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虹膜睫状体炎疾病英文名称: iridocyclitis疾病别名: 前色素膜炎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虹膜睫状体炎
疾病英文名称: iridocyclitis
疾病别名: 前色素膜炎
疾病概述:
虹膜睫状体炎(iridocyclitis)属于前葡萄膜炎的一种,患者多因外伤、手术、感染、免疫及部分疾病等引起虹膜及睫状体炎症,以眼部发红、畏光、疼痛、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房水混浊及角膜后沉着物等为主要表现,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在未发生不可逆损害时,及时经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类型与遗传因素相关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部发红、畏光、疼痛、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房水混浊、角膜后沉着物
主要病因: 理化因素、感染因素、自身免疫、部分疾病、遗传因素
检查项目: 眼科检查、血液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免疫抗原抗体检测、风湿病检查、结核病检查
重要提醒: 虹膜睫状体炎持续进展时,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眼球萎缩,甚至视力丧失。
相关中医疾病: 瞳孔缩小
临床分类:
1、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病程<3个月的虹膜睫状体炎,多由免疫因素导致。
2、慢性虹膜睫状体炎
病程超过3个月的虹膜睫状体炎症。
流行病学-传染性:
部分感染性虹膜睫状体炎可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或空气传播。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青壮年是虹膜睫状体炎的好发人群。
病因-总述:
虹膜睫状体炎的病因多样化,外伤、手术、感染、免疫及部分疾病都可能导致虹膜及睫状体炎症的发生。一般来说,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生原因可归纳为外源性、继发性和内源性三类。
病因-基本病因:
1、外源性病因
(1)感染性:由于眼球穿通伤、眼内异物、内眼手术等,使病原体直接植入眼内,引起虹膜睫状体的炎症反应。
(2)非感染性:由于机械性、化学性、热灼烧以及毒素的刺激引起虹膜睫状体的炎症反应。
2、继发性病因
(1)继发于眼球本身的炎症:如角膜炎、巩膜炎、视网膜炎。
(2)继发于眼球附近组织的炎症:如眼眶脓肿、化脓性脑膜炎、鼻窦炎等。
(3)继发于眼内病变的毒素刺激:如坏死性肿瘤的毒性分泌物、眼内寄生虫的代谢产物等。
3、内源性病因
(1)感染性:病原体或毒素产物经血行播散从身体其他部位运送至眼内引起的虹膜睫状体炎。包括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2)非感染性:病原体不明,常有免疫异常表现或伴有全身病症,自身免疫因素是导致虹膜睫状体炎的常见病因之一。
症状-总述:
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因疾病急慢性的差异,临床表现可有一定区别。急性炎症者通常有突发急性症状,慢性者症状可不明显。此外,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还可继发多种并发症。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患者多有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视力明显下降等症状。检查可见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后沉着物、明显的前房闪辉、大量的前房细胞,可伴有纤维蛋白渗出、前房积脓、瞳孔缩小或不规则、虹膜后粘连等。
2、慢性虹膜睫状体炎
慢性患者通常无睫状充血或有轻微睫状充血,但有羊脂状、星形或尘埃状角膜后沉着物,可出现Koeppew结节或Busacca结节、虹膜水肿、脱色素、萎缩和后粘连等改变。
症状-并发症:
1、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是虹膜睫状体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原因为炎症渗出阻塞房角、虹膜后粘连、房角阻力增加、新生血管生成、睫状环阻滞、前列腺素作用、房水分泌过剩等。主要的治疗措施是抗炎和合理应用睫状肌麻痹剂。瞳孔阻滞无房角闭塞,及早使用激光或手术切除周边虹膜以沟通前、后房。
2、白内障
慢性虹膜睫状体炎可并发白内障。对于有晶状体混浊,但功能良好的患者,在慢性炎症控制好3个月或更长时间,可以考虑行白内障摘除手术。
3、低眼压和眼球萎缩
长期的慢性睫状体炎症,可以使睫状体萎缩,房水生成减少,导致眼压下降,严重时出现眼球萎缩。
就医-门诊指征:
1、眼部疼痛。
2、伴有畏光、流泪等症状。
3、不明原因的视物模糊。
4、视力短期明显下降。
出现以上情况需及时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眼部不适或功能异常的患者需前往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3、症状近期有无加重?
