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骨软骨病疾病英文名称: osteochondrosis疾病别名: 骨软骨缺血性坏死、骨无...
养生
疾病名称: 骨软骨病
疾病英文名称: osteochondrosis
疾病别名: 骨软骨缺血性坏死、骨无菌性坏死、骨骺炎、骨软骨炎
疾病概述:
骨软骨病(osteochondrosis)是指在骨骼生长发育过程中,骨的若干部位发生骨密度增加,骨化中心不规则、碎裂,或软骨出现塌陷、软骨下骨剥离等病变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的原因暂时不明确,可能与激素、营养供应、创伤、遗传、种族等因素有关。不同的骨软骨病,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常见表现有患处疼痛、肿胀、畸形等。大部分患者经过及时且正规的治疗后,预后一般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类型可能与遗传有关,如青少年性驼背病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根据不同的骨软骨病,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主要病因: 病因暂时不明,可能与激素、营养供应、创伤、遗传、种族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CT
重要提醒: 一经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正常日常生活。
临床分类:
1、根据发病部位分类
(1)关节骨骺骨软骨病
①原发性:如跖骨头骨软骨病。
②继发性:如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等。
(2)非关节骨骺骨软骨病
如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等。
(3)生长性骨软骨病
如胫骨内髁骨软骨病、椎体骨软骨病等。
2、根据发病机制分类
(1)正常变异
如跟骨骨骺、足舟骨骨软骨病等。
(2)生长发育紊乱而无骨坏死
如椎体骨软骨病等。
(3)骨无菌坏死
如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骨软骨病多在3~12岁时发生。
病因-总述:
骨软骨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病的原因暂时尚未完全清楚,多认为其发生可能与激素、营养供应、创伤、遗传、种族等因素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激素
一些激素的变化可使骨组织的稳定性差,更易受到损伤与缺血的影响。
2、营养供应
若营养不良,可能影响骨发育,进而导致骨软骨病。
3、损伤
(1)暴力直接产生压迫性骨折导致骨骺发生病变。
(2)对骨骺多次、反复的轻微压力,使骨骺逐步产生病变,如跖骨头骨软骨病。
(3)牵引性应力对骨骺产生影响,如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4、遗传
某些骨软骨病与遗传相关,如青年性驼背病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5、种族
某些骨软骨病可能好发于特定人种,如胫骨内髁骨软骨病好发于黑人儿童。
症状-总述:
本病多发生于四肢骨等管状骨的骨骺部或骨突部,亦可发生于腕跗骨、脊椎椎体、坐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不同的骨软骨病其表现有所不同。
症状-典型症状: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骨软骨病的典型症状:
1、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
最常见的症状为无疼痛的跛行,容易感到肢体疲劳。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明显的患侧髋部疼痛、肌肉痉挛、患肢短缩、髋关节活动受限等。
2、青年性驼背(Scheuermann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驼背畸形和背痛,常伴脊柱强直、肩下垂、肩胛骨突出及胸廓狭窄而扁。此外,还可以有胸背部和下腰部的疼痛,站立、久坐或运动可以加重疼痛。
3、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常表现为胫骨结节处有疼痛性突起,屈膝时疼痛加剧。
症状-并发症:
不同的骨软骨病,可有不同的并发症。如关节相关的骨软骨病可有关节炎、关节脱位等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患处局部疼痛、肿胀、畸形。
2、出现跛行、患肢缩短、关节活动受限。
3、出现其肢体异常表现。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应到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
3、若近期患者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患者曾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的症状?随时间推移病情有变化吗?
2、还有其他不适吗?
3、之前是否有受过外伤?
4、最近有做过运动吗?做了什么运动?做了多久呢?
5、请问您是什么职业?工作时一般是如何工作呢?
6、还有其他疾病吗?是否在用药控制呢?
7、既往有过敏史吗?近期有接触过致敏物质吗?
8、以前就医诊治过吗?有做过相关检查吗?结果如何?
