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疾病别名: 副血友病疾病概述: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又称副血友病,是一种...
养生
疾病名称: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
疾病别名: 副血友病
疾病概述: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又称副血友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少数患者呈显性遗传。多由凝血因子V(FV)基因突变而引起。男女均可患病,少数患者双亲有血缘关系。患者常可出现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就诊科室: 血液内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血尿
主要病因: 凝血因子V(FV)基因突变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凝血五项、基因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因子活性检测
重要提醒: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属于遗传性疾病,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备孕前应进行产前咨询,避免患病胎儿的孕育。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男女均可患病,多见于有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病因-总述: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的病因主要为凝血因子V(FV)基因突变。FV是由肝脏和巨核细胞合成的单链糖蛋白,在凝血过程中,FⅤa,和钙离子和磷脂一起作为辅因子加速FⅩa对凝血酶原的酶作用,生成凝血酶。于第1对染色体的长臂(1q21~25),基因长80kb,mRNA为6.8kb,有24个内含子和25个外显子。错义突变等一些基因突变可引起FV缺乏。
病因-危险因素:
1、近期婚配
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两个人婚配,孕育患病胎儿的风险增加。
2、孕期母亲接触危害物质
孕期母亲感染病毒、接触放射性物质、服用药物等都可能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发生本病的风险增加。
症状-总述: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仅纯合子患者有出血症状,表现为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创伤或拔牙后出血等。手术后可出现严重出血,还可出现血尿和消化道出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肌肉和关节出血,脑出血罕见。
症状-并发症:
出血严重者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等多种危重疾病。
就医-就诊科室:
病情严重,症状危急时,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病情平稳者,一般建议到血液内科就诊,年幼患者可到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近期这些症状有减轻或加重吗?
3、近期有过受伤或剧烈运动等情况吗?
4、您之前出现过不明皮肤黏膜出血情况吗?
5、您出现过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吗?
6、您做过手术吗?手术是否有出血严重的情况?
7、您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家族史吗?
8、您之前做过什么检查和治疗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患病?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这个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5、我需要进行哪些治疗?这些治疗有风险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7、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
8、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然后会建议患者行凝血五项、基因检测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出血部位及出血严重程度等,以初步判断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凝血五项
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五项检查,纯合子患者通常可见PT和APTT延长。
2、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发现FV突变基因有助于明确诊断。
3、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情况,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
4、血生化
可以了解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损伤等。
5、凝血因子活性(FV:C)检测
出血严重的纯合子常低于正常人的1%,有出血症状者常低于10%,纯合子FⅤ:C可达20%。杂合子FⅤ:C常为30%~60%。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家族遗传史,出现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血尿等症状,并结合凝血五项、基因检测、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替代治疗,通常轻微出血的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而出血严重的患者需替代治疗。存在FⅤ抑制物的患者,还可酌情使用免疫抑制药等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出血严重的患者应输注新鲜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或浓缩血小板,输入剂量应根据FⅤ:C测定水平和止血效果调整。
2、鼻出血、龈血等轻微出血患者可用氨基己酸。
3、存在FⅤ抑制物的患者,可酌情输注血小板、使用免疫抑制药等,但治疗效果尚不明确。
治疗-相关药品:
新鲜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浓缩血小板、氨基己酸、免疫抑制药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FV达到25%时,必要时可酌情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的预后与出血的严重程度、有无替代治疗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出血轻微者通常预后较好。严重患者如反复输注血浆等,可能感染血行传播病毒。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属于遗传病,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2、本病可出现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血尿等多种出血症状,威胁生命健康。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控制出血,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本病可伴随患者终身,因此疾病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患者应主动了解自己的病情,日常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外伤。同时遵医嘱用药,适当运动,以锻炼肌肉、关节的耐性和稳定性,对病情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因本病无法治愈,且常发生大量出血情况,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烦躁、不安,甚至自卑、抑郁等消极情绪。
2、护理措施
患者可多与医生交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措施,以便对自己的病情有明确的了解,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使自身正确面对疾病。家属在生活中也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树立信心,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本病患者应禁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以及所有可能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
日常-生活管理:
1、日常可适量运动、锻炼,但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危险。
2、注意自我保护,必要时使用防护用具,如头盔、护膝等。
3、存在关节畸形时,选用合适的矫形器来改善、保持关节的功能。
4、在日常生活中应动作轻柔,剪短指甲、衣着宽松,谨防外伤及关节损伤。
5、存在出血情况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有助于缓解疼痛不适。
饮食调理:
遗传性因子Ⅴ缺乏症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保证机体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摄入,有利于维持免疫力,增强体质。
饮食建议: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如新鲜水果蔬菜、肉类、鸡蛋、坚果等。
2、宜少食多餐,规律饮食。
饮食禁忌:
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以防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1、进行遗传咨询,严格婚前检查、产前诊断。
2、母亲孕期避免感染病毒、接触放射性物质、服用药物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