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阴道前壁膨出疾病英文名称: Protrusion of anterior vaginal...
养生
疾病名称: 阴道前壁膨出
疾病英文名称: Protrusion of anterior vaginal wall
疾病别名: 阴道前壁脱垂
疾病概述:
阴道前壁膨出(Protrusion of anterior vaginal wall)也称为阴道前壁脱垂,多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肌肉筋膜松弛引起。患者多表现为腰骶部的酸痛、坠物感,可伴有尿频、尿急、排尿不尽等症状。经积极治疗后,本病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相关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妇科
发病部位: 生殖部位、盆腔、膀胱、阴道
常见症状: 阴道内肿物脱出、腰骶部酸痛、排尿异常、性生活障碍
主要病因: 妊娠及分娩、衰老、腹压升高、医源性原因、遗传因素
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尿常规检查、B超检查、细胞学检查、肛门指诊、膀胱镜检查
重要提醒: 阴道前壁膨出症状严重时可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还可造成阴道黏膜的溃疡、出血、感染及膀胱炎等多种并发症,应尽早进行治疗。
临床分类:
按照膨出部位的不同,阴道前壁膨出可分为两类:
1、膀胱膨出
阴道内2/3膀胱区域脱出称为膀胱膨出。
2、尿道膨出
若支持尿道的膀胱宫颈筋膜受损严重,尿道紧连的阴道前壁下1/3以尿道口为支点向下膨出,称尿道膨出。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相关权威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有阴道分娩或器械辅助分娩史者,多次怀孕、婴儿出生体重较高或多胎妊娠者发生本病概率较高。
2、年纪较大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阴道前壁脱垂的风险会增加,尤其是围绝经期女性。
3、行子宫切除术者。
4、超重者。
5、重体力劳动者。
6、慢性呼吸道疾病导致持续咳嗽者。
7、先天性盆底功能发育不良者。
病因-总述:
女性的盆腔器官由骨盆的肌肉、筋膜、韧带等结构支持,以保持其处于正常的位置。如这些支持结构受损,可导致膀胱等器官滑落到低于正常水平的位置,从而导致阴道前壁膨出的发生。该病多为妊娠、分娩所致,年龄较大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腹压增高也是该病的常见原因。少数患者可为医源性或由遗传因素导致。
病因-基本病因:
1、妊娠及分娩
妊娠、分娩,特别是产钳或胎吸下困难的阴道分娩,盆腔筋膜、韧带和肌肉可能因过度牵拉而被削弱其支撑力量,导致阴道前壁膨出。若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特别是重体力劳动,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而发生阴道前壁膨出。
2、衰老
年龄较大患者可在绝经后出现支持结构的萎缩,导致阴道前壁膨出的发生。
3、腹压升高
慢性咳嗽、腹腔积液、腹性肥胖、持续负重或便秘等原因可引起腹压持续升高,导致患者出现阴道前壁膨出。
4、医源性
主要是手术过程中造成的盆腔支持结构受损而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造成医源性阴道前壁膨出,多见于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
5、遗传性因素
部分阴道前壁膨出可能与遗传性因素相关,患者可有先天性的盆底功能发育不良,从而导致阴道前壁膨出的发生。
症状-总述:
阴道前壁膨出患者前期多无明显症状,病情持续进展时可出现骨盆和阴道内的对应症状,患者常因疾病影响泌尿系统出现多种排尿异常。部分患者可有性生活障碍。
症状-典型症状:
1、患者多有腰骶部酸痛及下坠感,部分患者骨盆和阴道内有饱胀感或压力感。
2、阴道内肿物脱出,可在下蹲、长期站立、负重、劳累时更为明显。
3、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不尽、压力性尿失禁等多种排尿异常。
4、患者症状较重时阴道内肿物可影响性生活,出现性生活障碍。
症状-并发症:
1、阴道黏膜损伤
部分患者症状较重时,可导致阴道黏膜长期暴露在外,引起黏膜溃疡、出血及感染。
2、尿路感染
患者可因阴道前壁膨出导致长期排尿不尽,进而出现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不明原因的腰骶部酸痛,且影响日常生活。
2、出现阴道内肿物。
3、患者出现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排尿不尽、压力性尿失禁等情况。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尽早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阴道症状时多需前往妇科就诊,如出现排尿异常等泌尿系统症状时,需前往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行妇科检查,最好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
3、患者可能需住院治疗,家属可做相关准备。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2、症状近期有无加重?
3、您之前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4、您在进行性生活时有无疼痛或尿液渗漏?
5、您有慢性咳嗽吗?
6、您有便秘症状吗?
7、您的母亲或姐妹有类似问题吗?
8、您生过孩子吗?生过几次?
