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睾丸结核疾病英文名称: tuberculosis of testis疾病概述: 睾丸结核...
养生
疾病名称: 睾丸结核
疾病英文名称: tuberculosis of testis
疾病概述:
睾丸结核(tuberculosis of testis)是男性生殖系统较少见的疾病,是由结核杆菌侵人睾丸所产生,常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结核,属于全身结核的一部分。该病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易对生育造成不良影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少数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该病不具有遗传性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泌尿外科、男科
发病部位: 睾丸
常见症状: 睾丸疼痛、阴囊肿胀、低热、乏力、盗汗、血精
主要病因: 结核杆菌感染侵入睾丸
检查项目: 结核菌素试验、超声、CT、病理活检
重要提醒: 睾丸结核一旦确诊应早期积极的治疗,以免病情进展而影响生育功能。
流行病学-传染性:
睾丸结核属于肺外结核,一般是没有传染性的。但该病常继发于机体其他部位的结核感染病灶,当患者肺部有原发的结核感染病灶时,具有传染性的。
流行病学-传染源:
结核患者、结核杆菌携带者等均有可能是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睾丸结核属于肺外结核,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当其合并有肺结核原发病灶时,会通过飞沫呼吸道进行播散。
流行病学-发病率:
在发展中国家,生殖泌尿系统结核约占肺外结核的25%,但睾丸及附睾结核较为少见,临床症状也不典型,有些为偶然发现。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无特殊的好发人群。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上升及CT扫描技术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和成熟,睾丸结核的发现率逐年增加。
病因-总述:
睾丸结核是由结核菌素侵入睾丸所引起的,常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结核,如肺结核、肠结核、附睾结核等。临床上以附睾结核直接蔓延引起多见。
病因-基本病因: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是导致出现睾丸结核的基本病因。当人体附睾等部位感染了结核杆菌后,可通过直接蔓延、淋巴途径而累及睾丸。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原发感染病灶通过血行播散而累及睾丸。
病因-危险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日常密切接触结核患者、结核高发地区旅居史、生活环境差、吸烟饮酒等均有可能增加患结核病的风险,机体感染了结核杆菌,那么累及睾丸的风险也就增加了。
症状-总述:
睾丸结核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可有发热、乏力等一般结核中毒的症状,还会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睾丸疼痛、下坠感,严重者可能出现阴囊部破溃等。
症状-典型症状:
1、结核中毒症状
患者可有一般的结核中毒症状,如全身发热、低热、盗汗等。
2、睾丸不适
患者可有睾丸疼痛、隐痛下坠感。部分患者急性起病,可表现为睾丸肿大、疼痛明显。伴有输精管增厚时,可触及结节,或成串珠样等,合并睾丸鞘膜积液时,可触及睾丸有囊性感,增大明显。
3、精液异常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精、精液减少、遗精等表现。
4、阴囊不适
患者阴囊部肿胀,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破溃。
5、其他
部分患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性欲功能低下、阳痿、早泄等表现。
症状-病情发展:
患者早期无明显的不适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发展为肿块,患者可出现睾丸增大、疼痛不适等,还会出现发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病情严重时可与阴囊粘连形成脓肿,若脓肿破溃可流出脓液及干酪样坏死组织,并形成瘘道,病情迁延不愈。
症状-并发症:
睾丸结核可同时合并有附睾结核、睾丸鞘膜积液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睾丸疼痛不适;
2、患者阴囊隐痛不适;
3、患者感觉阴囊有下坠的感觉;
4、出现发热、乏力、盗汗等不适;
5、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
6、出现血精、精液减少、遗精等不适;
7、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以上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睾丸疼痛不适等症状的患者可在男科、泌尿外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睾丸等相关部位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最好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此次就医有哪些不适?
2、不适症状持续多久了?有什么规律吗?
3、您有睾丸疼痛等不适吗?
4、您有发热、乏力、盗汗等不适吗?
5、您有出现精液减少、血精等异常情况吗?
6、近期是否发生过感染?既往有结核病史吗?
7、以前有泌尿系统相关的疾病吗?
8、此次是复发吗?以前有过睾丸结核吗?
9、之前采取过什么治疗?吃过什么药?
10、家人及近期接触的人群中有无结核患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我病情严重吗?
3、需要采取什么治疗?能否治愈?
