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急性青光眼疾病英文名称: acute glaucoma疾病概述: 急性青光眼(acute...
养生
疾病名称: 急性青光眼
疾病英文名称: acute glaucoma
疾病概述: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病
就诊科室: 眼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头部、眼
常见症状: 视力急剧下降、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泪
主要病因: 病因尚未充分阐明,公认眼球局部的结构异常是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视野检查、眼压检查、前房角镜检查、暗室试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眼底超声、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重要提醒: 如果急性发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导致视神经损伤,严重者可出现失明。因此出现急性青光眼相关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更常见,男女之比约为1:2。
病因-总述:
眼内腔可分为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前房和后房大致以睫状体分隔,房水由睫状体产生,进入后房,然后通过瞳孔到达前房,再从前房角的小梁网回到血管内,完成房水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部位受阻,均可能导致眼压升高,引起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本病的具体病因尚未充分阐明,公认眼球局部的结构异常是主要发病危险因素。
病因-基本病因:
病因-危险因素:
1、年龄
随年龄增长,晶状体厚度增加,前房更浅,瞳孔阻滞加重,发病率增高。
2、气候骤变
气温剧烈变化会影响血管弹性,眼部血流动力学异常会影响房水流出,增加发作的风险。
3、远视
远视的人眼球更小,房角更窄,更容易发生阻滞,出现急性发作。
4、家族史
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病。
5、不良生活习惯
如吸烟、饮食不规律等也可增加发病风险。
症状-总述: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临床分期而异,有的仅具有眼球局部的结构异常,并未发生青光眼;有的在疲劳或情绪波动后出现一过性视物不见、雾视、虹视;有的则突然出现视力急剧下降、剧烈头痛等。
症状-典型症状:
1、临床前期
患眼具有前房浅、房角狭窄、眼轴短等结构特征,但尚未发生青光眼。
2、先兆期
又称前驱期,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前往往可出现间歇性的小发作史。多发生于疲劳或情绪波动后,表现为突然眼前发黑,视物不见,几分钟后视力很快又恢复正常;突感雾视(看东西有雾感)、虹视(看光源时周围有彩色光环),伴有患侧头部疼痛、同侧鼻根部酸胀、眼眶部酸痛等,发作时间短暂,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或消失。开始时每次发作间隔时间较长,如数周到数月,以后逐渐频繁,最后导致急性发作。
3、急性发作期
患者视力急剧下降,仅能看到数指或手动,同时有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泪,常伴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4、间歇期
患者经治疗或自然缓解后,眼压下降,病情暂时缓解。此期的时间可长可短,长者可达1~2年或更长,短者1~2月即可再次发作,个别甚至数日内再发作。
5、慢性期
急性发作期未经及时、恰当的治疗或由于房角广泛粘连,可迁延为慢性期。眼压中度升高,眼底可出现青光眼性视盘凹陷,并有相应的视野缺损。
6、绝对期
视力已经下降至无法感觉到光感且无法挽救,偶尔可因眼压过高或角膜变性而剧烈疼痛。
症状-并发症:
1、白内障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晶状体前囊下可出现白色圆斑或哑铃状混浊斑。在绝对期青光眼因晶状体水肿而呈绿色反光称为所谓“绿内障”,其后随着晶状体纤维继续变性混浊而呈黄绿色,至眼球萎缩时呈全白色。
2、虹膜病变
(1)高眼压状态下,由于虹膜的血液供应发生局部障碍,而引起局部水肿缺血。虹膜可发生扇形或弥漫的基质及上皮萎缩,表面色素脱落。
(2)在持续性高眼压的部分患者中,由于虹膜的普遍缺血,也可以出现虹膜的普遍萎缩。萎缩区的虹膜表面可附着尘状的色素颗粒。虹膜变薄甚至可发生自发穿透。
就医-急诊指征:
1、情绪激动、长时间待在暗环境后,视力突然急剧下降甚至失明;
2、突发剧烈眼痛、头痛,伴恶心、呕吐等。
以上均须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头痛、眼痛、畏光、流泪;
2、视力减退、视物模糊、虹视(围绕光源出现色彩鲜明的色环);
3、伴眼睛充血、眼睑水肿;
4、伴额部疼痛、鼻根部酸胀;
5、上述症状反复出现;
6、眼底检查发现异常改变。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需要做眼部检查,就诊当天不要戴美瞳或隐形眼镜。
3、就医前眼部尽量不要滴用药物,以免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都有哪些不适?出现多长时间了?
