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宫颈残端癌疾病英文名称: stump carcinoma of the cervix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宫颈残端癌
疾病英文名称: stump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疾病概述:
子宫颈残端癌(stump carcinoma of ;the cervix)属于宫颈癌的一个特殊类型,是指在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残留宫颈发生癌变。几乎所有的宫颈残端癌都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而性生活不良、多孕多产、吸烟、免疫力低下等因素会增加发病的风险。子宫颈残端癌早期可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晚期可发生尿频、尿急、肛门坠胀、下肢肿痛等表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报道早期子宫颈残端癌的预后与一般宫颈癌无差异,晚期宫颈残端癌的预后明显低于一般宫颈癌。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暂无文献报道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妇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子宫、生殖部位
常见症状: 阴道流血、阴道排液
主要病因: 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生活不良、多孕多产、吸烟、免疫力低下
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HPV检测、子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体组织的检查、子宫颈管搔刮术、X线检查、超声、盆腔或腹腔CT或磁共振、PET—CT、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直肠镜检查
重要提醒: 及早诊断与治疗,避免复发及转移,可提高宫颈残端癌患者的生存率。
临床分类:
1、根据病理类型
(1)鳞状细胞癌:为主要类型,占87.6%~96%。
(2)腺癌:占4%~12.4%。
(3)其他类型:如腺鳞癌、小细胞癌、未分化癌共占1.5%。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报告宫颈残端腺癌占10.98%,鳞癌占87.8%。
2、根据子宫次全切除术至发现宫颈残端癌的时间间隔
(1)假性残端癌或残留癌:在子宫次全切除术后2年内发现,不能排除在切除子宫体时宫颈癌已经存在,属于漏诊。
(2)真性残端癌:在子宫次全切除术2年以后发现,占宫颈残端癌的95.5%。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宫颈残端癌发生率的高低与施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病例多少有关。其占同期宫颈癌的比例在国外文献报道为1.2%~10.7%,国内为0.44%~0.7%,而由于宫颈癌容易漏诊,故假性宫颈残端腺癌较高。现有研究报道宫颈残端癌占所有宫颈恶性肿瘤的3%~9%。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子宫颈残端癌的中位年龄为58~64岁,平均在60岁以上。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由于次子宫切除术开越来越少,使宫颈残端癌的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病因-总述:
几乎所有的宫颈残端癌都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生活不良、多孕多产、吸烟、免疫力低下等因素,会增加发病的风险。
病因-基本病因:
目前已知HPV共有160多个型别,研究发现HPV16和18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感染是宫颈癌进展的重要危险因子,目前已经明确HPV和宫颈癌进行性发展的关系,尤其是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高危型HPV产生病毒癌蛋白,其中E6和E7分别作用于宿主细胞的抑癌基因p53和Rb使之失活或降解,从而导致癌变。
症状-总述:
子宫颈残端癌早期可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晚期可发生尿频、尿急、肛门坠胀、下肢肿痛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阴道流血
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2、阴道排液
多数患者有白色、血性、稀薄如水样的阴道排液;伴有感染时,为有腥臭味或恶臭的阴道排液;晚期患者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和感染,可出现大量米汤样或者脓性恶臭的排出液。
3、晚期症状
晚期因癌灶侵犯到了邻近周围的组织或器官,可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肛门坠胀、下肢肿痛等。
症状-并发症:
宫颈残端癌晚期因肿瘤的侵犯和压迫输尿管会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更严重这会出现尿毒症。
就医-门诊指征:
1、阴道流血、阴道排液。
2、腹部不适或者腹痛。
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如果有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可以去妇科就诊。
2、如果确诊为子宫残端癌,需要去妇科、肿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您不舒服有多久了?发作有没有规律?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
4、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是否有进行治疗?进行过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6、您既往手术切除子宫是什么时候?
7、您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8、您最近饮食及体重情况怎么样?
9、您是否生过孩子?生育过几次?
10、您初次性生活是几岁?是否有多个性伴侣?
11、您是否长期吸烟?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3、我为什么会得病?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
6、需要治疗多久?
