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共同性斜视疾病英文名称: comitant strabismus疾病别名: 共转性斜视疾...
养生
疾病名称: 共同性斜视
疾病英文名称: comitant strabismus
疾病别名: 共转性斜视
疾病概述:
共同性斜视(comitant strabismus)又称共转性斜视,属于常见的儿童眼病之一,是指眼球运动正常,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但是所有注视方向的偏斜角度相同。与眼部解剖、神经支配、调节与屈光、视系统功能发育、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头部、眼
常见症状: 眼位偏斜、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与眼部解剖、神经支配、调节与屈光等有关
检查项目: 眼外观检查、视力与屈光检查、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眼底检查
重要提醒: 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用眼过度。
临床分类:
根据眼位偏斜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共同性内斜视、共同性外斜视。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青少年。
病因-总述:
共同性斜视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眼部解剖、神经支配、调节与屈光、视系统功能发育、家族遗传等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眼部解剖因素
眼外肌先天发育异常、眼肌附着位置异常、肌肉鞘膜异常、眼球筋膜与眼眶发育异常等因素,均可能引起眼外肌力量不均衡,继而导致眼位异常,由于这种异常是很轻微的,肌肉间日久产生调整和代偿性变化,逐渐表现为共同性斜视。
2、神经支配
中枢神经控制失调,眼外肌力量不平衡,眼的辐辏(即集合,双眼注视近处物体时视线向中间聚集)与外展出现异常时即可发生共同性斜视。
3、调节与屈光
正视眼的调节与辐辏存在着相互平行的关系。即视近物时,调节增加,辐辏也相应增加,但在屈光不正的患者,调节与辐辏间失去了正常的相互平行的协调关系,而且屈光不正越严重,二者愈不平衡。远视眼的患者(特别是中度远视)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以及初期老视眼患者,因为需要加强调节,相应就产生过量的辐辏,过量的辐辏就可能导致内斜视。近视眼的患者,由于不需要或很少需要调节,就会产生辐辏不足,从而可能导致外斜视。
4、家族遗传
共同性斜视有一定的家族性,有研究显示由解剖异常导致的斜视可能以多基因遗传的方式传给子代。
5、其他
视系统功能发育也可引起共同性斜视。
病因-危险因素:
眼部异常,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黄斑发育异常、屈光参差过大等,可增加共同性斜视发生的风险。
症状-总述:
共同性斜视主要表现为眼位偏斜,患侧眼在所有注视方向的偏斜角度都一致。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复视。
症状-典型症状:
1、眼球运动无障碍。
2、眼位偏斜,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可以是单侧性也可以是双侧交替性的,单侧性表现为眼位偏斜经常固定在一眼;双侧交替性则表现为左眼注视时右眼偏斜,右眼注视时左眼偏斜。
3、还可有复视的症状,即双眼共同看东西时有重影,儿童通常无法自我表达出这个症状。
症状-并发症:
斜视时,双眼黄斑中心凹会接收不一样且无法融合的图像而出现复视、视觉混淆,会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为了克服这种不适,脑皮质会主动抑制来自斜视眼的视觉冲动,斜视眼的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可形成弱视,造成视力下降。
就医-门诊指征:
1、自行发现一只眼睛的眼位偏斜。
2、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左眼注视时右眼偏斜,右眼注视时左眼偏斜。
3、双眼共同看东西时有重影。
4、视力下降。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共同性斜视相关症状者需要及时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就诊前眼部尽量不要滴用药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
2、您不舒服有多久了?
3、看东西有重影吗?看哪个方向重影最明显?
4、您的视力是否有下降?
5、您是否存在远视、近视、散光?
6、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您是否有进行治疗?进行过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8、您的家人是否出现过和您一样的症状?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病?会不会影响视力?
2、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3、必须治疗吗?不治疗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4、需不需要戴眼镜?
5、需要做手术吗?手术有什么风险吗?
