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
养生
疾病名称: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
疾病别名: 先天性肛门直肠异形
疾病概述: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是指肛门直肠发育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不能顺利完成,导致消化道末端开口位置异常的先天畸形。根据直肠盲端闭锁距皮肤的位置可分为高位、中间位和低位畸形。其发病原因暂时不明确,可能与妊娠期受病毒感染、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某些营养成分缺乏及遗传因素等有关。临床上常表现为粪便从阴道或尿道排出或恶心、呕吐、腹胀、不能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经及时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小儿科、新生儿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粪便从阴道或尿道排出、恶心、呕吐、腹胀、排便困难、呕吐物呈粪便样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危及患者生命。
相关中医疾病: 肛门皮包、肛门内合、无谷道
临床分类:
根据直肠盲端闭锁距皮肤的位置可分为高位、中间位和低位畸形。
1、低位肛门直肠畸形
直肠盲袋位于耻骨直肠肌以下,距肛凹<1.5cm。
(1)单纯低位闭锁、狭窄,肛膜未破;
(2)直肠低位闭锁合并会阴瘘或前庭瘘。
2、中间位肛门直肠畸形
直肠盲袋位于耻骨直肠肌水平距肛凹距离1.5~2cm。
(1)单纯中间位闭锁、肛管狭窄;
(2)中间位闭锁合并直肠尿道瘘或阴道瘘。
3、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直肠盲袋位于耻骨直肠肌以上,与肛凹距离大于2cm,肛管未发育,耻骨直肠肌仅包围尿道。
(1)单纯肛门直肠发育不良;
(2)肛管直肠发育不良伴直肠尿道瘘,直肠膀胱瘘或阴道瘘;
(3)肛管正常,直肠闭锁。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活产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5000~1/4000。
流行病学-死亡率: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死亡率从原来的30%下降至不足2%。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男性。
病因-总述: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妊娠期受病毒感染、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某些营养成分缺乏及遗传因素有关。诸因素的作用导致胚胎发育发生障碍,且胚胎发育障碍发生的时间越早,肛门直肠畸形的位置越高、越复杂。
症状-总述:
不同类别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有的患者没有肛门或者肛门异常,有的患者会出现肠梗阻表现,有的可能伴随上尿路畸形、脊柱畸形。
症状-典型症状:
1、低位畸形 连接空腔脏器与体表、或空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
(1)此类型约占整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40%。
(2)部分患者在肛穴处无肛门,但有一开(瘘)口排便。男婴多为直肠会阴瘘,即正常肛穴处无肛门,会阴部有一瘘口,间断有大便排出;女婴多为肛门前庭瘘,即正常肛穴处无肛门开口,前庭部位有一瘘口排便。若瘘口直径较大患儿最初无明显症状,随着饮食结构的调整,可出现便秘、腹胀及呕吐症状始被家长发现。
(3)部分为正常肛门位置凹陷,肛管被一层薄膜封闭,当患儿哭闹时手触肛凹有冲击感。
2、中位畸形
(1)此类型约占整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15%左右。
(2)患儿生后即出现肠梗阻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胀、不排气排便等。
(4)有瘘者,其瘘管多开口于尿道球部、阴道下段或前庭部,表现为从尿道或阴道排便,可伴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3、高位畸形
(1)此类型约占整体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40%。
(2)患儿在正常肛穴处无肛门开口,哭闹时手触肛穴无冲击感。
(3)女性患者多伴阴道瘘,开口多位于阴道后穹部,可见粪便从阴道内溢出,外阴常红肿。
(4)男性患者多伴有泌尿系瘘,从尿道口排气排便。膀胱瘘时全程尿液呈绿色;直肠尿道瘘时仅在排尿开始时排少量胎便,不与尿液相混。
(5)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常伴脊柱发育畸形,骶神经发育受累,因膀胱和肛门括约肌受骶神经支配,即使行矫治手术,仍可能出现尿便失禁症状。
症状-并发症:
1、泌尿系感染
高位或肛提肌上畸形伴有泌尿系瘘时,病儿可反复发生尿道炎、阴茎炎和上尿路感染。
2、尿便失禁
高位或肛提肌上畸形合并脊椎畸形者,若骶神经发育受累,因其分支支配膀胱和肛门括约肌肉故可有尿便失禁。
3、阴道炎
直肠前庭瘘女病儿,因粪便经常自阴道前庭瘘流出,可引起病儿阴道炎或上行性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先天性无肛门或肛门异常;
2、从尿道或阴道排便,反复发生泌尿系感染;
3、反复或持续有肠梗阻表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不排气排便等;
4、伴随脊柱发育畸形、外生殖器畸形;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紧急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就诊于新生儿科或儿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2、您的孩子都有哪些症状?