9、您以后有生育需求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2、我这个病是遗传的吗?
3、这个病会导致不孕吗?
4、这个病是肿瘤吗?
5、保守治疗有效果吗?
6、我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7、治愈后有可能复发吗?
检查-预计检查:
阴道前壁膨出患者多需较为细致的妇科检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室检查判断患者有无并发尿路感染,通常患者还需进行尿液动力学检查、盆腔肌力检查等对患者组织结构功能进行了解。必要时可行B超或膀胱镜检查,用以判断患者残余尿量,辅助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妇科检查
阴道前壁膨出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来判断病情,通常通过观察对患者阴道前壁膨出做初步分度,判断有无溃疡,并进一步明确其部位、大小、深浅、有无感染等。医生多会一并检查子宫及其附件,判断有无其他疾病存在,检查过程中,一般还需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压力性尿失禁。此外,妇科检查还包括盆底肌肉组织的检查,主要了解肛提肌的肌力和生殖裂隙宽度。根据检查结果可将阴道前壁膨出分为3度:
(1)Ⅰ度:阴道前壁形成球状物,向下突出,达处女膜缘,但仍在阴道内;
(2)Ⅱ度:阴道壁展平或消失,部分阴道前壁突出于阴道口外;
(3)Ⅲ度:阴道前壁全部突出于阴道口外。
2、肛门指诊
患者伴有大便失禁时,多还需行肛门指诊,判断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
检查-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阴道前壁膨出患者常需进行的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有无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检查-病理检查:
患者必要时可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刮取患者宫颈细胞,评估其成熟指数,对于患者雌激素水平的判断有重要作用,对疾病确诊有较大帮助。
检查-其他检查:
1、膀胱镜检查
必要时,患者可行膀胱内镜检查,较为直观的判断患者残余尿量,对患者完全排空膀胱的功能进行评估。
2、膀胱功能测定
包括残余尿测定以及膀胱内压测定。阴道前壁膨出患者可以出现程度不一的尿道症状,获得膀胱和尿道功能的客观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阴道前壁膨出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为B超检查,通过B超判断患者残余尿量,明确患者有无下尿路梗阻以及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对于患者并发症的诊断及后续治疗有一定帮助。
2、磁共振成像
对于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评估有一定帮助,但无广泛应用。
诊断-诊断原则:
阴道前壁膨出的诊断较为容易,一般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检查即可确诊,但诊断时需对患者病情做多维度的分度,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阴道壁肿物、尿道和膀胱肿瘤、尿道憩室、小肠膨出、子宫黏膜下肌瘤、尿道旁腺炎可与阴道前壁膨出部分症状相似,需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阴道壁肿物
阴道前壁膨出与阴道壁肿物可有相似症状,但阴道壁肿物多局限在阴道壁内,固定、边界清楚。膀胱膨出时可见阴道前壁有半球形块状物膨出,柔软,指诊时可于肿块上方触及宫颈和宫体。两者一般可通过妇科检查鉴别诊断。
2、尿道和膀胱肿瘤
阴道前壁膨出与尿道和膀胱肿瘤均可有阴道内突出物,但阴道前壁膨出主要为膨出的膀胱,膨出柔软可还纳,而肿瘤则多坚硬固定。
3、尿道憩室
巨大的尿道憩室体征酷似阴道前壁膨出的膀胱膨出,但前者往往偏向一侧有触痛,压迫块状物,可自尿道口溢出脓性分泌物。
4、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也可有阴道内肿块,但患者多有月经量过多的病史,宫颈口见红色、质地坚硬的肿块,较大的肌瘤可脱出于阴道外。伴有坏死感染时,可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排出血样脓性分泌物。肿物表面光滑。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5、尿道旁腺炎
患者也可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但患者阴道肿块局限在阴道壁内,固定、边界不清楚,尿道口可挤出脓液。
治疗-治疗原则:
阴道前壁膨出的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两类,非手术疗法包括药物治疗、功能锻炼、辅助器具、生活干预等多种方案,手术治疗则主要用于症状较重,膨出物超出处女膜、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
治疗-一般治疗:
阴道前壁膨出患者多需对患者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改善症状及控制病情。
1、处于坐位时尽量将双腿抬高,可使症状得到一定改善。
2、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帮助排便。
3、锻炼盆底肌肉,适用于国内分期轻度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也可作为重度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方法。方式为患者行收缩肛门运动,用力收缩盆底肌肉3秒以上后放松,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治疗-药物治疗:
主要为雌激素局部应用,通常用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支持结构萎缩的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盆底肌肉力量的恢复。
治疗-相关药品:
雌激素
治疗-手术治疗:
1、阴道封闭术
阴道封闭术分为阴道半封闭术和阴道全封闭术。手术方式主要是将阴道前后壁分别剥离长方形黏膜面,然后将阴道前后壁剥离创面相对缝合以部分或完全封闭阴道。术后患者将失去性交功能,因此该手术仅适用于年老体弱或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
