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骨关节炎疾病概述: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或肥大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的变...
养生
疾病名称: 骨关节炎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骨科、骨伤科
常见症状: 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
主要病因: 先天禀赋不足,劳欲过度,年迈体衰
相关中医疾病: 骨关节炎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本病发病与先天禀赋不足,或劳欲过度,年迈体衰,导致肾精不足,骨枯髓空,肝血不足,筋骨失养,发为本病。
1、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气血耗伤,筋失濡润,骨失滋养,故发本病。
2、外邪凑袭
感受风寒湿之邪,致经络、筋骨、关节瘀阻不通,导致筋骨肌肉关节疼痛。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郁久化热,湿热蕴结,瘀阻经络,流注关节,不通则痛。
3、气血失和
长期姿势不良,过度负重用力,劳损日久,致气血不和,经脉受阻,筋骨失养更甚,伤及筋骨,累及肝肾,使病变加重。
4、气滞血瘀
腰部扭伤或膝、踝部挫伤等骨节外伤,失治误治,筋骨受损,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易发本病。
5、肝肾亏虚
嗜欲过度,或年高衰老,肝肾渐亏,精血耗伤,气血不足,致筋骨失滋,形体失养,易发本病。
症状-典型症状:
1、症状
(1)疼痛
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于关节活动以后发生,负重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可以缓解。
(2)晨僵和黏着感
本病晨僵时间较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黏着感指大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关节活动时感到僵硬,如黏着一般。多见于老年人的负重关节,活动后症状可逐渐改善。
(3)活动障碍
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畸形、活动障碍。
2、体征
(1)压痛和被动痛
受累关节可有压痛,伴滑膜炎性渗出时,则压痛更甚。关节被动运动时可发生疼痛。
(2)关节活动弹响(骨摩擦音)
以膝关节多见。检查方法: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活动踝关节,另一手按在膝关节上,膝关节活动时可听到咔嗒声或触及摩擦感。可能为软骨缺失或关节面欠光滑所致。
(3)关节肿胀和畸形
可因局部的骨性肥大或渗出性滑膜炎引起,严重者可见关节畸形、半脱位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本病无特殊实验室指标。伴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和自身抗体检查阴性。关节液呈黄色或草黄色,黏度正常,凝固试验正常,白细胞数低于2x106/L,糖含量很少低于血糖水平的50%。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早期显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狭窄,进而软骨下骨增生、硬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
(2)CT、磁共振
可发现关节软骨、椎间盘病变,关节腔积液等。磁共振还可显示韧带病变、半月板变性、滑膜病变等。
(3)超声波检查
比X线更灵敏,可发现关节液渗出、滑膜病变、胭窝囊肿、肌腱炎、软骨病变等。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诊断依据:
诊断-鉴别诊断:
1、类风湿关节炎
多为对称性小关节炎,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受累为主,晨僵明显。可有皮下结节,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以关节侵蚀性改变为主。
2、强直性脊柱炎
多发于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以炎性下腰痛为特征,也可影响周围关节,如膝、踝、腕等关节。病理改变集中于肌腱、韧带、筋膜与骨连接的附着点,与HLA-Br密切关联,有家族聚集发病倾向。影像学检查中多有骶髂关节炎改变。
3、银屑病关节炎
本病好发于中年人,起病较缓慢,以远端指(趾)间关节、掌指关节、跖关节及膝和腕关节等四肢关节受累为主。病程中可出现银屑病的皮肤和指(趾)甲改变。
4、痛风性关节炎
本病多发于中年以上男性,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最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和跗骨关节,也可侵犯膝、踝、肘、腕及手关节,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血尿酸水平升高,滑液中可查到尿酸盐结晶。
治疗-治疗原则:
1、治疗目标是控制炎症,缓解疼痛,最大限度地阻止和延缓病变的进展,保护关节功能,降低致残风险,改善生活质量。中西医综合治疗在本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外科治疗。
2、健康教育是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合理的锻炼方式,如游泳、散步、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超重者减轻体重,可借助拐杖、避震鞋垫等缓冲关节压力。
3、骨关节炎在临床上按症状特征可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以关节肿胀疼痛为特征,西药治疗以改善症状药物为主,按中医辨证多属湿热痹阻证,治则以清热化湿、活血止痛为大法,并采用中药贴剂、喷雾剂、外用药涂抹、中药外敷、熏蒸等缓解关节肿痛的症状。缓解期西药治疗以改善病情药及软骨保护剂为主,按中医辨证多属肝肾亏虚证,治则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大法,推拿疗法对本阶段患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外治法如远红外线、频谱、蜡疗,针灸治疗适用于骨关节炎的全程治疗,可根据患者体质、炎症阶段、中医证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式。
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