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心脏传导阻滞疾病英文名称: heart block疾病别名: 心传导阻滞疾病概述: 心脏...
养生
疾病名称: 心脏传导阻滞
疾病英文名称: heart block
疾病别名: 心传导阻滞
疾病概述:
心脏传导阻滞(heart block)是由解剖或机能失常造成的永久性或暂时性冲动传导障碍,可发生于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水平。临床上,以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较为常见和具有临床意义。病情较轻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病情较重者,可出现头晕、疲劳、心悸、胸痛、呼吸急促、晕厥等症状。通常,经过积极干预,患者的预后较好;若未及时救治,可能会发生不良事件,尤其是病情较重者,甚至会有致病风险。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头晕、疲劳、心悸、胸痛、呼吸急促、晕厥等
主要病因: 先天性因素、年龄增长、药物因素、医源性因素以及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心肌坏死标志物、电解质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
重要提醒: 心脏传导阻滞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晕厥甚至发生心跳完全停止,有致命风险。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相关中医疾病: 心悸
临床分类:
心脏传导阻滞的分类方法较多,临床上,根据阻滞部位分类,主要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根据阻滞程度分类,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
1、根据阻滞部位分类
(1)窦房传导阻滞:指冲动传导障碍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
(2)房室传导阻滞:指冲动传导障碍发生在心房与心室之间。
(3)室内传导阻滞:指发生在希氏束以下的传导障碍,包括左、右束支阻滞及左束支前、后分支阻滞。
2、根据阻滞程度分类
(1)一度传导阻滞:其传导时间延长,但全部冲动仍能传导。
(2)二度传导阻滞:分为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表现为传导时间进行性延长,直至一次冲动不能传导;Ⅱ型表现为间歇出现的传导阻滞。
(3)三度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阻滞,此时全部冲动不能被传导。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老年人。
2、患有心肌梗死、心肌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者。
病因-总述:
心脏的跳动受电脉冲系统的调控。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负责产生电脉冲信号。位于右心房的窦房结释放电脉冲信号后,会使心房肌肉收缩,从而将血液从心房泵入心室。同时,电脉冲信号会沿传导系统结间束传至房室结,并向心室传递,引起心室肌肉收缩,将血液从心室泵出并输送至全身。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电脉冲信号通路受损或者受到干扰,则会使电脉冲传输速度减慢甚至中断,从而形成心脏传导阻滞。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先天性因素、年龄因素、药物因素、医源性因素以及心肌梗死、心肌炎、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电解质紊乱等疾病因素。
病因-基本病因:
1、先天性因素
部分心脏传导阻滞是先天性的,即患者在出生时就存在这种状况。
2、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老年时期,心脏组织可能出现自然退行性改变,导致传导系统受损,进而引发心脏传导阻滞。
3、药物因素
服用某些药物,比如抗心律失常药(如双异丙吡胺)、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等,可能导致心脏传导阻滞。
4、医源性因素
如果进行心脏手术或者是介入治疗,可能会损伤传导系统,影响心脏电脉冲的信号传导,进而引发心脏传导阻滞。
5、疾病因素
(1)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可导致心肌组织损伤,影响心脏电信号的传导,进而引发心脏传导阻滞。
(2)心肌炎:心肌炎可损伤心肌细胞,抑制心脏电信号的传导,进而导致心脏传导阻滞。
(3)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可能造成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影响电信号的传导,引发心脏传导阻滞。
(4)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脏肥大和纤维化,影响电信号的传导,进而导致心脏传导阻滞。
(5)电解质紊乱:钾、钙、镁等电解质水平异常,均可能导致心脏传导阻滞。
(6)其他:莱姆病、结节病、风湿热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心脏传导阻滞。
症状-总述:
心脏传导阻滞的症状,主要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情较轻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病情较重者,可出现头晕、疲劳、心悸、胸痛、呼吸急促、晕厥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头晕
心脏传导阻滞会影响血液的输出,血流不足以满足大脑的需要,所以会出现头晕的症状。
2、疲劳
心脏传导阻滞会导致血液输出降低,影响全身其他部位的供血,所以容易出现身体疲劳、乏力的症状,尤其是在运动时更加明显。
3、心悸
患者会感觉到心跳异常,比如心跳不规律、过慢。
4、胸痛
心脏传导阻滞可导致心脏输出降低,进而减少心肌的氧气供应。当心肌氧气的需求量超过供应量时,可能造成局部缺血,从而引发胸痛。
5、呼吸急促
心脏传导阻滞会导致心脏泵出的血量减少,这样容易造成身体组织缺氧。而缺氧会刺激呼吸中枢,增加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以提高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特别是在体力活动时尤为明显。
6、晕厥
在严重的情况下,心脏传导阻滞可导致脑缺血而引发晕厥。
症状-并发症:
心脏传导阻滞可能引发其他心律失常、发生猝死、造成心力衰竭等。
1、引发其他心律失常
心脏传导阻滞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稳定性,或者导致心脏电信号被迫沿着异常途径传导等,进而引发其他心律失常,比如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
2、发生猝死
病情非常严重者,比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猝死。
3、造成心力衰竭
长期存在的心脏传导阻滞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不足,进而造成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咳嗽、咳痰等症状。
就医-急诊指征:
1、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嘴唇、指甲青紫;
2、出现剧烈胸痛,持续不缓解;
3、突发晕厥、抽搐;
4、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
2、伴反复心慌、气短、易疲劳、头晕、乏力等;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若突发晕厥、抽搐等,要及时去急诊科处理。病情平稳者须于心血管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不适症状?