7、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妇科相关的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子宫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测以进行初步筛查,如果发现异常,可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组织学的活检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阴道检查
医生会使用窥阴器观察宫颈外形和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及有无溃疡等情况。阴道指诊时,医生会用手指触摸全部阴道壁至穹隆部及宫颈外口,进一步了解病灶的质地、形状、波及的范围、有无接触性出血等。
2、双合诊
了解宫体的位置、形状、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双附件区域、宫旁结缔组织有无包块和结节状增厚。
3、三合诊
主要了解阴道后壁有无肿瘤病灶的浸润、宫颈大小形态、宫旁组织情况,同时确定有无肿大的盆腔淋巴结。
检查-实验室检查:
HPV检测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差,可有助于筛查或异常分流。
1、可与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于25岁以上女子子宫颈癌的筛查。
2、可用于21~25岁女性细胞学初筛为轻度异常的分流,当细胞学为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鱗状细胞时进行高危型HPV检测,结果阳性者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阴性者12个月后进行细胞学检查。
3、也可用于25岁以上女性子宫颈癌的初筛,结果阳性者用细胞学分流,阴性者常规随访。
检查-病理检查:
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
早期子宫癌筛查的基本方法,其特异性高,但敏感度较低。患者检查结果可发现宫颈癌细胞。筛查应在性生活开始3年后,或者21岁后开始,并定期复查。
2、子宫颈活体组织的检查
是确诊宫颈残端癌的可靠办法。任何肉眼可见可疑病灶,或阴道镜诊断为高级病变者,均应行单点或多点活检。
3、子宫颈管搔刮术
若需要了解子宫颈管的病变情况,可行子宫颈管搔刮术。
检查-其他检查:
当初筛查发现异常时,可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属于内窥镜检查,可将局部放大10~60倍,观察子宫颈上皮及血管的细微形态变化,确定病变的部位。
检查-影像学检查:
确诊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X线检查、超声、盆腔或腹腔CT或磁共振、PET—CT、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直肠镜检查等检查,明确是否有邻近器官的转移或其他癌症原发灶。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通过病史、症状结合辅助检查作出诊断。其中妇科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宫颈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同样是诊断宫颈残端癌的“金标准”。即使肉眼有可见肿瘤,仍需取宫颈活检证实。对有可疑症状或体征甚至无明显体征,应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这三步骤诊断程序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子宫颈良性病变
如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子宫颈息肉、子宫颈结核、子宫颈良性肿瘤(子宫颈管肌瘤、子宫颈乳头瘤等),两者症状极其相似,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2、其他器官的原位癌转移至宫颈
如子宫内膜癌、阴道癌、乳腺癌、大肠癌等其他部位的癌症转移至宫颈,临床表现和宫颈残端癌相似,但可能还有其他部位的特征性症状,必须通过进一步的全身检查来确定。
治疗-治疗原则:
子宫残端癌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需采用放疗、手术和化疗的综合治疗。由于子宫体已切除,正常解剖结构发生改变,膀胱、直肠和宫项残端粘连,加之周围形成的粘连灶和瘢痕,都增加了治疗难度,而且放疗并发症(尤其放疗后晚期并发症)明显高于一般宫颈癌。因此,医生会遵循个体化原则,充分患者的年龄、肿瘤分期、瘤体大小、病理类型、解剖改变、残存宫颈管长短、全身状况和医疗技术水平等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来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异性药物,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治疗-手术治疗:
1、因为膀胱、直肠与宫颈残端粘着形成瘢痕,手术难度较大,故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早期患者。
2、由于发生子宫颈残端癌之前手术的影响,进行手术治疗时分离膀胱、游离输尿管下段及上提宫颈较困难,可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危险,易损伤输尿管、膀胱和直肠。
3、对子宫颈残端癌而言,下面两种特殊类型一般不适宜进行手术治疗,须由妇科肿瘤医师作详细检查后,慎重选择治疗方式。
(1)少数腺癌患者发生于宫颈管,虽然宫颈外观正常,但癌肿已向颈管浸润。
(2)宫颈结节浸润型肿瘤,宫颈外形尚属早期,但其侵犯宫颈深肌层已属较晚的Ⅰb期患者。
治疗-放化疗:
1、放疗
(1)放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适用于宫颈残端癌的各个期别,其总体原则与一般宫颈癌相同。
(2)由于子宫体的缺如,腔内放射治疗的剂量减少,体外或阴道剂量会补偿性地增加,导致放疗并发症(尤其放疗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高于一般宫颈癌。术后粘连、盆腔纤维化、血运障碍、对放射的耐受量降低等因索增加了并发症的概率。
