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新生儿泪囊炎疾病英文名称: neonatal dacryocystitis疾病别名: 新...
养生
疾病名称: 新生儿泪囊炎
疾病英文名称: neonatal dacryocystitis
疾病别名: 新生儿泪囊炎症、先天性泪囊炎
疾病概述:
新生儿泪囊炎(neonatal dacryocystitis)多数是由于鼻泪管下端出口的胚胎残膜在发育过程中不退缩,或因出口被上皮碎屑堵塞导致。主要症状为眼部疼痛、溢泪、泪囊局部皮肤隆起,压迫泪囊区有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溢出。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新生儿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部疼痛、溢泪、结膜囊少许黏液脓性分泌物、泪囊局部皮肤隆起、内眦部皮肤有时充血或出现湿疹
主要病因: 多数是由于鼻泪管的下端出口被先天性膜样组织所封闭,或因出口被上皮碎屑所堵塞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试冲泪道、荧光造影、X线检查
重要提醒: 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相关中医疾病: 漏睛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新生儿。
病因-总述:
多数是由于鼻泪管下端出口的胚胎残膜在发育过程中不退缩,或因出口被上皮碎屑所堵塞,致使鼻泪管不通畅,泪液和细菌积存在泪囊中,从而引起泪囊炎。
症状-总述:
主要症状为眼部疼痛、溢泪、结膜囊少许黏液脓性分泌物、泪囊局部皮肤隆起、内眦部皮肤有时充血或出现湿疹,压迫泪囊区有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溢出。
症状-典型症状:
1、一般是单侧,很少双侧发病。一眼或双眼溢泪。
2、结膜囊内可发现少许黏液脓性分泌物。结膜的炎症充血一般较轻微。
3、眼睑及睫毛常粘有痂皮样渗出物,眼睑及眼周皮肤常见糜烂。
4、泪囊局部皮肤隆起,但表面皮肤可不充血,压之可见脓液从泪小点溢出。
5、当患上呼吸道疾病时,病情加重,而当服用抗生素后能暂时缓解。
6、很少形成眶蜂窝织炎或泪囊瘘管。
症状-并发症:
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由于炎症长期刺激可导致急性泪囊炎,其分泌物多见黄白色,较黏稠,其泪囊区皮肤红肿,有压痛,严重的甚至引起眶蜂窝织炎以及颅内感染,角膜感染严重者可致角膜穿孔、失明。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让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试冲泪道,必须时进行荧光造影、X线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发现泪囊部有肿块,有弹性,没有红、肿、压痛等急性炎症表现。
检查-其他检查:
试冲泪道:检查泪道是否正常。
检查-影像学检查:
荧光造影、X线检查:检查泪道是否存在阻塞。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典型症状,结合体格检查、试冲泪道、荧光造影、X线检查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结膜炎、特发性内翻、新生儿眼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结膜炎
眼红、多有分泌物。流泪但无自生后发病史,泪囊部按压无分泌物溢出。
2、特发性内翻
也有流泪现象,但检查可见下睑内翻倒睫现象。
3、新生儿眼炎
新生儿眼炎发生在生后2~3天,结膜重度充血,而新生儿泪囊炎很少发生在生后6周以内,结膜充血极轻。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原则为去除感染、疏通泪道。治疗可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如果不能奏效可进行泪道探通术,仍未通畅者可使用硅胶管插管术。近年来还出现了泪道激光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由于大多数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泪道仍在继续发育阶段,有自愈倾向,故开始应采取保守疗法。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对泪囊部进行压迫,按摩,方向从上方朝向鼻腔,每日2~3次,目的是升高管道内压力以打开阻塞瓣膜组织。如泪道仍不通畅,则应考虑反复进行泪道冲洗,以期冲破膜组织或其他阻塞物。
治疗-相关药品:
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甲砜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6个月以上仍未自愈者可采用泪道探通术,以达到穿破膜组织的目的。18~24个月后,泪道仍未通畅,可考虑作硅胶管插管术,如遇骨部狭窄或畸形,在第一次探通失败后,即可行插管。伴有颅面骨功能不全患儿,单纯探通及冲洗常常失败,而需作硅胶管插管术。插管后应保存3~6个月后再拔除。
治疗-其他治疗:
近年泪道激光问世,可利用激光打通新生儿阻塞的鼻泪管,效果佳且损伤小。
治疗-治疗周期: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7-14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疼痛会使患儿出现哭闹、拒食,部分新生儿会因眼部不适揉眼睛,造成感染。
预后-自愈性:
大多数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泪道仍在继续发育阶段,有自愈倾向,配合治疗可尽快恢复。
预后-治愈性:
本病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通过积极治疗,大部分患儿可治愈。
预后-根治性:
通过积极治疗,可实现根治。
预后-复发性:
一般不会复发。
日常-总述:
日常需要注意眼部卫生、按时用药,术后需要定期到医院冲洗泪道。
日常-心理护理:
疼痛会使患儿出现哭闹、拒食,导致家属存在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家属可多与医生进行交流,缓解不良情绪,并积极配合医生给患儿进行相关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能自行加药、减药、换药或停药。
日常-生活管理:
1、护理患儿眼部前后都要洗手。
2、注意眼部卫生,及时清洁患儿的两眼,不要让分泌物长时间粘在眼部。
3、热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疼痛的症状。
4、患儿的衣物和被褥要轻柔、干燥,同时要舒适、透气。
5、室内的温度不要过高,并且要适当通风,避免出现感冒等全身疾病。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溢泪,眼睛局部是否有皮肤隆起,眼部是否有脓性分泌物。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仍需要定期到医院冲洗泪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患儿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尽量选择母乳喂养,定时定量,不宜过饱。
饮食禁忌:
母亲最好不要摄入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预防措施:
1、母亲加强孕期保健,规律产检。
2、注意婴儿眼部卫生,避免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