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天花疾病英文名称: smallpox variola疾病概述: 天花(smallpox ...
养生
疾病名称: 天花
疾病英文名称: smallpox variola
疾病概述:
天花(smallpox variola)系由天花病毒所致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及成批次出现的斑疹、丘疹、疱疹及脓疱,最后结痂、脱痂及遗留痘疤。本病传染性极强,病情重、病死率高。随着天花疫苗的广泛接种,天花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消灭的传染病。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皮肤科、传染科
发病部位: 全身、皮肤
常见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及斑疹、丘疹、疱疹、脓疱
主要病因: 天花病毒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查
重要提醒: 天花属于烈性传染病,死亡率极高,虽然目前已被消灭,但如果出现发热、头痛以及皮肤斑丘疹等症状时仍不容忽视,必须及时医院就诊,以免出现不良影响。
临床分类:
天花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型天花、正型(普通型)天花以及重型天花。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本病的传染源为天花患者。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染,亦可通过沾污衣服、物件等间接接触传染。
流行病学-死亡率:
在过去的一千年里,全世界10%左右的死亡是由天花引起。不同类型天花患者死亡率不同,出血性天花患者的死亡率最高。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没有接种天花疫苗和未患过天花的人群更易感染。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19世纪,随着一些疫苗接种方案的制定,天花的发病率逐渐降低。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全球范围内已基本消失。
病因-总述: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所引起,天花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黏膜侵入人体,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而传染。
病因-基本病因:
天花病毒进人机体后病毒在接触部位(皮肤、呼吸道黏膜)大量复制,并扩散至淋巴结,通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再从淋巴结扩散至血液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在血液中大量复制、繁殖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扩散至全身所有的器官。
症状-总述:
天花潜伏期为5~15日,平均12日左右,患者感染天花病毒后,病毒先在呼吸道内繁殖,然后迁移到区域淋巴结,表现为严重的流感症状,包括高热、极度乏力、头痛和背部疼痛;然后出现斑丘疹,逐渐变成水疱、脓疱,最后脓疱结痂,脱痂后留下瘢痕。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天花的表现不同。
症状-典型症状:
1、普通型(正型)
(1)前驱期:起病急骤,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出现畏寒、寒战、高热、显著头痛、乏力及腰背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痉挛较多见。在发病1~3日,部分患者下肢部、大腿内侧、腋下及腰部两侧可出现一过性麻疹样 或猩红热样皮疹(前驱疹),同时面部出现斑疹,数目不多。前驱期皮疹因持续时间短,易被忽视。
(2)出疹期:病程第3~4日开始,体温稍降,自觉症状减轻,开始出现皮疹,首先见于额部及发际、面颊部,后向四肢、躯干蔓延,1~2日遍及全身,皮疹呈离心型分布,头部、四肢暴露部位为多,身体上部较下部为多。皮疹初为暗红色斑疹,数小时后迅速成为丘疹,丘疹呈圆形,边缘清晰,直径2~4mm,大小相似,分布对称,深藏于皮内,触之坚硬,在病期6~7天转变成水泡,中心凹陷呈脐状,周围有红晕,到病程8~9日水疱转为脓疱,周围红晕加深,伴痒感及疼痛,此时体温再度升高,全身毒血症状亦加重。
(3)结痂期:在病期11~12天,脓疱开始干缩,结成黄绿色厚痂,此时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毒血症状减轻,但皮肤出现明显瘙痒。于病程2~4周开始脱痂,遗留永久性瘢痕,以面部较明显。
2、其他类型
(1)轻型:表现为变性天花、顿挫型天花及类天花等。
(2)重型:病情极重,有融合性天花、出血性天花。典型表现为融合的扁平非脓疱性皮肤病变及皮肤和(或)黏膜出血,病情发展极为迅速,患者往往在前驱期第一个24小时后出现器官衰竭症状而死亡。
症状-并发症:
1、出血
因病毒感染后血小板数量减少、凝集功能受抑,天花患者也可出现出血表现。临床类似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致血液中凝血因子减少,出现广泛性出血而死亡。
2、其他
天花患者可有多种并发症,如皮肤继发细菌感染、角膜炎和角膜溃疡导致失明、病毒性关节炎和骨髓炎、细菌性肺炎、炎、脑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突然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
2、皮肤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等表现。
3、出现皮肤及黏膜的出血,如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等情况。
以上症状出现时需要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时需要佩戴口罩前往传染科、感染性疾病科或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医时做好防护措施,带好口罩,防止疾病传播或交叉感染。
3、可能需要对皮损部位进行检查,穿宽松衣物便于医生检查。
4、还可能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哪些症状?症状时突然出现的吗?
2、您出现症状之前有没有接触过有类似症状的人呢?
3、您的皮疹出现和发热有什么关系吗?是先出现的发热还是先发现身上有皮疹的?
4、您是否还有其他不适,比如全身肌肉疼痛、皮肤瘙痒?
5、您之前得过天花吗?是否接种过天花疫苗?
6、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做过哪些检查、治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目前有明确的诊断吗?是传染病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进行确诊?
3、我的病情严重吗?会死亡吗?
4、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5、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会复发吗?
