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神经性皮炎疾病英文名称: neurodermatitis疾病别名: 慢性单纯性苔藓疾病概...
养生
疾病名称: 神经性皮炎
疾病英文名称: neurodermatitis
疾病别名: 慢性单纯性苔藓
疾病概述: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类慢性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患者临床症状以阵发性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通常发生于在颈部、手腕、手臂、腿或肛门部位,常会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皮肤出现局限性隆起,肥厚、皮纹加深呈苔癣样变
主要病因: 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出现相应症状后应避免抓挠皮肤及时就医,抓绕可能使症状更加严重。
临床分类:
根据受累范围的大小,神经性皮炎可分为局限性和播散性神经性皮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多见于中青年。
2、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好发于成年及老年人。
病因-总述: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有观点认为本病的发生机制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有关。神经精神因素、消化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内因,以及饮食、理化刺激等外因均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主要与搔抓及慢性摩擦有关。此外,还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1、内因
(1)神经精神因素:如性情急躁、思虑过度、紧张、忧郁、劳累、睡眠不佳等。
(2)其他:如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等。
2、外因
(1)饮食:如饮酒、进食辛辣食物和鱼虾等。
(2)局部刺激:如硬质衣领、毛织品、化学物质、感染病灶、汗水浸渍等。
(3)物理性因素:如日晒。
症状-总述:
神经性皮炎症状多出现于颈部、背部、肘部、腰部、尾骨部、会阴等局部,也可能播散到多个皮肤部位。患者常有典型的皮肤苔藓样变,上面可有少许鳞屑,多伴有阵发剧烈瘙痒。
症状-典型症状:
1、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1)好发于颈部、背部、肘部、腰部、尾骨部、会阴(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区域)、阴囊等易搔抓部位。
(2)开始时局部先有瘙痒或摩擦等刺激,由于搔抓皮肤迅速出现较深沟纹和隆起的典型苔藓样变。
(3)典型皮损为正常皮色或淡红色、褐黄色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或有少量鳞屑。多数丘疹密集成片,形成硬币至掌心大小。丘疹大小、形状不等,可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4)患部皮肤干燥、肥厚,表面可有抓痕、血痂以及轻度色素沉着。
2、播散性神经性皮炎
(1)皮疹分布广泛,可累及眼皮、头皮、躯干、四肢等部位。
(2)皮损呈多数苔藓样变,皮损及其周围常见抓痕或血痂。
(3)自觉阵发性剧烈瘙痒,常在局部刺激、精神烦躁时加剧,尤其在夜间明显。
症状-并发症:
持久性搔抓摩擦可引起淀粉物质沉积于真皮,进而发展为斑状和苔藓性淀粉样病。
就医-门诊指征:
1、因剧烈瘙痒而忍不住地反复搔抓皮肤。
2、瘙痒影响睡眠或者日常活动。
3、皮损处疼痛或者出现脓疱等感染症状,伴随发热。
出现以上表现,须及时就医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皮肤不适时应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皮损是何时出现的?
2、瘙痒是持续存在还是反复发作;
3、瘙痒等症状是否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4、是否进行过治疗?
5、身体是否有其他疾病,如胃肠道疾病、湿疹等?
6、是否容易过敏或者有家人患有此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2、能彻底治好吗?
3、需要什么治疗方法?
4、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复?
5、会遗留瘢痕吗?
6、需要复查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皮肤出现苔藓样变,瘙痒严重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医生首先会检查患者皮肤,掌握皮损特点,必要时会建议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观察皮损的颜色、形态、出现部位,触摸皮损的质地等,对于本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检查-病理检查:
为了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皮肤瘙痒,医生可能会取小块病变组织于显微镜下观察。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真皮乳头层增厚,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纤维粗厚红染,浅层血管管壁增厚,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诊断原则:
对于神经性皮炎患者,一般医生通过体检及病史询问即可作出诊断。如症状不典型,医生可能建议患者接受进一步组织病理学检查。慢性湿疹、瘙痒症、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特应性皮炎、扁平苔藓等疾病可能与本病部分症状相似,需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慢性湿疹
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演变而来,没有固定的好发部位,病变有渗出倾向。苔藓样变不显著,但是浸润肥厚则较神经性皮炎明显,边界也多不清楚。
2、瘙痒症
开始时没有皮肤病变,通常有瘙痒,因不断抓挠,皮肤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抓痕,患病时间长后才出现苔藓化。
3、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常见于小腿前侧,皮疹为高梁至绿豆大小的圆形丘疹,密集成片而不融合,或呈念珠状排列。皮内注射1.5%刚果红溶液试验阳性,组织病理有特异性。
4、特应性皮炎
青年人及成人期特应性皮炎常呈广泛分布的苔藓样斑片,类似播散性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为遗传过敏性疾病,患者及其家族中常有哮喘、过敏性皮炎、枯草热或荨麻疹等病史。患者幼儿期常有婴儿湿疹史,血清中IgE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增高,皮肤划痕试验及对乙酰胆碱呈迟发苍白反应。
