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常现丝虫病疾病英文名称: perstans filariasis疾病别名: 常现棘唇线虫...
养生
疾病名称: 常现丝虫病
疾病英文名称: perstans filariasis
疾病别名: 常现棘唇线虫病
疾病概述:
常现丝虫病(perstans filariasis)是指由于常现丝虫成虫寄居于人体体腔(胸腔腔、腹腔腔和心包膜腔)、肠系膜、肾周或腹膜后组织,而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通过库蠓叮咬传播。常现丝虫可长期寄生而不产生症状,但有些病例可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如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经正规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发热、头痛、关节痛、荨麻疹
主要病因: 常现丝虫寄生在人体各组织导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抽出液检查、血常规检查、厚血片染色检查法、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
重要提醒: 常现丝虫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心力衰竭、胸腔积液等疾病,因此,患者应及时就诊,接受正规正规,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病人和带虫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也是常现丝虫的终宿主。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奥氏库蠓、格氏库蠓等是本病传播的主要媒介。雌蠓通常选择有机质丰富的潮湿地产卵,幼蠓可事生于沼泽、稻田、污水沟和小溪等各种水体中。吸血库蠓一般在白天完成对人的吸血活动,随之传播该病。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无特定人群。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好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病因-总述:
常现丝虫病是由于常现丝虫寄生在人体各组织所致。丝虫成虫、微丝蚴和感染期幼虫三个时期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但最主要的致病阶段是成虫。可通过库蠓叮咬人体传播,致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虫体寄生而产生的组织损害和免疫病理反应。
病因-危险因素:
1、抽烟、喝酒、肥胖等可增加患病风险。
2、居住在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的广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症状-总述:
常现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多不明显,比较轻微,多数感染者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有症状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皮下组织红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皮肤瘙痒和腹痛等,以及胸痛、肢体疼痛、倦怠、手臂与面部急性淋巴管性水肿、下肢和阴囊水肿等多种表现。
症状-并发症:
1、心力衰竭
寄生于心包的虫体可引起心包组织病变,症状有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
2、胸腔积液
寄生于胸膜的虫体可引起胸膜组织病变,引起胸腔积液。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发热、头痛;
2、皮肤出现皮疹,持续不退;
3、伴关节痛;
4、伴手臂与面部肿胀;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病情平稳者,可到感染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请着宽松易于暴露的衣物,方便检查。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您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到什么程度?能否具体描述?
2、您这种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出现多久了?
3、不适症状是否影响睡眠质量?
4、最近有没有去旅行?去得哪儿?有没有被蚊虫叮咬?
5、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
6、有没有其他疾病?
7、您是否抽烟、饮酒?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症状?
2、这种症状严重吗?能治愈吗?
3、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4、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5、治疗周期多久?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8、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荨麻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医生建议做抽出液检查、血常规检查、厚血片染色检查法、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进一步了解病情,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然后会检查有无淋巴结肿大,有无关节痛,有无水肿,有无肝脾肿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抽出液检查
有关节腔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及心包积液患者可穿刺抽液涂片镜检,镜下可见微丝蚴。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患有丝虫病。
2、血常规
可见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可作为本病的辅助检查。血液可找到微丝蚴。
3、厚血片染色检查法
不但可以查到微丝蚴,而且经染色可鉴别虫种。
4、免疫学检测
用以检查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或抗原,供临床辅助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防疫监测。常用的方法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免疫酶染试验(IE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色谱技术(ICT)。
5、分子生物学检测
DNA杂交试验及PCR等技术可用于丝虫病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疫区旅行史)及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关节痛、荨麻疹),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抽出液检查、血象检查)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盘尾丝虫病、罗阿丝虫病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盘尾丝虫病
盘尾丝虫病是由旋盘尾丝虫寄生于眼部、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可有皮肤瘙痒、皮疹等表现,可通过病史、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相鉴别。
2、罗阿丝虫病
罗阿丝虫病是由罗阿丝虫感染所引|起的慢性结缔组织寄生虫病。可有游走性皮下肿块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不难作出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常现丝虫病的治疗目前主要为药物治疗,其中常用的药物为甲苯达唑,口服疗效较好;对于丝虫感染引发的并发症,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甲苯达唑
可以杀灭微丝蚴。本品口服吸收少,大部分自粪便排出,故不良反应少,仅少数患者有恶心、腹泻、嗜睡、皮肤瘙痒等。
2、阿苯达唑
有助于杀灭微丝蚴。少数病例有口干、乏力、思睡、头晕、头痛以及恶心,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但均较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3、伊维菌素
为抗寄生虫药,常见不良反应有虚弱、无力、腹痛、发热等。
4、多西环素
有报道显示,使用多西环素治疗本病,结果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疗效,多数感染者一年后复查未检出微丝蚴,提示该药可能对常现丝虫有杀灭作用。
治疗-相关药品:
甲苯达唑、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多西环素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鞘膜积液,可采用鞘膜外翻手术;并发淋巴水肿及象皮肿者,可手术切除病变部分,重建淋巴管。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治愈;少数未经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常现丝虫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心力衰竭、胸腔积液等疾病,影响患者健康。
预后-自愈性:
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经过正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应以乐观积极的心态看待本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可有发热、头痛等不适,影响日常生活、睡眠质量,出现焦虑情绪;患者还可有皮肤损害表现,影响美观,常使患者有恐惧、自卑等负面心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遵医嘱应用药物,以便取得较好疗效,进而增加治愈信心。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如唱歌、书法、绘画、下棋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及空气流通。
2、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戒烟。
4、保持皮肤清洁,不要穿紧身衣,衣着一定要宽松。
饮食调理:
本病对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但使用药物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日常应多吃清淡、有营养、易消化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
饮食建议:
1、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燕麦等。
饮食禁忌:
1、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2、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的摄入。
3、戒酒。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主要为避免寄生虫感染,野外作业人员可在暴露的皮肤处涂擦驱避剂,如二氯苯醚菊酯,以防止吸血库蠓吸血传播本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