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翼状胬肉疾病英文名称: pterygium疾病概述: 翼状胬肉(pterygium)是局...
养生
疾病名称: 翼状胬肉
疾病英文名称: pterygium
疾病概述:
翼状胬肉(pterygium)是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侵犯角膜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本病的发生大多与紫外线的照射密不可分,泪液分泌不足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多见于年长者和户外工作者。大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异物感、畏光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视力下降、散光、眼球动障碍等表现。故一经发现,需密切监测病情是否有进展,若有进展须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一定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早期大部分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表现为视力下降、畏光、异物感、眼红、眼球运动受限。
主要病因: 紫外线照射
检查项目: 眼科检查、探针检查、泪液分泌试验、裂隙灯检查
重要提醒: 一经诊断,需积极配合医生观察或治疗,避免使翼状胬肉进一步发展,进而影响患者视力。
相关中医疾病: 胬肉侵睛、胬肉攀睛
临床分类:
1、翼状胬肉的分期
翼状胬肉可分为进展期和静止期,进展期的特点包括病灶增生较快,充血肥厚,头部浸润,患者主诉不适。静止期的翼状胬肉生长慢甚至静止,病灶变薄,透明如蝉翼。
2、翼状胬肉的分类
按照患者以往有无翼状胬肉的手术史可将翼状胬肉分为原发性和复发性。复发性的翼状胬肉,既往可有一次或多次翼状胬肉手术史,纤维血管组织更为肥厚,体部与巩膜组织粘连紧密,形状不规则,血管粗大、充血明显,可有睑球粘连及眼球活动受限,复发的翼状胬肉,当其再次侵入角膜时,则称为真性复发。如按照翼状胬肉的生长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鼻侧、颞侧和双头胬肉,一般单侧翼状胬肉常见于睑裂区的鼻侧,双头胬肉鼻侧多先于颞侧发病。临床上需针对胬肉的分类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很高。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户外工作者患病率高于户内工作者,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海拔高的高原地区的居民患病率高于海拔低的平原地区居民。
病因-总述:
本病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主要与紫外线照射有关。另外,人眼长期受风沙刺激、泪液分泌不足等因素,也可导致翼状胬肉。
病因-基本病因:
1、紫外线
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是最主要的病因,紫外线可导致角膜缘干细胞的损害,引起细胞增殖。
2、其他
人眼长期受风沙的刺激或过于疲劳、慢性结膜炎患者不重视眼部保健和治疗、遗传因素、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因素、解剖因素、感染人乳头瘤等都有可能导致翼状胬肉。
症状-总述:
翼状胬肉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视力下降、畏光、异物感、眼红、眼球运动受限等。当翼状胬肉侵入角膜一定程度可引起散光。
症状-典型症状:
1、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
2、单眼或双眼同时发病。翼状改变可见于鼻侧或颞侧角膜缘,或两侧同时存在。以鼻侧多见。
3、病变初期角膜缘发生灰色混浊,球结膜充血、肥厚,以后发展成三角形的纤维血管组织。它可分为头(三角形尖端)、颈(角膜缘部)和体部(球结膜上)。
4、进行期翼状胬肉表现为充血、肥厚,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有时见色素性铁线(Shocker线)。
5、静止期翼状胬肉薄而不充血,颈部和体部血管收缩纤细。
6、翼状胬肉伸展至角膜时可因牵扯而引起逆规性散光。
7、翼状胬肉遮挡瞳孔区时可造成视力障碍,侵入程度与散光程度成正比。
8、严重病例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
症状-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发现眼结膜处生长了异物,并且眼内有异物感,而迟迟不消退。
2、远距离视物模糊,看近处也不清晰。
3、伴有畏光、眼红等刺激症状。
4、转动眼球时有阻力感。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当出现眼部生长异物,并有异物感,应及早于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尽量减少看电脑或阅读的时间,减少视疲劳。
3、可能需要做视力检测,就诊前一天晚上不要熬夜,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现结膜上有异物的?是否有异物感?
2、您的视物模糊是持续还是间歇性出现?是维持稳定还是持续进展?
3、您是否有畏光、眼红等表现?
4、您的视野和之前相比有变化吗?看东西会变形吗?眼前有黑影吗?
5、您之前有被诊断为屈光不正吗,比如近视、远视、散光或老视?是否戴矫正眼镜?
6、您是否常感觉眼睛干涩呢?
7、您还有其他眼部病变吗?
8、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呢?
9、您之前一直生活在哪个地区呢?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呢?
10、您既往有慢性结膜炎吗?
11、您家族里是否有人也有这种情况呢?
