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踝部骨折疾病概述: 踝部骨折,是指胫骨、腓骨远端发生的骨折,绝大多数属关节内骨折,且常伴...
养生
疾病名称: 踝部骨折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骨科、骨伤科
发病部位: 踝骨
常见症状: 伤后局部瘀肿、疼痛和压痛,功能障碍,可闻及骨擦音
主要病因: 原因复杂,高处跌落,暴力打击等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踝部损伤原因复杂,类型很多。韧带损伤、骨折和脱位可单独或同时发生。根据受伤姿势可分为内翻、外翻、外旋、纵向挤压、侧方挤压、跖屈和背伸等多种,其中以内翻损伤最多见,外翻损伤次之。
1、内翻损伤
从高处跌下,足底外缘着地,或步行在平路上,足底内侧踏在凸处,使足突然内翻。骨折时,内踝多为斜形骨折,外踝多为横形骨折;严重时可合并后踝骨折、距骨脱位。
2、外翻损伤
从高处跌下,足底内缘着地,或外踝受暴力打击,可引起踝关节强度外翻。骨折时,外踝多为斜形骨折,内踝多为横形骨折;严重时可合并后踝骨折、距骨脱位。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诊断依据: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其他治疗:
1、整复方法
患者平卧屈膝,助手抱住其大腿,术者握其足跟和足背做顺势拔伸,外翻损伤使踝部内翻,内翻损伤使踝部外翻。如有胫腓联合分离,可在内外两踝部加以挤压;如后踝骨折合并距骨后脱位,可用一手握胫骨下段向后推,另一手握前足向前提,并徐徐将踝关节背伸。利用紧张的关节囊将后踝拉下,或利用长袜套套住整个下肢,下端超过足尖20cm,用绳结扎,做悬吊滑动牵引,使后踝逐渐复位。总之,要根据受伤机制和损伤类型并分析X线片,以酌定其整复手法。
2、固定方法
先在内外踝的上方各放一塔形垫,下方各放一梯形垫,用5块夹板进行固定。其中内、外、后板上自小腿上1/3,下平足跟,前内侧及前外侧夹板较窄,其长度上起胫骨结节,下至踝关节上。夹板必须塑形,使内翻骨折固定在外翻位,外翻骨折固定在内翻位。最后可加用踝关节活动夹板(铝制或木制),将踝关节固定于90°位置4-6周。
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