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单发性骨软骨瘤疾病英文名称: solitary osteochondroma疾病别名: ...
养生
疾病名称: 单发性骨软骨瘤
疾病英文名称: solitary osteochondroma
疾病别名: 孤立性骨软骨瘤、外生骨疣、单发性外生骨疣、孤立性骨软骨外生骨疣
疾病概述:
单发性骨软骨瘤(solitary osteochondroma)又称孤立性骨软骨瘤、外生骨疣、单发性外生骨疣、孤立性骨软骨外生骨疣, 是一良性的由皮质向外突出的具有软骨帽的肿瘤,是骨软骨瘤的最常见类型,也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之一。其发生的原因暂时不同。临床症状一般无明显症状,偶有疼痛、局部畸形、关节运动障碍等。无症状时一般无需治疗,若出现症状或肿瘤体积过大等症状,则需手术切除肿瘤。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骨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疼痛、局部畸形、关节运动障碍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CT检查
重要提醒: 若单发性骨软骨瘤出现疼痛或肿瘤体积较大着,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是骨软骨瘤的最常见类型,也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之一。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20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
病因-总述:
本病的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些人认为骨软骨瘤是一种真性肿瘤,也有人认为它是发育性骨骺生长欠缺骨纤维组织所导致的。
病因-危险因素:
20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易患此病。
症状-总述:
肿瘤早期一般无症状,仅局部可扪及一小的硬结。肿瘤增大时可有轻度压痛和局部畸形,压迫周围软组织,特别是挤压神经、血管时,可引起疼痛和关节运动障碍。有柄型肿瘤可因病理骨折而引起剧烈疼痛。若肿瘤突然长大或生长迅速,则应考虑恶变。最常发生于长骨干骺端,特别是膝关节附近和肱骨近端。下肢较上肢多见,其次是肩胛骨和骨盆。
症状-并发症:
1、骨折
在大而有蒂的骨软骨瘤中,外伤可致蒂部骨折。临床不常见。骨软骨瘤蒂部骨折易于愈合,很少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现象。
2、骨骼畸形
骨软骨瘤造成的骨骼畸形有骨管状化不良;干骺端变宽;造成周围骨骼继发畸形。后者见于骨软骨瘤在生长过程中对与之解剖关系密切邻近的正常骨骼产生压力,并使其发生继发性畸形,如胫骨下端骨软骨瘤压迫腓骨可造成腓骨和踝关节畸形。
3、血管损伤
位于膝关节附近的骨软骨瘤可推挤其周围的大血管,使之移位。严重者可造成动脉、静脉嵌压,甚至形成假性动脉瘤。后者见于男性,骨骼生长将近停止的年龄。由于骨软骨瘤的软骨帽变得粗糙,胭动脉远近侧端均较固定,动脉搏动及关节活动时对血管壁造成反复损伤,最后形成假性动脉瘤。
4、神经损伤
骨软骨瘤压迫神经干,出现神经支配区相应的症状。压迫脊髓可造成不全截瘫。
5、滑囊肿形成
瘤体较大,并位于活动多的部位(如肩胛骨),骨软骨瘤的顶端与周围组织经常摩擦可形成滑囊肿。
6、恶性变
骨软骨瘤的恶变率约为1%。骨软骨瘤如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包块增大等症状;X线表现骨软骨瘤再度生长,骨质破坏,不规则的钙化者应考虑骨软骨瘤恶性变的可能。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局部疼痛、畸形。
2、伴有活动受限。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尽早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应到骨科或肿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最好穿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
4、您的亲属有类似的症状吗?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5、如果手术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手术后会复发吗?