2、这些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断发生的?
3、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加重?哪些情况下会减轻?
4、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5、既往是否有心脏疾病的相关诊断?心脏做过什么治疗吗?
6、既往心电图还出现过其他异常情况吗?
7、血压、血脂和血糖高不高?控制情况如何?
8、亲属中是否曾有人患心脏病或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9、近期是否还得过其他疾病?吃过什么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什么病?
2、我的情况严重吗?会影响寿命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有什么治疗方法?需要住院吗?
5、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6、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9、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头晕、疲劳、心悸、胸痛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就诊后,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情况;之后,可能建议做心肌坏死标志物、电解质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心脏视诊
了解心前区有无隆起和异常搏动等。
2、心脏触诊
了解有无心脏震颤。
3、心脏叩诊
了解心脏边界、心脏大小等。
4、心脏听诊
了解心音有无改变、有无心脏杂音以及心脏跳动次数、心脏跳动节律等有无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心肌坏死标志物
心肌坏死标志物包括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等,可以评价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坏死及其严重程度。
2、电解质检查
通过了解体内钠、钾、钙、镁等指标,来判断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通常用于怀疑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心脏传导阻滞患者。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对于心脏传导阻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通过图形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有助于医生了解有无传导异常以及心脏传导阻滞的类型。
2、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时间连续监测心脏电活动的方法。患者在疾病发作时,该检查可以详细记录发生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有助于医生观察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的心律变化情况。
3、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有创的心脏电活动检查方法。通过将带有电极的导管穿过患者的血管,引到心腔内适当的位置,有助于了解心脏电信号的传导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心脏传导阻滞的程度和位置。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能够显示心脏的外部结构,评估心脏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检查肺部和胸腔内有无异常。该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心肺状况,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脏传导阻滞的疾病(如肺部感染等),从而为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能够显示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态改变,了解心脏血流及瓣膜情况。该检查对于心脏传导阻滞的诊断有一定意义,有助于判断导致心脏传导阻滞的相关心脏病变。
3、冠状动脉造影
如果怀疑冠状动脉疾病是心脏传导阻滞的原因,医生可能建议行冠状动脉造影。这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检查时需要注射造影剂,然后利用X射线成像来判断冠状动脉是否有狭窄或阻塞。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既往病史(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以及头晕、心悸、疲乏等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特点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临床上,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一般来讲,病情较轻者,特别是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无需进行治疗,但要定期进行随访观察;病情较重,症状明显者,首选植入心脏起搏器,必要时可应用药物临时处理。此外,需要根据临床检查结果,积极去除病因,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仅适用于无心脏起搏条件的应急情况。常用药物有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等。
1、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通过减少迷走神经过度兴奋,缓解心脏传导阻滞。
2、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用于急需提高心室率的情况,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应十分慎重,因可能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相关药品: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是向心脏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小型的电子设备,其通过向心脏发送电脉冲,刺激心脏兴奋,继而收缩产生跳动,从而恢复泵血功能。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在经过积极干预后,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病情得以控制,预后较好。但若未及时干预,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1、心脏传导阻滞可干扰心脏的正常传导系统,可能会引发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心脏传导阻滞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晕厥。而晕厥可能导致意外摔倒和受伤,对患者的安全造成威胁。
3、在严重的情况下,心脏传导阻滞可能会导致心跳完全停止,有致命的风险。
预后-治愈性:
接受规范、合理的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
日常-总述:
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对于促进病情康复和保持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心脏传导阻滞患者日常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充足、适当锻炼,并注意自身病情监测。此外,佩戴起搏器者,还需要了解关于起搏器的使用注意。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
2、不抽烟、不喝酒,因为这些行为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3、适当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否则过重的体重会给心脏增加负担。建议选择比较柔缓的运动方式,比如瑜伽、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4、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平时应密切监测自身病情,如果症状出现恶化,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应尽早就诊,以利于及时处置。
日常-特殊护理:
对于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而言,了解有关心脏起搏器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1、了解所安装的心脏起搏器的具体型号。
2、随身携带相关医疗证明,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让周围的人了解体内有心脏起搏器,从而提供相应的关照和措施。
3、避免接触可能干扰起搏器正常工作的设备,比如MRI等。在过安检时,可以告知安检人员并走特殊通道。
4、按时前往医院进行随访,检查心脏起搏器,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患者平时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保证营养均衡,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
饮食建议:
1、粗细搭配,常吃杂粮、杂豆,如小米、玉米、燕麦、红小豆、绿豆、芸豆等。
2、适当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保证每天有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食用鱼、肉、蛋、奶等。
4、保证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饮食禁忌:
高盐食物、高脂肪食物、高糖食物容易损害心血管健康,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平时应避免食用,比如酱菜、咸肉、咸鸭蛋、油炸食品、肥肉、糖果、糕点等。此外,咖啡因含量高的食物和饮品,比如咖啡、巧克力等,也会影响恢复,所以不宜食用或饮用。
预防措施:
心脏传导阻滞是可以预防的,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另外,对于患有基础疾病者,应加强监测,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地管理疾病,有效地控制病情,从而减少诱发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的可能性。
1、改善生活方式
(1)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
(2)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瘦肉、鱼类等食物,保持饮食均衡,限制高脂肪、高盐、高糖食品的摄入。
(3)避免吸烟和二手烟,限制酒精的摄入。
(4)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和忧伤。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心肌病、高血压等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心脏传导阻滞。因此,有基础疾病者,应遵医嘱积极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