5、扁平苔藓
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有Wickham纹(白色小斑点或浅的网状白色条纹)。组织病理变化有其特异性。
治疗-治疗原则: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以止痒为目的,除调整生活习惯、心理治疗等一般治疗方法外,以药物治疗为主,可分为内用和外用药物两类。此外,光疗等物理治疗也有一定效果。中医治疗或对本病有一定帮助,但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治疗-一般治疗:
1、尽可能减少或去除诱发因素,避免应用刺激性皮肤护理产品、改善粗暴的洗浴方式、避免摩擦和搔抓、避免皮肤过度潮湿或干燥。
2、有胃肠功能失调者应予纠正。
3、有传染性病灶时应适当处理。
4、减少精神压力及情绪紧张,必要时辅以心理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
(1)外用药膏
①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包括软膏、霜剂或溶液。如氟轻松、曲安西龙、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软膏或霜剂,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密封封包效果更好,但夏季易引发毛囊炎。分布在眼周的皮炎,外用上述药物要谨慎,如果必须应用,时间要短。
②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软膏:应用上述药物效果不佳时,医生可能会使用他克莫司软膏。
③焦油类制剂:如黑豆馏油软膏、糠馏油软膏、煤焦油软膏、松馏油软膏等,缺点是有气味,易弄脏衣服。
④止痒剂:如薄荷脑及苯酚外用,可有效止痒。
(2)局部注射药物
可选用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或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加入适量的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皮损内或皮下注射。有助于抑制炎症,缓解症状,帮助皮损愈合。
2、全身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
①抗组胺药:有助于缓解瘙痒症状。部分药物可能会导致困倦,宜在睡前服用。
②镇静剂:有神经衰弱症状及瘙痒剧烈者,可应用此类药物。
③其他:皮损广泛分布者可口服雷公藤多苷片。
(2)药物静脉封闭
皮损广泛分布伴有剧烈瘙痒者,医生可能将普鲁卡因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缓慢静脉滴注。用药前需做普鲁卡因皮试。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治疗-相关药品:
氟轻松、曲安西龙、倍他米松、地塞米松、他克莫司、黑豆馏油、糠馏油、煤焦油、松馏油、薄荷脑、苯酚、醋酸泼尼松龙、醋酸曲安奈德、雷公藤多苷、普鲁卡因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采用手术方式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下述中医治疗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1、中医治疗需辨证论治
(1)肝郁化火证
①主症:皮损色红,伴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眩晕、自觉心脏跳动、嘴里发苦、咽喉干燥。
②治法:疏肝理气,清肝泻火。
③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2)风湿蕴肤证
①主症:皮损呈淡褐色,皮肤粗糙肥厚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
②治法:搜风止痒,养血润肤。
③方药:全虫方加减。
(3)血虚风燥证
①主症:皮损色淡或呈灰白色,皮肤如枯木、肥厚粗糙。患者可自觉心脏跳动,失眠键忘。
②治法:养血润肤,熄风止痒。
③方药:四物汤加减。
2、针刺
对于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可取穴位进行针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可在损害周围沿皮下进针,或采用梅花针弹刺。
预后-一般预后:
患者预后与神经性皮炎的类型有关,播散性神经性皮炎治疗相对困难,且容易复发,因此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如未能及时、积极治疗,剧烈的瘙痒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工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率统计数据。
预后-复发性:
播散性神经性皮炎治愈后也易复发,但大多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减少复发次数。
日常-总述:
神经性皮炎是一类可带来较大不适的皮肤病,患者可适当进行生活管理以减轻神经性皮炎带来的瘙痒等症状。且由于症状可持续存在,并影响患者睡眠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可能受较大影响,应当予以关注。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神经病皮炎可给患者带来较大不适,并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给患者心理造成较大负担,影响患者心理状况。
2、护理要点
家属应加强与患者的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同时鼓励患者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鼓励患者诉说自身的苦恼及困难,帮助其排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正确掌握用药方法,了解注意事项,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床上用品的清洁干燥。
2、避免过度抓挠。
3、洗浴室注意水温的控制,避免过烫。
4、使用性质吻合的沐浴用品。
5、洗衣服时多次进行漂洗,减少洗涤剂的刺激。
日常-病情监测:
1、患者及家属应密切监测疾病症状,如皮损范围不断扩大,同时瘙痒、疼痛等不适加重,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2、局部及全身药物的治疗同时需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饮食调理:
饮食对神经病皮炎患者的治疗意义较小,但积极改善饮食搭配,平衡营养,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有一定帮助。
饮食建议:
1、宜食用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肉、蛋、奶等。
2、适当摄入新鲜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2、减少炸、煎、烤等方式制作的食物的摄入。
3、避免食用腌制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尚无明确病因,目前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