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Whipple病疾病英文名称: Whipple’s disease,WD疾病别名: 惠普...
养生
疾病名称: Whipple病
疾病英文名称: Whipple’s disease,WD
疾病别名: 惠普尔病、肠源性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营养不良
疾病概述:
Whipple病又称惠普尔病、肠脂肪营养不良、肠源性脂肪代谢紊乱,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疾病。Whipple病的发生与细菌感染、免疫缺陷、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症状有腹泻、腹痛、体重下降等,可伴有长期低热、关节疼痛等症状,但也有患者仅表现为心脏、神经系统相关症状。Whipple病为慢性多系统疾病,可累及多个脏器,患者应及早就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腹泻、腹痛、体重下降
主要病因: 细菌感染,与免疫缺陷、遗传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X线消化道钡餐检查、胸部X线检查、腹部CT检查、脑部CT检查、腹部核磁共振(MRI)检查、脑部核磁共振(MRI)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内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Whipple病临床表现复杂并且具有复发性,患者应及早就医并遵循医嘱复查。
流行病学-传染性:
Whipple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Whipple病在临床上罕见,流行病学数据较少,难以获得确切发病率。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50岁。
2、男性多见。
病因-总述:
Whipple病的发生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病因为细菌感染,免疫缺陷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也与本病的发生相关。
病因-基本病因:
1、细菌感染
Whipple病的发生与细菌感染有关。致病菌为Tropherymawhippleii细菌(一种杆菌),可能经口侵入。此外,活动期在发病部位检查可发现棒状菌、类菌体、异型链球菌、嗜血杆菌。
2、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Whipple病患者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遗传因素可能在本病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欧美文献统计显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HLA-B27基因有关。
3、免疫因素
有研究证实Whipple病患者存在T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缺陷。Whipple病患者免疫细胞数量及表达改变,检测可见T细胞、B细胞减少,CD4+/CD8+比例下降等;巨噬细胞杀伤力减弱,不能有效分解细菌抗原。
症状-总述:
Whipple病患者的症状通常出现消化道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同时有体重下降,可伴有长期低热、关节疼痛、消瘦等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仅以心脏、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中患者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
症状-典型症状:
80%的Whipple病患者表现为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泻主要为脂肪泻。
症状-并发症:
患者可能会有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症状-伴随症状:
1、关节症状
有一半Whipple病患者存在关节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关节痛、手足搐搦,常累及周围大关节及四肢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关节炎可持续数周,消退后不留后遗症。
2、神经系统
Whipple病累及神经系统的患者可能有头痛、嗜睡、记忆力减退、痴呆、肌麻痹、肌阵挛、节律性的眼球会聚(不自主的眼球左右摇摆)、舌、咬肌节律性收缩抽搐、多尿、烦渴等表现。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多提示预后不良。
3、心血管系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炎等。
4、呼吸系统
Whipple病累及呼吸系统的患者可能会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5、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会有皮肤紫癜、皮下结节、低热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有腹泻、腹痛。
2、出现关节疼痛。
3、出现记忆下降、失眠或嗜睡、行动不便。
4、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
5、出现皮肤紫癜、皮下结节、低热。
6、发现淋巴结增大。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如患者出现以上不适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病情平稳者一般于感染科就诊。
2、出现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症状,可于消化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腹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最好保持空腹。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平时食欲怎么样?饮食正常吗?大便正常吗?
3、您还有什么其他不适吗?
4、您以前得过胃肠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5、您家里有什么人有过类似症状吗?有什么家族病史吗?
6、您之前有服用过什么药吗?
