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唇病疾病英文名称: lip disease疾病别名: 唇部疾病疾病概述: 唇病(lip ...
养生
疾病名称: 唇病
疾病英文名称: lip disease
疾病别名: 唇部疾病
疾病概述:
唇病(lip disease)是指发生于唇部疾病的总称。唇部分为上唇和下唇,由皮肤和黏膜共同构成,唇部暴露在外,容易受外界物理、化学刺激而发病。唇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有些唇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唇病可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还可出现皲裂、脱屑、糜烂、溃疡、颜色变化、压痕等。治疗方法多样,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比如抗病原体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放化疗等。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唇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有确诊患者的家族发病风险更高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水肿、皲裂、脱屑、糜烂、溃疡、颜色变化、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病因复杂,部分唇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检查项目: 血常规、生化、免疫学检查、抗体检查、超声、CT、MRI、PET-CT、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唇病包括多种疾病,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如果出现唇部的异常症状,请去正规医疗结构查明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不要擅自用药。
流行病学-传染性:
部分唇病具有传染性,比如口腔单纯疱疹、梅毒感染引起的唇硬下疳等。
流行病学-传染源:
不同的唇病,传染源不完全相同,感染者是常见的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不同的唇病传播途径也不相同,常见的有接触传播(包括性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等方式。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免疫低下的人群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如患免疫缺陷病、服用抑制免疫功能药物、营养不良、年龄大的人群。
2、部分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高。
3、部分唇病与日光照射、气候等因素有关,长期日光照射、长时间居住于寒冷、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更以患唇病。
4、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比如长期吸烟、嚼槟榔等。
病因-总述:
唇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有些唇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因素与获得性因素两种。先天性因素主要包括家族遗传以及基因突变,获得性因素包括各种病原体感染、外伤、物理刺激、精神因素、药物作用等。
病因-基本病因:
1、先天性因素
(1)家族遗传:部分唇病有家族聚集性,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2)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导致患者体内正常的免疫、内分泌等功能出现异常,导致唇病发生;部分基因突变产生易感基因,导致患者发病风险升高。
2、获得性因素
(1)病原体感染:多种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都可引起唇病,比如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等。
(2)外伤、疾病也可导致唇病。
(3)物理刺激:长时间日光照射、寒冷干燥的气候等都可能导致唇病的发生。
(4)精神因素:情绪的剧烈变化、精神高度紧张等可能引起唇病。
(5)免疫低下:多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可引起唇病,比如患免疫缺陷病、严重的糖尿病、服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老人或婴幼儿等。
(6)药物作用:部分药物会导致口腔菌群失衡,接受放化疗也可能导致患者患唇病风险增加。
(7)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偏食、长期食用温度过高或辛辣刺激的食物、长期吸烟、大量饮酒、嚼槟榔等。
症状-总述:
不同的唇病临床表现也不相同,其中唇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还可出现皲裂、脱屑、糜烂、溃疡、颜色变化、压痕等,患者还可能出现唇部质地改变、活动受限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介绍几种唇部疾病的表现。
1、慢性唇炎
病情特点为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寒冷干燥季节易发。表现为唇部干燥、灼热或疼痛,唇肿,充血,唇红部脱屑、皲裂,表面渗出结痂。有时出现糜烂、脓肿或血性痂皮,患者疼痛明显。慢性反复发作时,肿胀渗出、炎症浸润可引起持久的淋巴回流障碍,致使唇部长期肿胀,局部淋巴组织可因反复慢性感染而增生。继发感染后唇部充血肿胀明显,甚至影响唇部的活动。
2、腺性唇炎
(1)单纯型:唇部肿胀增厚,自觉有紧胀感,唇红缘及唇内黏膜可见散在的针头大小紫色斑点,中心有凹陷的黏液腺导管口,边缘清晰。用手触之,黏膜下有多个粟粒大小硬韧结节,为肿大的唇腺,挤压或轻轻向外牵拉患唇,可见露珠样黏液由导管口流出。由于黏液不断分泌,唇部常形成胶性薄膜,睡眠时,唇部运动减少,唾液分泌降低,常使上下唇互相粘连。表面可有干燥脱屑,糜烂结痂。
(2)化脓型:感染表浅时局部形成浅溃疡,表面结痂,痂下有脓液,且疼痛明显。感染较深时,可有脓肿和窦道形成。挤压唇部,有脓性分泌物从导管口排出。病程持久时可形成巨唇。
3、肉芽肿性唇炎
多在青春期后发生,先从一侧开始,唇肿发展较快,但病程缓慢持久。呈弥散性肿胀,肥厚而有弹性。早期柔软无压痛,亦无凹陷性水肿,不出现糜烂溃疡。患者自觉厚胀感,可有轻微发痒。早期皮肤呈淡红色,日久呈暗红色,唇红部可有纵形裂沟,左右对称呈瓦楞状。可有渗出结痂,扪诊可触及颗粒样结节。病情时轻时重,早期多能恢复正常,多次反复发作则难以恢复。若持续肿胀,可从一侧扩展至另一侧,发展成不同程度的巨唇。
