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分裂样人格障碍疾病英文名称: 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养生
疾病名称: 分裂样人格障碍
疾病英文名称: 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疾病概述:
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种以情感冷淡、对人际关系缺乏兴趣等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出现于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特征的双相或抑郁障碍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程中,也不能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的生理效应。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会遗传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情感冷淡、对人际关系缺乏兴趣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CT检查、精神评定量表检查、脑电图
重要提醒: 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应及早进行正规的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分裂样人格障碍在临床中并不常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发生于精神分裂症或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属中,男性略多于女性。
病因-总述: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其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但仍有待更多的研究。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或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属中,分裂样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可能增高。
2、神经生物学因素
患者的脑部结构或功能、神经化学反应可能存在一定异常。
3、社会心理因素
如果儿童时期父母对孩子表现拒绝的状态,不能够保护孩子,让其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甚至虐待孩子,则会导致孩子养成逃避一切交往的习惯,形成自我障碍,最终导致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
症状-总述:
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社交关系的脱离和人际交往中情感表达受限,并常常与分裂型、偏执型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共同存在。
症状-典型症状:
1、既不渴望也不享受亲近的人际关系
缺少对亲密关系的欲望,对发展亲近关系的机会无动于衷,以及并不以作为家庭或其他社会团体的一部分而获得满足。
2、偏好独处
几乎都选择独自的、不会与他人有互动的活动或爱好,比如电脑或数学游戏等机械或抽象的任务,并且很少有兴趣与其他人发生性活动,也很少从感觉、身体或人际体验中获得乐趣。
3、缺乏亲密关系
除了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亲兄弟姐妹)外,没有亲密的朋友或知己。
4、情绪冷淡
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并极少以微笑、点头等姿势或面部表情进行回应。而且,患者通常对他人的肯定或批评显得无所谓,不会被别人的看法所烦扰。
症状-并发症:
比如职业功能受损、重度抑郁障碍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对人际关系缺乏兴趣;
2、伴有情感冷淡等症状。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精神心理科的诊疗范围,应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家属应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
3、您的家属有人患有精神分裂症或分裂型人格障碍吗?
4、您在儿童时期有什么特殊的经历吗,比如被父母忽视?
5、您还有其他症状吗?
6、您之前是否进行过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症状严重么?是精神疾病吗?
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3、应该做什么检查?
4、应该吃什么药?
5、能够痊愈吗?
6、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情感冷淡、对人际关系缺乏兴趣等症状时,需积极就医。医生首先会通过问诊等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血常规、血生化、CT检查、精神评定量表检查、脑电图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问诊
医生会通过与患者、家属交谈,了解其生长、生活环境,以初步判断其心理状态。
2、其他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有无明显的躯体疾病,以及神经系统有无异常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比如血常规、血生化等,以寻找可能的器质性病变。
检查-其他检查:
1、精神评定量表检查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精神评定量表检查,通过让患者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并统计患者的最终得分,根据分数所处的区间,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帮助评估患者否有精神异常及严重程度。
2、脑电图(EEG)
EEG能记录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判断脑功能状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通过头颅CT判断是否存在脑部器质性病变,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病史,患者出现情感冷淡、对人际关系缺乏兴趣等症状,并排除神经系统和其他躯体疾病的影响,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分裂样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喜欢与人进行交往,因此很少主动求助医生。但当该情况影响人际关系或生活时,则需要积极地进行心理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一般无需药物治疗,但若同时患有其他精神疾病,比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则可遵医嘱应用氟西汀、舍曲林等药物,以改善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氟西汀、舍曲林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分裂样人格障碍患通常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相对正常地生活,但由于缺乏社交技能、缺乏对性体验的欲望,所以其可能不会形成有意义的关系或有自己的家庭,有时还可能会遇到来自社会、经济和工作方面的问题。
预后-危害性:
1、分裂样人格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可能表现出孤僻、不良的伙伴关系以及学业不佳等,进而使他们不合群,并遭受奚落,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2、分裂样人格障碍在成年后可能使患者不会形成自己的家庭、遇到经济和工作方面的问题。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能使患者的社交情况得到改善。
日常-总述:
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坚持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意识地参加社交活动等,以尽量减少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以纠正孤独不合群的情况,必要时可通过服用药物来改善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2、患者应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
3、患者可有意识地参加社交活动,比如兴趣小组等,以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定时定量进食。
2、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3、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饮食禁忌:
1、减少高糖、高脂、高盐、加工食品的摄入。
2、忌烟酒。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家庭正确教养、父母的关爱等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