(3)主要采用体外和腔内放疗。如果单纯体外放疗预后较差,腔内放疗起重要作用。但由于首次手术的影响,腔内照射达不到总剂量,故增加了局部复发的可能性。提高腔内放射剂量可使子宫颈残端癌的存活率达到一般宫颈癌水平,但发生直肠炎、膀胱炎的几率明显增高。
2、化疗
对于拟行手术治疗的早期残端癌患者,伴局部肿瘤大于4cm时(局部晚期宫颈癌),可在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包括术前放疗、化疗或同步放化疗;而对于中晚期残端癌,则推荐同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治疗效果与疗前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形态、肿瘤生长方式及患者的全身状况有关。有报道子宫颈残端癌的5年生存率为60%~66.7%。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报道早期子宫颈残端癌的预后与一般宫颈癌无差异,晚期宫颈残端癌的预后明显低于一般宫颈癌。
预后-危害性:
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预后-自愈性:
本病无法自愈。
预后-治愈性:
尽早通过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达到控制病情的作用。
预后-复发性:
因为腔内放射剂量普遍低于一般宫颈癌,所以子宫颈残端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高。以盆腔复发,尤其是中心性复发为主。
日常-总述:
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对于病情的控制至关总要,日常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体育锻炼、作息规律,同时遵医嘱定期复诊,如果出现阴道出血及血性白带应及时就医。
日常-心理护理:
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心理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表现为焦虑、抑郁、绝望等情绪障碍。家属需要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创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顺利完成治疗。患者需要正确对待疾病,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加强个人卫生护理,勤换洗内裤。
2、外阴皮肤尽量保持干燥、清洁。
3、防寒保暖,避免受凉。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5、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日常-病情监测:
监测是否出现阴道出血及血性白带,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日常-复诊须知:
1、复诊时间
一般结束治疗1个月后进行复查。如果病情稳定,第一年每2~3个月检查一次,第二年3~4个月检查一次,两年之后半年检查一次,以后至少1年检查一次。
2、复诊内容
复诊需要进行全身检查,了解有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腹部情况、下肢是否水肿等。术后患者主要需观察一般状况恢复的情况、伤口是否完全愈合以及有无淋巴囊肿形成等。每次复诊都需要进行细胞学、HPV检查和盆腔检查,半年后做腹部CT检查,若有可疑而盆腔检查阴性需要做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CT)。
日常-术后护理:
1、保持卫生,放疗后要冲洗阴道。
2、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7~10天可以下床活动。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可用碘伏或者酒精消毒。
饮食调理:
术后患者应注意营养搭配,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蔬菜与粗粮,促进肠道蠕动,多补充含有硒的食物。
饮食建议:
1、注意饮食规律,一日三餐按时进食,以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2、对于有放射性肠炎的患者需要进食少渣、低脂及产气少、无刺激、易消化、营养丰的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纤维素多或对肠壁有刺激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
3、术后患者饮食注意营养搭配,应清淡饮食,多吃高蛋白食物,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和粗粮,促进肠蠕动。
饮食禁忌:
1、不宜吃生冷、刺激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影响身体营养的吸收。
2、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
3、戒烟、戒酒,同时避免二手烟及含酒精饮品。
预防措施:
宫颈残端癌是可以预防的肿瘤。
1、注意性生活安全。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清洗外阴。
3、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4、在次全子宫切除前应常规做防癌检查(同一般宫颈癌筛查),包括妇科检查、细胞学,如临床可疑或细胞学异常,转行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指示下活检,必要时颈管刮术或分段取内膜,明确宫颈有无病变。
相关疫苗:
接种HPV疫苗可阻断HPV感染,预防子宫残端癌的发生。目前有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性生活之前接种完毕。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