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股骨颈骨折疾病概述: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股骨颈骨折若按其部位...
养生
疾病名称: 股骨颈骨折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骨科、骨伤科
发病部位: 股骨
常见症状: 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行走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诊断-诊断原则:
1、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行走,应首先考虑到有股骨颈骨折的可能。
2、有移位的骨折伤肢外旋、缩短,髋、膝关节轻度屈曲。囊内骨折足外旋约45°-60°,囊外骨折则外旋角度较大,常达90°,并可扪及大粗隆上移。伤后髋部除有疼痛外,腹股沟附近有压痛,在患肢足跟部或大转子部有叩击痛。局部可有轻度肿胀,但囊内骨折由于有关节囊包裹,局部血液供应较差,其外为厚层肌肉,故肿胀瘀斑常不明显,患髋功能障碍,不能站立行走,但有部分嵌人骨折仍可短时站立或跛行。对这些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因遗漏诊断而使无移位的稳定骨折变为有移位的不稳定骨折。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3、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作出诊断。有些股骨颈无移位骨折X线检查未能显示骨折,而临床仍有怀疑者,有条件者可行MRI或CT检查,能够做出明确的诊断;也可嘱患者卧床休息,1-2周后再行X线片复查,若有骨折则此时骨折线清晰可见。
诊断-诊断依据:
1、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行走,应首先考虑到有股骨颈骨折的可能。
2、有移位的骨折伤肢外旋、缩短,髋、膝关节轻度屈曲。囊内骨折足外旋约45°-60°,囊外骨折则外旋角度较大,常达90°,并可扪及大粗隆上移。伤后髋部除有疼痛外,腹股沟附近有压痛,在患肢足跟部或大转子部有叩击痛。局部可有轻度肿胀,但囊内骨折由于有关节囊包裹,局部血液供应较差,其外为厚层肌肉,故肿胀瘀斑常不明显,患髋功能障碍,不能站立行走,但有部分嵌人骨折仍可短时站立或跛行。对这些病人要特别注意,不要因遗漏诊断而使无移位的稳定骨折变为有移位的不稳定骨折。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3、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作出诊断。有些股骨颈无移位骨折X线检查未能显示骨折,而临床仍有怀疑者,有条件者可行MRI或CT检查,能够做出明确的诊断;也可嘱患者卧床休息,1-2周后再行X线片复查,若有骨折则此时骨折线清晰可见。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其他治疗:
1、整复方法
(1)屈髋屈膝法
患者仰卧,助手固定骨盆,术者握其胭窝,并使膝、髋均屈曲90°,向上牵引,纠正缩短畸形。然后内旋外展髋关节并伸直下肢,以纠正成角畸形,并使折面紧密接触。复位后可做手掌试验,如患肢外旋畸形消失,表示已复位。
(2)牵引复位法
为了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保护股骨头的血运,目前多釆用骨牵引逐步复位法。若经骨牵引一周左右仍未复位,可采用上述手法整复剩余的轻度移位。
2、固定方法
无移位或嵌插型骨折,可让病人卧床休息,将患肢置于外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足中立位。为防止患肢外旋,可在患足穿一带有横木板的丁字鞋。亦可用轻重量的皮肤牵引固定6-8周。在固定期间应嘱咐病人做到“三不”:不盘腿,不侧卧,不下地负重。有移位的新鲜股骨颈骨折,可采用股骨髁上骨牵引,如无特殊禁忌证,可用多根钢针或螺纹钉内固定治疗。
预防措施:
1、固定期间应注意预防长期卧床的并发症,加强护理,防止发生压疮,并经常按胸、叩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以防发生坠积性肺炎。
2、伤后数天疼痛减轻后,应行患肢屈伸活动,但要防止盘腿、侧卧及负重。
3、对于骨质疏松者,大约需6个月才可逐渐过渡到负重活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