2、您的症状近期有加重吗?
3、您以前有没有过类似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4、您家里有人患有青光眼吗?
5、出现症状前有诱因吗?比如长时间待在暗环境里、长时间阅读?
6、来医院就诊前,您有没有到过别的地方就诊?
7、您平时睡眠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这些不适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询问患者病史后,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眼部检查,以了解眼部的基本情况。之后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眼压检测、前房角镜检查、暗室试验、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眼底超声、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主要是进行眼部检查。急性发作期可有眼睑水肿,睫状体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上皮水肿,瞳孔扩大呈竖椭圆形或偏向一侧,眼球坚硬如石。
检查-其他检查:
1、眼压检测
可使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压陷式Schiötz眼压计及非接触眼压计进行测量。目前公认Goldmann眼压计是眼压测量的金标准。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常有明显增高。
2、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
是眼科的常规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判断结膜、巩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等有无异常。
3、前房角镜检查
(1)检查意义:前房角镜检查能够判断前房角的宽窄与开闭,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检查过程:检查前医生会用滴眼液麻醉患者眼睛。检查时患者坐在裂隙灯前,将下巴放在下颌托上,前额靠在支撑带上,然后直视前方。医生将特殊的房角镜镜头放在患者眼睛前表面,一束窄而明亮的光线射入患者的眼睛。
4、眼底检查
是眼科的常规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了解视神经的损害程度、是否合并眼底病变等。
5、暗室试验
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下,在暗室静坐60~120分钟,然后在暗光下测眼压,如测得的眼压比试验前升高>8mmHg,则为阳性。
6、视野检查
对于早期诊断和病情进展监控十分重要。
(1)动态视野检查:检查时,医生用不同大小的视标,从周边不同方位向中心移动,记录下患者刚能感受到视标出现的点,这些光敏感度点共同构成了“视野岛”。此方法检查速度快,适用周边视野的检查。
(2)静态视野检查: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视野检查,在显示屏的各个设定点上,由弱至强增加视标亮度,患者刚能感受到的亮度即为该点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值或光阈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1、眼底超声
可帮助医生了解眼底情况,观察视神经盘有无凹陷、出血等。
2、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可以清晰显示虹膜根部、房角隐窝、睫状体前表面、小梁网等前房结构,并可对角膜厚度及前房相关参数进行测量。
3、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1)检查意义:主要用于眼前段的检查,可以在非侵入条件下清晰地显示虹膜、睫状体等结构。
(2)检查过程:患者保持仰卧位,医生在患者眼内滴麻醉药。检查时患者需睁大眼睛配合,医生会将一个小的检查杯放在角膜表面,然后将超声的探头放在检查杯中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会略有不适,检查结束的当天,可能会感觉到眼内略有异物感,属于正常反应,应避免大力揉眼;如果出现眼红、眼内分泌物多,需及时就医。
诊断-诊断原则:
先兆期小发作持续时间很短,大多依靠一过性发作的典型病史、特征性浅前房、窄房角等表现作出诊断。先兆期小发作有时会误诊为偏头痛,医生会对可疑患者进行暗室试验以明确诊断。急性发作期的症状和眼部体征都很典型,诊断多无困难,房角镜检查证实房角关闭则是重要诊断依据,有些患者需要首先药物降压和局部甘油滴眼,缓解角膜水肿后才能看清房角情况。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虹膜睫状体炎是前葡萄膜炎的一种类型,主要因眼部外伤、手术、衣物等导致病原体进入眼内导致,也常继发于角膜炎、巩膜炎等疾病。患者可有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偏头痛等不适,但是一般无角膜上皮水肿,眼压也常偏低,前房可见房水闪辉,有时可见纤维素样渗出。通常根据眼部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2、急性结膜炎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急性结膜炎都可出现结膜充血。但急性结膜炎眼压正常,视力不受影响,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升高,视力可出现急剧下降。
3、恶性青光眼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恶性青光眼都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压升高。但恶性青光眼常发生于眼外滤过术后,检查可见前房浅,但虹膜一般不膨隆,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检查可见前房浅、虹膜粘连。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是降低眼压、保存视功能。医生会根据患眼的临床分期和眼压等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拟副交感神经药(缩瞳剂)
