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咽部脊索瘤疾病英文名称: pharyngeal chordoma疾病别名: 咽部脊索肿瘤...
养生
疾病名称: 咽部脊索瘤
疾病英文名称: pharyngeal chordoma
疾病别名: 咽部脊索肿瘤
疾病概述:
咽部脊索瘤(pharyngeal chordoma)是来自胚胎脊索的残余。退化的脊索通常嵌入蝶骨和枕骨内,但部分可向腹侧折入咽壁,其与咽部上皮融合处的细胞有迅速增长的潜力,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可形成脊索瘤。咽部脊索瘤的主要表现有头痛、进行性鼻塞、脓性鼻涕、嗅觉减退等。治疗常以手术切除为主,同时可进行放疗,若肿瘤切除彻底则预后一般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头痛、进行性鼻塞、脓性鼻涕、嗅觉减退
主要病因: 脊索退化不完全或未完全吸收
检查项目: X线检查、CT、MRI、病理检查、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 疾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减少寿命,因此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咽部脊索瘤的发生占恶性肿瘤的4%。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总述:
咽部脊索瘤是来自胚胎脊索的残余,在胚胎阶段,脊索应发育成颅底和脊柱,在1~3个月应逐步退化,残余脊索逐步吸收。退化的脊索通常都嵌入蝶骨和枕骨内,但部分可向腹侧折入咽壁,其与咽部上皮融合处的细胞有迅速增长的潜力。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这些细胞可形成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
病因-危险因素:
1、成年男性发病率较高。
2、经常性吞咽困难。
3、日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
4、经常吸烟。
5、大量饮酒。
6、经常吃高温食物、烫的水或者汤(温度在65℃以上)。
症状-总述:
脊索瘤多位于鼻咽,随着肿瘤增大,常有头痛、进行性鼻塞、脓性鼻涕、打鼾、嗅觉减退、耳鸣、耳聋等。发生于口咽、下咽者较少,可有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肿瘤向颅内发展,可出现脑神经受累的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常见症状
打鼾、嗅觉障碍、耳鸣、听力受损、耳聋等是咽部脊索瘤较为常见的症状。
2、气管和喉返神经压迫症状
会出现呼吸不畅、声音嘶哑、语音改变等症状。
3、喉上神经压迫症状
会发生吞咽困难和咽部阻塞感。
4、其他
可出现进行性鼻塞、脓性鼻涕、头痛、口歪眼斜等。
症状-并发症:
脑神经损伤:肿瘤向颅内发展,可损伤脑神经,出现相应脑神经受累的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逐渐加重的鼻塞,伴脓性鼻涕、嗅觉减退、睡觉打呼噜;
2、伴耳鸣、听力受损、耳聋;
3、伴呼吸不畅、声音嘶哑、语音改变;
4、伴吞咽困难、咽部阻塞感;
5、伴头痛、口歪眼斜等神经受累表现;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一般为耳鼻喉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咽喉部检查,建议提前漱口。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咽喉部受过外伤吗?
6、您平时是不是喜欢喝比较烫的水和汤呢?
7、您平时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遗传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头痛、进行性鼻塞、脓性鼻涕、嗅觉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可能建议患者行X线检查、CT、MRI、病理检查等,以明确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进行检查。患者喉咽后壁侧壁可有肿块突起,肿块不活动,触之稍硬,可有囊性胶冻感。有的还可使软腭、扁桃体区前移,或从下颌下隐约触及肿块。
检查-病理检查:
本病主要靠病理检查确诊。病理组织学上肿瘤由典型的空泡细胞及黏液间质所组成,其特点为分叶结构,细胞呈不规则条索状、团块状或假腺泡状生长,还可形成巨大空泡的合体细胞。因肿瘤表面覆盖有椎前肌肉或筋膜,故经鼻或经口的肿块表浅钳取活检,甚至黏膜切开后钳切不深的活检都可能为阴性,因此应强调临床综合判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
有助于判断咽部是否有占位性病变,颈动脉造影主要显示该肿瘤为非血管性,并位于硬脑膜外。
2、MRI
比CT能更好地显示蝶鞍区及肿瘤好发部位处骨质情况,以及肿瘤的情况,便于与其他肿瘤相鉴别。
3、颅底X线检查
有助于观察肿瘤所在位置,可以与其他占位性病变鉴别。
诊断-诊断原则:
确诊需依据病理结果。颅底X片、颅正侧位片、CT、MRI可显示斜坡、蝶鞍、岩尖等处有骨质破坏及肿块阴影,有助于诊断。诊断过程中,还应排除鼻咽癌等疑似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鼻咽癌:凡发现斜坡、蝶骨区及上部颈椎有广泛骨质破坏的,结合临床所见,均应想到本病的可能,但也正是此点,最易与鼻咽癌相混淆。一般鼻咽癌骨质破坏以岩尖破裂孔区为主,并常伴有Ⅴ、Ⅵ脑神经受累或淋巴结转移。经临床综合判断怀疑为本瘤的,最好考虑手术探查,取活组织行病理检查,多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咽部脊索瘤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因常有颅底骨质破坏,手术不易彻底,最好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脊索瘤为低度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极少见,鼻咽部的脊索瘤通常给予放疗。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脊索瘤以手术切除为主,各种手术入路的选择以求尽可能全的切肿瘤,由于其生长部位复杂,常需要采取联合入路。大多数瘤体位于硬膜外,因此对咽部脊索瘤可选用中线入路,如经口-硬腭入路,经蝶窦入路,经上颌窦或颜面入路,面中掀翻入路,或扩大的额下硬膜外入路,若有枕骨髁被破坏,影响颅颈关节稳定性者,应加固,随着内镜手术的广泛应用,以上入路已部分可在内镜下完成,且内镜具有不同角度的特点,有利于手术中减少残留,尤其对斜坡区脊索瘤。
治疗-放化疗: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对部分术后有残留灶或因部位特殊,无法手术患者可应用高能X线先治疗。随着放射治疗手段的发展,已开展用质子和光子混合照射治疗,其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3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及时接受规范治疗,一般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但肿瘤完全清除困难,预后欠佳。
预后-危害性:
病情严重或未及时接受治疗者,疾病进一步发展,症状可加重,甚至会减少寿命。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控制病情,不影响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预后-复发性:
完全清除肿瘤比较困难,复发率较高。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复发。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常有头痛、进行性鼻塞、脓性鼻涕、打鼾、嗅觉减退、耳鸣、耳聋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2)本病一般不能完全清除肿瘤,复发率较高,可能导致患者寿命减少,患者可能因此产生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加文娱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感受美好生活。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外界的刺激。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神经受损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术后患者应遵医嘱下床活动。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每3个月复查一次,警惕疾病的复发。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切口和引流管,若出现切口红肿和引流管堵塞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术后患者可先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慢慢过渡到普食。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或者浓茶、咖啡、辣椒、花椒、咖喱等。
3、患者要少吃油腻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的进食。
2、戒烟酒。
3、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