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肢端纤维角化瘤疾病英文名称: acral fibrokeratoma疾病别名: 获得性指...
养生
疾病名称: 肢端纤维角化瘤
疾病英文名称: acral fibrokeratoma
疾病别名: 获得性指(趾)纤维角化瘤
疾病概述:
肢端纤维角化瘤(acral fibrokeratoma)又称获得性指(趾)纤维角化瘤,是一种少见的纤维组织良性肿瘤,发生于手指,偶见于足趾,呈粉红色光滑的角状突起物,表面可有不同程度的角化过度。此种疾病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微小皮肤损伤引发的成纤维细胞反应性增生相关,一般不需治疗,必要时可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此种疾病一般预后较好,对患者无明显不良影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粉红色光滑的角状突起物
主要病因: 微小皮肤损伤引发成纤维细胞反应性增生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X线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通常预后良好,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患者无需过度担忧。
相关中医疾病: 暂无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此病较为少见,发病率较低。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成年男性。
病因-总述:
此种疾病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微小皮肤损伤引发的成纤维细胞反应性增生相关。患者肢端组织之前可能遭受过损伤,在组织修复的过程中,纤维细胞转化为功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反应性过度增生,引起该疾病的发生。此外有本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病风险高。
症状-总述: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的症状,具体表现为手指或足趾单发、粉红色、光滑、基底皮肤隆起于周围皮肤的角状突起物,其基底的皮肤隆起于周围皮肤,表面有不同程度角化过度。
症状-并发症:
手指或足趾的角状突起物可逐渐增大,但进展缓慢,某些病人还可发展为多发性肢端纤维角化瘤。
就医-门诊指征:
手指或足趾出现粉红色光滑的角状突起,并且较长时间不消退,或影响美观时需前往门诊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手指或足趾出现粉红色光滑的角状突起,或影响美观时应前往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皮肤检查,建议病变部位在趾端的患者穿易于穿脱的鞋袜。
3、若近期患者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患者曾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就医过程中需注意安全,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 您哪里不舒服?
2、 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不舒服?
3、 您不舒服的症状是持续存在的还是间歇性发作?
4、 您有无接触特殊化学物品,如强酸、强碱、染发剂、化妆品等?
5、 您指/趾端有无受过挤压、有无过度磨损的经历?
6、 您之前有无就诊治疗过?
7、 您之前用的什么药品,治疗效果怎么样?
8、 您家族中有无其他人有类似症状?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
2、我应该怎么治疗?
3、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4、我会不会患其他并发症?
5、治疗所需大概费用是多少?
6、我会不会将此病遗传给我的孩子?
7、此病会不会传染?
8、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9、我需不需要复查?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什么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发现手指、足趾出现粉红色光滑的角状突起物、无法确定是何种疾病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根据具体情况可能建议手术切除病变部位行组织病理学检查、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疾病及疾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对患者皮损部位进行检查,患者手指或足趾可见粉红色的角状突起物,其基底的皮肤隆起于周围皮肤,表面有不同程度角化过度,触之光滑,无压痛。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诊断肢端纤维角化瘤的“金标准”,手术切除的病变部位送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般表现为表皮正常或角化过度及棘层肥厚,损害中心是错综而纵行的胶原纤维束,周围是织成网状的网行纤维及毛细血管。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用于除外易于和肢端纤维角化瘤混淆的骨性增生性疾病,肢端纤维角化瘤的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其他疾病可通过X线检查发现异常表现。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本疾病的正确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残留的多指症、外生性骨疣、化脓性肉芽肿等需要鉴别的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慢性起病,病程较长。
2、临床表现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在手指或足趾可见粉红色的角状突起物,其基底的皮肤隆起于周围皮肤,表面有不同程度角化过度,触之光滑,无压痛。
3、组织病理学检查
表皮正常或角化过度及棘层肥厚,损害中心是错综而纵行的胶原纤维束,周围是织成网状的网行纤维及毛细血管。
诊断-鉴别诊断:
1、残留的多指症
表现为手指部位的突起物,症状与肢端纤维角化瘤相似。但残留的多指症常见于第5指(趾)根部,出生时已经存在,组织病理示皮损内有较多神经束,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即可明确区分两种疾病。
2、外生性骨疣
外观常表现为角状突起物,外观与肢端纤维角化瘤相似。但外生性骨疣是来源于软骨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小腿胫、腓骨靠近膝关节的地方常见,刺激骨膜会有疼痛感,不会影响关节活动,肢端纤维角化瘤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通过临床症状可区分两种疾病。
3、化脓性肉芽肿
早期损害为鲜红色或暗色小丘疹或息肉,缓慢或迅速增大到樱桃大小或更大,损害柔软有弹性,或略硬,皮肤损伤的表现与肢端纤维角化瘤较类似,但化脓性肉芽肿多见于指、面部,皮损较大,而且多发,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增生的毛细血管形成的球状肿块,嵌于表皮下的基质内,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区分两种疾病。
4、陈旧性疣
形态可与本病类似,但组织病理见凹空细胞,且无粗大纤维增生,根据病理表现可与本病鉴别。
5、皮肤纤维瘤
为质地坚实的结节,与表面皮肤粘连,皮损形态与本病相似。但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突向下增生明显.真皮内成纤维细胞和胶原增生,交错排列,根据病理表现可与本病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通常无明显症状,不对患者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如果患者有需要,也可通过手术或激光等方式进行切除。
治疗-药物治疗:
此病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如果需要手术,可选择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减少手术后瘢痕的形成。
治疗-相关药品: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治疗-手术治疗:
可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在此过程中首先消毒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皮肤,然后在病变周围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起效后在皮肤表面切除皮损,之后灼净基部以防复发,最后缝合包扎即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本病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较好,对患者生命健康无明显影响,手术治疗去除病变后,本病较少复发。
预后-危害性:
一般对患者无明显危害性,可能有部分患者对疾病不了解,产生担忧、恐慌等心理。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需就医接受治疗。
预后-治愈性:
通过手术治疗一般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绝大多数可治愈,具体治愈率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手术治疗后较少复发,但亦有切除后复发的病例报道。
日常-总述:
患者平时需注意保持心情愉悦、缓解焦虑不安的情绪,保持皮肤损害处清洁干燥,若术后发现伤口感染须及时就医。
日常-心理护理:
1、患者要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心理,自身要保持心情愉快,可常听一些舒缓心情的音乐,缓解压力,避免焦虑。
2、患者家属要鼓励、安慰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过度刺激患病处皮肤,不应反复搔抓、摩擦病变处皮肤。
2、做好皮肤护理,温水缓慢冲洗病变处皮肤,轻柔擦净,保持患病处皮肤清洁干燥。
日常-复诊须知:
此种疾病一般不需复诊,但若出现疾病复发时,需携带之前的相关病历、检查报告、病理报告等前往医院复诊。
日常-术后护理:
1、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避免着水,以免发生感染。
2、遵医嘱复诊,按时换药,及时拆线。
饮食调理:
肢端纤维角化瘤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无明显相关性,但肢端纤维角化瘤术后的患者注意饮食调理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戒烟戒酒,多食用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以利于伤口恢复。
饮食建议:
1、饮食规律,早、中、晚定时进食三餐。
2、进餐时要放松,避免有压力,特别是在进食时切勿生气,避免紧张、忧郁、焦虑。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对稳定病情、促进健康也有重要意义。
3、注意营养丰富均衡,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齐全,搭配适当。
4、患者在术后应加强营养,进食牛肉、豆类、鸡蛋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和西红柿、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
饮食禁忌:
1、戒烟忌酒,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否则可能使病情加重,不利于康复。
2、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霉变的食物。
3、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芥末等,这些食物可能引起伤口瘙痒,患者瘙抓使伤口病情加重。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没有明确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尽量避免指/趾端过度摩擦、外伤等损害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有家族史的人群注意及时处理外伤,出现异常尽早就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