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头皮损伤疾病英文名称: scalp injury疾病概述: 头皮损伤(scalp inj...
养生
疾病名称: 头皮损伤
疾病英文名称: scalp injury
疾病概述:
头皮损伤(scalp injury)是因外力作用使头皮完整性受损或皮内结构发生改变,主要包括头皮擦伤、头皮挫伤、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脱伤,常伴有出血和疼痛。单纯头皮损伤患者经过正规的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但若病情较重,甚至发生感染、颅内病变等情况,则可能会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头部
常见症状: 擦伤、挫伤、裂伤、血肿、撕脱伤
主要病因: 主要因外界暴力引起头皮组织损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X线检查、CT检查
重要提醒: 头皮创伤较重或伤口感染,甚至引发颅内感染,可严重危害机体健康,因此发生头皮损伤后若长期不愈,或者出现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诊治。
临床分类:
根据引起头皮损伤的原因和表现特点,主要分为头皮擦伤、头皮挫伤、头皮裂伤、头皮血肿、头皮撕脱伤。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病因-总述:
头皮是覆盖在头颅穹隆部的软组织,由表皮层、真皮层、皮下脂肪层、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下层及颅骨骨膜层所组成。在各种外界暴力的作用下,头皮组织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病因-基本病因:
跌倒、打架斗殴、意外事故、头发卷入机器以及锐、钝器伤害等是导致头皮损伤的常见原因,此外,感染脑膜膨出磨损、破裂压疮、放射性损伤、肿瘤侵袭、烫伤、化学物灼伤等也可引起头皮组织发生损害。
症状-总述:
头皮损伤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头皮擦伤、头皮挫伤、头皮裂伤、头皮血肿以及头皮撕脱伤,不同的损伤情况有不同的表现特点,有时还可伴不同程度的出血、疼痛。
症状-典型症状:
1、头皮擦伤
主要是因钝性致伤物与皮肤表皮层摩擦所致,常有表皮剥脱、血痕、局部少量血或血清渗出等表现。
2、头皮挫伤
主要是因钝性暴力所致的闭合性损伤,可有局部淤血、肿胀、压痛等表现。
3、头皮裂伤
当头皮裂伤较浅,未伤及帽状腱膜时,裂口不易张开,血管断端难以退缩止血,这时出血较多;若帽状腱膜断裂,则伤口明显裂开,损伤的血管断端随伤口退缩、自凝,则出血较少。
(1)单纯头皮裂伤:常因锐器的刺伤或切割伤所致,裂口较平直,创缘整齐无缺损,伤口的深浅多随致伤因素而异,除少数锐器直接穿戳或劈砍进入颅内,造成开放性颅脑损伤外,大多数单纯裂伤仅限于头皮,有时可深达骨膜,但颅骨常完整无损,也不伴有脑损伤。
(2)头皮复杂裂伤:常为钝器损伤或因头部碰撞在外物上所致,裂口多不规则,创缘有挫伤痕迹,创内裂口间尚有纤维相连,没有完全断离,伤口的形态常能反映致伤物的大小和形状。
(3)头皮撕裂伤:大多为斜向或切线方向的暴力作用在头皮上所致,撕裂的头皮往往是舌状或瓣状,常有一蒂部与头部相连。偶可伴有颅骨骨折或颅内出血。
4、头皮血肿
头皮富含血管,遭受钝器损伤后,可使血管破裂,因此可能出现没有头皮裂伤却存在头皮血肿的情况。常见有头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有时不同血肿可混合存在。
(1)皮下血肿:常见于产伤或碰伤,血肿位于皮肤表层与帽状腱膜之间,比较局限,无波动,张力高,压痛明显。
(2)帽状腱膜下血肿:头部受到斜向暴力,头皮发生剧烈滑动撕裂该层的小血管所致。此处组织疏松,血肿易扩散,重者血肿可蔓延至全头部,出现头颅增大、肿胀,波动感明显(波动帽)。婴幼儿及体弱者可致休克或贫血。
(3)骨膜下血肿:多由颅骨骨折或产伤引起,血肿范围常局限于某一颅骨,不超过颅骨骨缝。血肿张力较高,可有波动,常同时存在剧烈疼痛感。有时可伴有颅骨骨折。
5、头皮撕脱伤
自帽状腱膜下撕脱,有时整个头皮甚至额肌、颞肌、骨膜一起撕脱,颅骨外露。出血量大,常造成失血性休克,或因疼痛引起神经源性休克。颅骨外露日久可并发颅骨感染或坏死。
症状-并发症:
骨膜下血肿伴颅骨骨折,或者头皮损伤合并脑膜中动脉撕裂,可能会并发硬脑膜外血肿。
就医-急诊指征:
头部受到外伤,出现严重失血、剧烈疼痛、意识障碍等情况时,建议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头部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不适。
2、伴恶心、呕吐等情况。
3、伴局部出血不止。
4、头部有疼痛性肿块,且长期存在不消退。
5、出现其他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有头部外伤史,出现以上情况者需要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创伤严重,情况危急时,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症状较轻,病情稳定者,可及时去普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症状?有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吗?
2、什么原因导致的损伤?多久前受的伤?
3、随着时间的推移,您的症状有加重吗?
4、出现症状后有就诊过吗?有使用过什么药物治疗吗?效果如何?
5、平时有什么药物过敏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有什么后遗症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3、现在需要如何治疗呢?我该怎么配合?
4、需要手术吗?
