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显微镜下结肠炎疾病英文名称: microscopic colitis,MC疾病别名: 水...
养生
疾病名称: 显微镜下结肠炎
疾病英文名称: microscopic colitis,MC
疾病别名: 水泻-结肠炎综合征、胶原性淋巴细胞性结肠炎
疾病概述:
显微镜下结肠炎(microscopiccolitis,MC)是以慢性或间歇性水样泻为主要症状、肠道X线和内镜检查未见异常的结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又称水泻-结肠炎综合征或胶原性淋巴细胞性结肠炎。显微镜下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感染、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腺管周围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过多、咖啡等因素有关。显微镜下结肠炎以药物治疗为主,部分可以自愈,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后果,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慢性或间断性水样腹泻、腹痛、腹胀、轻度体重减轻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血常规、便常规、血清免疫学检查、X线钡灌肠检查、纤维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显微镜下结肠炎属于良性疾患,一般不会引起恶变等情况,但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反复腹泻会影响正常生活,还可导致体重下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相关中医疾病: 泄泻
临床分类:
显微镜下结肠炎按结肠黏膜上皮下有无增厚的胶原带,可分为胶原性结肠炎(CC)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C)两种类型。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有资料显示,胶原性结肠炎在欧洲的年发病率约为3/10万,淋巴细胞性结肠炎在欧洲的年发病率约为10~16/10万。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年龄为60~80岁的人群,其中胶原性结肠炎好发于女性,淋巴细胞性结肠炎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
病因-总述:
显微镜下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免疫、感染、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腺管周围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过多、咖啡等因素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免疫因素
患者可出现抗核抗体或其他自身免疫标志物,40%~60%的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因此认为与免疫因素有关。
2、感染
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可引起上皮细胞损害,导致覆盖于上皮细胞的黏蛋白层变薄甚至消失,肠黏膜屏障削弱。机体为抵御外来有害物质,会使胶原层增厚从而形成新的保护屏障,进而发生相应的病变。病毒从上消化道转移至结肠,病毒在近段最多,引起上皮损害也最严重,故此部位胶原沉积也最多。
3、应用非甾体抗炎药
本病患者常常存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情况,通常停用后病情可明显改善,因此推测病因与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有一定关系。
4、腺管周围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过多
患者腺管周围成纤维细胞的大小、位置及成熟均异常,推测可能与病情有关。
5、咖啡
咖啡可降低小肠分泌,可能与发病有关。
症状-总述:
显微镜下结肠炎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慢性或间断性水样腹泻,腹泻程度与肠黏膜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部分患者可伴有夜间腹泻、腹痛、腹胀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本病一般无明显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因本病出现轻度体重减轻、脱水的情况。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水样腹泻、腹胀等症状,有夜间腹泻的情况。
2、喝咖啡、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后腹泻症状加重。
3、因长期腹泻出现了体重减轻的情况。
以上须尽早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显微镜下结肠炎属于消化内科的诊治范围,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并提前预约挂号。
2、最好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医生进行腹部触诊。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考虑进行结肠镜检查,注意提前咨询预约,检查前禁食6~8小时。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6、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您最开始出现的症状是什么?
2、什么情况下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以前有过类似的症状吗?都吃过什么药,做过什么治疗?这次有自己服药吗,怎么吃的,有缓解吗?
4、一天大便多少次?大便是什么样的?
5、最近有吃什么不合适的食物吗?
6、家里人有相似情况吗?父母姐妹有消化道疾病吗?
7、您有什么慢性病史吗?
8、以前做过手术吗?做过腹部的手术吗?做过肠镜或胃镜吗?
9、平时生活压力大吗?这次发病和情绪有关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
2、我的情况严重吗?会传染给家人吗?
3、要做什么检查?有损伤吗?必须做吗?
4、要吃多长时间的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5、治疗多久能好?以后还会复发吗?
