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多囊卵巢综合征疾病概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
养生
疾病名称: 多囊卵巢综合征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妇科
常见症状: 月经紊乱、肥胖、多毛、痤疮、黑棘皮、不孕及孕后流产
相关中医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因-基本病因:
1、肾虚
禀赋不足,素体孱弱,或早婚房劳,肾气受损,天癸乏源,血海空虚,而致月经稀少,甚至经闭不行而难以受孕。
2、脾虚痰湿
素体肥胖,痰湿内盛,或饮食劳倦,或忧思过度,损伤脾气,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冲任胞脉,而致月经稀少或经闭不来,不能摄精成孕。
3、气滞血瘀
精神抑郁,或暴怒伤肝,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或经期、产后调摄不慎,余血未尽复感邪气,寒凝热灼而致血瘀,瘀阻冲任,闭阻胞脉,经血不能下达,而致闭经或不孕。
4、肝郁化火
素性抑郁,或七情内伤,情志不遂,郁久化火,热扰冲任,冲任不调,气血失和,而致面部多毛、痤疮、月经紊乱、不孕。
检查-实验室检查:
1、体格检查
常有多毛、痤疮及黑棘皮症等。
2、妇科检查
外阴阴毛较长而浓密,可布及肛周、腹股沟及腹中线;阴道通畅;子宫体大小正常或略小;双侧或单侧卵巢增大,较正常卵巢大1〜3倍,呈圆形或椭圆形,但质坚韧。也有少数患者卵巢并不增大。
3、辅助检查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疑似PCOS者,可行下列检查。
(1)基础体温(BBT)
不排卵患者表现为单相型。
(2)B型超声检查
见双侧卵巢均匀性增大,包膜回声增强,轮廓较光滑,间质内部回声增强。一侧或双侧卵巢各可见12个以上直径为2-9mm无回声区围绕卵巢边缘,呈车轮状排列,称为“项链征”。连续监测未见优势卵泡发育和排卵迹象。
(3)内分泌测定
①血清雄激素:睾酮水平通常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2倍(如果T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上限2倍,要排除卵巢和肾上腺肿瘤的可能)。雄烯二酮浓度升高,脱氢表雄酮(DHEA)、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浓度正常或者轻度升高。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低于正常值提示患者血清中睾酮水平增加。
②血清FSH、卵泡早期血清FSH值偏低或者正常而LH值升高,LH/FSH>2。
③血清雌激素:雌酮(E1升高,雌二醇(E2)正常或者轻度升高,恒定于早卵泡期水平,无周期性变化,E1/E2>1,高于正常周期。
④血清催乳素(PRL):部分患者可出现血清PRL水平轻度增高。
⑤尿17-酮类固醇:正常或者轻度升高。正常时提示雄激素来源于卵巢,升高时提示肾上腺功能亢进。
⑥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葡萄糖负荷后血清胰岛素最高浓度。注意结合糖尿病家族史。
⑦促甲状腺素水平: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高雄激素血症。
(4)诊断性刮宫
月经前或者月经来潮6小时内行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呈增生期或增生过长,无分泌期变化。对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或者年龄>35岁的患者应进行诊断性刮宫,以除外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
(5)腹腔镜检查
镜下可见卵巢增大,包膜增厚,表明光滑,呈灰白色,有新生血管,包膜下显露多个卵泡,但无排卵征象(排卵孔、血体或黄体)。腹腔镜下取卵巢组织送病理检查,诊断即可确定。在诊断的同时可进行腹腔镜治疗。
诊断-诊断原则:
1、病史
多起病于青春期,初潮后渐现月经稀发或稀少,甚则闭经,或月经频发、淋沥不尽等,渐可转为继发性闭经、不孕、肥胖、多毛等症状。
2、症状
(1)月经失调
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与闭经;也有表现为月经频发或淋沥不净等崩漏征象。
(2)不孕
主要与月经失调和无排卵有关,且妊娠也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3、体征
(1)多毛
可出现毛发增粗、增多,尤以性毛为主,还可见口唇细须。亦有部分患者出现脂溢性脱发。
(2)痤疮
多见油性皮肤及痤疮,以颜面、背部较著。
(3)黑棘皮
常在阴唇、项背部、腋下、乳房下和腹股沟等皮肤褶皱部位出现对称性灰褐色色素沉着,呈对称性,皮肤增厚,质地柔软。
(4)肥胖
多始于青春期前后,其脂肪分布及体态并无特异性,常见腹部肥胖(腰围/臀围≧0.80),体重指数BMI≧25。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多起病于青春期,初潮后渐现月经稀发或稀少,甚则闭经,或月经频发、淋沥不尽等,渐可转为继发性闭经、不孕、肥胖、多毛等症状。
2、症状
(1)月经失调
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与闭经;也有表现为月经频发或淋沥不净等崩漏征象。
(2)不孕
主要与月经失调和无排卵有关,且妊娠也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3、体征
(1)多毛
可出现毛发增粗、增多,尤以性毛为主,还可见口唇细须。亦有部分患者出现脂溢性脱发。
(2)痤疮
多见油性皮肤及痤疮,以颜面、背部较著。
(3)黑棘皮
常在阴唇、项背部、腋下、乳房下和腹股沟等皮肤褶皱部位出现对称性灰褐色色素沉着,呈对称性,皮肤增厚,质地柔软。
(4)肥胖
多始于青春期前后,其脂肪分布及体态并无特异性,常见腹部肥胖(腰围/臀围≧0.80),体重指数BMI≧25。
诊断-鉴别诊断: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与卵泡膜细胞增殖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卵巢雄激素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鉴别。
1、卵泡膜细胞增殖综合征
本病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与PCOS相似,但比PCOS更加严重,而且肥胖与男性化的程度比PCOS更明显。血清睾酮值增高,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正常,LH/FSH比值可正常。卵巢活体组织检查,镜下可见卵巢皮质黄素化的卵泡膜细胞群,皮质下无类似PCOS的多个小卵泡。
2、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
PCOS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值超过正常范围上限2倍时,应与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相鉴别。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的血17a-羟孕酮明显增高,ACTH兴奋试验反应亢进,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抑制率≦0.7;肾上腺皮质肿瘤患者则对这两项试验均无明显反应。
3、卵巢雄激素肿瘤
卵巢睾丸母细胞瘤、门细胞瘤、肾上腺残迹肿瘤等均可产生大量雄激素,但多为单侧性、实性,进行性增大明显,可通过B超、CT或MRI协助鉴别。
4、甲状腺功能异常
临床上也可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可通过检测血清TSH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