2、阴道前壁修补术
主要用于重度、有症状,但无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通过修补阴道前壁达到改善患者症状的目的,手术方式主要为阴道前壁修补术或阴道前壁修补术加补片修补术。传统的阴道前壁修补简单、安全、经济,但术后复发率偏高。加补片修补的方式具有加强修复、减少复发的优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侵蚀、感染的风险。
3、经阴道的阴道旁修补术
手术目的是修复阴道前壁旁组织的缺陷,使已分离的阴道侧方组织回复到它的正常位置,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该手术可以通过开腹、腹腔镜进行或经阴道完成。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等优点。
4、经腹的膀胱膨出修补术
主要用于修复中度阴道前壁膨出,手术可在经腹子宫全切时一并完成。手术难度相对较小,且血管结扎、韧带悬吊牢靠,出血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5、骶骨阴道固定术
骶骨阴道固定术对阴道穹隆膨出的治疗效果较好,是一种治愈率较高的手术。目前主要方式为经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腹途径相比,它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轻疼痛,并且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治疗-其他治疗:
1、电刺激疗法
部分患者可使用电刺激疗法通过适量电流刺激患者肌肉,改善患者盆底受损肌肉、神经的功能。
2、子宫托
子宫托是一种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而不脱出的工具。有支撑型和填充型两种。适用于全身状况不适宜做手术的患者以及妊娠期、产后患者。此外,子宫托也可用于膨出面溃疡患者手术前的治疗,主要用于促进患者溃疡面的愈合。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补中益气汤(丸)等有促进盆底肌张力恢复、缓解局部症状的作用。
预后-一般预后:
阴道前壁膨出患者多需手术治疗,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生活质量可得到极大的改善。
预后-危害性:
疾病可能造成患者出现多种排尿异常,给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预后-治愈性:
患者一般可经手术治疗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多数患者手术治疗后可彻底治愈。
预后-复发性:
盆底功能损伤严重、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及术后护理不佳者,可能出现复发。
日常-总述:
阴道前壁膨出患者多需调整饮食并行适当锻炼,患者应当注意日常生活的行为管理,尤其是手术患者术后需要严格管理,避免造成疾病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阴道前壁膨出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尤其是给老年患者的行动带来极大不便。同时,相当程度的老年患者羞于启齿或怕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不敢袒露病情,可存在焦虑心理。家属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患者本身也应当尽量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于病情康复有重要意义。
日常-生活管理:
1、坚持盆底肌肉锻炼
患者应当遵医嘱坚持锻炼,不可随意停止。如凯格尔运动对于患者有较大意义,但需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
2、合理使用使用子宫托
子宫托可能造成阴道刺激症状和溃疡,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间断性地取出、清洗并重新放置,否则可能会出现溃疡、嵌顿、出血或感染等严重后果。
3、减肥
肥胖是阴道前壁膨出的重要原因,患者应当积极纠正,但需注意锻炼应当适度,可选用瑜伽、普拉提等较为平和的运动方式科学减重。
4、改善排便习惯
便秘患者应积极纠正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
日常-复诊须知:
阴道前壁膨出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一般需要终生随访,一般建议患者每年复查一次。患者出现并发症或复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处理,不必等待复诊。
日常-术后护理:
1、患者术后可能需留置导尿管,需注意患处卫生,预防感染。
2、术后患者短期内尽量避免咳嗽,以免造成腹压增高影响病情。
3、术后三个月内,患者应严禁体力劳动以及其他可能造成腹压升高的行为。
4、术后禁止性生活至少三个月,或经医生确认阴道黏膜完全修复后方可进行性生活。
饮食调理:
阴道前壁膨出的患者需要积极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患者避免肥胖、便秘等危险因素,对于疾病的康复及预防复发均有重要意义。
饮食建议:
1、规律饮食,患者饮食宜定时定量。
2、患者宜食用易消化食物,多饮水,以避免便秘。
3、患者可适量多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类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
4、可适量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
2、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如花椒、辣椒、生姜等。
3、患者需避免食用红薯等食物,以免造成便秘。
4、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良好的生活方式及产后的积极锻炼,对于预防阴道前壁膨出有较大作用:
1、积极减肥,良好的体重控制对于避免腹压升高,预防阴道前壁膨出有重要意义。
2、重体力劳动可造成腹压剧烈变化,应尽可能的避免。
3、伴有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者应当积极治疗。
4、注意产妇围产期的护理,避免过早进行体力劳动,必要时可行盆底功能复健。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