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Klinefelter's symdrome...
养生
疾病名称: 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Klinefelter's symdrome
疾病别名: Klinefelter综合征、克氏综合征
疾病概述:
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综合征(Klinefelter's symdrome)又称Klinefelter综合征、克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睾丸功能减退症,发病率较高。在青春期前,本病并无明显异常的临床表现,因此容易被忽视。青春期后,由于本病的类无睾症体型、小睾丸、第二性征缺乏、不育、男子女性型乳房、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等临床表现而被诊断。本病的确诊需做染色体检查。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有遗传性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男科
发病部位: 生殖部位、睾丸
常见症状: 睾丸小、无精子、男子乳房女性化、性功能障碍
主要病因: 染色体分离异常
检查项目: 染色体核型分析、性激素水平检测、精液常规
重要提醒: 孕妇注意做好孕期染色体筛查,可以早期检查该病的发生。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在新生男孩中的发病率为1/600左右。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诊断与青春期后男性。
病因-总述:
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综合征为先天性染色体异常疾病,可能与染色体分离异常等原因相关,一般不需要后天的诱发因素。
病因-基本病因:
1、染色体分离异常
患者产生47,XXY核型的主要原因是配子在减数分裂或在有丝分裂时发生了错误,导致性染色体不分离。
2、其他
遗传因素(如阳性家族史)、照射、环境毒素、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异常的影响尚不清楚。
病因-危险因素:
部分学者认为高龄夫妇的孩子更容易患克氏综合征,但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
症状-总述: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睾丸小,无精子,部分患者可出现男子乳房女性化、性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等表现。不同时期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症状-典型症状:
1、出生时外生殖器表现为正常男婴。青春期前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睾丸较其他儿童略小、下肢显得略长,隐睾等。
2、青春期开始后,体型上逐步表现与其他孩子不同。睾丸小而质地韧,小睾丸是最有特征和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
3、身高多在正常范围,或者偏高,但下肢较长。
4、外生殖器幼稚,阴茎发育不良。
5、患者主诉性欲低下、阴茎勃起功能差。
6、骨质疏松和肌肉力量降低。
7、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原发性无精子症。
8、患者女性化表现,皮肤细嫩、脂肪多、肌肉欠发达、喉结小、声音细、无胡须和腋毛、阴毛稀疏或阙如、阴毛呈女性分布、男性乳房发育。
症状-并发症:
该病是一种染色体疾病,它有可能造成各个系统、多样性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二尖瓣脱垂、晶体混浊、糖尿病、乳癌、颅内恶性肿瘤、先天性脊柱裂、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等。
症状-伴随症状:
患者的心理障碍、犯罪行为、智力缺陷的发生率较高。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若出现睾丸小、无精子、男子乳房女性化、性功能障碍等表现,应尽快就诊。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患者做染色体核型分析、性激素水平检测、精液常规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一般可发现明显的异常,如通过查体发现患者小而硬的睾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异常,该检查可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2、性激素水平检测
患者性激素水平异常。
3、精液常规
患者无精子或精子数明显降低。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仔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排查是否存在性腺发育不全、男性假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青春期前儿童存在下列表现的任何一项者应考虑该病的可能,应进一步做染色体核型检查,以求早期做出诊断。成年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促性腺水平升高可以做出初步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最后确定诊断。
1、腿长。
2、睾丸和(或)阴茎小。
3、学习困难。
4、说话和语言能力发育延迟。
5、新生儿伴有隐睾、小阴茎或乳腺增生。
诊断-鉴别诊断:
1、性腺发育不全
是由于父母性细胞分裂时X或Y染色体遗失所致的一种遗传性性别分化异常。表现性幼稚的女性,女性生殖器停留在幼稚阶段。伴多种躯体畸形。染色体核型为45X可与其鉴别。
2、男性假两性畸形
可表现睾丸、阴茎发育不良,外观似女性。但染色质阴性,染色体核型为46XY可与其鉴别。
3、真两性畸形
可能触及发育不良的性腺,有乳腺发育,外生殖器模棱两可,3/4作男孩抚养,有不同程度的尿道下裂或隐睾。染色质阳性。60%的真两性畸形染色体核型为46XX,20%为46XY,10%为嵌合体或XX/XY异原嵌合体。染色体核型为46XX,其睾丸分化是由于其父的配子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X、Y染色体配对时不正常的交换。用Y染色体特异探针可测出XX男性父源性X染色体中含有一定量的Y染色体基因。
4、Kallmann氏综合征
亦可表现性成熟障碍、智力迟钝、小睾丸、小阴茎、不育。身高大于同龄组。血清睾酮水平低。但血清FSH和LH均下降。多有家族史,伴嗅觉障碍、神经性耳聋、色盲等。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FSH和LH上升。属于功能性促性腺功能减退型性腺机能低下症。
5、高催乳素血症
表现少精症及不育,亦可表现性功能减退、乳房女性化。但内分泌检查、染色体核型检查可帮助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心理负担,补充雄激素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有需要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补充雄激素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其目的是促进患者的第二性征发育和改善其性功能,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预防并发症。
2、儿童期明确诊断的患者在11~12岁开始睾酮替代治疗,使青春期提前启动,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治疗-相关药品:
丙酸睾丸酮、甲基睾丸酮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生育问题,目前部分患者可通过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结合试管婴儿。获得遗传学上的后代。
2、对于乳房发育较重的,可以通过整形术来处理。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来讲核型中X染色体越多,预后越差。长期补充男性激素可以改善第二性征,但疗效并不理想。
预后-危害性:
可引起男性不育或性功能障碍。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不能自愈,必须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早期发现,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改善症状。
预后-治愈率:
部分患者可通过积极治疗改善症状。
预后-根治性:
可部分改善症状,但难以根治。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家属注意患者的心理情况,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医嘱用药,改善症状。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青春期的异常表现导致自卑、抑郁等情绪,且此类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家属要多关注患者,及时给予关心和安慰,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等专业认识的帮助,使患者积极面对生活,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正确用药,不擅自调整药物用量或停药,不乱用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药物副作用,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良好、舒适、安静环境,保持室内合适的温湿度,有利于患者放松、休息。
2、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添减衣物,避免受寒感冒;规律作息,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严密监测患者的发育情况,有无不适症状出现,一旦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或者生理异常现象时,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关治疗。
日常-复诊须知:
遵循医嘱,定期进行复查,若有不适,及时就医诊治。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合理膳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
饮食禁忌:
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预防措施:
该病属于遗传类的疾病,对于此类疾病的预防在于产前的基因诊断,明确疾病后终止妊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