(1)原理:通过兴奋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小,虹膜张力增加,解除虹膜对周边房角的堵塞,开放房角,从而降低眼压。
(2)常用药物:1%~4%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根据病情决定持续用药时间。
(3)不良反应:可引起眉弓疼痛、视物发暗、近视加深等副作用,若用高浓度制剂还可能产生胃肠道反应、头痛、出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2、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
(1)原理:通过抑制房水生成,降低眼压。
(2)常用药物:0.25%~0.5%噻吗洛尔、盐酸左旋布诺洛尔和倍他洛尔滴眼液。此类药物降压幅度有限,长期应用后期降压效果减弱。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病变、支气管哮喘者忌用噻吗洛尔和盐酸左旋布诺洛尔。
3、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1)原理:减少房水产生,增加葡萄膜巩膜通道房水的流出,还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2)常用药物:如0.2%酒石酸溴莫尼定。
(3)不良反应:易导致口、鼻黏膜干燥,打瞌睡,疲倦乏力等,因此危险作业岗位的患者(如高空作业、驾驶员)慎用。
4、前列腺素衍生物
(1)原理: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外流通道排出,但不减少房水生成。
(2)常用药物:目前已投入临床应用的制剂有0.005%拉坦前列素、0.004%曲伏前列素和0.03%贝美前列素。每日傍晚1次滴眼,可使眼压降低20%~40%。
(3)不良反应:本药不影响心肺功能,不良反应主要为滴药后局部短暂性烧灼、刺痛、痒感和结膜充血,长期用药可使虹膜色素增加、睫毛增长、眼周皮肤色素沉着。
5、碳酸酐酶抑制剂
(1)原理:通过减少房水生成,来降低眼压。
(2)常用药物:口服药物如乙酰唑胺,局部用药有1%布林佐胺滴眼液。
(3)不良反应:久服可引起口唇、面部及指(趾)麻木、全身不适、肾绞痛、血尿等副作用。局部用药全身不良反应较少。
6、高渗剂
(1)原理:这类药物可在短期内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眼组织特别是玻璃体中水分进入血液,从面减少眼内容量,迅速降低眼压,但降压作用在2~3小时后消失。
(2)常用药物:50%甘油和20%甘露醇和异山梨醇。用药期间应注意电解质情况。
(3)不良反应:使用后因颅内压降低,部分可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宜平卧休息。
7、神经保护剂
(1)原理:神经保护和修复。
(2)常用药物:甲钴胺、胞磷胆碱等;中药如丹参、银杏叶、灯盏细辛等。
8、其他
全身症状严重者,可给予止吐、镇静、安眠类药物。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减轻充血及虹膜炎症反应,常用地塞米松。
治疗-相关药品:
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盐酸左旋布诺洛尔滴眼液、倍他洛尔滴眼液、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乙酰唑胺、布林佐胺滴眼液、甘露醇、异山梨醇、甲钴胺、胞磷胆碱、地塞米松
治疗-手术治疗:
1、解除瞳孔阻滞的手术
通过切除或切开周边虹膜,使前后房沟通,瞳孔阻滞得到解除。如周边虹膜切除术、激光虹膜切开术。
2、建立房水外引流通道的手术(滤过性手术)
如果房角已经有广泛粘连,应用毛果芸香碱眼压仍高于21mmHg,表示小梁功能已经遭永久性损害,应做滤过性手术。该类手术通过新辟一个将房水引流到眼球外的人工“滤过道”,来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如小梁切除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等。
3、减少房水生成的手术
通过冷凝、透热、激光等物理手段破坏睫状体及其血管,减少房水生成,以降低眼压、控制症状。如睫状体冷凝术、睫状体透热术和睫状体光凝术。
4、其他
(1)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避免了周边虹膜永久粘连,也能解除新鲜的周边虹膜前粘连,同时使高眼压和炎症反应对小梁网滤过功能的影响最小化。
(2)前房穿刺术:如果不能进行激光虹膜切开术,医生可能建议做前房穿刺术,以避免持续性高眼压对视神经产生严重损害。
(3)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加深前房,加宽房角,使整个晶状体虹膜膈后移,房水流出增加,从而降低眼压。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如果得到及时治疗,眼压可恢复正常。但是急性发作对于眼球各部分的影响并不能完全消除,残余的病理改变可能在下一次发作时进一步加重。如果急性发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导致视神经损伤,严重者可出现失明。
预后-危害性:
1、患者可出现严重的眼部症状及剧烈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易产生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心理压力增大。
2、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视力丧失。
3、病情得到控制后,仍需长期避免危险因素,可能对患者生活产生不便。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需积极进行治疗。
预后-治愈性:
本病及时通过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可使症状缓解。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应做好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避免情绪激动、长时间在暗环境工作等诱因。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本病一般发病急,可出现一过性视物不见、剧烈头痛等症状,在确诊前,患者会产生恐慌心理,猜测是严重的颅脑疾病,害怕自己会突然死亡或有严重后遗症。
(2)在确诊后,患者担忧视力能否恢复正常,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心理负担重,容易出现急躁、易怒。
(3)由于严重的眼部症状,患者的生活会不便利,可能会感觉自己没用,无法找到生命的价值,产生悲观、抑郁心理。
(4)接受手术后可能不会立即恢复正常视力,患者可能会怀疑手术效果,担心视力一直都无法恢复正常,产生焦虑、不安等心理。
(5)在治疗及后期护理过程中的费用,可能对患者产生经济负担,而且在患病期间患者无法工作,由此心理压力增大,易产生焦躁心理。
2、护理要点
(1)家属及陪护人员应劝说、安慰患者,学习疾病相关的治疗及预后知识,并讲解给患者听,告诉患者早期得到治疗,视力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损害,以此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与患者沟通,关注患者心理变化。
(2)患者在发病后,应尽力保持冷静,可以通过听音乐、闭眼休息等方式尽量放松心理,注意自我调节,消除恐慌、焦虑、抑郁等心理。
日常-用药护理:
学会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遵医嘱按时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改药,以免病情加重。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日最好不少于8小时睡眠。
2、避免在暗室内停留过久,勿在暗光下阅读。夜间上厕所时,要注意开灯。
3、不要长时间阅读、看电视,避免眼疲劳。
4、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避免举重及剧烈活动,以免增加眼压。
5、视力受损的患者平时可用视力辅助工具,如大字印刷品、电子助视器等,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防止受伤。
日常-病情监测:
术后发现看灯光时有彩色的虹视圈、眼睛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减退、分泌物增多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日常-复诊须知:
1、遵医嘱,定时复诊,一般出院后1周复查,以后1个月、3个月、半年各复查1次。
2、检查视力、眼压、眼底、视野等变化,复诊时尽量将病历资料带全。
日常-术后护理:
1、遵医嘱,按时用抗感染药物,保持术眼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术后患者应取平卧位,切忌俯卧位,睡眠时抬高头部,应尽量减少低头活动,以免引起眼压增高。
3、术后注意勿揉术眼,避免受外伤,睡前戴防护眼罩,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剧烈活动,避免提重物。
4、术后饮食应清淡,避免高蛋白饮食。
5、一般术后观察4~5天,经检测如高眼压得到控制、前房基本恢复正常、切口愈合好、无感染征象,可出院。如果出现严重浅前房、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滤过泡渗漏等需要进行处理,住院时间需要延长。
饮食调理:
饮食建议:
1、饮食宜选择清淡、高营养、易消化食物。主食谷、豆、麦、薯类均可。
2、多食用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的食物,促进眼组织正常代谢。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胡萝卜、菠菜、甘蓝、空心菜、杏、枇杷、芒果等,含维生素A、维生素E较多。干果类含B族维生素较多,如花生、桂圆、核桃等,可与主食同煮。
饮食禁忌:
1、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芥末、大蒜等,食用后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2、不宜食用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高脂和高胆固醇可加重或引起眼部血管硬化,不利于本病的治疗。
3、忌烟酒,不饮咖啡和浓茶。咖啡和浓茶可兴奋神经系统,加重精神紧张,有可能加重病情。
4、控制饮水量,一次饮水量不宜过多。因为短期内饮水过多,可造成血液渗透压降低,房水产生增多,使眼压升高,症状加重。
预防措施: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尚未明确,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下措施可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1、日常生活中保持平稳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情绪激动。
2、冬季不良天气下应尽量減少外出,气候急骤变化时注意增加衣物。
3、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不在暗室中长时间停留,避免长时间阅读、看电视等。
4、具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50岁以上老年人等,应注意定期进行眼部的全面检查,如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尽早就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