7、您有对什么药物过敏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什么疾病?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愈吗?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呢?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会先询问病史,然后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如果怀疑Whipple病,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小肠镜检、组织病理学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如患者描述有腹胀、腹痛等症状,医生会依据患者叙述症状进行触诊,以确认可能的病变部位。
2、如患者描述有关节疼痛不适,医生会对患者叙述部位关节进行检查,通过触诊等手段明确患者关节病变程度,为诊断提供依据。
3、如患者描述有心脏不适,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检查,听诊时可能会有心包摩擦音、心脏杂音等。
4、患者可能会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脾大等体征。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医生会建议患者空腹后采血进行化验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及血小板增多。可见血清白蛋白下降,免疫球蛋白含量正常。凝血酶原时间会有延长。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患者病情并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2、脑脊液检查
如果本病累及神经系统,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检查可见有含镰刀形粒细胞浸润。
3、粪便检查
针对本病患者消化道症状,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粪便检查,检查结果示粪便脂肪定量检测结果超过正常范围。
4、分子生物学检查
医生怀疑累及多种组织器官等时会建议患者进行组织、体液取样检查。由于本病可累及多种器官,通常可会依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组织(如肠道黏膜、淋巴结、心脏瓣膜等)和体液(如脑脊液等)进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通过进行PCR检查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取部分病变组织进行检查,进行PAS染色、免疫组化、显微镜检等操作,为诊断提供依据。镜下检查可见小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或糜烂,黏膜病理检查可见肠黏膜下有PAS巨噬细胞浸润,电镜下证实巨噬细胞内有小棒状杆菌。
检查-其他检查:
内镜检查: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小肠、空肠等部位的内镜检查,通过内窥镜检查肠道组织形态等以明确诊断病情。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射线检查
(1)X线消化道钡餐检查:通过X线消化道钡餐检查可呈现患者消化道情况,利于医生分析诊断,医生可看到十二指肠及空肠黏膜皱襞增粗。
(2)胸部X线检查:如本病累及呼吸系统,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胸片检查。胸片检查结果有时可见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阴影、肺纤维化等。
(3)关节X线检查:本病患者虽有关节疼痛等症状,但是关节检查结果多显示关节正常,有时可见患者有髂骶关节炎。
2、CT检查
(1)腹部CT:CT扫描结果可见患者有腹部淋巴结肿大、肠黏膜皱襞粗大增厚。
(2)脑部CT:如本病累及神经系统医生还会进行脑部CT扫描以明确病情进展,脑部CT可见有占位性稀疏区。
3、核磁共振(MRI)
(1)腹部MRI:可见腹部淋巴结肿大,肠黏膜皱襞粗大增厚。
(2)脑部MRI:如果有神经系统疾病医生还会对患者脑部进行MRI检查以明确病情进展,MRI检查结果可见有占位性稀疏区。
4、腹部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体现组织器官的大小、结构等,可为医生对病变部位定位、病变情况等分析诊断提供依据。医生依据超声检查所得图像差异进行分析诊断。本病患者可见腹部淋巴结肿大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依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汇总分析后可做出相应判断。小肠镜检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是诊断本病的可靠依据。本病临床诊断时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消化道症状需与引起慢性腹泻的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胃肠道恶性肿瘤、肠结核等相鉴别;伴有骨关节症状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进行鉴别;神经系统症状需与阿尔兹海默症、肌阵挛、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相鉴别。此外,本病还需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两种疾病黏膜活检均可见PAS阳性巨噬细胞浸润,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细胞内的鸟分枝杆菌是一种耐酸菌,Whipple病的致病菌则不是,也可用电镜加以鉴别诊断。
2、与其他吸收不良疾病鉴别
(1)与炎症性肠病鉴别:炎症性肠病主要为消化道相关症状如腹泻等;Whipple病除了腹泻等症状外,还可有关节疼痛及其他系统症状,检查可见特征性细菌感染,医生可通过患者表现及检查结果差异进行鉴别。
(2)与胃肠道恶性肿瘤鉴别:胃肠道恶性肿瘤也可以有腹泻等消化道相关症状;Whipple病检查除了消化道外,还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相关症状,检查可见细菌感染,通过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差异可以进行鉴别。
(3)与肠结核鉴别:肠结核患者在临床上可见腹泻等不适;Whipple病也有腹泻,但是可以查到特征性的细菌并有骨关节系统等其他系统症状,通过患者症状结合检查结果可以鉴别两者。
3、与其他骨关节疾病鉴别