4、梅-罗综合征
表现为唇肿、面瘫、舌裂三联症。唇部呈弥漫性肿胀,单侧或双侧,呈棕红色,触之有弹性,无凹陷,也无触压痛。可有沟裂但无溃烂结痂,唇周皮肤正常。颊、腭、牙龈也可发生肿胀。唇肿是多数患者共有的症状,此外还有面瘫和舌裂的表现,在此不过多介绍。
5、光化性唇炎
(1)急性型:突然发作,整个唇红部水肿充血明显,灼热刺痛。有散在或成簇的小水疱,疱破溃形成表浅糜烂面,渗出结痂,并易于破裂出血,疼痛加剧。
(2)慢性型:表现为干燥脱屑、充血肿胀、皲裂、血管扩张。唇红部不断出现灰白色秕糠状鳞屑,较少瘙痒和结痂。时间久,口周皮肤可脱色,或有灰白色角化条纹和肿胀。
6、血管性水肿
唇部好发,以上唇多见,表现为肥厚翘突,反复发作可形成巨唇。可发生于下唇或上下唇同时受累。
症状-并发症:
唇病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比如周围皮肤感染、口内感染、唇癌转移、神经及心血管梅毒等。
症状-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病情较重,可能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唇部出现红肿热痛的表现;
2、唇部出现皲裂、脱屑、糜烂、溃疡、颜色变化、压痕等;
3、唇部活动受限、全身发热、乏力等。
出现以上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通常出现唇部的红肿热痛以及糜烂、溃疡等改变可选择口腔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口腔及唇部进行检查,尽量不要涂抹口红。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不舒服?
2、您的症状是何时出现的?有加重的情况吗?
3、您平时有吸烟、大量饮酒或是嚼槟榔的习惯吗?
4、您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会接触放射线或是化学品吗?
5、您居住的环境如何?
6、您正在服用哪些药品吗?
7、您曾经出现过哪些口腔、唇部疾病吗?
8、您的家中有人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患的是哪种疾病?
2、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我的疾病能治好吗?
4、我的疾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5、我的疾病会复发吗?
6、我的疾病会不会引起其他的疾病?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8、我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您出现唇部的红肿、皲裂、脱屑、糜烂、溃疡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通过血常规、生化、免疫学检查、抗体检查进一步了解病情,还可选择超声、CT、MRI、PET-CT等检查了解患者组织病变,或选择病理检查明确疾病性质。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唇部的颜色改变、有无溃疡或是糜烂,了解唇部是否有压痛、是否出现质地改变,初步判断病变的范围。医生还会对头部、颈部等邻近组织进行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可通过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检查患者血红蛋白、各类型红细胞是否正常。
2、生化检查
医生可以通过生化检查了解患者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水平是否正常,还可以了解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是否正常。
3、免疫学检查
医生可检查患者细胞因子的情况,同时了解患者有无其他异常。
4、抗体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检查病原体或自身免疫性抗体。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可能选择病理检查,明确疾病的性质。本检查为有创检查,医生会选择专业的工具从患者身上取出一部分组织进行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者唇部周围组织的病变,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如有必要还可以检查身体其它部位是否出现病变。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有CT、MRI、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超声等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唇部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症状的变化,了解患者既往有哪些病史、有哪些疾病的家族史、有无长期服药经历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结合唇部及全身的临床表现以及免疫学检查、抗体检查、CT、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唇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医生会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以及体内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使用药物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然后会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医生会去除病因,比如停止使用引起发病的药物、做好防日光的措施。对于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唇病,医生会选择抗病原体的药物进行治疗;对免疫异常的患者进行免疫治疗;唇癌可选择手术治疗以及放化疗。
治疗-一般治疗:
1、医生会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通过输液等方式维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停止使用引起疾病的药物,避免强光直射患者。
3、戒烟戒酒、不嚼槟榔。
4、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也可以局部涂抹或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是使用麻醉剂。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细菌药物
