睾和鞘膜积液导致少精症的患者,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对于药物、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有迫切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如可选用精子优化技术或分次冷冻保存精液行自体人工授精。极度少精子者可行显微授精术。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少精症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少精症患者的治疗目的是为了能够生育,一般经过药物、手术、辅助生殖技术综合治疗,患者可达到生育的目的。
预后-危害性:
少精症不仅会造成生殖系统损害,严重者可引起不育。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不能自愈,必须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症状可得到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多患者可通过积极治疗,精子数目和活力能得到改善。
预后-根治性:
大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可得到根治。
预后-复发性:
如治疗依从性不好或有感染、接触化学毒物等,可复发。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遵医嘱按时用药,远离不良刺激,促进疾病的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少精症患者大部分因无法生育而烦恼,家属要注意多与患者沟通,帮助其减轻心理负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按医嘱用药、勿自行增减药量,切勿自行用药,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规律性生活,有利于精子新陈代谢。
2、远离有毒、放射性物质,避免精子损伤。
3、室内多通风换气,保持温度适宜,避免过热的环境,以免造成精子损伤。
4、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
5、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6、忌久坐或长时间骑自行车,以免导致阴部充血。
日常-术后护理:
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如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术区卫生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饮食营养均衡,少食多餐;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饮食禁忌:
避免吃辛辣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少吃腌制食品;忌烟限酒。
预防措施:
1、日常生活中戒烟,尽量不要喝酒。
2、远离辐射和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3、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泡热水澡,不洗桑拿,不穿紧身内裤。
4、注意预防各种感染,尤其是生殖道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