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股动脉瘤疾病英文名称: femoral aneurysm疾病概述: 股动脉瘤(femor...
养生
疾病名称: 股动脉瘤
疾病英文名称: femoral aneurysm
疾病概述:
股动脉瘤(femoral aneurysm)是股动脉发生的局限性异常扩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占周围动脉瘤的首位。本病病因较多,以局部创伤多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常为大腿内侧部位进行性增大的搏动性肿块,伴有明显疼痛。本病经手术治疗后,一般预后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发病部位: 下肢
常见症状: 大腿内侧搏动性肿块、下肢麻木
主要病因: 创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退行性变、感染、动脉炎性疾病、先天性动脉中层缺陷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X线摄片、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造影(DSA)
重要提醒: 股动脉瘤在压力作用下不断扩张增大,最终可突然破裂、出血而危及生命。患者一旦发现大腿内侧部位肿块,需及早到医院就诊。
临床分类:
根据股动脉瘤累及股动脉分叉的情况,股动脉瘤分为Ⅰ型与Ⅱ型。
1、Ⅰ型股动脉瘤
局限于股总动脉。
2、Ⅱ型股动脉瘤
累及股总动脉和股深动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创伤性股动脉瘤多发生于年轻患者,动脉退行性变导致的股动脉瘤主要发生于老年吸烟男性患者。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随着介入诊治技术发展及吸毒人员增多,发病率逐渐增加。
病因-总述:
股动脉瘤常见病因包括创伤(如刀刺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退行性变、感染、动脉炎性疾病(如大动脉炎、川崎病等)、先天性动脉中层缺陷等。
病因-基本病因:
1、创伤
锐性损伤如刀刺伤,钝性损伤可以是挫伤、骨折缘损伤。长期吸毒者反复股动脉穿刺注射。此外,医源性损伤如因开展介入技术而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动脉吻合口等,为假性动脉瘤。
2、动脉粥样硬化
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常伴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多为真性动脉瘤。
3、血管退行性变
动脉退行性变异导致的股动脉瘤主要发生于老年吸烟男性患者。
4、感染
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或脓毒症时,细菌可经血液循环侵袭股动脉管壁形成滋养血管或血管壁小脓肿,导致动脉壁溃破形成感染性动脉瘤;梅毒螺旋体侵袭动脉壁发生动脉炎使肌层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变性后囊性或梭形动脉瘤,多为假性动脉瘤,易破裂。
5、动脉炎性疾病
大动脉炎、川崎病、白塞综合征等动脉非细菌性炎症性疾病常累及青年人股动脉系统形成股动脉瘤。
6、先天性动脉中层缺陷
如马方综合征及Ehlers-Danlos综合征,常见于青年人。前者与胶原代谢缺陷有关,并伴有躯体多种畸形,如蜘蛛状细长指(趾)、胸廓畸形和晶状体半脱位等;后者与胶原形成异常有关,伴有组织脆性增加而易于断裂,关节过伸及皮肤十分松弛等。
症状-总述:
股动脉瘤最主要的症状是在股三角区或大腿内侧有搏动性肿块,伴有明显疼痛。较大直径的动脉瘤,可表现为局部的压迫症状,如压迫股神经时可出现下肢的麻木和放射痛;压迫股静脉则出现下肢肿胀和浅静脉怒张。
症状-并发症:
1、瘤体破裂
很罕见。股动脉瘤在压力作用下不断扩张增大,最终可突然破裂、出血而危及生命。
2、远端肢体、器官缺血
瘤腔内附壁血栓或硬化班块碎片脱落可造成下肢动脉栓塞。股动脉瘤继发血栓形成时,可引起下肢远端急性缺血。
症状-伴随症状:
1、如瘤体增大较快或先兆破裂,局部可有明显疼痛。
2、感染性动脉瘤可有局部疼痛、周围组织红肿,可伴有发热、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就医-急诊指征:
股动脉瘤破裂出血时,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自行触摸到大腿内侧进行性增大的搏动性肿物。
2、出现下肢麻木、放射性疼痛。
3、出现下肢肿胀、下肢浅静脉怒张。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需到血管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可能会对大腿内侧进行检查,就诊当天应穿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肿物的?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
2、您是否有疼痛的症状?有多长时间了?
3、您的小腿是否有麻木、肿胀的时候?
4、您运动时症状会加重吗?
5、您休息时症状会减轻吗?
6、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7、您是否受过外伤、挤压或挫伤?
8、您是否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9、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这个疾病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
5、治疗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6、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自行触摸到大腿内侧进行性增大的搏动性肿物时,需要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其基本情况。之后可能建议患者做血液检查、X线摄片、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造影(DSA)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检查大腿内侧时发现肿块表面光滑,触诊时具有膨胀性而非传导性搏动,且与心脏搏动一致,可伴有震颤和收缩期杂音。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加快及血液培养细菌阳性等提示存在感染性动脉瘤。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摄片
可显示动脉瘤壁钙化阴影,对诊断帮助很大。
2、超声检查
准确性较高,且可对瘤体直径进行测量,并可检查动脉瘤与股动脉分叉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瘤体内附壁血栓。可以鉴别邻近动脉同时存在的主动脉瘤和腘动脉瘤。
3、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造影(DSA)
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创伤史或动脉粥样硬化史)、临床表现(大腿内侧有搏动性肿块,伴有明显疼痛),结合X线摄片、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一般可作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年龄较大且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可先予观察。如果股动脉瘤进一步增大或出现下肢动脉栓塞并发症,则需要手术。手术方案取决于动脉瘤的累及范围以及股深、股浅动脉的通畅度。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是切除动脉瘤和动脉重建术。动脉重建包括动脉裂口修补、动脉补片移植和动脉端端吻合术等。缺损较大时可行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以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为佳。
1、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采用覆膜型人工血管支架进行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创伤小,疗效肯定,但费用较高,必须严格掌握好适应证。
2、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相结合的复合手术
即以一个较小的手术先重建受股动脉瘤影响的重要分支动脉血流,再采用覆膜支架隔绝瘤体及其重要分支。适用于瘤体位置深、开放手术创伤大或患者不能耐受开放手术者。这种治疗方法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股动脉瘤经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股动脉瘤在压力作用下不断扩张增大,可突然破裂、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及时、合理、规范的治疗,一般可达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总述:
日常应给予股动脉瘤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帮助克服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疾病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可能会产生焦虑、担忧、紧张的情绪。
(2)由于手术费用较高,患者担心术后感染难以控制等情况的发生而忧虑。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关心、心理支持和经济保障,让患者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解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肿物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日常-复诊须知:
按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应严格限制肢体活动,取平卧位,麻醉清醒后改半卧位,卧床休息2周,卧床期间可做双足踝泵运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2周后下床活动,尽量避免患侧卧位。
3、手术切口如有渗血及皮下血肿,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全身麻醉术后禁食水6小时。
饮食调理:
股动脉瘤患者饮食宜均衡、富含营养,多吃蔬菜水果,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多的能量,促进疾病的恢复。
饮食建议:
1、宜进食低脂、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类食物。
2、宜进食蔬菜、水果等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3、多饮水。
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股动脉瘤病因复杂,是不可预防的。对有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及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疾病,应积极给予治疗,以减少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