4、您有其他疾病么?
5、有受过眼部外伤吗?
6、有无关节肿痛?
7、有没有口腔溃疡??
8、之前发生过虹膜睫状体炎么?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2、这个病会传染么?
3、这个病会影响视力么?
4、治愈需要多久?
5、我需要日常注意什么么?
6、我需要日常佩戴眼镜么?
7、治愈后会复发么?
8、我需要定期复查么?
检查-预计检查:
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除常规的眼科检查外,还需行多种检查以初步明确病因,影像学检查也是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常需要进行的检查,通过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等影像学手段协助疾病的确诊。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需对患者行眼科检查,可发现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尤其是急性期患者,有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等在内的多种体征。对于疾病的确诊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均有重要作用。检查可多在裂隙灯下进行。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学检查
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可行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等多种检查手段。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全身性炎症或其他全身性疾病。
2、病原学检查
对于感染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医生多需抽取患者房水及玻璃体液做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分离等,以明确导致患者感染的病原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免疫抗原抗体检测
免疫抗原抗体检测同样可以用于确定患者病原,医生多通过测定患者的体液免疫反应来确定患者病原,用以指导治疗方案。
4、风湿病检查
风湿病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造成虹膜睫状体炎的常见病因之一,通过抗“O”(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及风湿因子检测可诊断患者风湿病,明确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病因。
5、结核病检查
结核病也是导致虹膜睫状体炎的常见病因,一般通过血沉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手段,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结核病,对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病因判断有一定帮助。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是虹膜睫状体炎的常见检查手段。检查可以显示视网膜炎,以及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范围,对于虹膜睫状体炎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2、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相似,但使用染料不同,相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较为清楚的显示脉络膜血液循环,对于虹膜睫状体炎的确诊同样有重要价值。
3、光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通过特殊仪器较为明确快速的得到眼部相关部位的三维成像,对于确诊虹膜睫状体炎及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作用。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多种检查结果,一般可以确诊。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结膜炎、眼内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多呈急性发病,视力突然下降,头痛、恶心、呕吐、角膜上皮水肿、前房浅、前房闪辉等,但无前房炎症细胞,瞳孔呈椭圆形散布大,眼压增高,与急性前葡萄膜炎症的角膜透明、大量角膜后沉着物、前房深度正常、房水大量炎症细胞、瞳孔缩小,眼压力征正常或偏低等易于鉴别。
2、急性结膜炎
呈现急性发病,有异物感、烧灼感,分泌物多,检查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这些表现与急性前葡萄炎的畏光、流泪、视力模糊、睫状充血及前房反应有明显不同。
3、眼内肿瘤
一些原发性眼内肿瘤或肿瘤的眼内转移可引起房积脓等改变,但从病史、全身病变的临床检查、X线、超声波、CT等核磁共振检查等方面可以将二者区别开来。
4、全葡萄膜炎
一些类型的葡萄膜炎,如Behcet病性葡萄膜炎症、Vogt-小柳原田病等均可表现为全葡萄膜炎,因此在诊断时要注意鉴别。全葡萄膜炎患者一般伴有关节疼痛、皮肤红斑、口腔溃疡、耳鸣等全身症状。
治疗-治疗原则:
虹膜睫状体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疼痛,消除炎症以及防止粘连、继发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出现,尽量保护和恢复患者的视力。
治疗-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重要药物,主要通过改善和减轻眼部的炎症反应发挥作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使用常规剂量一般能在前房达到治疗浓度,但如果局部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球周或全身给药途径。应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选择药物的种类、给药浓度和频次等。
2、抗菌药或抗病毒药
由感染因素引起炎症的可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治疗。
3、非甾体类抗炎药