4、需要采取什么检查?我该如何配合?
5、药物治疗有效吗?可以用什么药?有哪些注意的?
6、日常生活中我可以做些什么来促进疾病的恢复?
7、需要手术治疗吗?会不会切除睾丸?
8、该病对我以后的生育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后遗症呢?
检查-预计检查:
对于前来就诊的患者,医生会对其睾丸等相关部位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同时进行实验室细菌学的检查来查找结核杆菌,还会进行CT等影像学的检查来观察睾丸的具体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睾丸是男性雄激素产生的最主要部位和精子发生的唯一器官。睾丸检查对评估男性生育能力意义最为重要。医生会嘱患者取站立位,检查睾丸位置和轴线。医生用手触摸睾丸的质地和形状,注意有无肿块。睾丸结核的患者,体格检查可发现患侧睾丸肿大,质地稍硬光滑,多伴附睾尾部增大及质硬,并可触及呈串珠样的输精管。结核晚期阴囊皮肤破溃、流脓。
检查-实验室检查:
1、24小时尿液沉淀涂片
留24小时尿或留取一部分新鲜尿液,经沉淀后作涂片抗酸染色检查,一般可获得较高的阳性率。采样后,经过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本法简便、报告迅速、无须特殊药品和器材等。
2、结核菌素试验/细菌培养
结核菌素试验又称为PPD试验,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特异代谢产物,是鉴定人体是否感染结核杆菌和感染反应程度的一种生物制剂。结核菌素试验是指通过体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来判断是否发生超敏反应。对诊断结核病和确定机体非特异性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很重大的意义。取患者尿液或阴囊破溃处分泌物标本做结核杆菌培养,可有阳性发现。
3、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比值增高,血沉加快。
4、精液检查
精液检查可见精液量减少,精子计数减少,精子活动力降低。
检查-病理检查:
睾丸穿刺活检:睾丸结核主要病理改变是干酪样变、空洞形成和纤维化。睾丸结核主要由附睾结核直接蔓延而来,因此,睾丸病变多在靠近附睾处。当实验室及影像学的检查不能明确确诊该病,或与睾丸肿瘤无法鉴别时,可进行睾丸穿刺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来确诊。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
CT扫描睾丸时可见密度不均,部分境界不清,增强后出现不均等强化或不强化改变,但当睾丸因纤维化或钙化致睾丸缩小时则可有助于睾丸结核与肿瘤的鉴别诊断。
2、超声
医生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可发现睾丸体积增大,多以睾丸实质内见多发小低回声粟粒样结节为特征性表现。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结节内血流信号较丰富。脓肿形成时,可见含细点状的液性区,边界不清楚,内无血流信号。当脓肿破入鞘膜腔时,可见含大量细点状回声的鞘膜积液。
诊断-诊断原则:
睾丸结核相对来说较为少见,因此临床上要争取做到早期正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医生会结合患者的不适症状、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来做出明确的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有泌尿系结核或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的病史。
2、症状
乏力、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睾丸疼痛、肿大等不适。
3、辅助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细菌培养阳性、CT检查发现睾丸异常、活检发现异常。
诊断-鉴别诊断:
1、睾丸肿瘤
患者也可表现为睾丸肿胀不适,但其肿块会有明显的沉重感,与附睾的边界清楚。医生通过结核菌素试验、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帮助鉴别。
2、急性睾丸炎
患者也会有疼痛不适,但常有发热症状,体检时可发现睾丸均匀增大,有明显的触痛,尿中大量白细胞,但无抗酸杆菌。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睾丸结核患者治疗,医生会早期、规律、适量的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很少使用手术治疗,但是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外科手术。
治疗-一般治疗:
患者日程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在医师指导下托起阴囊和加强营养。
治疗-药物治疗:
抗结核治疗应遵循正规用药、疗程充足的原则,直至痊愈。以防治疗不正规后产生耐药菌株而影响疗效。临床上以短疗程强化或三、四联药物联合治疗为主。常用的有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治疗-相关药品:
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睾丸肿瘤的患者很少会使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对于睾丸受累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局部干酪样坏死严重、病变范围较大且有脓肿形成的患者,可行附睾睾丸切除术。医生通过手术清除病灶,并尽量保留正常睾丸组织。
治疗-治疗周期:
睾丸结核属于男性生殖系结核的一种,其治疗周期一般在3个月作用。但由于实际具体的用药方式及现实生活中各医院的医疗条件不同,治疗周期会有所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中药外敷:睾丸结核没有破裂时,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外敷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掺桂麝散;如有继发感染,外敷青敷膏或金黄膏;当阴囊破裂形成瘘道时,可用七三丹药线提脓祛腐,同时外用黄连膏,直至脓液将尽时;脓液已尽,创口肉芽新鲜者,可用生肌散撒在创口上,外覆生肌玉红膏纱布,至创面愈合。
预后-一般预后:
睾丸结核属于一种继发性病变,通常是由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所累及的。一般来讲,经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积极的用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预后。部分患者可能由于病变范围大,病情严重而需要切除睾丸,进而影响生育。