9、是否进行过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患病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以后会影响我正常运动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如果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
7、回家后该怎么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局部疼痛、患肢缩短、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而后会让患者做X线、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的患处是否有肿胀、畸形等异常,而后会用消过毒的双手触压患者患处,判断是否有压痛、骨摩擦感等,以初步了解患者病情。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X线可以了解骨与关节损伤或疾病的部位、范围、性质、程度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关系,为本病最常使用的检查方法。
2、核磁共振(MRI)
MRI能很好地显示软骨组织,有助于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其相似的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髋关节结核:常难区别,尤其是早期更易混淆。髋关节结核为局限性、进行性、破坏性、炎症性病变,可累及股骨头、髋臼及股骨颈。因关节腔积液而显示关节囊肿胀的X线征象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则为软骨下无菌性坏死病变,以坏死骨密度增高,变形及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为主要X线表现,不会有明显的关节积液或脓肿形成。
(2)髋关节一过性(暂时性)滑膜炎:两者无论从发病年龄及滑膜炎表现方面均相似,但病程不同,一过性滑膜炎无异常的X线表现。用99mTc扫描可以帮助作鉴别,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的99mTc摄入减少。
(3)克汀病:克汀病患者的骨骺亦可以表现为不规则的钙化点,但其出现时间以及融合时间均较正常儿童延迟。由于软骨内化骨障碍而使骨的长径变短。此外,患儿尚有智力低下等情况可以鉴别。
(4)股骨上端骨骺滑脱症:两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股骨上端骨骺滑脱症的发病年龄较大,髋关节内旋及内收活动受限(Drehman征)。
2、青少年性驼背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脊柱结核:脊柱结核为进行性骨破坏性疾病,椎体边缘模糊而不像骨软骨病那样增白。在大多数患者中会出现椎旁脓肿。
(2)姿势性驼背:这种驼背非固定性,很容易被动或自动纠正,X线片上没有椎体的楔形变等。
治疗-治疗原则:
骨软骨病是一类疾病,应先确诊具体的疾病,针对相应的疾病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对相应的症状给予积极的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对于疼痛难忍或因疼痛无法入眠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常用药物为布洛芬、双氯酚酸。
2、糖皮质激素
对于病变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强的松。
治疗-相关药品:
布洛芬、双氯酚酸、地塞米松、强的松
治疗-手术治疗:
根据不同的骨软骨病可选择性进行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骨盆截骨术、桡腕关节融合术等手术,以恢复患者正常生理结构、矫正畸形。
治疗-其他治疗:
根据不同的骨软骨病,还可选择性进行牵引、石膏固定、佩戴矫形器、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疗法。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骨软骨病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病情、是否及时治疗等因素有关。经过及时且正规的治疗,大多数患者一般预后良好。若不是及时治疗,可能出现无法矫正的畸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可能出现肢体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及运动功能,不仅可使患者产生自卑的心理,还会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部分类型可不经治疗实现治愈,如股骨近端骨骺不规则骨化病。
预后-治愈性:
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实现治愈。但部分患者已经形成的畸形可能无法矫正。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照医嘱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心理护理:
1、患者会因疾病不适而出现精神不佳的情况,而消极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会降低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阻碍治疗。因此,患者应多听医生或护士讲解疾病的治疗手段、用药原则以及疾病预后,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若患者为儿童,可能会出现哭闹及不配合治疗的情况。此时,患儿家属应多与患儿沟通和交流,可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增加患儿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日常-生活管理:
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2、注意调整休息时间,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
3、注意患处保暖,以免影响疾病恢复。
4、遵照医嘱适当进行功能锻炼,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具体锻炼方式应视病变部位而定。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进行复诊,主要是进行X线检查,也可能进行MRI检查,以便医生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切口拆线后仍要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牵拉,以免切口裂开。
饮食调理:
本病通常无其他饮食特殊禁忌或推荐。日常可合理膳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1、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戒烟禁酒,避免影响机体恢复。
预防措施:
骨软骨病的发病原因暂时不明,但学者猜测其发生与营养供应、遗传、创伤等因素有关,故做到以下几点,可一定程度的降低骨软骨病发病风险:
1、均衡膳食,摄入足够的营养,避免挑食。
2、注意周身的安全,不要打架斗殴,以免造成骨外伤。
3、不要过度运动或长时间站立,以免对骨骼造成劳损。
4、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体重给对骨骼带来的压力。
5、若家中有骨软骨病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