可选择口服药物以及有杀菌作用的漱口液,及时清除病原体。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常见的有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
2、抗病毒药物
可选择阿昔洛韦,用于病毒感染的患者。
3、抗真菌药物
医生可选择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此外制霉素溶液、氯己定溶液等也可用于治疗。
4、免疫治疗
医生通过药物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使之恢复正常,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氨甲喋呤、氯喹、维A酸、糖皮质激素等。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红霉素、阿昔洛韦、氟康唑、伊曲康唑、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氨甲喋呤、氯喹、维A酸、糖皮质激素
治疗-手术治疗:
1、可用于唇癌的治疗,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阻止疾病进一步进展。如有淋巴结转移还会选择淋巴结清扫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2、对于外伤、唇裂等疾病,医生也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使患者外貌恢复正常。
治疗-放化疗:
主要用于唇癌的治疗。
1、放射治疗对唇癌有较好效果,可用于病变范围大或是无法手术的患者。
2、可选择平阳霉素,用于术前诱导化疗,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缺损范围,便于进行手术修复。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本病的治疗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唇病患者的预后与具体的疾病有关。部分唇病可自行愈合,比如口腔单纯疱疹、复发性口腔溃疡;部分唇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症状可以缓解;唇癌的预后与患者的病情有关,及时的治疗患者可取得较好预后。
预后-危害性:
1、唇病会引起患者唇部红肿、疼痛甚至张口受限,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2、唇癌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
3、部分唇病有传染性,比如梅毒,需要积极控制。
预后-自愈性:
部分唇病可自行愈合,比如口腔单纯疱疹、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预后-治愈性:
部分唇病经过积极地治疗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结果,治愈率与患者具体病情有关。
预后-根治性:
唇癌、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疾病可以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首先要改正可能引起唇病的不良习惯,比如吸烟、酗酒等。还要注意唇部的卫生,不要抓挠,避免感染。患者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身体恢复。应注意遵医嘱进行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唇癌患者需要注意心理方面的护理。唇癌患者主要有恐惧、焦虑、绝望等不良情绪,尤其中晚期患者,以为被判了“死刑”,患者应积极向医生了解疾病知识,以及在目前唇癌治疗过程中所用到的新技术、新方法等情况,树立治疗的信心。家属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语言、精神安慰等方式及时疏导患者已形成的消极情绪,解除精神压力,家属还要在生活中多帮助和照顾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并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减轻或消除其恐惧、焦虑及绝望等心理症状。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换药或更改剂量。
日常-生活管理:
1、戒烟戒酒,不要嚼槟榔。
2、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4、保持口腔、唇部卫生,早晚按时刷牙,及时清理口腔中的食物残渣。
5、尽量避免日光暴露。
日常-病情监测:
当唇部出现糜烂、出血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日常-术后护理:
手术患者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出现发红、肿痛等感染症状。
饮食调理:
唇病患者在通常无需选择特殊的饮食方案,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即可,注意蛋白质的充分摄入。少吃辛辣、过烫、坚硬等对唇部有刺激的食物。
饮食建议:
1、尽量选择易咀嚼、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选择瘦肉、鱼类、鸡蛋等,食用鱼肉时注意鱼刺。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保证大便通畅,有利于身体健康。
饮食禁忌:
1、应该避免进食太甜、太酸、太辣的食物和含酒精的饮料。
2、不要吃太烫的食物。
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等。
4、少吃含骨、带壳等坚硬的食物,也可以在餐前处理好坚硬的部分。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能明确防止唇病发生的措施,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部分唇病发生的风险:
1、不吸烟、不过度饮酒、不嚼槟榔。
2、避免长时间日光照射,做好保暖、保湿措施。
3、注意个人卫生,传染病流行时减少外出,避免病原体感染。
4、避免危险的性行为。
5、需要接触有毒物质或是放射性照射的人群,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6、少吃温度过高、过辣、坚硬的食物,避免唇部及口腔的刺激。
7、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疾病及时进行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