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疾病别名: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疾病概述: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又称肱骨远端全骺...
养生
疾病名称: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
疾病别名: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疾病概述: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又称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发生在肱骨远端骨骺线的上方,为幼儿发育阶段的一种特殊类型髁上骨折,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大多因间接暴力所致,临床表现为受伤肘部肿胀伴疼痛、肘关节伸屈受限等。治疗通常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或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必要时也可酌情采用手术治疗。多数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但若治疗不当,容易引起肘关节畸形。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小儿科
发病部位: 肘部
常见症状: 肘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主要病因: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CT、MRI
重要提醒: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肘部畸形,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以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临床分类:
根据受伤机理的不同,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较少见,但目前尚无其准确、权威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儿童,2岁以下儿童多见。
病因-总述: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多为间接暴力所致。产伤是新生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主要原因,为接产时强力牵拉所致,多见于臀位产者;年龄较大的幼儿,可能因跌倒、虐待伤等导致。
病因-基本病因:
1、伸直型骨骺分离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常见为伸直尺偏型损伤,由间接暴力造成,多因跌倒时,患臂伸直位撑地,与此同时,躯干向患侧旋转,肘过伸,身体重心落在患臂,肘部承受一强烈内旋(实际是上臂外旋)、内翻与过伸应力。由于骺板软骨强度较关节囊韧带弱,因而发生骨骺分离而非肘关节脱位。
2、屈曲型骨骺分离
屈曲型骨骺分离比较少见,乃屈肘位跌倒,暴力撞击鹰嘴再传向肱骨髁部造成。此型损伤多发生于较大儿童,可能与骺板方向改变有关。婴儿期骺板接近水平位,来自鹰嘴的暴力与骺板相互垂直,不易引起骨骺分离;随着年龄增长,骺板倾斜度增加,来自鹰嘴的暴力与骺板方向一致,故易发生屈曲型骨骺分离。
症状-总述:
主要表现为伤后肘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若患者年龄较小,无法自我表达,通常因疼痛表现为哭闹不止、不愿活动患处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1、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神经、血管损伤,但较少见。
2、由于患者复位欠佳或发生再移位,容易造成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但固定过程中再次移位所致肘内翻发生率较肱骨髁上骨折低。
就医-门诊指征:
1、肘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家长可带患儿到骨科或小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4、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5、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6、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外伤后出现肘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X线或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肱骨远端局限性压痛,伤处可有异常活动、骨摩擦音(感)。当骺部前移位时,伸肘受限明显,屈肘尚好;当骺部后移位时,伸肘受限不明显,而屈肘受限明显。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通常X线正侧位片即可确定骨折类型,且在侧位x线片易见移位。正常肱骨下端骨骺的纵轴与骨干呈约20°角。如骨骺分离,其旋转移位遂使角度增加可达60°,同时骨骺大部分位于骨干前缘的前方,而在正常情况下,仅有1/3的骨骺是位于骨干前缘的前方。
2、CT和MRI
可通过检查帮助明确诊断,辅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儿摔伤史、难产史和虐待史,以及肘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典型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和X线检查等多项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与肘关节脱位、肱骨髁上骨折、MilchⅡ型外髁骨折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肘关节脱位
同肘关节脱位的鉴别要点在于肱桡关系。桡骨小头应自始至终经过肱骨小头中心。婴幼儿肱骨远端骨骺完全分离时,肱桡关系维持不变,但肘关节脱位时肱桡关系改变。但在肱骨小头尚未骨化的幼儿,不能利用肱桡关系鉴别。
2、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鹰嘴窝,而肱骨远端骨骼分离位置较远。
3、MilchⅡ型外髁骨折
此类骨折和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肱桡关系均可正常,拍斜位片有助于诊断,有时可通过关节造影或MRI检查确诊。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通常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等方法治疗,必要时也可酌情通过手术治疗。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法进行治疗,以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治疗-一般治疗:
1、通常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屈肘位悬吊带支持或采用石膏托固定。
2、若手法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或者手法复位失败的严重分离移位,可在手法复位后用克氏针经皮进行穿刺固定。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无需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无
治疗-手术治疗:
若治疗不及时或手法复位不当,出现肘内翻畸形、肘关节功能障碍或陈旧性骨折,可待发育成熟后进行截骨矫形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多数患者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多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会导致肘部畸形。
预后-危害性:
1、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可引起局部不适和肘部活动异常,对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造成不良影响。
2、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可能发生肘内翻等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肘部正常功能。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接受及时、规范的治疗后,多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疾病被治愈。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良好的正确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制动,循序渐进的恢复肘关节活动,避免再次损伤,注意休息。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坐起时要给予协助,以免患侧上肢用力不当而影响伤肢的固定。
2、制动期间多活动手指促进患肢血液循环。
3、病情稳定后进行双上肢肌力锻炼,活动时注意安全,劳逸结合。
日常-复诊须知:
遵照医嘱到医院复诊,X线检查是复查常规检查方式。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早期(1周~2周)
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2、中期(2周~4周)
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及蛋白质。
3、后期(5周以上)
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
饮食禁忌:
忌食酸辣、燥热、油腻食物,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淤血积滞,难以消散,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预防措施:
本病多受外力影响导致,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适当的体力活动可提高肌力和协调性,减少因跌跤导致脱位的风险。
2、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对抗性强的活动时,应佩戴好防护措施。
3、注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