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特发性脊柱侧弯疾病英文名称: idiopathic scoliosis疾病别名: 原发性...
养生
疾病名称: 特发性脊柱侧弯
疾病英文名称: idiopathic scoliosis
疾病别名: 原发性脊柱侧弯
疾病概述: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弯(idiopathic scoliosis)又称为原发性脊柱侧弯,约占脊柱侧弯的75%~85%,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脊柱侧弯通常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生理性前凸和后凸的增加或减少。脊柱侧弯在早期不仅引起外观畸形,还将影响心肺等脏器的功能,有的还可影响脊髓和神经功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脊柱
常见症状: 脊柱畸形、一侧肩高、一侧肩胛骨或乳房隆起、背部不适、疼痛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力学因素、自然因素、中枢神经缺陷等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云纹照相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生长发育以及外貌美观。
临床分类:
根据年龄可分成三型:
1、婴儿型
出现于4岁以下。此型特点为半数以上发生在3岁以前,主要在胸椎。56%左右为男性,92%向左侧凸出。
2、少儿型
年龄在4~10岁之间。在此年龄组中,病儿生长发育较旺盛,脊柱侧弯发展速度较快。此型脊柱侧弯多凸向右侧,女性多见,男∶女=1∶8。
3、青少年型
年龄在11岁至骨发育成熟之间,是手术治疗最佳年龄阶段。如侧凸发展快,每年加重超过5°时,应尽快手术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多见。
病因-总述:
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力学因素、自然因素、中枢神经缺陷等有关。
症状-总述:
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脊柱畸形、一侧肩高、一侧肩胛骨或乳房隆起、髂骨翼升高或突出、腰部皱纹不对称、背部不适、疼痛、后背中线血管瘤、毛发丛生、腰骶部的皮肤凹陷、双下肢不等长等。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肺功能下降,严重者可能死于肺源性心脏病。
就医-门诊指征:
1、脊柱畸形。
2、一侧肩高、一侧肩胛骨或乳房隆起。
3、背部不适、疼痛。
4、后背中线发现血管瘤。
5、双下肢不等长。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到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脊柱畸形、一侧肩高、一侧肩胛骨或乳房隆起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云纹照相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1)让患者的后背、双肩、髂嵴显露,并仔细观察其皮肤,明确有无后背中线血管瘤、毛发丛生以及腰骶部的皮肤凹陷。随后会从颈部开始触诊棘突直到骶椎,看是否有棘突缺失和压痛。
(2)让患者直立,检查双侧髂嵴是否处于同一平面,若不在同一平面,可能有双下肢不等长。此时宜在短缩侧足下置测量木块使双侧髂嵴等高,从而测出两侧下肢不等长的具体长度。相反,双下肢不等长可出现脊柱侧弯的外观。背部检查还应包括观察双肩和腰部皮纹是否等高、肩胛骨隆起程度、髂嵴外形和对比双上肢与躯干的距离是否相同(双侧上肢应取松弛下垂姿势)。
(3)Adams前弯试验,本检查是无创性检查,可明确显示侧弯的程度、方向以及伴发的椎体旋转。检查者站在患儿的后方,患儿向前弯腰直到后背与地面平行,患儿双膝应伸直,双上肢下垂,双手指对齐,手掌合拢椎体旋转可致后背一侧增高,胸部可见一侧肋骨后凸或腰椎丰满。双侧不对称可用侧弯尺定量,并加以记录。
(4)从患儿前方观察,常见前胸部乳房和胸廓不对称。
2、神经系统检查
医生会全面检查神经系统以排除致病的神经因素。可刺激腹壁,若肚脐向检查的一侧收缩偏移,如两侧不对称则应注意神经系统异常。还会检查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是否对称、四肢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手和足部体位、姿势是否正常以及有无感觉障碍。若有异常体征可能提示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空洞症或脊髓栓塞。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检查最为重要,借助X线片可帮助区别侧凸的原因、分类以及弯度、部位、旋转情况、骨龄、代偿度等。常规X线片应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长正、侧位摄片。
2、CT检查
本检查可用来测定椎体旋转。
3、MRI(磁共振)检查
MRI对脊柱侧弯的椎管内异常可提供清晰影像。
4、云纹照相
用光学云纹照相仪可从体表观察到轻度的脊柱侧弯畸形。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结合脊柱畸形、一侧肩高、背部不适或疼痛等临床症状,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多数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例,因其弧度加重的可能性小,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对弧度有加重危险的或弧度已很重的患者则需治疗。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应重视生长发育潜能,根据弧度大小、弧度类型、部位、外观和社会因素等考虑。治疗方案包括随访观察、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不论患者的生长发育成熟程度,弧度小于25°者一般不需治疗。但需根据患者的成熟度和弧度的大小,决定随访的间隔时间。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无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减轻侧凸弧度,促使骨融合以防止侧凸加重。超过50°且骨骼已成熟的胸段侧弯和双主弯还有可能加重的患者均需进行手术矫正。并且对于骨骼已成熟的胸腰椎和腰椎侧凸虽弧度不严重,但颈椎有明显旋转的患者,如弧度超过40°~45°者,应考虑手术。此外,对于外观有需求的患者,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支具治疗
支具治疗仅用于未成熟儿童在生长期间预防弧度加重。
2、锻炼
锻炼的目的是改善脊柱姿态,增加躯干肌力和保持脊柱的柔韧性。
3、其他
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推拿、生物反馈等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特发性脊柱侧凸可通过正规治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侧凸弧度。
预后-危害性:
若不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外貌美观以及生长发育。
预后-治愈性:
可通过治疗改善相应临床症状。
日常-总述:
患者因脊柱侧弯生活及外观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应当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保持关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轻不适症状的发生,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继发创伤。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因为外观异常,患者会产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会影响心理健康,导致患者人际交往越来越困难。
2、护理要点
(1)家属注意与患者多交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鼓励其积极接受相应的治疗。
(2)患者也应当保持良好心态,正视疾病,配合治疗及矫正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对于处于青春期、发育期的儿童患者,平时可选择睡硬板床。
2、对于婴幼儿患者,家属注意枕头应选择低而软的。睡觉时,将孩子的整个肩背部一起置于枕头上,以此来减轻患者颈部的屈力。同时注意避免让孩子长时间保持俯卧睡姿。
3、平时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不适,选择合适的鞋子,尽量不要赤脚行走,以免增加脊柱承重力,加剧下肢和腰部脊柱疼痛。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诊,尤其是对于未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每4~6个月随诊1次。常规行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检查,对不能站立的婴幼儿可行卧位X线检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患者呕吐后出现误吸。
2、家属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防压疮发生,翻身时注意患者脊柱保持一直线。
3、注意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同时注意创口有无渗液、红肿等异常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4、注意观察患者术后双下肢活动情况,发现活动、感觉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判断是否有脊髓神经损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5、保持手术伤口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不明,暂无有效预防措施,但可通过以下方法减缓脊柱侧弯的加重。
1、轻微侧凸可通过姿势训练,端正坐位姿势,并指导进行深呼吸运动或参加游泳锻炼,训练胸部肌肉以纠正畸形。
2、学生可因地制宜在课间休息时间利用单双杠进行引体向上练习,在家可经常用双手抓门、窗框等进行悬吊牵引。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