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肠系膜肿瘤疾病英文名称: mesentenic tumor疾病概述: 肠系膜肿瘤(mes...
养生
疾病名称: 肠系膜肿瘤
疾病英文名称: mesentenic tumor
疾病概述:
肠系膜肿瘤(mesenteric tumor)为发生于肠系膜的肿瘤,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起源于肠系膜的肿瘤十分罕见,但转移或种植于肠系膜的恶性肿瘤相对常见。患者可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发热、便血、消瘦、乏力等症状。本病多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辅助进行放疗和化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关系不明
就诊科室: 胃肠外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肠系膜
常见症状: 腹部包块、腹痛、发热、便血、食欲减退、消瘦、贫血、乏力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查、X线钡餐或钡灌肠、B超、CT、磁共振(MRI)、肠系膜血管造影
重要提醒: 部分良性肿瘤早期治疗预后较好,因此,出现相关症状后应及时就诊。
相关中医疾病: 腹痛、癥积、肠痈
临床分类:
1、原发性肠系膜肿瘤
(1)良性肿瘤:硬纤维瘤最多见,其余依次为平滑肌瘤、组织细胞瘤(黄色肉芽肿)、血管内皮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及间质瘤。
(2)恶性肿瘤:较常见者为纤维肉瘤与平滑肌肉瘤,也可见脂肪肉瘤、恶性间质瘤和血管外皮细胞瘤。
2、继发性肠系膜肿瘤
指源于腹腔内或盆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在肠系膜种植或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男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病因-总述:
原发于肠系膜的肿瘤可来源于纤维组织、神经阻滞、平滑肌等症状,其发病病因不明;而继发性的肠系膜肿瘤为腹腔或盆腔的恶性肿瘤种植或转移至肠系膜所致。
症状-总述:
约2/3的肠系膜肿瘤位于小肠系膜,通常是回肠系膜。临床表现因肿瘤的部位、大小、病理类型及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而有所不同,常见的有腹部包块、腹痛、发热、便血等。
症状-典型症状:
1、腹部包块
这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症状,肿块可为囊性或实质性,如果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呈结节状且有压痛,常提示为恶性肿瘤。
2、腹痛
多为胀痛不适。如果肿瘤出血或自发性破裂可引起急性腹膜炎引起剧痛。
3、发热
多见于恶性肿瘤,源于部分组织坏死后继发感染及组织分解毒素吸收。不明原因的发热是很多淋巴肉瘤患者的首发症状。不规则发热或低热见于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
4、便血
恶性肿瘤可侵犯肠管引起肠道内出血。
症状-并发症:
1、肿瘤出血或自发性破裂可引起急性腹膜炎。
2、肿瘤压迫下腔静脉或髂静脉致腹水、腹壁静脉曲张、下肢水肿。
症状-伴随症状:
患者还可伴有食欲不振、消瘦、贫血、乏力等全身反应的表现。
就医-急诊指征:
1、腹部剧痛;
2、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腹部出现包块;
2、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3、长期发热、食欲不振、腹痛;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如出现上述紧急情况,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如症状较轻,则可前往胃肠外科、肿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3、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可能会进行胃肠镜等内镜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6~8小时。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都做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手术治疗,多久能够恢复?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腹部包块、便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会要求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查、X线钡餐或钡灌肠、B超、CT、磁共振(MRI)、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检查腹部是否有异常隆起或凹陷。
2、听诊
检查是否有肠鸣音异常。
3、触诊
检查是否有腹部包块,局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4、叩诊
检查是否异常叩诊音,初步判断是否有腹水产生。
检查-实验室检查:
晚期恶性肿瘤者末梢血可有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增多,血沉升高、肿瘤标志物增高等。
检查-其他检查:
腹腔镜检查有利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钡餐或钡灌肠
可显示肠管受压移位等表现,若有钙化可能是畸胎瘤,钡剂灌肠造影可区分肠内肠外,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密度和肠管侵犯程度。肠系膜恶性肿瘤侵入肠壁可出现肠壁僵硬、黏膜皱襞增粗或中断、钡剂通过缓慢等现象。
2、B超检查
在B超检查中,囊实性肠系膜囊肿可见边界回声清晰,液性暗区,并有明显包膜回声和后方增强效应,良性肿瘤包膜清晰完整,内部显现均匀稀少的低回声区,有时也有部分为无声区,如纤维瘤、脂肪瘤和神经鞘瘤等。恶性肿瘤包膜回声区或有或无,内部回声强弱不同,分布不均,并有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
3、CT检查
CT检查可直接了解肿块的质地、大小、边界以及毗邻关系,可清楚地显示周围组织器官是否被侵犯,特别是肠管与肿块的关系,对术前诊断十分有益,并可用来随访评价治疗效果及了解是否复发。
4、磁共振成像检查
有较高诊断价值,并可引导穿刺活检。
5、肠系膜血管造影
根据血管显影的动态观察可确定肿瘤位置、大小和性质。
诊断-诊断原则:
临床上无症状,伴腹部岀现横向活动性包块,伴有局部隐痛、胀痛,影像学检查显示为与肠管关系密切的外在性肿物可考虑有肠系膜肿瘤的可能。可以选择B超、小肠造影等检査来确定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胃癌
先有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瘦等,随后发现肿块,活动范围小。X线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可以确诊。
2、脾大
脾大有切迹,常伴脾功能亢进,如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B超、CT检查有助于诊断。
3、小肠肿瘤
多有间歇性痉挛性疼痛、肠出血和腹泻等症状。小肠稀钡检查有助于诊断。
4、肠间脓肿
多突然发热,腹痛,肿块易活动,有明显压痛。化验室检查多见白细胞数升高。
5、卵巢肿瘤
肿块始自下腹部,逐渐向上增大,很少有发热及胃肠道症状。B超和钡餐检查可助诊断。
6、腹膜后肿瘤
肿块边缘不清,位置较固定。X线钡剂检查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有助于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由于良性实体瘤最终多会引起疼痛及压迫邻近结构,所以对能扪及的肿瘤均应手术切除。根据肿瘤的类型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还可考虑进行放疗和化疗。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恶性淋巴瘤,术后可进行化疗来辅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
治疗-相关药品:
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长春新碱
治疗-手术治疗:
1、良性肿瘤
可行单纯切除,肿瘤较大或与肠管粘连紧密者可适当切除肿瘤周围肠系膜及相应肠段。
2、恶性肿瘤
可行肿瘤局部切除,与肠管关系密切或有淋巴结转移者应同时行肠管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
治疗-放化疗:
可以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考虑是否辅助进行放疗和化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良性肿瘤的预后良好。纤维肉瘤经切除后也多可痊愈;但其他恶性肿瘤常侵犯肠系膜血管根部,致使切除困难,故预后很差。
预后-危害性:
除给患者带来痛苦外,还可影响患者的预期寿命。
预后-治愈性:
良性肿瘤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有治愈的可能,恶性肿瘤难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日常家属应多给予患者关心与陪伴,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术后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日常应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及时添加衣物,预防感冒;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日常-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的痛苦和对于癌症的恐惧,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跟患者讲明病情,使患者充分了解病情,正确对待疾病;家属应多陪伴与安慰患者,尽量使患者心情舒适,减缓或消除其不良的情绪变化。
日常-生活管理:
1、平时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促进机体恢复。
2、适当进行活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3、根据天气增添衣物,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遵医嘱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2、按时拆线。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保证营养。
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不明,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