5、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头皮损伤严重时,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损伤情况,之后可能建议行血常规检查、X线和CT检查,以明确患者失血的程度及是否存在感染,并判断头部损伤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先观察患者头部,了解是否存在明显外伤,并注意伤口的大小、深浅、边缘是否规整、有无头发、泥沙等异物,有时还需检查有无局部血肿、压痛和颅骨骨折、脑组织或脑脊液外溢等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可能会抽取患者外周血液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外周血白细胞数值可判断患者有无感染;依据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情况可判断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X线平片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血肿,并明确血肿的位置以及了解是否存在颅骨骨折等情况。
2、CT
CT的分辨率较X线更高,有助于更详细的了解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外伤史和头皮损伤的具体临床表现,多可做出诊断。常还根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明确病情严重程度。诊断过程中,医生可能需将头皮下血肿与颅骨凹陷性骨折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头皮损伤引起的皮下血肿比较局限,触诊中心区域较软,周边较硬,无波动,易误诊为颅骨凹陷骨折,可通过头颅X线摄片和CT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症状较轻的头皮损伤可自行恢复,或为减轻出血和疼痛对症处理,严重的头皮损伤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治疗-对症治疗:
1、头皮擦伤和挫伤
对于损伤较轻者,可对伤口进行清创消毒,并注意保持创口清洁;创面较大时可适当进行包扎,必要时可适当使用化瘀止血药物。
2、头皮血肿
(1)皮下血肿
此类血肿量少,可观察或伤后立即冰敷,短期内血肿可自行吸收。
(2)帽状腱膜下血肿
①血肿较小者可加压包扎头部,待其自行吸收;若血肿较大且凝血功能正常时,则应严格进行皮肤消毒后穿刺抽吸血肿,再加压包扎头部。
②如经反复穿刺加压包扎血肿仍不能缩小者,需注意是否有凝血障碍等原因。
③婴幼儿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可引起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应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3)骨膜下血肿
处理原则与帽状腱膜下血肿相仿,但对伴有颅骨骨折者不宜加压包扎,以防血液经骨折缝流入颅内,造成硬脑膜外血肿。
3、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是头皮的开放伤,需要尽早行清创缝合术,如受伤时间达24小时,只要无明显感染征象,仍可彻底清创后行一期缝合。清创时医生会观察有无颅骨骨折或碎骨片,如发现脑脊液或脑组织外溢,应按开放性脑损伤处理。必要时术后需给予抗生素治疗。
4、头皮撕脱伤
需根据伤后时间、撕脱是否完全、撕脱头皮的条件、颅骨是否裸露、创面有无感染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1)药物治疗
①伤后立即使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联合用药预防感染。
②发生感染时,可取炎性分泌物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并根据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
③对于失血较多患者,可给予支持疗法,如进行输血、补充人血清蛋白等。
(2)手术治疗
①若皮瓣部分脱离且血供尚好,则清创后原位缝合。
②如皮瓣已完全脱落,但完整,无明显污染,血管断端整齐,且伤后未超过6小时,则清创后头皮血管(颞浅动、静脉或枕动、静脉)显微吻合,再全层缝合头皮。
③如撕脱的皮瓣挫伤或污染不能再利用,而骨膜未撕脱,可取自体中厚皮片作游离植皮,或作转移皮瓣;若骨膜已遭破坏,颅骨外露,可先作局部筋膜转移,再植皮。
④撕脱时间长,创面感染或经上述处理失败者,可先行创面清洁和更换敷料,待肉芽组织生长后再植皮。如颅骨裸露,还需做多处颅骨钻孔至板障层,待钻孔处长出肉芽组织后再植皮。
治疗-药物治疗:
主要是清创、止血等对症处理,医生可能会让患者使用一些止血化瘀药物,或使用一些抗生素预防感染。
治疗-相关药品:
破伤风抗毒素
治疗-手术治疗:
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方式详见上述对症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轻度头皮损伤,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若有伤口感染不愈、颅骨感染或坏死,则预后可能较差。
预后-危害性:
头皮缺损颅骨外露,可以引起颅骨坏死和颅内感染等。
预后-自愈性:
部分头皮损伤情况较轻患者,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样本研究。
日常-总述:
头皮损伤患者需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抓挠患处,同时注意调整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头皮损伤常由于突发意外事故等情况引起,有时因对病情的过度担忧,或者长期疼痛不适症状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不安等异常情绪。家属要及时给予安慰、关心,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患者也可多与医务人员交流,耐心倾听医生对于病情的讲解,了解治疗情况,树立治疗信心,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更改计量和随意停药,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遵医嘱保持正确的体位,防止患处受压,避免植皮片滑动。
3、保持床单、枕套的清洁、干燥,以减少感染机会。
4、限制烟酒,以防对创口愈合产生影响。
日常-病情监测:
观察创口愈合情况,并注意有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拆线,如有缝线脱落、伤口裂开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诊治。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术后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局部干燥。
2、遵医嘱定期换药,维持伤口处清洁,防止感染。
饮食调理:
头皮损伤后可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助于促进机体恢复,失血较多患者,还可食用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尽量避免腌熏和刺激性食物,以防影响切口愈合。
饮食建议:
1、补充富含优质蛋白和铁剂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肉、动物肝脏等。
2、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身体所需维生素,如青菜、西红柿、苹果、猕猴桃等。
饮食禁忌:
1、早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大葱等,以免扩张头部血管,加重出血。
2、避免食用腌制食物,如腊肉、咸菜等,以防机体摄入过多盐分,引起组织水肿,影响伤口恢复。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安全,防止跌倒、碰伤等意外情况。
2、做好个人防护,如坐车系安全带、骑车时戴好头盔等。
3、在工厂工作的长发人员要注意环境安全,必要时将头发束起或带头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