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声带小结疾病英文名称: vocal nodules疾病别名: 喊叫小结、歌者小结、教师小...
养生
疾病名称: 声带小结
疾病英文名称: vocal nodules
疾病别名: 喊叫小结、歌者小结、教师小结
疾病概述:
声带小结(vocal nodules)是发生于声带游离缘的微小结节样病变,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喉炎。典型者表现为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的结节状隆起。本病主要由用声不当或用声过度引起,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咽喉
常见症状: 发声易疲倦、声嘶
主要病因: 主要由用声不当、用声过度导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喉镜检查、嗓音声学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长期声音嘶哑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规范进行治疗,避免影响日常生活。
临床分类:
1、根据发病年龄分类
可分为成人声带小结和儿童声带小结。其中,儿童声带小结又称喊叫小结,在声带松弛时呈广基隆起,紧张时才可看到结节状突起,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青春期可自行消失。
2、根据发病时侧别分类
可分为单侧声带小结和双侧声带小结。一般为双侧对称,也可出现一侧较大,对侧较小或者单侧起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儿童声带小结中男孩多见,成人中20~50岁的女性多见。
病因-总述:
本病主要由用声不当和用声过度所致。在说话或唱歌时,使声带振动打开,若过度用声或用声方法不当,可以刺激声带,受刺激的部位会变硬,形成结节样突起。此外,还与内分泌、炎症等因素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用声不当与用声过度
声带小结多见于声带游离缘前中1/3交界处,其可能机制为:
(1)该处是声带发声区膜部的中点,振动时振幅最大而易受损伤,还可产生较强的离心力,发声时此处频繁撞击致使疏松的间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渗出液随发声时声带震颤聚集至该处形成突起,继之增生、纤维化。
(2)该处存在振动结节,如振动剧烈可发生血管破裂形成血肿,继发炎性细胞浸润形成小结。
(3)该处血管分布与构造特殊,声带肌上下方向交错,发声时可出现捻转运动,使血供发生极其复杂的变化。声带振动时血流变慢,甚至可以停止。也有学者认为发假声过度者易形成声带小结。
2、上呼吸道的炎症
如感冒、急慢性喉炎、鼻-鼻窦炎等可诱发声带小结。
3、胃食管咽反流
胃食管咽反流者,声带小结发病率高。
4、内分泌因素
男孩较女孩多见,至青春期有自愈倾向。成年女性发病率又高于男性,50岁以上者少见,提示本病可能与内分泌因素有关。
5、其他
有害物质长期刺激,过多咳嗽和清嗓子,过敏,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也可导致本病。
病因-危险因素:
1、长时间发声
如教师、歌手、主持人等职业。
2、过度发声
如幼儿园工作人员、嘈杂车间的工人等。
3、不良生活习惯
如吸烟、饮酒、大喊大叫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增加本病的患病风险。
症状-总述:
声带小结的主要症状有发音乏力,或间歇性声音嘶哑,嘶哑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还可伴有颈部疼痛、咳嗽等其他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主要为声音嘶哑,其程度不一,且不一定与声带小结的大小有关。
2、早期时发高音破裂,用声易疲劳不能持久,发低音无变化。
3、以后逐渐加重,多数发音破裂而嘶哑。
4、从间歇性声嘶发展到持续性声嘶,患者难以歌唱,不能高声说话。
症状-并发症:
1、表达障碍
如果没有经过有效治疗,患者说话容易觉得疲劳,怪异的声音影响正常思想表达,可能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导致社交问题。
2、抑郁
由于表达困难,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
症状-伴随症状:
患者可能有放射到耳朵的刺痛感,或者颈部疼痛,有喉咙中卡着肿块的异样感。此外,还有咽喉干燥、灼痛感以及咳嗽。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时间声音嘶哑,影响日常生活。
2、伴咳嗽。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首诊科室为耳鼻喉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咽喉部进行检查,建议就诊前清洁口腔。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安排家属陪伴。
6、准备好想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是持续的还是偶发的?近期有加重吗?什么情况下会加重?
3、您既往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引起的?
4、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是否进行过治疗?具体如何治疗?疗效怎样?
6、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7、您最近是否过度使用声带,例如唱歌或大喊?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引起我的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医保可以报销吗?
5、我需要怎么治疗?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治好以后还会复发吗?
