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疾病英文名称: rheumatic mitral incompete...
养生
疾病名称: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疾病英文名称: rheumatic mitral incompetence
疾病概述: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rheumatic mitral incompetence)是因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以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变为主的心脏病。患者常有风湿热病史,如风湿性咽喉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肌炎等,患风湿性心脏病后风湿活动仍可反复发作而加重心脏瓣膜损害。早期患者可无明显异常,随病情进展,常表现出呼吸困难、乏力、心悸、胸痛等。及早有效的治疗,有助于防止病情进展造成心脏不可逆的病变。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乏力、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咳吐粉红色泡沫痰、水肿
主要病因: 风湿热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链球菌感染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心导管检查、左心室造影
重要提醒: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应避免风湿热反复发作,以免加重瓣膜损害。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在临床较为常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发生于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的人群。
病因-总述: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主要为风湿热。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是风湿性心脏炎停止后,从发炎、损害和愈合过程中遗留的病变,表现为瓣叶纤维化交界融合,腱索融合缩短;进一步发展的瓣膜硬化、卷缩与钙化形成,瓣膜的活动受限,引起瓣膜关闭不全。有风湿热家族遗传史、生活环境差等因素均会增加本病发生风险。
病因-危险因素:
1、风湿热家族遗传史
亲属中有患风湿热疾病的人,更容易感染风湿热,发生本病的可能增加。
2、生活环境差
卫生条件差,环境潮湿,更容易发生风湿热感染,发生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增加。
症状-总述: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多表现为轻微的活动后气短、疲乏无力。然而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心脏增大、心悸、胸闷,晚期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急、慢性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变的临床表现又有所区别。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
轻度反流患者仅有轻微劳力性呼吸困难;重度反流(如乳头肌断裂),患者很快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
2、慢性
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长期没有症状。当左心功能失代偿时,因心排血量减少,患者可出现乏力、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后,病情加重,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最后导致肺动脉高压。
症状-并发症:
1、急性肺水肿
患者可出现突然呼吸短促、大量出汗伴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皮肤看起来呈蓝色或灰色,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急性肺水肿可能危及生命。
2、右心衰竭
患者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白天少尿、夜间多尿等泌尿系统症状,以及水肿等。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心血管内科就诊,病情严重者需于心脏外科行手术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心脏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胸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都有什么症状?
2、症状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
3、您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吗?
4、您之前有确诊过什么疾病吗?
5、您什么时候确诊风湿病的?
6、您之前有接受过治疗吗?治疗过程怎么样?效果如何?
7、您的亲属有类似的症状或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情严重吗?
2、现在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3、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
4、手术治疗有什么风险呢?
5、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能不能够治愈呢?会不会复发呢?
7、现在开始应该注意什么呢?
8、我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一次呢?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乏力、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咳吐粉红色泡沫痰、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链球菌感染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心导管检查、左心室造影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心脏听诊
通过心脏听诊闻及的心率、心律、心音、杂音等,初步了解心脏病变情况。患者常有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典型者为较粗糙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多向腋下及左肩胛间部传导,后瓣受损时可向心底部传导。二尖瓣脱垂时只有收缩中晚期杂音。P2亢进、宽分裂。
2、心脏触诊
心尖搏动增强,向下移位;心尖区抬举样搏动及全收缩期震颤。
3、其他
