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新生儿肺出血疾病英文名称: neonatal pulmonary hemorrhage疾...
养生
疾病名称: 新生儿肺出血
疾病英文名称: neonatal pulmonary hemorrhage
疾病概述:
新生儿肺出血(pulmonary hemorrhage of newborn),是指肺部大面积出血累及两个肺叶以上,多发生在各种疾病的晚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病跟新生儿血液高黏滞综合征、感染、肺充血等多种因素有关,患儿表现为原发病的基础上患者突然出现病情恶化,呼吸困难加重、尿少、浮肿、皮肤苍白等症状。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儿死亡。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发绀、皮肤苍白、口鼻出血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缺氧因素、感染因素、寒冷因素、早产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红细胞、血小板、血气分析、X线检查
重要提醒: 新生儿发生口鼻出血时,应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较易发生本病。
病因-总述:
新生儿肺出血主要与新生儿血液高黏滞综合征、感染、肺充血、凝血功能障碍、重度窒息、肺透明膜病及羊水吸入、新生儿硬肿症、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因素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新生儿血液高黏滞综合征
新生儿血液高黏滞综合征患者红细胞计数增多,静脉血红细胞压积常>65%,引起血液黏滞性增高以致妨碍正常血流,出现各种临床表现。
2、感染
严重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时可直接引起肺出血,感染时免疫复合物对肺血管的损伤亦是造成肺出血的原因之一。
3、肺充血
当左心衰竭或因先天性心脏病使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时,可引起出血性肺水肿,亦是造成肺出血的原因之一。
4、凝血功能障碍
新生儿期有生理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毛细血管脆性亦较高。因此,凝血时间、出血时间均延长,尤以早产儿更为显著。
5、重度窒息、肺透明膜病及羊水吸入
患有以上疾病时常有缺氧、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均可直接导致肺毛细血管损伤。酸中毒使血液淤滞、血行缓慢,并使红细胞僵硬不易变形,易发生微血管栓塞。同时缺氧及酸中毒可造成心力衰竭,引起出血性肺水肿。肺透明膜病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使肺泡表面张力增加,继而增加了毛细血管与肺泡腔的压力差,促进肺水肿的形成。
6、低体温及新生儿硬肿症
寒冷刺激使血管收缩易发生缺氧及毛细血管压力增加,重度硬肿症发生DIC时亦可直接造成肺出血。
7、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关系
临床观察到肺出血病儿中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占多数,还发现出生体重越小,肺出血的发病率越高,可能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肺脏发育不成熟;凝血因子缺乏;抗自由基的酶系统能力低下,易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早产儿动脉导管开放发生率高,经导管的分流量增大,易引起肺出血;肺毛细血管脆性高易于破裂等多种因素有关。
8、其他因素
肺发育不良、输血输液过量、重症Rh溶血病等均可为肺出血的原因,还有人认为高浓度氧气吸入可直接损伤肺组织造成出血。
症状-总述:
患儿常有缺氧、感染、寒冷损伤、早产等病史,且原发症较为严重。发生肺出血时常出现皮肤发绀、皮肤出血斑、呼吸困难、口鼻或出血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全身症状
低体温、皮肤苍白、发绀、活动力低下、尿少、浮肿、皮肤出血斑、休克。
2、呼吸障碍
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出现三凹征、呻吟、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恢复后呼吸仍不规则,氧饱和度突然下降。
3、肺部表现
肺部可闻及中粗湿啰音,或湿啰音比原来增多。
4、出血表现
约半数病例从口鼻腔流出血性液体,或气管插管内流出泡沫样血性液,皮肤出血点或瘀斑。
症状-并发症:
部分患儿可能会发生纵隔气肿,气胸等并发症。
就医-急诊指征:
新生儿出现以下表现,应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1、患儿从口鼻流出血性液体;
2、反应低下、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发冷;
3、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出现三凹征、呻吟、呼吸暂停;
4、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就医-就诊科室:
新生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鼻孔或口腔流出或喷出血性液体,需要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家长应携带本人身份证、孩子户口本等。
2、孩子如果最近有就诊经历,最好携带相关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新生儿的各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应给其做好保暖措施。
4、家长可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医生可能会问家长以下问题:
1、您的孩子是否有呼吸困难、尿少、水肿、皮肤苍白、有出血点?
2、您的孩子有从鼻孔或口腔流出或喷出血性液体吗?还有其他症状吗?