(1)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只具有关节红、肿、疼、痛等骨关节相关症状;Whipple病患者多存在腹泻、腹痛等肠道症状,并且检查结果显示有细菌感染。通过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2)与强直性脊柱炎鉴别:强直性脊柱炎多只有位置较为固定的疼痛不适等骨关节相关症状;Whipple病患者多存在腹泻、腹痛等肠道症状,检查提示有细菌感染。一般通过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Whipple病的治疗目的为降低病死率,防治并发症和根治感染。由于本病的致病因素为细菌感染,医生尝试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医生也会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发病期间注意休息,切勿劳累。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
(1)联合应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后改为四环素。
(2)Whipple病初次治疗时医生可能会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或者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后随即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或阿莫西林。
(3)治疗复发患者医生可能会选用氯霉素治疗后用复方磺胺甲噁唑或使用青霉素、链霉素联合治疗后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
(4)静脉注射给药第三代头孢类(如头孢曲松)抗生素治疗后改为复方磺胺甲噁唑口服。
2、针对其他症状进行相应治疗
(1)针对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医生会进行全肠道外营养治疗,如注射给药营养液等。
(2)如患者有贫血症状,医生会给予补充适量铁剂(如硫酸亚铁)、叶酸、维生素D和钙剂(如葡萄糖酸钙)。
(3)如果患者伴有手足搐搦,医生会采取肠外给予钙、镁制剂,常见方式有注射给药硫酸镁、葡萄糖酸钙等。
3、其他治疗
有医生采用γ-干扰素、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复发作的Whipple病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表现的Whipple病。
治疗-相关药品:
复方磺胺甲恶唑、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头孢曲松、叶酸、维生素D、硫酸亚铁、硫酸镁、葡萄糖酸钙、γ-干扰素、免疫球蛋白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没有确定的治疗周期。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Whipple病患者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但是经抗生素治疗后预后较好,多数患者可治愈。然而,Whipple病经抗生素治疗后仍有复发,不能根治。
预后-危害性:
Whipple病为多系统疾病,常累及多个脏器,如关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须积极就医治疗。
预后-治愈性:
本病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Whipple病一般较难根治。
预后-复发性:
经抗生素治疗后,1~4年内有8%~35%患者可能复发。
日常-总述:
Whipple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会因患病后身体状态变差而心理产生变化,可能会有消极、愤怒情绪等。
2、护理措施
(1)患者家属要包容患者,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发现患者情绪低落时要及时进行疏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接受治疗。
(2)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与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沟通,避免情绪积蓄,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日常-用药护理:
1、患者服用应遵循医嘱,不可擅自服药。
2、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患者可能会有反射亢进、知觉障碍、幻觉、昏迷等,如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还可能会有出血,家属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如患者出现不适及时就医或住院时呼叫医护人员。
3、第三代头孢菌素用药患者可能会不耐受酒精,即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眩晕、嗜睡、头痛、恶心等症状。患者及家属应密切,随时与医生沟通用药情况。
日常-生活管理:
1、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与饮食健康,避免病从口入。
2、定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提高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门诊复诊。
饮食调理:
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疾病治疗。
饮食建议:
1、患者饮食应注意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并注重均衡,肉类、水果和蔬菜等搭配适当。
2、患者应注意保持高蛋白、低脂饮食,如食用鸡蛋、瘦肉、鱼等。
3、患者也应当注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适量食用瓜果蔬菜。
4、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健康,对食物进行清洗,食用熟食。
5、饭前洗手,餐具不与其他人混用,餐具及时消毒。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
2、避免食用油炸和刺激性食品,不利于疾病恢复。
预防措施:
本病主要为细菌所致,与自身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以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防。
1、由于病菌通常从口进入,因此预防的主要手段为注意饮食卫生。在个人日常生活中应时刻注意饮食卫生,如进行饭前洗手、碗筷消毒等操作,并避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
2、个人生活中也可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提高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