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阴癣疾病英文名称: tinea inguinalis疾病概述: 阴癣,中医病名。是指因阴...
养生
疾病名称: 阴癣
疾病英文名称: tinea inguinalis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沟股尾端及臀部、大腿内侧
常见症状: 皮肤丘疹、水疱、结痴、疹痒
主要病因: 阴部湿热,染受邪毒
相关中医疾病: 股癣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本病总因阴股潮湿,环境不洁,以至湿热郁积,毒蕴虫淫所致。
1、夏日炎热,股内多汗潮湿,湿热蕴久,酿成虫毒,侵袭肌肤而成
2、内裤污染,洗浴不勤,湿毒染着阴股所致。
3、因原患鹅掌风、脚湿气等癣疾,搔抓不洁,上下互相传染而成。
检查-实验室检查:
皮损鳞屑镜检
可见真菌菌丝或孢子,或培养出真菌菌落。
诊断-诊断原则:
1、部分病人可有鹅掌风、灰指(趾)甲、脚湿气等病史,夏重冬轻,多发于成年男性。
2、发于股内侧及大腿根部,多双侧发病,严重时皮疹延及会阴、肛门、臀部等处皮肤。
3、初起阴股内侧小片红斑,上覆鳞屑,渐向四周蔓延、扩展,呈环状或半环状,边缘有丘疹、水疱、结痂、脱屑,中央自愈,日久则局部色素沉着,皮肤增厚,苔藓样变。
4、自觉瘙痒。
诊断-诊断依据:
1、部分病人可有鹅掌风、灰指(趾)甲、脚湿气等病史,夏重冬轻,多发于成年男性。
2、发于股内侧及大腿根部,多双侧发病,严重时皮疹延及会阴、肛门、臀部等处皮肤。
3、初起阴股内侧小片红斑,上覆鳞屑,渐向四周蔓延、扩展,呈环状或半环状,边缘有丘疹、水疱、结痂、脱屑,中央自愈,日久则局部色素沉着,皮肤增厚,苔藓样变。
4、自觉瘙痒。
诊断-鉴别诊断:
1、汗渐疮
肥人汗多者易发,以皮肤潮红肿胀、糜烂湿润、流滋、燥裂,局部灼热疼痛,境界清楚为临床特征,除阴股皮肤外,颈、腋窝、乳房等皮肤皱襞处均可发生。
2、肾囊风
急性期表现为阴囊潮湿、流滋、肿胀、发亮、结黄痂,日久不愈,转入慢性,阴囊干燥肥厚,皮纹深、宽,状似桃核,有薄痂或鳞屑,色素沉着。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以外治为主,局部症状明显者,证属湿热虫淫证,予以内服药。
治疗-其他治疗:
外治法因阴股皮肤薄嫩,不宜用刺激性、毒性较强的外用制剂,以免引起皮肤红肿灼痛等反应。
1、皮损以红斑、鳞屑、丘疹为主者,选大风子、蛇床子、地肤子、苦参、枯矾、防风、徐长卿等,水煎取汁熏洗患处,后涂癣药膏。
2、皮损以糜烂、渗出、局部红肿疼痛为主者,选用解毒止痒方外洗或湿敷,后扑黄白散,待皮肤干燥结痂后涂癣药膏。
3、皮损以苔藓化为主,伴剧烈瘙痒者,用润燥止痒方外洗,后选涂雄黄膏、止痒膏、羊蹄根散等,至皮损消退,再继续用两周后方能停药。
4、阴股多汗潮湿者,选湿毒药粉、花蕊石散或黄白散扑患处。
预防措施:
1、积极彻底治疗鹅掌风、脚湿气、灰指甲、圆癣等癣疾,以防沾染诱发本病。
2、注意卫生消毒,勤洗浴,勤换内衣内裤,保持阴股部清洁、干燥。
3、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用品洗患处。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