8、平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局部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X线检查、CT检查、病理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患处进行局部检查,触摸癌肿,了解质地、大小等情况,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在骨软骨瘤的软骨帽盖处,取出一些活组织,然后送到病理科做成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医师可以检查病变处细胞的形态,看是否出现恶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骨软骨瘤的X线特点是在长管状骨的骨表面上有一骨性突起,与干骺相连,并由骨皮质及骨松质所组成。
2、CT检查
对解剖较复杂的部位,如肩胛骨、骨盆、脊柱等,CT检查可有帮助。对长管状骨的骨软骨瘤,CT检查可提供肿瘤与患骨之间的关系,病变基质的类型、钙化情况,以及软骨帽的厚度,这对鉴别诊断骨软骨瘤还是骨膜软骨肉瘤会有帮助。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结合相应的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是否存在肱骨髁上突、胫骨内髁缺血坏死、特纳综合症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脊柱退变中的肌腱和韧带的钙化
肌腱和韧带的钙化发生于肌腱韧带附着处,沿肌腱韧带走行,多呈条状,为钙化密度而非松骨质结构。
2、骨旁骨瘤
肿瘤来自骨皮质表面,也不与母体骨的髓腔相通。
3、表面骨肉瘤
不具有骨皮质和骨松质结构的基底,基底部与母体骨没有骨皮质和骨小梁的延续。
4、皮质旁软骨瘤和皮质旁软骨肉瘤
不具有骨皮质和骨松质结构的基底,基底部与母体骨没有骨皮质和骨小梁的延续。
5、肱骨髁上突
属先天性发育异常,多发生在肱骨内髁的前内侧,呈丘状或杵状骨性突起,远端多朝向关节。骨性突起无皮质松质的分界,亦无与母骨骨皮质、骨松质相连续的征象。
6、胫骨内髁缺血坏死
胫骨近端干骺端向内延伸形成骨突与骨软骨瘤相似,但本病同时有胫骨内髁增宽增厚,关节面向内下后方塌陷倾斜、关节间隙增宽,同时塌陷的干骺端内侧部可有斑片状密度不均或不规则钙化,易于鉴别。
7、特纳综合症
又称性腺发育不良,女性发病,表现为双膝内翻,胫骨内侧髁过度生长,呈唇样突出,并向下倾斜,与骨软骨瘤相似。不过本病还有其他征象如掌骨阳性症,腕骨角变小,颅底凹陷等改变,不难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无症状者可不进行手术,特别是年龄较小者,但应密切观察。如患者活动时患处疼痛,或局部有长大者,则应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疼痛难忍或影响睡眠的患者,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常用药物为哌替啶、吗啡等。
治疗-相关药品:
哌替啶、吗啡
治疗-手术治疗:
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进行手术切除肿瘤。
1、肿瘤生长过快,有疼痛或影响关节活动功能。
2、肿瘤影响邻骨或发生关节畸形。
3、肿瘤压迫神经、血管以及肿瘤自身发生骨折。
4、肿瘤表面滑囊反复感染。
5、病变活跃有恶变可能者。
治疗-治疗周期:
单发性骨软骨瘤的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肿瘤是否恶变、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否及时治疗等因素有关。经过正规彻底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一般预后良好;若不及时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恶变,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危害性:
1、由于本病为肿瘤,常人对肿瘤的印象都是恶性不可治愈的,所以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长此以往可影响其心理健康。
2、骨软骨瘤可能并发血管损伤、神经损伤、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3、骨软骨瘤为良性肿瘤,但也有恶变可能。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但部分肿瘤会随着生长发育停止而停止生长。
预后-治愈性:
本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获得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及早治疗,一般可治愈,但目前暂无大数据统计。
预后-根治性:
本病可根治。
预后-复发性:
若手术切除不彻底,单发性骨软骨瘤可能复发。
日常-总述:
单发性骨软骨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大部分都是儿童或青少年,生病后父母长辈惶恐不安,担心疾病进展、手术是否成功及预后效果,而儿童和青少年的心智还不成熟,常不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心理。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烦躁、悲观、失望等负面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首先需要保持冷静,不要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及时劝解,避免其产生极端心理;另外,还需多与医生沟通,了解疾病信息及病情变化,积极的引导患者,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患者应该保持乐观、平稳的心态,直视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以与朋友、家人聊天,适当释放过大的压力;可以通过读书、写字等方式,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2、遵照医嘱适当进行功能锻炼,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具体锻炼方式应视病变部位而定。
日常-复诊须知:
应遵医嘱定期复诊,主要是对相应患病部位进行X线检查及超声检查,使医生了解是否根除或有无复发等。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若存在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2、患者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开裂及伤口感染,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切不可自行处理,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饮食调理:
本病无特殊的饮食建议,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且有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饮食尽可能清淡、高营养、易消化、富含维生素,注意膳食平衡,少量多餐。
2、可多喝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助于疾病康复。
饮食禁忌:
1、戒烟禁酒。
2、忌油炸、烟熏烧烤、辛辣刺激、油腻生硬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