6、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7、我和家人之后要如何预防呢?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及皮疹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要进行血常规、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等。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首先会测量患者体温、血压、脉搏、心率等判断患者的基础体征。
2、检查皮肤损害的位置及分布,评估其形状、颜色,是否有渗出,是否有感染。查看口腔以及皮肤有无出血现象。询问患者皮损是否疼痛、性质,是否瘙痒及瘙痒程度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可根据外周血白细胞种类和数量判断是否出现感染,合并出血性损害的患者血常规可显示血小板数目减少。
2、病毒学检查
(1)涂片检查巴兴小体:刮取皮疹或疱疹的基底层组织于玻片上,用吉姆萨或巴兴染色法,在显微镜下即可发现大小一致的红色小颗粒,称巴兴小体。
(2)涂片检查包涵体:将天花患者疱疹或皮疹的基底层组织液作涂片,用苏木紫伊红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天花病毒包涵体,即瓜尔涅里小体。
(3)病原菌培养: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疱疹液体感染组织细胞,经培养12小时后,即可见到包涵体,48小时后包涵体大部分显著增大。此法可用抗天花丙种球蛋白做中和试验检查其特异性。
(4)电镜观察天花病毒:取天花疱疹液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天花病毒颗粒形态,天花病毒为正豆病毒。
(5)其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可确定天花病毒,抗天花病毒荧光抗体检测也有助于诊断。
3、血清学检查
采用血凝抑制剂、补体结合及中和试验检测抗体,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在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接触史、疫苗接种史,以及临床表现,成批次出现的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可做出初步诊断,结合病毒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即可确诊。
诊断-鉴别诊断:
1、水痘
水痘与天花一样,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出疹性疾病,水痘前驱期有发热表现,皮疹始见于头皮、面部,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变成疱疹,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疱浆清亮,周围红晕,常伴有瘙痒,继而结痂。但水痘痂盖脱离后不留疤痕,天花脱痂后留有永久性瘢痕,病原学检查也可进行鉴别。
2、手足口病
多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多发于幼儿,夏秋季流行,有接触史,潜伏期4~7天,全身症状轻。主要表现为疼痛性口腔炎,流口水,口腔出现小水疱,破后形成溃疡,手足发生豆大小水疱。病程一周。病毒培养可分离出病毒可与天花鉴别。
3、猴痘
猴痘感染者会出现发高烧、头痛、咳嗽、全身疼痛及全身疱疹的症状,与天花相似,可通过病原学检查与天花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对天花病毒目前无特效的抗病毒药,治疗主要是支持和对症处理。
治疗-对症治疗:
1、酌情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医生会选用抗生素,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3、对高热及头痛、烦躁不安等医生给予退热剂及镇静剂治疗。
4、对重症患者,输全血或血浆,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治疗-药物治疗:
目前无特效的抗病毒药。
治疗-相关药品:
丙种球蛋白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天花患者可在专业中医医生辩证下进行以下治疗。
1、在前驱发热时,可用桑菊饮加减;
2、在发疹初期,可用升麻葛根汤加减;
3、形成脓疱时,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预后-一般预后:
不同类型的天花预后不同,普通型和轻型天花预后较好,出血型天花死亡率极高。天花患者如能存活,则可获得终身免疫,一般不会复发。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属于烈性传染病,有极强的传染性。
2、本病的致死率极高。
预后-治愈性:
天花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但经过临床治疗后可控制症状。患者痊愈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样本研究。
预后-复发性:
天花痊愈后再得者甚少。
日常-总述:
确诊天花后,需要做好隔离和防护工作,患者也不要惊慌,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患者需要保护好皮损处,以防止感染,需要保持清洁。
日常-心理护理:
1、心里特点
在确诊天花后,因为其极高的死亡率,患者难免会出现恐惧的情绪,也会出现对治疗效果的担忧。
2、护理措施
家属可以与患者一起主动向医护人员了解病情,多给予患者关爱和陪伴,鼓励患者积极治疗,缓解患者恐惧和担忧的情绪。
日常-用药护理:
1、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避免擅自使用药物,防止病情加重。
2、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可以穿宽大舒适及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防止局部摩擦而导致皮损破溃或加剧瘙痒。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应及时洗澡或用温水擦拭皮肤后立即用毛巾擦干。但不要大力擦洗,忌用热水烫洗。
3、保持床单、被套清洁,定期清洗更换。
4、勤剪指甲,避免用手搔抓皮肤。
5、患者的衣服、用品可煮沸消毒,在阳光下暴晒。
6、患者和家属不要共用衣服、餐具、洗浴用品等。
7、患者和家属都要佩戴口罩,防止相互传染。
8、居住和工作环境每天进行消毒,及时开窗通风。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和家属应注意检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出现症状加重或并发感染和出血,须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天花患者可以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均衡营养,饮食多样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及油腻腥发食物。
饮食建议:
1、以清热利湿为主,多食用冬瓜、百合、绿豆、莲子、苦瓜等凉性食物。
2、可多吃水果、蔬菜和豆类食品,比如葡萄、黄瓜、绿叶蔬菜、胡萝卜、香蕉、萝卜、苹果、豆腐等。
3、多吃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
4、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患者的营养。
饮食禁忌:
1、禁烟、禁酒。
2、忌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3、忌食油腻、油炸食物,如炸鸡、肥肉等。
4、忌食发物、海鲜类食品,如鱼、虾蟹、牛羊肉等。
预防措施:
1、此病以预防为主,接种天花疫苗以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
2、天花流行时可佩戴口罩进行预防。
相关疫苗:
目前常用的天花疫苗有液体牛痘苗及冻干牛痘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