7、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来复查?复查都需要带什么资料?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若出现声嘶、沙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先做体格检查和喉镜检查,必要时会要求患者做嗓音声学检查、病理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咽喉部是否存在充血、水肿,还会检查头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触痛。
检查-病理检查:
手术切除的小结均应常规送病理检查,以免将早期声带癌变漏诊。
检查-其他检查:
1、喉镜检查
可见声带游离缘前、中1/3交界处有小结样突起。小结一般对称,也有一侧较大,对侧较小或仅单侧者。声带小结可呈局限性小突起,也可呈广基梭形增厚,有些儿童的声带小结,当声带松弛时呈广基隆起,声带紧张时呈小结状突起。
2、嗓音声学检查
作为喉功能检查的客观手段,主要包括主观听觉检查和客观声学检查。嗓音客观声学检查适用于儿童、害怕喉镜检查等患者,不仅可以诊断声带息肉,还可以评定治疗效果,判断声带功能恢复的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及喉镜检查、体格检查等,常易作出诊断。但肉眼难于鉴别声带小结和表皮样囊肿,常需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方可确诊。
诊断-鉴别诊断:
1、声带囊肿
一般位于单侧边缘声带表面,发声时隆起明显,频闪喉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但临床上较难鉴别,常需手术切除后经病理检査确诊。
2、声带息肉
多为单侧声带发病,但也有双侧声带受累的病例。息肉为半透明、白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带蒂或广基。病理检查可鉴别。
3、喉结核
有低热、咳嗽、咽喉痛及吞咽加重。喉黏膜苍白水肿,有边缘不齐的淡红色浅溃疡,肺部多有结核病灶。PPD检查强阳性,病理活检可助确诊。
4、喉癌
也可出现声嘶等类似症状,喉癌可发生在声带部位,呈菜花状或结节状肿物,有时伴有声带固定及颈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可以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注意声带休息,发声训练,积极治疗导致声带小结的疾病,对于较大的声带小结,经一般治疗无效者,可在喉镜下行声带小结切除术。
治疗-一般治疗:
早期声带小结,经过适当发声休息,常可变小或消失。较大的小结即使不能消失,声音亦可改善。若发声休息2~3周小结仍未明显变小,应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此外,应忌吸烟、饮酒和吃辛辣刺激食物等。
治疗-药物治疗:
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对较大且声嘶症状明显的声带小结,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术后仍应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否则可复发。儿童的声带小结常不需手术切除,一般至青春期可以自行消失。常见的手术方法有:
1、间接喉镜下声带小结切除术
在表面局麻下通过间接喉镜摘取小结,优点在于方便快捷,费用较低。但此种方法仅适用于间接喉镜下咽部暴露良好且咽反射不太敏感者。
2、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下声带小结切除术
需要咽喉与鼻腔同时麻醉,从鼻腔进入,一般由两名医生配合完成。
3、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下激光切除术
激光有气化、凝固、切割的功能,可以在喉镜的帮助下,利用激光光纤进行小结切除,但此方可能会伤及周围组织。
4、支撑喉镜下小结切除或CO2激光切除
此方案需进行全身麻醉,在显微镜下精准切除小结,或使用CO2激光将小结气化,优点在于操作精准、损伤较小,适合对嗓音要求较高的患者。
治疗-其他治疗:
1、发声训练
在语言疾病学家的指导下进行一段时间(约3个月)的发声训练,声带小结常可自行消失。发声训练主要是改变错误的发声习惯。
2、直流电离子导入法
直流电疗通过血管扩张,改善局部的营养和代谢,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和吸收。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规范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儿童患者至青春期后,小结一般可自行消失。
预后-危害性:
患者长期声音嘶哑,可影响用声,严重者会出现心理问题。
预后-自愈性:
儿童患者到青春期时,声带小结一般可自行消失。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痊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预后-复发性:
出现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等,有可能再次复发。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因避免过度发声,保护声带,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声带小结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因声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尤其是儿童,可出现过度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正确面对和认识疾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长时间高声讲话,以防加重喉部不适。
2、远离不良环境,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刺激喉部。
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4、关注天气变化,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病变。
5、适当加强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机体康复。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应注意休息,禁声2周。
饮食调理:
本病的发生可能与吸烟、饮酒、刺激性食物等有关,日常饮食中应加以注意。
饮食建议:
正常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肉蛋等食物,保持机体营养摄入充足,有利于机体恢复。
饮食禁忌:
戒烟禁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对喉部造成不良反应,影响声带恢复。
预防措施:
本病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不要用嗓过度。
2、演员唱歌,老师授课前不宜饮食过饱,最好2h前不要进食。
3、变声期、月经期、妊娠期,声带均有生理性改变,此期声带组织娇嫩,创伤后不易恢复,此期应注意防止发声疲劳,要注意声音休息。
4、生活习惯不良,如长期吸烟或饮酒,爱吃辣椒以及唱后冷饮等,使咽喉腔、声带黏膜常处于充血状态,加上发声过度或不当,易造成声带损伤而成小结。因此要尽量改变此类习惯。
5、要改掉清嗓的习惯。很多人可能经常用这个动作来咳掉喉中的痰或者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清晰,但这个动作使声带瞬间严重拉紧,容易造成声带损伤。
6、感冒时要注意声音休息,尤其是感冒出现声嘶后,或者已经诊断为喉炎。
7、高音歌唱由于声带关闭太紧,两侧声带相互摩擦,故发生歌唱职业病的较多。若需用声时就要尽可能地采用低音发出,防止声带摩擦。
8、教育儿童不要大声喊叫,尤其是好动的男性儿童,容易患声带小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