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兽咬伤疾病概述: 兽咬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原多见于农村和牧区,如狗、猪、马、猫等,鼠咬伤...
养生
疾病名称: 兽咬伤
疾病概述:
兽咬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原多见于农村和牧区,如狗、猪、马、猫等,鼠咬伤也不少见。野外活动时可见野猪、狼、虎、豹、熊等凶猛动物咬伤。近年来,随着城市豢养宠物的兴起,猫狗咬伤频发。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肿痛、出血、烦躁、牙关紧闭、抽搐
主要病因: 家畜或野兽咬伤人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脑脊液检查、X线胸片、B超、心电图、脑CT
重要提醒: 远离有危险的动物,不要刻意接近,避免兽咬伤。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兽咬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好发于在野外工作的人群。
2、好发于经常接触犬、猫等动物的人群。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原多见于农村和牧区。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近年来,随着城市豢养宠物的兴起,猫狗咬伤频发。
病因-总述:
兽咬伤是由犬、猫、猪等家畜或鼠、狼等野兽咬伤人体所致,兽咬伤后有伤口或伤痕,并带有致病微生物的沾染,常引起机体继发性感染。致病菌主要包括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破伤风梭菌等,其中严重的致病菌为狂犬病病毒,由患狂犬病的犬、猫或狼等咬伤或抓伤带入人体组织。
症状-总述:
兽咬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咬伤动物的种类及咬伤的程度等有关。通常轻者出现局部损伤,并伴有肿痛、出血等;重者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而死亡。哺乳动物咬伤以四肢多见,时常伴有撕裂伤,特别是大型凶猛动物的咬伤可以有较为广泛的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动物口腔内细菌数量大,菌种复杂,兽咬伤后的伤口均为污染伤口,感染是主要表现。毒蛇咬伤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常导致中毒死亡;疯狗咬伤,初起仅见局部疼痛,出血,伤口愈合后,经一段潜伏期,然后可出现烦躁、惶恐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恐水、恐风等症。
症状-并发症:
被狗、猫、狼、狐等动物咬伤可能发生狂犬病,主要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有哽咽感(咽肌痉挛)、瘫痪症状逐渐加重等。
就医-家庭处理:
必须密切观察伤人的犬或猫,判别是否患有狂犬病。疯犬、疯猫除了乱咬人和其他动物,常表现低头垂尾、漫无目标地乱窜、不能正常地转头弯身、叫声低嘶等,应及时隔离(暂不处死)。死后可行病理检查、动物接种或免疫学检查以确定诊断。若动物存活2周以上,可排除狂犬病。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多为禁忌情况,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提供行凶兽的健康情况及咬伤时的状态。
3、可由家属陪同就医。
4、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被什么东西咬伤的?
2、您知道它是有主人的还是流浪猫(狗)吗?
3、它咬伤您时状态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吗?
4、您现在都有哪些不适?
5、您以前发生过这种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3、怎么治?
4、需要治疗多久?
5、能治好吗?
6、接种疫苗之后再次被咬还需要接种吗?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被动物咬伤后出现肿痛、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咬伤基本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常规、脑脊液检查、X线胸片、B超、心电图、脑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咬伤部位有无出血、咬伤严重程度等,以初步了解咬伤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是指通过腰椎穿刺抽取少量脑脊液,分析脑脊液中的葡萄糖、氯化物和蛋白质的含量等,明确脑部损伤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将心脏的电活动显示为纸上的描记曲线,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及诊断心律失常。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胸片
可以了解胸部心脏、肺脏的结构、形态及病变情况。
2、B超
B超有助于了解脏器和病变的周边及内部结构等。
3、脑CT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脑部损伤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兽咬伤病史,出现肿痛、出血、烦躁、牙关紧闭、抽搐等症状,并结合脑脊液检查、X线胸片、B超、心电图、脑CT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兽咬伤后应立即处理伤口,仔细的进行清创,缝合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此外,还应使用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伤口均应彻底清创,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再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以碘酊或酒精消毒。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清创开始前就应使用抗生素,青霉素类药物是首选,另外还可使用甲硝唑等药物。
2、破伤风抗毒素
预防性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甲硝唑、破伤风抗毒素
治疗-手术治疗:
1、如就诊及时,伤势较轻,清创彻底,可进行一期缝合;
2、如就诊较晚,且伤势较重,污染严重,或已有炎症反应者,可进行对位缝合,或不缝合而进行皮下引流,待感染控制后,二期缝合。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兽咬伤的预后与咬伤动物的种类、咬伤程度、有无并发症、治疗是否及时规范等多种因素有关。如及时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兽咬伤后可能会发生狂犬病,狂犬病是致死人数最多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出现症状后,病死率几乎为100%。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等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日常-总述:
兽咬伤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避免再次接触造成咬伤的动物。此外,伤口局部应定时换药以防感染,注意监测伤口愈合情况,若伤口有破溃、不愈合等表现应尽早就医。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突然被兽咬伤,出现局部和全身症状,尤其是被野兽咬伤,因为不知道行凶咬伤的兽是否有严重疾病,担忧病情恶化,可出现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患者需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惊慌,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家属需要耐心安慰患者,告知有效治疗可控制病情,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注意用药时间、顺序。
2、勿自行使用其他药物。
3、外用药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应保持创面清洁。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
2、病情稳定后,应早期进行肢体活动和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患者的神志、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局部伤口等情况,若有异常,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特殊护理:
注射疫苗后避免疲劳、大量饮酒、喝浓茶、吃刺激性食物以及从事剧烈运动等。
饮食调理:
日常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食用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以利于机体组织的修复,同时需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和兴奋性饮品,避免加重病情。
饮食建议: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2、注意保持营养丰富、水分充足。
3、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
4、多摄入高蛋白饮食。
饮食禁忌:
1、切忌辛辣燥热、生冷刺激、难以消化的食物。
2、不要抽烟、喝酒。
3、避免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
预防措施:
本病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加强对犬、猫的管理工作。
2、避免单独去到有野兽出没的地方行走。
3、在外不戏逗猫、狗。
相关疫苗:
1、肯定或高度怀疑为病犬、疯猫伤害的病人,应接受免疫治疗。先是被动免疫,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
2、RIG有人源和动物源两种制剂,剂量应按说明书规定。一般用动物源制剂,应先作过敏试脸;如果试验结果为阳性,需要肌注肾上腺素和苯海拉明,然后再注RIG。有人源RIG就不必先用抗过敏药。被动免疫以后用主动免疫的精制狂犬病疫苗。
3、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疫苗可以皮内注射(类似卡介苗接种),伤后第3、7日在上臂三角肌部位皮内注射两点(每点0.1ml),伤后第28、29日再注射一点(过去疫苗肌内注射,效果不满意)。
4、可以对婴儿接种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狂犬病的联合疫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