6、我的情况能治好吗?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儿进行眼外观检查,作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视力与屈光检查、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眼底检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儿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初步作出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1、视力与屈光检查
是眼科的常规检查,详细检查近视力、远视力、矫正视力,了解视功能情况。并可判断两只眼的视力是否存在差别,如果存在则可能有弱视。如果存在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还需要进行屈光检查,可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
2、眼位检查
包括遮盖检查和斜视角检查,确定是否存在眼球偏移,并了解偏移的具体情况,确定是显斜还是隐斜、单侧还是双侧、恒定性还是交替性,还可确定偏斜方位和角度。
3、眼球运动检查
检查眼球看向各个方向是否异常,判断眼外肌的功能。
4、双眼视功能检查
常用同视机检查,可了解双眼视功能,有助于估计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
5、眼底检查
了解有无眼底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详细询问既往史,注意有无发病诱因,如惊吓、高热、脑外伤、营养不良等,关注弱视治疗、眼镜矫正等眼部的既往治疗史,还要了解其他全身及眼部疾病史,如先天性白内障、白化病、先天性视神经视网膜疾病、脑瘫、脑发育不良等。由于本病与家族遗传有关,需要详细询问其直系亲属(如祖父母、父母及兄弟姐妹等,尤其同卵孪生子)是否患有相关疾病,还应询问其远亲(如叔、姑、舅、姨及表亲等)的相关情况。然后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眼科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必要时进行遗传学基因检测。
诊断-鉴别诊断:
共同性斜视应该注意与麻痹性斜视相鉴别。共同性斜视的主要特征是眼球运动没有限制,偏斜角度在各个注视方向都一致。麻痹性斜视的主要特征为眼球在某些方向有运动障碍,偏斜角度可随注视方向的变化而不同,还会有眩晕、步态不稳、异常投射(手不能准确接触患眼注视的物体)、头位异常等症状。
治疗-治疗原则:
一旦确诊,需要及时治疗。治疗目的是提高视力,矫正眼位偏斜,建立和恢复双眼视功能。以手术治疗为主,可以辅以视能矫正训练。此外,还有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如果存在屈光不正需要配戴眼镜进行矫正,如果有弱视还需要进行相应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将A型肉毒素注射于麻痹肌的拮抗肌内,由于药物的神经毒性作用,使被注射的肌肉暂时性麻痹,肌张力减弱,重新使肌肉力量达到平衡,从而矫正眼位。
治疗-相关药品:
A型肉毒素
治疗-手术治疗:
需要进行斜视矫正术。共同性外斜视一般进行内直肌缩短术或(和)外直肌后徙术,共同性内斜视一般进行内直肌后徙术或(和)外直肌缩短术。手术治疗可调整眼球周围肌肉的长短和位置,从而恢复正常的眼位。少数患者术后会出现复视现象,一般一周后复视会消失。
治疗-其他治疗:
1、光学治疗
(1)框架眼镜:对于存在屈光不正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配戴眼镜进行矫正。
(2)三棱镜:对于有复视的共同性斜视患者,配戴三棱镜使两眼视轴平行,可以在主要视野消除复视。
2、弱视治疗
存在弱视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主要包括光学矫正、遮盖疗法、光学药物疗法、视刺激疗法等。
3、视能矫正训练
在视能矫正师的指导下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以补充和巩固手术效果。
治疗-治疗周期: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周期一般为3-6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与患者的年龄、治疗时间、是否合并弱视等因素相关。一般经过积极治疗,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预后-危害性:
1、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发育。
2、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容易造成自卑心理。
3、可导致弱视,出现视力下降,影响正常生活。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及时进行正规治疗,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预后-根治性:
如果尽早治疗,外观和视功能可恢复正常。
日常-总述: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树立自信心。平时应该合理用眼,注意 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用眼。遵医嘱定期复诊,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
日常-心理护理:
1、部分患者因眼位的偏斜、视力下降,给日常社会交往带来障碍,时间长了会产生封闭、自卑心理,家属应该给予患者更多关心,鼓励克服不良心理。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积极面对,可咨询医生相关医学知识,认识到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外观和视功能可恢复正常,增强自信心。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用眼过度。
2、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脏手揉擦眼睛,保持生活环境清洁。
3、保护眼部,避免眼部受外力损伤。
日常-术后护理:
1、术眼应得到充分休息,尽量少转动眼球,以免影响愈合。
2、可适当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3、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不要自行去掉敷料或自行观察矫正情况,避免揉搓术眼。
4、遵医嘱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5、术后应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可佩戴墨镜或防护镜,减少风、沙、强光的刺激。
饮食调理:
共同性斜视没有特别的饮食注意,日常应保持规律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少吃不健康的食物。
饮食建议:
1、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
2、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
3、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4、饮食中要有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饮食禁忌:
1、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粉、咖喱、生姜等。
2、少吃或不吃腌制、油炸类食物。
预防措施:
由于共同性斜视的病因尚未明确,暂无确切的预防措施,以下措施可能会有帮助:
1、在视觉发育过程中,小儿如果受到惊吓、出现高热,家长应加强护理,并注意观察双眼的协调性以及眼位有无异常。
2、避免小儿受外伤,同时加强营养,避免营养不良。
3、注意小儿用眼情况,灯光照明适度,看的图片应字迹清晰、色彩鲜明,不躺着看书,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
4、每半年至一年进行视力与屈光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5、有眼部疾病需积极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