3、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
4、您的孩子是否有过缺氧(窒息)、严重感染?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5、您的孩子有充血性心力衰竭、高黏滞综合征等病史吗?用过什么药物来缓解症状吗?
6、您的孩子是足月生产还是早产?出生时体重是多少?
7、您的孩子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出生时是否有羊水吸入?
8、刚出生时是否体温很低?近期是否受过寒冷的刺激?
9、您的孩子是否应用大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超量输液、使用过多碱性药物?既往是否有氧中毒?
10、您的孩子伴有其他疾病吗?
11、做过急救处理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孩子出现肺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的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情况有多严重?
4、我的孩子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任何风险吗?
6、我的孩子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吗?
7、治疗期间该怎么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详细的询问患者母亲关于患者的病史,然后进行全身视诊和肺部听诊,了解有无异常体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气分析、血常规、胸部X线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检查一般情况,可发现患儿精神反应差,最初可出现体温不升、皮肤发花等早期休克表现,后期可出现出血性休克表现。肺部听诊会发现呼吸音减低或有湿啰音,或肺部啰音较前增多。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如果检测发现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数下降,可能存在肺出血。
2、血气分析
可见PaO2下降,PaCO2升高,多为代谢性酸中毒。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表现
一旦怀疑肺出血,应立即摄X线胸片。新生儿肺部典型X线表现为:
(1)两肺透亮度突发性降低,出现广泛性、斑片状、均匀无结构的密度增高影响,这是肺出血演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X线征象。
(2)肺血管瘀血影,两肺门血管影增多,呈较粗网状影。
(3)心影轻中度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严重心胸比例>0.6。
(4)大量肺出血时两肺透亮度严重降低,呈“白肺”。
2、CT表现
新生儿肺出血一般不需要CT检查,但如有并发症包括纵隔气肿,气胸等时,可考虑CT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当突发心肺功能失偿、呼吸道出现血性液体时临床诊断肺出血。为避免误诊及减少漏诊,临床诊断标准应以“气道内有血性液流出而食管无血性液者为诊断依据”,胸片和实验室检查可协助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肺透明膜病
大量肺出血时,胸片可呈“白肺”样改变,此时需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鉴别。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时可见肺透亮度减低,毛玻璃样改变,心影模糊,肋间隙变窄;而肺出血则心影增大,肋间隙增宽。
2、肺炎
肺出血的X表现均为非特异性的,有时与支气管肺炎相似。应动态观察X线改变,肺炎可见肺纹理增多,以中下肺野为主,心影常不大;而肺出血则见大片或斑片状影,密度较炎症高且涉及两肺各叶。肺出血若治疗顺利,出血停止后X线改变很快改善,而肺炎吸收则需数日至数周。
治疗-治疗原则:
肺出血的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对发生肺出血可能者,应及时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对低体温者应逐渐复温,使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改善通气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药物治疗:
1、抗感染
感染引起肺出血者,病情非常严重,应加强抗生素治疗,同时辅以免疫治疗,输注丙种球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2、改善微循环
可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
3、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肺出血患儿常伴有全身凝血功能障碍,对高危患儿可用小剂量肝素。
4、保持正常心功能
可用多巴酚丁胺,如发生心力衰竭用地高辛。
5、补充血容量
对肺出血致贫血者可输新鲜血。
6、应用止血药
可使用立止血。
治疗-相关药品:
丙种球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肝素、立止血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正压通气和吸气末正压是治疗是肺出血的关键措施,一旦发生肺出血,应立即予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儿死亡。
预后-治愈性:
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患儿的病情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日常-总述:
日常应给予患儿一定的关注,及时发现患儿的不适,在恢复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复查,了解患儿恢复情况。
日常-生活管理:
1、母亲多与患儿接触,可多一些肌肤接触,但应避免误伤患儿。
2、多给予患儿一些关注,及时发现患儿的不适。
3、勤换尿布,减少尿、便对患儿肌肤的刺激。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新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到医院复查,并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饮食调理:
儿童一般提倡母乳喂养,具体宜忌可详细咨询医生,按照医生嘱咐的喂养方式、方法来进行喂养。
饮食建议:
提倡母乳喂养。
饮食禁忌:
母乳喂养时一般无特殊禁忌。
预防措施:
目前主要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包括预防早产及低体温、早期治疗窒息缺氧、感染、高粘滞血综合征、酸中毒、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避免发生输液过量或呼吸机使用不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