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鼻咽炎疾病概述: 鼻咽炎,是鼻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常累及鼻咽部淋巴组织。本...
养生
疾病名称: 鼻咽炎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鼻咽部
主要病因: 邪热搏结或脏腑虚损邪滞不去而发
相关中医疾病: 鼻咽炎
病因-基本病因: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鼻咽炎
(1)症状
婴幼儿与成人表现有很大差异。婴幼儿的全身及局部症状均较明显,如高热、呕吐、腹痛、腹泻及脱水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及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症状有鼻塞、流黏液涕或脓样涕,严重者张口呼吸,拒吮奶;成人症状较轻,且以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咽干热灼痛,鼻塞流水样或黏脓性涕,可伴有头痛,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由于鼻咽部位置隐蔽,发病时常和急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发生,故易被忽视。
(2)体征
间接或电子鼻咽镜、鼻内镜检查,可见咽后壁有黏脓性分泌物从鼻咽流下,鼻咽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腺样体尤甚,表面附有脓性分泌物。
2、慢性鼻咽炎
(1)症状
鼻咽干燥不适感,异物感,痰黏附感,常有频繁咳痰动作,但痰液较少,间有痰中带血丝。可伴声嘶、头痛等。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易与咽炎、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相混淆。
(3)体征
间接或电子鼻咽镜、鼻内镜检查,可见鼻咽黏膜充血、增厚,淋巴组织增生或有糜烂、溃疡,表面有分泌物附着,或黏膜干薄发亮,或有咽侧索红肿。以咽拭子在局部摩擦,鼻咽擦痛较明显,并常有血迹黏附于咽拭子上。
3、并发症
(1)急性鼻咽炎
可并发周围邻近器官炎症,如急性中耳炎、咽后脓肿、急性鼻炎,以及下呼吸道急性炎症。婴幼儿可能并发肾脏疾病。
(2)慢性鼻咽炎
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病理刺激可能诱发一些全身性继发性病变,如不明原因的头痛、皮肤病变以及某些内脏病变等,需要仔细观察。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检查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2、鼻咽脱落细胞检查
慢性期用咽拭子擦拭鼻咽部并行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可见有大量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和少量红细胞。
3、CT扫描
多表现为后顶壁软组织弥漫性对称性增厚,多数表面光滑,少数表现为黏膜粗糙;由于鼻咽炎渗出液不均匀的敷布在咽隐窝、咽鼓管、咽壁,加之炎性分泌物刺激引起反复吞咽动作,导致空气与渗出物混杂而出现小气泡,在没有恶性征象的情况下,小气泡征是鼻咽炎的特征性影像之一;常常合并有鼻窦炎的影像学证据。
4、18F-FDGPET/CT检查
为准确排除早期鼻咽癌,可行18F-FDGPET/CT(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检查。鼻咽癌组织显示为鼻咽部局限性高代谢灶,而鼻咽炎性肿胀组织则多显示为鼻咽部局限性低代谢灶。
诊断-诊断原则:
1、婴幼儿近期见鼻塞、流鼻涕且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应考虑急性鼻咽炎。
2、对成人和较大儿童,可通过间接或电子鼻咽镜确诊。
3、鼻咽干燥感,鼻咽黏膜充血、糜烂、有出血点,增厚且有擦痛表现,是慢性鼻咽炎的主要局部特征。
诊断-诊断依据:
1、婴幼儿近期见鼻塞、流鼻涕且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应考虑急性鼻咽炎。
2、对成人和较大儿童,可通过间接或电子鼻咽镜确诊。
3、鼻咽干燥感,鼻咽黏膜充血、糜烂、有出血点,增厚且有擦痛表现,是慢性鼻咽炎的主要局部特征。
诊断-鉴别诊断:
慢性鼻咽炎应与早期鼻咽癌相鉴别。
如有痰或涕中带血,特别是晨起吸涕时第一口痰中带血,或有耳鸣、耳闷,颈淋巴结肿大等,应注意排除鼻咽癌。鼻咽CT以及局部活检有助于确诊。同时,也应注意排除鼻咽癌前病变。
治疗-治疗原则:
急性期应予抗生素治疗。特别是婴幼儿患者,一定要应用敏感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并配合辨证论治,予以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中药。慢性鼻咽炎以辨证论治为主,并适当配合局部用药。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注意休息,饮食要清淡,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大便通畅。发热明显者应及时降温。慢性期注意情绪及饮食的调理。
2、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急性鼻咽炎应给足量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以便及时控制感染,防止引发邻近器官并发症。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或头孢类口服或静滴,抗病毒药物可用吗啉胍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
预防措施:
1、注意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炙馎之品,戒除烟酒。
3、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咽炎、鼻炎。
4、改善环境,减少空气污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