3、这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久了?
4、您的孩子有发生呕吐吗?呕吐物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异味呢?
5、您孩子有正常排胎便吗?
6、您在怀孕期间有规律做B超检查吗?有什么异常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孩子的这个病的原因是什么?
3、我孩子的情况严重吗?有什么危害吗?
4、需要做哪些检查?
5、需要做哪些治疗?
6、能够痊愈吗?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7、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8、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复查哪些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哭闹、恶心、呕吐、腹胀、排便困难、阴道或尿道排便、呕吐物呈粪便样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后,会让患者选择性的进行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的肛门是否正常;而后会检查患者腹部是否膨隆;有无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振水音。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倒立侧位摄片,生后12小时吞咽气体即可达直肠,可根据直肠盲袋与P-C线(耻骨联合上缘与骶尾关节连线)的位置关系,判断为高位、中间位或低位。
2、超声检查
了解肛凹到直肠盲端距离以判断闭锁位置,优点是不受直肠内气体影响,诊断准确。
3、CT检查
了解闭锁位置及盆腔肌发育情况,有可能发现瘘管,有利于判断预后及手术类型的选择。
诊断-诊断原则: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诊断多无困难,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并结合X线、超声、CT等辅助检查可进行诊断。同时须明确高位、中间位或低位,是否伴有瘘管及瘘管种类,是否合并其他畸形。
诊断-鉴别诊断:
1、十二指肠和小肠闭锁与狭窄
十二指肠和高位空肠闭锁与狭窄临床表现为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早呕吐物为奶块、胆汁等。腹胀以上腹部为主,大量呕吐后,腹胀可暂时减轻。
2、肛门直肠闭锁与狭窄
临床表现为新生儿低位肠梗阻,肛门部外观视诊及直肠指检可发现闭锁或狭窄带。
3、胎粪性肠梗阻
直肠指检或生理盐水灌肠可导出大量胎粪,并且症状、体征随之很快缓解。
4、新生儿巨结肠
在出生后表现为无胎粪排出、腹胀、呕吐。直肠指检和生理盐水灌肠多能诱导大量排粪、排气,钡灌肠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治疗-治疗原则: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肛门狭窄的患者需进行扩肛治疗,而其他病人应早期手术,以便于控制排便。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无
治疗-手术治疗:
1、低位畸形手术
(1)低位肛门狭窄,行扩肛治疗。
(2)低位闭锁,行经会阴肛门成形术。
2、中间位及高位畸形的手术治疗
先行结肠造瘘,6个月后进行二期直肠成形手术。而属中间位闭锁的直肠前庭瘘者则可以一期行经会阴成形术,年龄也可放宽。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患者的病情、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位置较高的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因常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其术后排便功能尚不理想。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使患者出现呕吐、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2、本病可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可通过治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死亡率。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日常需要保证患儿会阴以及肛门处清洁,注意患儿术后的护理,以帮助患儿尽早恢复肛门功能。
日常-生活管理:
1、每天使用温水清洁会阴以及肛门,以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或阴道炎症。
2、注意患儿保暖,及时添加衣被。
3、术后据患儿月龄,进行爬行训练、排便功能训练等,以改善肛门生理功能。
4、年龄较大儿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以及排便习惯。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家属应注意患儿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关注患儿意识、四肢末梢循环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以及引流管的通常情况,若存在异常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3、家属应定时为患儿翻身、拍背,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儿呼吸不畅,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饮食调理:
哺乳期的婴幼儿,恢复期间建议母乳喂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对于已经添加辅食或者可自行进食的患儿,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食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食物。
饮食建议:
1、主食需要根据月龄,选择好消化、少渣食物。
2、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3、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遵医嘱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不要随意给患儿食用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具体病因不明,属于先天畸形,通过产前检查可以预防。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