6、平时吃饭要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进行一次复查?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反复出现水样泻、腹痛、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血常规、便常规、血清免疫学检查、X线钡灌肠检查、纤维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病理检查等,以了解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便常规
半数以上患者可见白细胞,无寄生虫卵、寄生虫,大便除脂肪外,还含有大量钠和氯化物,培养后无致病菌生长。
3、血清免疫学检查
40%的患者可出现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血清IgM增高,抗核抗体阳性,10%的患者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
检查-病理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病理检查进行诊断。
1、胶原性结肠炎
(1)全结肠基底层上皮细胞下连续或散在的胶原层增厚,超过10μm,或定位较好的黏膜见3个以上紧密相连的腺窝在垂直方向破坏。
(2)固有层炎症细胞以淋巴细胞及间质细胞占优势,也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3)上皮病变主要为空泡变性及上皮表面分离,可见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
2、淋巴细胞性结肠炎
(1)常有上皮细胞变性、脱落,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增多,隐窝有丝分裂增加。
(2)固有层慢性炎症细胞弥漫性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偶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纤维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等检查,一般来说结、直肠黏膜大都在正常范围内,部分患者可见黏膜水肿、粗糙、红斑或苍白等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本病进行影像学检查通常无异常表现,部分患者进行X线钡灌肠检查,可发现结肠袋袋形变浅、乙状结肠憩室和黏膜不规则等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有无慢性或间断性水样腹泻等相关症状,然后会通过血常规、便常规、血清免疫学检查、X线钡灌肠检查、纤维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主要通过病理检查进行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也可引起腹胀、持续性腹泻等症状,且粪便检查、结肠镜检查也没有异常表现,容易混淆。但是肠易激综合征病理检查无异常改变,可以通过病理检查与本病进行鉴别。
2、其他炎性肠病
这些疾病也可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以通过病理检查与本病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显微镜下结肠炎以药物治疗为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疗效较好的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应该停用咖啡等可能引发或加重腹泻的物质。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特异性抗腹泻药物
患者可以使用非特异性抗腹泻药物缓解腹泻症状,如洛哌丁胺、地芬诺酯等,但效果因人而异。
2、5-氨基水杨酸
非特异性抗腹泻药物效果不佳者,可以使用5-氨基水杨酸、水杨酸铋、柳氮磺吡啶等药物进行治疗。
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可用于5-氨基水杨酸治疗无效且排除其他疾病者,疗效可靠,患者耐受性好,但停药后容易复发。
4、免疫调节剂
激素无效或依赖者,可用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
5、抗生素
抗生素对部分患者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
治疗-相关药品:
洛哌丁胺、地芬诺酯、5-氨基水杨酸、水杨酸铋、柳氮磺吡啶、布地奈德、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显微镜下结肠炎预后良好,不影响正常寿命,不会进展为炎症性肠病,也不会发生异型增生或恶变。部分显微镜下结肠炎可以自行缓解,部分可以复发。
预后-危害性:
显微镜下结肠炎属于良性疾患,可引起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时还可导致患者体重下降,但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预后-自愈性:
部分显微镜下结肠炎可以自行缓解,且不再复发。
预后-治愈性:
本病治疗后通常可以取得良好预后,可以治愈。
预后-复发性:
部分显微镜下结肠炎在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后,可再次复发,但是准确的复发频率尚不了解。一般认为在长期缓解后鲜有复发。
日常-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显微镜下结肠炎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并改变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助于病情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会引起反复腹泻症状,可能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可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2、护理措施
当患者确诊病情后,可积极向专业医护人员学习疾病的相关知识, 尤其是治疗期间的安全事项。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听音乐,看书籍、电影、电视等来转移注意力,避免沉浸在悲观的心理状态中。家属可以尽可能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确保其以积极乐观的心理接受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情况。
2、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和改善肠道功能,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游泳等。
3、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饮食调理:
显微镜下结肠炎患者应避免进食加重腹泻症状的食物,可以适当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适量摄入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苹果、橙子、草莓、胡萝卜、土豆等。但需注意,如果腹泻加剧,可适当减少高纤维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腹泻。
2、严格控制饮食卫生,食用新鲜果蔬;鉴于患者肠道蠕动能力有所下降,因此水果可蒸熟去皮后食用。
3、长期腹泻可导致患者体内维生素等营养流失,因此要适当补充无机盐、维生素、蛋白质等,补偿长期腹泻而引起的营养丢失、消耗,具体依照患者消化吸收耐受情况,循序渐进提供食物。
饮食禁忌:
1、避免进食摄入咖啡、酒、奶制品等加重腹泻的食物。
2、避免进行辛辣刺激、过冷过热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还没有明确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