12、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眼睛为什么会这样?
2、我还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吗?会影响我的日常生活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是否需要住院?
5、有哪些治疗方法?对于我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6、治疗过程中有风险吗?
7、能治好吗?以后还会再发吗?
8、我今后需要注意什么?应该如何保护眼睛?
9、如果需要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出现视力下降、畏光、异物感、眼红、眼球运动受限等整装是,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眼科检查,而后给患者进行探针检查、泪液分泌试验、裂隙灯检查等,以了解病情及明确诊断。必要时还可能做其他检查用来排除其他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眼部检查,测试患者的视力情况,并用仪器测试患者的眼压,还会对患者进行验光,看是否存在散光等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1、探针检查
医生会用探针通过翼状胬肉,进行内部探查,可用于排除假性胬肉。
2、泪液分泌试验
本试验是将试纸一头放入眼睑里面来测试泪液分泌的数值,判断患者泪液分泌是否正常。
3、裂隙灯检查
本检查是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患者晶状体,医生会让患者坐在椅子上,使患者注视指示灯或直视显微镜,检查前禁止涂眼膏。镜下可见翼状胬肉充血发红,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增生,深入角膜。此检查可明确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有长期紫外线照射史的人群,结合临床表现和眼科检查、探针检查、泪液分泌试验、裂隙灯检查等结果,一般不难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是否存在假性胬肉、睑裂斑、角膜缘良恶性肿瘤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假性胬肉
是一继发性病变,常见的原因包括眼化学伤、手术、机械性眼外伤、瘢痕性结膜炎、周边角膜溃疡或严重感染性炎症等。假性胬肉可发生于角膜的任何位置,而不像翼状胬肉仅发生在3点或9点的水平方位。假性胬肉的结构不像真性胬肉那样有清晰的头、颈、体三部分,而且其不与角膜缘粘连,这点与真性胬肉明显不同。
2、睑裂斑
睑裂斑位于睑裂区靠近角膜缘的球结膜,为一呈水平带状、三角形或椭圆形,隆起的灰黄色病灶。翼状胬肉以侵入角膜为其特征,而睑裂斑则不侵犯角膜。但偶尔特别大的睑裂斑可能侵犯角膜而与翼状胬肉混淆。
3、角膜缘良性肿瘤
结膜乳头状瘤为半透明、表面有光泽的红色圆丘状病灶,可位于鼻侧或颞侧靠近角膜缘处而与翼状胬肉混淆,但结膜乳头状瘤绝少侵犯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区分两者。角巩膜皮样肿常发生于颞下方,为一白色表面光滑的半球形隆起,可轻度充血,表面可见毛发。发生于颞侧时应与翼状胬肉鉴别。
4、角膜缘恶性肿瘤
结膜上皮内肿瘤和鳞癌的早期易被误诊为翼状胬肉,但这些恶性肿瘤为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因而其不规则的上皮表面呈现出充血的透明状或凝胶状外观,其血管纤细呈松针状,而翼状胬肉的血管则较粗大呈被牵拉状,组织切除活检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较小静止期者勿需治疗。较小的胬肉可采用冷冻、激光治疗,胬肉较大、进行性或达到角膜瞳孔、术后复发胬肉应手术切除。当有炎性症状时,可使用药物缓解症状。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物可缓解翼状胬肉引起的眼红,流泪,疼痛,异物感等不适。对一些不愿手术的患者,可局部滴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起到抗炎,缓解眼部不适,但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能阻止翼状胬肉的发展,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有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危险。常用药物包括吲哚美辛、米索前列醇双氯芬酸、普拉洛芬等。
2、抗代谢药物
抗代谢药物注射治疗翼状胬肉后,可使胬肉体部变白,萎缩,可减弱胬肉的增殖过程,但是不能改变胬肉的形态,所以在发病的早期使用更有价值。但抗代谢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一定要严格掌握其应用的药物浓度、注射方法等。常用药物包括丝裂霉素C(MMC)、5-氟尿嘧啶(5-Fu)、平阳霉素、博来霉素等。
3、抑肽酶
研究表明,INF-a对翼状胬肉的形成和复发起着重要作用,而抑肽酶能够明显地抑制由过氧化氢诱导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分泌INF-a,因此抑肽酶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翼状肉的新型药物。
3、人工泪液
可润滑眼表面,促进翼状餐肉切除术后泪膜修复,减轻患者不适症状,还可以稀释眼表的可溶性炎症介质。
治疗-相关药品:
吲哚美辛、米索前列醇双氯芬酸、普拉洛芬、裂霉素C、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博来霉素、抑肽酶
治疗-手术治疗:
1、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
(1)刺激症状严重;
(2)胬肉的发展危及视轴时;
(3)翼状胬肉引起不规则散光,即其头端侵入角膜内在3mm以上者;
(4)胬肉局部炎症反复发作者;
