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膝内翻疾病英文名称: genu varum疾病别名: O型腿、膝内翻畸形疾病概述: 膝内...
养生
疾病名称: 膝内翻
疾病英文名称: genu varum
疾病别名: O型腿、膝内翻畸形
疾病概述:
膝内翻(genu varum)又称O型腿,指两下肢伸直而踝关节力图并拢时,膝关节不能并拢,是与膝外翻完全呈相反方向的畸形。膝内翻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方面原因所引起,生理性膝内翻一般无需治疗,而病理性膝内翻则需要行矫形支具或手术治疗,以尽快纠正肢体形态。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膝部
常见症状: 膝关节不适、走路摇摆、足趾向内侧偏
主要病因: 由生理性因素以及佝偻病、外伤、炎症等病理性因素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
重要提醒: 病理性膝内翻一旦确诊,患儿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响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其具体发病率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生理性膝内翻常发生于0~2岁的小儿。
病因-总述:
膝内翻的病因较多,比如生理性弯曲、佝偻病、外伤、炎症等,大致可以分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两大方面。
病因-基本病因: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及婴儿的下肢,包括胫骨和股骨,轻度或中度的向内弯曲是正常的,这可能是下肢在宫腔内体位的延续现象。在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不出现任何的干扰因素,随着站立和运动的发育,下肢向内弯曲的情况能够自动地获得矫正。
2、病理性因素
比如佝偻病、外伤、炎症、先天性骨骼生长障碍性疾病(Blount病)、肿瘤、脊髓灰质炎及脑瘫等,均可引起下肢力线性排列的紊乱,造成膝内翻畸形。
病因-危险因素:
使用学步车、幼年过早参加对抗性强运动以及膝关节处于高负担者,容易发生本病。
症状-总述:
患儿主要表现为站立和行走时双膝之间的距离宽、足趾向内侧偏,可伴有膝关节不适或疼痛感。如果疲劳或长距离行走,则患儿可能出现步态异常和明显的下肢弯曲。
症状-并发症:
由于膝关节内外侧承受应力的不均,病程长者易形成骨关节炎。
就医-门诊指征:
1、站立和行走时双膝之间的距离宽。
2、明显的下肢弯曲。
3、走路摇摆、步态异常。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膝内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畸形,家属应带患儿前往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属应陪同就医,并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膝内翻的?近期有加重吗?
2、孩子有走路姿势异常的症状吗?
3、孩子之前去医院检查过吗?是怎么治疗的?
4、孩子平时喜欢运动吗?喜欢什么运动?
5、孩子既往有佝偻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膝内翻的症状?
2、孩子的症状严重吗?
3、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4、应该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回家后应该注意什么?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膝关节不适、走路摇摆、足趾向内侧偏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其行血液检查、X线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平卧位
下肢伸直,髌骨向正前方,内踝并拢,测量股骨内髁之间距离,即为膝内翻的程度;再测量大腿与小腿内侧缘向内所成的角度。
2、站立位
自髂前上棘向下经髌骨中心的重力线,正常时通过第1、2跖骨之间;膝内翻时则偏向外侧通过第3、4、5跖骨。双足可能正常,或存在内旋或外翻。
3、行走时
观察下肢负重期有无向外侧凸出。生理性膝内翻,负重期膝关节一般不向外凸出,如果岀现,则表示膝外侧韧带松弛,这时畸形有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应检査膝内侧、外侧副韧带以及交叉韧带的稳定性,检查髋关节伸展时的旋转范围和股骨前倾角度。
检查-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了解血液中钙、磷等元素的水平以及其他与骨代谢相关的指标、炎症指标等,有助于确定病因。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膝关节及踝关节平面向内倾斜;胫骨上中1/3连接处向内成角;胫骨、股骨内侧骨皮质变厚、硬化;骨骺、骺板及干骺端表现正常,骨质无病变表现:通常两侧肢体对称性受累。测量干骺端与骨干夹角,生理性膝内翻<10°,胫骨内翻畸形>10°。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儿有站立和行走时双膝之间距离宽、走路摇摆等表现,结合体格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等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生理性膝内翻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而病理性膝内翻者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年龄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比如使用矫形支具、手术治疗等。
治疗-一般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佝偻病等。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生长诱导术
一般采用“8”字钢板单侧阻滞骨骺的生长速度,使原本倾斜的膝关节变水平。该手术具有创伤小、不易损伤骨骺、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手术效果好等优点,但不适用于年龄过大、骨骺已经生理性闭合或因各种原因导致骨骺发生病理性早闭的儿童。
2、截骨矫形外固定术
对于单纯的膝内翻,可以在实施传统截骨矫形术后,用各种外支架固定。
3、膝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的下肢弯曲、骨骺闭合的患者,可考虑行膝关节置换术,以恢复膝关节功能。虽然该手术方法矫形程度大,但手术创伤大、人工关节有一定的使用年限等。
治疗-其他治疗:
对于轻度的病理性膝内翻者,可考虑支具矫形,以恢复膝关节正常解剖结构。该方法具有不良反应较小的优点,但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感觉到不适,而且治疗时间较长。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情况下,生理性膝内翻随着年龄增长会自行好转;而病理性膝内翻经积极治疗,一般可获得矫正,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会影响外观,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异常。
2、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
预后-自愈性:
生理性膝内翻一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行好转。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一般可获得矫正。
日常-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应多陪伴与安慰患儿,使患儿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帮助患儿进行适当患肢功能锻炼;恢复一段时间后,遵医嘱定时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情况。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儿可能因走路方式异常,受到其他人的嘲笑,从而出现自卑、难过等心理。
2、护理要点
家属应温柔地安抚患儿,可通过鼓励、夸奖的方式来建立患儿的自信心,消除其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避免增加膝关节负担的活动,比如跑步、跳高、爬山等。
3、对于接受手术的患儿,拆除石膏后可遵照医嘱适当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以恢复患肢正常功能。
4、对于接受支具矫形的患儿,应坚持使用,切勿半途而废。
日常-复诊须知:
一般建议接受支具矫形治疗的患儿,每4~6个月复查1次。
饮食调理:
本病通常无特殊的饮食禁忌,但科学合理的膳食有助于促进机体恢复,患儿可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比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膝内翻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以下几种措施有助于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减轻膝关节负重。
2、尽量不要使用学步车。
3、避免让孩子过早的参加对抗性强的运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