通过观察皮肤的颜色、是否有水肿等,可以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
有助于了解病情、鉴别诊断、观察疗效和估计预后。通过血气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通气功能,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身体的酸碱状态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然后可以根据这个分析的结果对身体进行适当的调理。
2、链球菌感染检查
检测血液中链球菌的抗体情况,有助于明确患者是否有风湿热病史。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将心脏的电活动显示为纸上的描记曲线,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及诊断心律失常。较轻的患者心电图可以正常,较重者则常显示电轴左偏,二尖瓣型P波,左心室肥大和劳损。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
胸部X线平片检查可以了解心脏的大小、轮廓等病变。患者常有左心房及左心室明显扩大,吞钡X线检查见食管受压向后移位。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示心脏结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M型检查显示二尖瓣大瓣曲线呈双峰或单峰型,上升及下降速率均增快,左心室和左心房前后径明显增大,左房后壁出现明显凹陷波,合并狭窄的病例则仍可显示城墙垛样长方波,二维或切面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显示心脏收缩时二尖瓣瓣口未能完全闭合,超声多普勒检测示舒张期血液湍流,可估计关闭不全的轻重程度。
3、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检查可显示肺动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心排血指数降低。
4、左心室造影
于左心室内注入造影剂,心脏收缩时可以见到造影剂返流入左心房,关闭不全程度重者造影返流量多,但左心室排血分数降低。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风湿热病史,出现乏力、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咳吐粉红色泡沫痰、水肿等症状,并结合链球菌感染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心导管检查、左心室造影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是由于风湿病感染而累及心脏而发生的疾病,故临床上应积极进行抗风湿治疗。必要时,应酌情行心脏瓣膜成形术、心脏瓣膜置换术。
治疗-一般治疗:
1、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尽可能避免急性感染等。
2、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还应适当限制盐和水分的摄入。
治疗-药物治疗:
1、抗风湿治疗
预防风湿热复发,首选苄星青霉素,建议长期甚至终身使用。
2、利尿
氢氯噻嗪等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减少血容量,改善心脏负担。
3、抗凝
可选用华法林等药物预防血栓栓塞形成。
治疗-相关药品:
苄星青霉素、氢氯噻嗪、华法林
治疗-手术治疗:
1、二尖瓣修复成形术
利用患者自身的组织和部分人工代用品修复二尖瓣装置,使其恢复功能,包括瓣环的重建和缩小,乳头肌和腱索的缩短或延长,人工瓣环和人工腱索的植入,瓣叶的修复等。手术的技巧比较复杂,术中应检验修复效果,看关闭不全是否纠正;如仍有明显关闭不全,则应重新进行二尖瓣替换术。
2、二尖瓣替换术
二尖瓣严重损坏,不适于施行瓣膜修复术的患者需作二尖瓣替换术。 临床上使用的人工瓣膜有机械瓣膜、生物瓣膜两大类。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情况选用。心脏瓣膜替换术疗效较好,但正确的术后处理十分重要,如心功能的维护、机械瓣替换术后的抗凝治疗、患者的远期随访和治疗等。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预后与病变严重程度、治疗是否恰当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因素有关。若治疗不及时,二尖瓣损害可能加重,出现急性肺水肿、右心衰竭等多种并发症。
预后-危害性:
若诊治不当,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急性肺水肿、右心衰竭等多种并发症,影响心脏功能,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和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合理用药。服用抗凝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牙周出血、皮下出血点或瘀斑、柏油样便、尿色变红、月经增多或头痛等症状,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2、适当运动,但需要在医生的建议指导下进行。
3、超重或肥胖会给心脏带来压力,要改变不健康的模式,保持健康体重。
4、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应刷牙2次,并定期清洁口腔,防止细菌通过感染牙齿和牙龈而损害心脏瓣膜。
5、如果同时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等病症,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6、预防感冒,注意防寒保温,保持居住环境卫生干燥。
日常-复诊须知:
需遵医嘱复查,复查内容主要有心脏彩超、凝血功能等。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饮食原则上应清淡,对胃黏膜刺激小的为主。低盐低脂饮食,以富含全谷物、瘦肉蛋白质、水果和蔬菜的饮食为目标。
2、饮食要规律,勿过饥过饱,少食多餐。
饮食禁忌:
低脂少盐,少喝咖啡和酒。特别是有呼吸困难症状者要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以下方法可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1、起居有常,保证睡眠,合理锻炼,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抗病能力,避免劳倦过度、剧烈活动。
2、避免从事紧张和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3、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等,预防风湿热的发生。
4、保持正常血糖水平。
5、讲究口腔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6、谨慎使用可能引起瓣膜病变的药物。
7、合理健康饮食,加强营养。
8、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来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风湿热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