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瘢痕体质疾病概述: 瘢痕体质是一种特殊体质,表现为身体任何部位受损愈合后,可出现明显大于...
养生
疾病名称: 瘢痕体质
疾病概述:
瘢痕体质是一种特殊体质,表现为身体任何部位受损愈合后,可出现明显大于原创口或持续增大的瘢痕,还可存在局部发红、疼痛、瘙痒等症状。瘢痕体质不但影响外貌美观,若瘢痕累及肢体关节等部位时,还可能对正常肢体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整形外科、皮肤科、医疗美容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严重或持续增大瘢痕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皮肤检查、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瘢痕体质者皮肤受损后容易出现明显瘢痕,影响美观,且瘢痕去除后,仍有复发可能。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有瘢痕体质家族史者。
病因-总述:
瘢痕体质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因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因此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症状-总述:
瘢痕体质患者在皮肤损伤多有瘢痕产生,好发于前胸,也可见于颈、肩、耳、下肢等部位。
症状-典型症状:
在切口愈合初期,多无明显表现,皮损起初仅表现为小而硬的红色丘疹,之后瘢痕可逐渐增大,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瘢痕,高起皮面,往往超过原损伤部位,有时还可呈蟹足状向外伸展,表面光滑发亮。早期皮损可有呈潮红色,质地如橡皮样硬度,有触痛,表面可有毛细血管扩张,随时间推移颜色可逐渐变暗、变深,质地也变得较硬。部分患者还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刺痛感。有时若瘢痕累及肢体关节部位,还可能会影响肢体正常活动。
症状-并发症:
瘢痕瘙痒、增生性瘢痕、瘢痕溃疡等。
症状-伴随症状:
有时部分瘢痕还可能会发生破溃、感染等表现。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瘢痕部位进行检查,必要时可能需要取部分瘢痕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主要通过对瘢痕的观察,了解其形态、大小、发病部位、质地以及有无触痛等情况,可帮助医生对病情有初步的了解。
检查-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能需要取部分活组织进行切片后,送病理科进行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较高的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通常根据患者的家族史、典型皮损的发展及表现,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多可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肥厚型瘢痕、皮肤隆突性纤维细胞肉瘤等情况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肥厚型瘢痕
皮损不超出原皮损范围,生长数个月后停止发展,并可消退,无蟹足状改变,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2、皮肤隆突性纤维细胞肉瘤
是一种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的皮肤肿瘤,多见于青中年男性,表现为隆起性皮肤结节或斑块,早期可无自觉症状,随着结节或斑块的逐渐增大,后期可能会出现局部溃疡、出血,引起疼痛不适。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通常是针对瘢痕体质导致的瘢痕异常增生。在早期瘢痕症状较轻时,常采用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通常不采用手术治疗,以免引起局部刺激,导致病情加重;对于瘢痕较大、严重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酌情采用手术、激光、冷冻等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口服曲尼司特;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复方倍他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或5-氟尿嘧啶,必要时两者可联合应用;外用维A酸制剂等,以上方法均有助于抑制瘢痕增生,缓解不适症状的作用。但某些药物存在一定副作用,用药时需谨慎,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
治疗-相关药品:
曲尼司特、曲安奈德
治疗-手术治疗:
通常瘢痕体质者不主张手术治疗,但若瘢痕较大,或者位于关节等部位,导致局部出现功能障碍时,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或植皮、皮瓣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以恢复局部正常功能。有时术后需联合激光照射、局部注射药物等,防止瘢痕复发。
治疗-其他治疗:
1、激光照射:是利用不同的激光波长,对瘢痕部位进行照射,使瘢痕组织进行表皮重建,胶原组织再生及重塑,以达到淡化瘢痕的作用。
2、冷冻治疗:适用于较小的瘢痕,是利用冷冻液氮作用于瘢痕部位,使瘢痕组织出现细胞坏死,从而达到去除疤痕的作用。可能需要接受多次治疗,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3、其他:根据情况还可使用硅胶制剂或者利用压力服、绷带等进行压迫治疗,也对消除瘢痕有一定的效果。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瘢痕体质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瘢痕体质是无法改变的,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因创伤导致的瘢痕可减轻或消退。但治疗后易复发,且再次受伤痊愈后,通常还会出现新的瘢痕。
预后-危害性:
瘢痕体质者皮肤损害后可能会出现较大或持续增生的瘢痕,不仅影响外貌美观,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肢体活动等正常功能。
预后-自愈性:
瘢痕体质属于一种特殊体质,无法自愈。
预后-治愈性:
通过合理的治疗后,瘢痕体质无法改变,但身体的瘢痕可得到治愈。
预后-根治性:
瘢痕体质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预后-复发性:
瘢痕体质患者的瘢痕有复发可能,但遵循医嘱,进行积极有效地治疗,可降低瘢痕复发的概率。
日常-总述:
生活中注意皮肤护理和个人安全,避免皮肤损伤,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观察疤痕的治疗情况,同时监测有无复发、感染等异常情况发生。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由于瘢痕影响外貌美观或反复发作,可出现焦虑、不安、紧张、烦躁、自卑等不良心理,家属要多关注患者情况,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心理问题严重者,必要时可向心理医生进行咨询,以缓解不良情绪。此外患者也可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瘢痕体质的相关知识和本次的治疗措施,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对药物调整,防止耽误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内休息,有助于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2、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监测治疗后瘢痕是否减轻或缩小,瘢痕导致的功能障碍是否逐渐恢复,术后切口是否愈合良好,有无瘢痕复发,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以尽早获得有效的治疗。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复查时携带既往病例复印件、近期各项检查结果,以便医生了解患者情况,并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日常-术后护理:
1、遵医嘱定期换药,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防止感染。
2、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切口裂开,影响愈合。
3、术后注意营养补充,促进机体恢复。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皮肤恢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清淡饮食,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新鲜水果、蔬菜,保证机体营养摄入充足,加强皮肤恢复能力。
饮食禁忌:
1、避免吃色素重的食物,以防皮肤愈合后出现色素沉着。
2、创口愈合期间,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以防加重瘙痒或疼痛等不适。
3、愈合期少吃牛肉、羊肉等发物,以防加重瘢痕,影响皮肤健康。
预防措施:
瘢痕体质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无有效预防措施。但日常应注意个人安全,尤其是存在瘢痕体质家族史的患者,日常避免皮肤损伤,可有效降低皮肤瘢痕发生的可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