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水痘性角膜炎疾病英文名称: varicella keratitis疾病概述: 水痘性角膜...
养生
疾病名称: 水痘性角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varicella keratitis
疾病概述:
水痘性角膜炎(varicella keratitis)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患者于发疹期或发疹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损害。患者常有暂时性视力下降、眼疼、视物模糊、皮疹、乏力等临床表现。本病具有自愈倾向,通常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暂时性视力下降、眼疼、视物模糊、皮疹、乏力
主要病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免疫荧光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电镜检查
重要提醒: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水痘性角膜炎患者治疗期间应注意隔离。
流行病学-传染性:
引起水痘性角膜炎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正常人可能会通过接触患者的鼻涕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以及和患者共享食物或饮料而被传染,接触患者水疱中流出的液体也可能被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水痘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发生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
病因-总述:
水痘性角膜炎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患者出现的眼部损害,不注意用手卫生、缺少运动、不正确的饮食习惯等因素均可以增加本病发生风险。
病因-基本病因:
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可直接侵犯角膜和角膜神经;
2、宿主对完整病毒或病毒抗原在角膜内发生炎性反应;
3、机体对改变了的自身组织发生自体免疫反应;
4、由于角膜知觉减退,眼睑异常及角膜表面泪液膜改变,发生继发性改变。
病因-危险因素:
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不注意用手卫生,用手揉搓眼睛,容易导致角膜炎症。
2、缺少运动、不正确的饮食习惯等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发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使本病发生风险增加。
症状-总述:
水痘性角膜炎的症状一般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角膜基质水肿,盘状角膜基质炎和树枝状角膜炎。患者可出现暂时性视力下降、眼疼、视物模糊、皮疹、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出现皮肤及黏膜水痘和呼吸道症状等异常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弥漫性角膜基质水肿
多于水痘发病后4~5日出现,表现为角膜基质弥漫性轻度或中度水肿,伴有后弹力膜皱褶及少量房水细胞,可引起暂时性视力下降,本症为一过性体征,大约1周左右自然消失,不遗留角膜混浊和新生血管生长。
2、盘状角膜基质炎
多发生在感染水痘之后1~3个月,单眼发病,早期角膜体征轻微,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全身表现较突出。患者可出现眼疼,视物模糊。
3、假树枝状角膜炎
水痘性树枝状角膜炎为水痘晚期表现,多发生于儿童或婴幼儿,常在水痘感染后3~4个月发生,往往是先有盘状角膜炎后有树枝状角膜炎。
4、其他
因水痘性角膜炎多发生于发疹期或发疹后期,患者还常可见皮疹,多为红色斑丘疹、小水疱、水疱破溃、结痂等。
症状-并发症:
水痘性角膜炎患者可伴发皮肤及黏膜水痘和呼吸道症状,还可出现其他脏器损害。
就医-门诊指征:
1、眼部发痒并伴有分泌物增多。
2、眼部烧灼痛。
3、眼内有不明原因的异物感。
4、眼睛发红,眼白内较多血丝。
5、出现畏光、视力模糊等症状。
6、伴皮肤疱疹。
出现以上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以眼部症状为主者,应前往眼科就诊。皮肤症状明显者,需要到皮肤科处理。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得过水痘么?您有接触过水痘病人么?
4、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6、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2、这个病会传染么?
3、这个病可能导致失明么?
4、治愈需要多久?
5、我需要日常注意什么么?
6、我需要日常佩戴眼镜么?
7、治愈后会复发么?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暂时性视力下降、眼疼、视物模糊、皮疹、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免疫荧光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电镜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主要会观察皮疹的形态、分布等情况,以及角膜的病变特点,有助于初步判断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免疫荧光试验
可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原。
2、补体结合试验
水痘患者血清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滴度升高,在其恢复期逐渐下降,至6~12个月,降到仅能检出的水平。用补体结合试验查到高滴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可判断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检查-其他检查:
取树枝状角膜病变刮片,放于电镜下,可发现类似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病毒颗粒,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发病前1~3个月有感染水痘的病史,尤其是儿童患者。水痘发病后4~5天出现一过性角膜水肿,发病1~3个月出现的盘状角膜基质炎以及晚期所出现的假性树枝状角膜炎等所呈现的特征性角膜病变。并结合免疫荧光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电镜检查等辅助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水痘性树枝状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和单孢病毒性角膜炎(HSK)相似,其主要鉴别点为,水痘性树枝状角膜炎多发生于儿童或婴幼儿,发病前3~4个月多有水痘感染史,而HSV性树枝状角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有感冒发烧史,反复发作史。
治疗-治疗原则:
水痘性角膜炎有自愈倾向,可根据眼部损害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病毒等药物治疗,以及机械性刮除病灶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弥漫性角膜水肿及盘状角膜基质炎患者,可局部滴糖皮质激素眼液可加速消退。
2、树枝状角膜炎患者,可局部应用抗病毒药物,如碘苷、阿糖腺苷、三氟胸苷等。
治疗-相关药品:
糖皮质激素眼液、碘苷、阿糖腺苷、三氟胸苷
治疗-手术治疗:
树枝状角膜炎患者行机械刮除病灶,可促进病变痊愈。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水痘性角膜炎的症状一般较轻微,且有自愈倾向,通常预后较好。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可以改善预后。但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出现皮肤及黏膜水痘和呼吸道症状等异常表现,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危害性:
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出现皮肤及黏膜水痘和呼吸道症状等异常表现,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本病具有自愈倾向。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的管理对于水痘性角膜炎症状的控制和促进疾病的康复都有重要意义。水痘性角膜炎多具有传染性,有效的生活管理对于预防其传染也相当有效。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眼部卫生,尽量避免揉眼。
2、外出可选择合适的墨镜避免强光刺激。
3、水痘性角膜炎发病期间应当减少与人接触,避免造成传染。
4、避免使用隐形眼镜。
5、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眼霜等。
6、发病期间禁止眼部包扎。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2、多吃新鲜蔬菜,如黄瓜、丝瓜、苦瓜、青菜、芥菜等。
3、多吃新鲜水果,如香蕉、雪梨、苹果、哈密瓜、葡萄干、杨桃、龙眼肉等。
饮食禁忌:
1、忌过量饮酒。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3、尽量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雪糕等。
4、忌食烤炸炙烧食物,如油条、油炸花生、煎饼、烤羊肉串、烧鹅等。
预防措施: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管理可有效预防水痘性角膜炎的发生:
1、水痘性角膜炎多为接触传染,故提倡勤洗手、洗脸、不用手和衣袖擦眼。
2、定时清洗枕巾、毛巾等可与眼接触的日常用品。
3、避免接触水痘患者,防止受其传染。
4、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日常用品。
5、使用隐形眼镜者应当注意佩戴及摘取隐形眼睛时手部的清洁,同时注意及时清洗隐形眼镜。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