(5)影响眼球运动、引起复视者,主要是指复发性翼状胬肉;
(6)由于美容等要求,患者强烈要求手术。
2、手术方式主要包括:
(1)暴露巩膜的单纯切除术
(2)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
(3)切除联合羊膜移植
(4)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确定适宜的手术方案,其中单纯切除术术后复发率较其他术式高。
治疗-其他治疗:
1、冷冻治疗
较小和较薄的胬肉可采用冷冻治疗,用-40℃的冷冻头接触胬头部及颈部,破坏其新生血管并使之萎缩。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不良反应较少。
2、激光治疗
对于较小的胬肉可以考虑行YAG激光切除术,通过激光的热效应闭塞血管,中断翼状胬肉血供,还能利用其烧灼效应,封闭胬肉组织内的血管,使其处于缺少血供状态,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以至于萎缩变小。但周围的组织也可能受到热烧伤。此外,还有532nm激光、CO2激光、准分子激光等治疗方式原理同上,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与患者病情、治疗干预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1、翼状胬肉进行性发展时,会影响患者的视力,对日常工作和学习造成障碍。
2、翼状胬肉切除后,可能会反复发作,导致患者会有焦躁或抑郁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本病可通过手术治疗治愈。
预后-复发性:
易复发,应注意保持眼睛湿润,避免紫外线照射、风沙刺激等。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细心的术后护理对治疗翼状胬肉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合理膳食、保持心情愉快对本病也有积极作用。在疗程结束后,需定时到医院复诊,监测是否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1、由于翼状胬肉可能需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可能会有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建议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本病的知识,消除心中的不安感。家属也应该多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多安慰和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以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翼状胬肉经治愈后,可能会反复发作,从而使患者有烦躁、抑郁等情绪,此时患者可多向医生咨询,以寻求最佳的治疗方式,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缓解心中的烦闷。
日常-用药护理:
应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来缓解症状,以免引起多种并发症。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眼部清洁干燥,避免碰撞眼部和揉眼睛。
2、少看电视、电脑,阅读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眼睛过度疲劳引起充血。
3、避免紫外线照射、烟尘、风沙的刺激,若工作需要,可带好防护眼镜。
4、保证充足的睡眠与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用眼过度,加重病情。
5、在日常工作用眼时,需定时休息双眼和保持眼部湿润,可咨询医生选择适合的保湿滴眼剂。
6、可适当参加室内运动,如健身操、力量训练等,增强体质,抵抗细菌和病毒侵袭。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如唱歌、听音乐等,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日常-复诊须知:
本病易复发,遵医嘱定时复查,若眼部有不适症状应随时就诊。
日常-术后护理:
1、注意眼部清洁卫生,保持术眼敷料完整、清洁、干燥,避免碰伤、揉搓、挤压术眼及频繁转动眼球。避免感染。
2、观察缝线有无松脱、眼部敷料有无渗血、移动,若有出血、渗血、渗液及疼痛严重者,须立即告知医生。
3、遵医嘱使用滴眼液,使用前应先洗手。若有多种滴眼液同时使用时,间隔使用时间不少于5分钟,以利于药物吸收。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应以清淡、营养均衡的饮食为主。
2、可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奶、蛋、豆等,摄取蛋白质有益于组织的修复和更新。
3、维生素A可预防和治疗干眼症,并且其他维生素也对眼睛有益。故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青椒、红心、桔子、杏子、柿子等。
饮食禁忌:
1、戒烟禁酒,避免烟雾和酒精刺激结膜,以免加重病情。
2、忌食葱、韭菜、大蒜、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刺激、热性食物,最好不吃带鱼、鲤鱼、虾、蟹等海腥发物,不利于术后伤口的恢复。
3、避免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导致便秘。
预防措施:
1、尽可能避免烟尘、风沙等因素的刺激,如工作需要长期户外作业,可戴防护眼镜加以保护。
2、平时注意用眼卫生,若有沙眼、结膜炎时,应及时点药治疗。
3、同时应注意睡眠充足,规律生活,避免用眼疲劳,导致眼睛干涩。
4、应保持眼部湿润,必要时可选用适宜自己的眼部湿润剂,使用前应洗净双手。
5、可适当参加室内运动,增强抵抗力,如举哑铃、拉弹力带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