预后-危害性:
睾丸结核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不育。
预后-自愈性:
一般来说是无法自愈的,一旦确诊需要积极的采取相关的抗结核等治疗措施。
预后-治愈性:
该病通过抗结核药物等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除才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部分患者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而治愈。
预后-根治性:
当使用药物等方法去除体内感染的结核杆菌,可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当机体免疫力低下,再次接触结核杆菌感染时,是有可能复发的。
预后-复发性:
睾丸结核是有可能复发的,当机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病灶时,可能会再次累及睾丸而发病。
预后-后遗症:
睾丸结核严重,累及范围大时,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睾丸,导致患者出现不育后遗症。
日常-总述:
良好的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促进疾病的恢复。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诊,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
日常-心理护理:
该病累及男性患者的睾丸,并且该病可能对生育及性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往往由于担心自身的病情,而出现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日常生活中家属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鼓励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向患者介绍相关的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疑虑。在生活上尽量做到体贴关怀,满足他们的需要,使患者丢掉思想包袱,振作精神,让患者能认识到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的目的。
日常-用药护理:
医生会给予患者抗结核药物的治疗,以控制病情和防止病变扩散。日常生活中患者要谨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肢体麻木等肝功能或耳神经损害的症状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或调整药物。医生同时也会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常见用药知识,如口服利福平时解小便为橘黄色属正常等。
日常-生活管理:
1、日常生活中加强皮肤护理,如汗多内衣易被渗湿,家属应及时帮助患者更换,保持衣裤和床单清洁、干燥,让患者保持舒适。
2、阴囊肿胀、疼痛明显的患者建议着宽松的内裤,以免挤压睾丸。
3、日常生活中注意清洗会阴部,保持阴囊、阴茎等部位清洁。
4、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可遵医嘱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增强自身抗病能力,促进疾病的恢复。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监测自身的体温,同时注意睾丸疼痛的程度、范围、性质等有无明显的变化。经手术治疗的患者还需要注意监测自身的血压等。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遵医嘱按时定期复诊,由专业医师进行相应的检查来评估病情的恢复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注意保持创口卫生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感染,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遵医嘱按时换药,促进伤口的愈合。术后患者常需卧床3~5d,家属帮助卧床患者深呼吸运动和轻咳嗽,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1次,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饮食调理:
结核性疾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睾丸结核患者也不例外,患者有时会有消瘦、体弱、贫血、发热等症状,所以日常生活中必须加强营养,促进疾病的恢复。
饮食建议:
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蛋类、奶制品、肉类、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口服抗结核药往往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食欲不振,可给予色鲜、味美的饮食,可少食多餐,增加食欲。同时还应鼓励患者适量进粗纤维饮食(但伴有肠结核患者禁用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还应多饮水,增加排尿量以冲洗尿路,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饮食禁忌:
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油腻的食物,烟酒也是尽量不要接触,这些食物和物质容易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影响睾丸结核的病情。
预防措施:
1、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接触结核病的患者,以免发生感染而累及睾丸。
2、机体其他部位有结核感染病灶时要早期积极的治疗,以免扩散到睾丸等其他部位。
3、接种结核病疫苗,即卡介苗,以此来预防结核病。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生活在结核病高发地区的人群,注意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出门佩戴口罩等,以免感染结核杆菌而累及睾丸。
相关疫苗:
卡介苗属于活菌制剂,是减去毒性和致病性的牛型结核杆菌,但是仍然保持着抗原性和继续繁殖的能力,是唯一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