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加利福尼亚脑炎疾病英文名称: california encephalitis,CE疾病概...
养生
疾病名称: 加利福尼亚脑炎
疾病英文名称: california encephalitis,CE
疾病概述:
加利福尼亚脑炎(california encephalitis,CE)简称加州脑炎,是由抗原性相关的加利福尼亚病毒群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流行于夏季,7~9月高发。可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表现。本病的病程一般不超过2周,大多数经治疗可痊愈。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颅脑
常见症状: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
主要病因: 加利福尼亚病毒群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清学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
重要提醒: 加利福尼亚脑炎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患加利福尼亚脑炎的人群。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加州脑炎传播媒介为伊蚊,通过伊蚊叮咬引起传播。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者多见,发病者多为15岁以下儿童。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好发于美国西部。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好发于夏季。
病因-总述:
加利福尼亚脑炎是通过蚊虫叮咬将加利福尼亚脑炎病毒传播进入人体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加利福尼亚脑炎型相关病毒有拉格罗斯病毒、詹姆斯敦峡谷病毒、雪鞋野兔病毒、英库病毒、隆博病毒、美劳病毒等,以拉格罗斯病毒引起加利福尼亚脑炎最为常见。
病因-危险因素: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或疫区工作和生活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
症状-总述:
轻型的患者仅有发热、头痛、咽痛及恶心呕吐等,也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较重的患者有昏睡、失语及运动不协调,甚至出现惊厥、昏迷等。
症状-典型症状:
轻型患者多以发热、头痛、咽痛及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起病,约2~3天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如意识障碍、抽搐等,多在7天内消退。较重的脑炎患者在24~48小时内可出现全身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定向障碍、颈项强直、惊厥、抽搐和昏迷;瘫痪少见。
症状-并发症:
1、呼吸衰竭
加利福尼亚脑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呼吸衰竭,严重可以导致死亡。
2、视乳头水肿
加利福尼亚病毒可累及神经系统,引起颅压升高,导致视乳头水肿,若持续进展可导致失明。
就医-急诊指征:
1、患者出现昏迷,完全丧失意识,呼之不应;
2、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暂停;
3、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在疫区被蚊虫叮咬后出现持续发热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2、伴咽痛;
3、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
4、出现头痛症状;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到神经内科或感染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请着宽松易于暴露的衣物,方便检查。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您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到什么程度?能否具体描述?
2、您这种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出现多久了?
3、不适症状是否影响睡眠质量?
4、头痛程度如何?
5、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
6、您是否进行过治疗?具体如何治疗?疗效怎样?
7、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8、有没有其他疾病?
9、最近有没有去旅行?去的哪儿?有没有被蚊虫叮咬?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症状?
2、这种症状严重吗?能治愈吗?
3、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4、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5、治疗周期多久?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8、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发热、头痛、抽搐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医生建议做血常规、血清学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然后会检查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意识是否清醒,是否存在神经反射及感觉功能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急性期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常呈中等度升高。
2、血清学检查
检测急性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中抗体,若呈4倍以上的增高可确诊。
3、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抽取少量脑脊液进行检查,常呈中度细胞增多(50~500)×106/L,以单核细胞为主,偶为大量中性粒细胞,蛋白定量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检查-其他检查:
脑电图检查:多为异常电波。虽然一般患者不留后遗症,但随访发现脑电图异常在75%患者可持续至1~5年。10%患者有持续情绪不稳定。在所有确诊患者中6%~10%存在慢性癫痫问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疫区生活史)及临床表现(发热、头痛、抽搐),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血清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肠道病毒所致的脑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肠道病毒所致的脑膜炎
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临床上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一般起病急,病情一般并不严重,病程1周左右,无后遗症。除脑膜炎症状外,柯萨奇病毒感染还可引起心肌炎、流行性胸痛、手足口病的表现;埃可病毒感染常有腹绞痛、腹泻、咽痛和皮疹等表现。多发生于夏秋季。脑脊液检查同加利福尼亚脑炎,有赖于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测作鉴别。
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多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引起,是散发性脑炎最常见的一种,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存活者多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脑脊液中白细胞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可有大量红细胞存在。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和血清免疫学的检测。
3、化脓性脑膜炎
多由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引起,临床上可有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膜炎球菌多发于冬春季,皮肤黏膜常出现瘀点或瘀斑;流感杆菌脑膜炎主要见于6~18个月的婴儿和5岁以下的儿童,成人罕见;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常与急性中耳炎、肺炎等原发感染病灶有关;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膜炎则发生于各年龄组,有细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脑脊液培养或涂片染色可帮助诊断。
4、结核性脑膜炎
成人少见,多见于儿童,常有肺或肺外结核,无季节性。常以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等表现。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明显增高,蛋白增高明显,糖和氯化物均降低。
治疗-治疗原则:
加利福尼亚脑炎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如防治脑水肿和治疗癫痫发作;若出现呼吸衰竭,需积极进行对症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脱水剂:临床上主要应用的药物为甘露醇,适用于颅内压高的患者,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常见不良反应有寒战、发热等。
治疗-相关药品:
甘露醇
治疗-手术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呼吸机辅助通气:如出现呼吸衰竭,一旦昏迷,要保证患者不要缺氧,早期给予气管插管,之后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以维持生命。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病程一般不超过2周,病死率低于1%,一般不留有神经、精神系统的后遗症,大多数经治疗可痊愈,极少数较重的患者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后-危害性:
加利福尼亚脑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多数患者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可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患者可有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不适,影响日常生活、睡眠质量,可出现焦虑情绪。
(2)本病有危及生命的风险,患者会过分担忧、焦虑,进而影响其对治愈的信心。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遵医嘱应用药物,以便取得较好疗效,进而增加治愈信心。
(3)患者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如唱歌、书法、绘画、下棋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
2、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及空气流通。
3、发病期间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应卧床休息,待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
4、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头痛、意识障碍、发热等症状有无缓解,如治疗后不缓解或呈加重趋势,需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患者发病期间可有胃肠道不适症状,因此要合理膳食,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同时,注意加强营养,促进机体康复。
饮食建议:
1、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燕麦等。
饮食禁忌:
1、禁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2、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的摄入。
预防措施:
本病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在流行区旅行或需在野外宿营时,应使用驱蚊剂,同时在房间或帐篷内使用蚊帐。
2、在流行季节做好灭蚊工作。
3、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