前列腺素是葡萄膜炎的重要炎症介质,较低的浓度就可引起眼部一系列炎症反应和组织损害。而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从而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较强的止痛和抗炎作用,可用于虹膜睫状体炎的治疗。
4、免疫抑制剂
免疫反应是葡萄膜炎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免疫抑制剂对免疫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由于无特异性,且毒副作用大,一般应慎用。除非炎症为顽固性的或特殊类型,有明确的免疫指标者,在全身情况允许时,可以选用。
5、散瞳药
散瞳是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关键措施,一旦临床诊断确定,应立即应用散瞳药物,散瞳药可散大瞳孔,解除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痉挛;减少睫状肌对睫状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常用药物有硫酸阿托品、托吡卡胺等。
治疗-相关药品:
阿托品、托吡卡胺
治疗-手术治疗:
1、虹膜睫状体炎一般无需手术治疗,但对于有瞳孔阻滞的患者,应在积极抗炎治疗下,尽早行激光虹膜切开术或者行虹膜周边切除术。
2、房角粘连广泛者可行滤过性手术。
3、并发白内障的患者可根据病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4、若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玻璃体变性,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或已经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时,可以进行玻璃体切除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虹膜睫状体炎的预后与其病因、病情、病程及治疗介入时间等多个因素相关,症状较轻的患者在早期接受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痊愈并不遗留其他危害。但病情较重、伴有组织不可逆损害或治疗介入较晚者,治疗能带来一定程度的缓解改善,但患者可能无法痊愈。
预后-危害性:
1、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视力明显下降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2、虹膜睫状体炎在得不到有效治疗时,可出现白内障、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失明。
预后-自愈性:
患者一般不能自愈。
预后-治愈性:
轻症患者,组织无不可逆损害者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预后-复发性:
本病有复发可能。
日常-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遵照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用眼,最大限度的促进疾病的恢复。同时,还需密切关注自身病情变化,若有异常需及时就诊。
日常-用药护理:
1、用阿托品之前,应彻底了解有无青光眼,以防意外,特别是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更要密切注意眼压情况。
2、阿托品滴眼液给药前要认真核对患眼,不要错点健眼,以防发生意外。滴阿托品时,要压迫泪囊部,以免药液经泪道流入鼻腔,吸收后引起中毒,对小儿尤应注意。
3、口服泼尼松激素类药物时,不要突然停药,以免产生反跳作用使炎症复发;特别是长期服药者更应慎重,最好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定期去医院检査。
4、有糖尿病、高血压、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严重精神病、癫痫和全身感染等疾病者以及妊娠初期,不要随便服用激素类药物,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因感染再次复发,导致视力下降。
2、发病期间可戴有色眼镜或眼罩,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减少疼痛。
3、定时休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眼。
4、患病期间应避免强体力劳动,以室内慢节奏活动为好。
5、衣着不要忽冷忽热,这样容易感冒发烧,加重病情。
日常-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其他全身症状,一旦出现症状控制不佳或伴有其他问题,应当积极就医处理。如经药物治疗后,局部刺激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加剧并伴有头痛、呕吐、视力下降,提示继发青光眼的可能,应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饮食调理:
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在治疗同时应当注意饮食的管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防止疾病反复的的作用。
饮食建议:
1、胡萝卜、菠菜、红枣等。富含维生素A可适量多吃。
2、可适量增加芝麻、大豆、鲜奶、小麦胚芽等食物的摄入。
3、鱼、蛋瘦肉等食物蛋白质较高,有助于患者康复。
饮食禁忌:
1、忌酒、咖啡。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3、尽量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雪糕等。
4、忌食烤肉、炸鸡等油腻、燥热食物。
5、减少日常饮食中盐的使用,避免高盐食物或腌制物。
预防措施:
虹膜睫状体炎的病因多样化,因此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措施,但生活习惯的改善和部分注意适量可有效降低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病风险:
1、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手、化妆品、隐形眼镜等对眼部造成污染。
2、合理作息,避免眼部过度劳累。
3、注意保护眼部,避免外伤。
4、减少工作中对眼部的理化刺激,可适当食用护目镜。
5、及时治疗其他眼部疾病,避免疾病迁延。
6、有慢性病者应遵医嘱严格用药,控制病情,以免出现眼部症状。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